1. 華東政法大學今年(2012)的民法課和民事訴訟法課用的教材是什麼
民法學校發的是鄭雲瑞的,但一般沒老師用,會要求我們買梁慧星的,但考試還是根據鄭雲瑞的。民訴是洪冬英的名師訴訟法學,北大出版社的
2. 比較有趣的民法案例,簡潔,適合上課講解,並能做成ppt
到法院網站的案件庫啊。裡面大把多,你是老師還是學生啊?
3. 求一篇民事案件的PPT 具體要求在下面圖片
https://wenku..com/view/7c8f3e8aa58da0116c1749f5.html?from=search
4. 仲裁程序和民事訴訟程序的區別.ppt
https://wenku..com/search?lm=3&word=%D6%D9%B2%C3%B3%CC%D0%F2%BA%CD%C3%F1%CA%C2%CB%DF%CB%CF%B3%CC%D0%F2%B5%C4%C7%F8%B1%F0&org=0
5. 民事訴訟證明案例
大哥,貌似我也要寫這個論文,不會一起的吧?民訴這個星期交。。-_-!`
我寫好再來給你說吧!
關於證明對象就是PPT里的三個對象:有無簽訂確認書;原告是否支付了貨款;被告是否收到了貨款。首先對這三個證明對象的分析是否為無需證明的事實;然後這些事實到底成立與否,則要分析誰具有舉證責任,目前的舉證責任的分配有好幾種學說,我選擇的是課本上我國的責任分配一般規定來說,這里每個人的看法不同,但是結合法律要件分類說:原告的返還請求權,則既要證明付款又要證明收款;誰主張誰舉證來說,原告也要證明,而這里被告對於原告的反駁也有舉證責任,關於成交確認書,則是被告具有舉證責任,來進行反駁。再是舉證,我主要分析了被告在二審中提出的證據,因為原告並沒有異議,可以看作是默示自認,可以作為新證據使用。最後分析雙方的證據以及舉證責任是否完成,兵根據風險承擔來判定由誰來承擔風險。這就要你自己分析了,不論是舉證責任以及舉證責任的完成與風險承擔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在論文中你要注意結合上面提到的法律名詞的具體定義,逐條分析,也可以先寫下定義,再分析,這樣別人就看懂了。最後發表下你自己的判定,法院的推斷不一定正確,你可以說說你的推斷,因為這個案件最後需要合力推斷來解決。反正我最後覺得被告是不用返還的!
好了,呵呵
6. 什麼是第三人撤銷之訴講義或課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新增加了對於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規定。
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