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國人的人身損害賠償,應適用何種標准
關於境外人在我國境內的人身損害賠償,應當依據的標准如何,迄今無論是法學理論界還是司法實務界,都沒有統一的定論。而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三十條規定的「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也僅僅是規定了賠償權利人住所地在國內不同地方時,賠償金的計算問題,但這並不包括賠償權利人的住所地在境外的情形,因此,境外人在我國境內的人身損害賠償不適用此司法解釋的規定
針對境外人在我國境內因侵權行為致人身損害的賠償標准問題,目前國內的認定標准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一)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標准賠償
所謂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標准賠償,即按照我國的標准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條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准,依照前款原則確定。」但是該司法解釋的規定不調整境外人在我國境內的人身損害賠償,而是規范境內人在我國境內遭受人身損害時賠償標準的選擇問題。如果對境外人的賠償標准一律按照我國受訴法院地的標准,這與法律規定的侵權行為法制度填補受害人損失的價值相悖。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尤其是對發達國家的境外人而言,若人身損害賠償標准按照我國受訴地法院標准賠償,那麼賠償金額將遠遠低於其生活地的標准,由此可能影響受害人正常的生活,無法保障受害人的生存權。而作為《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權利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締結國,有必要創造條件實現條約中的生存權。對於這種賠償標准,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台的《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處理意見(試行)》中第24條規定:「對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和華僑、外國人、無國籍人的損害賠償,按受訴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的賠償標准計算,其交通費按實際的必須費用計算。」這樣的表述正是採用了這一觀點。
(二)按照死者本國標准賠償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原則,即對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加害人都應當以自己的財產全部賠償,這體現了對受害人全面、充分的保護,從而保障受害人能夠恢復到傷害以前的狀態,以恢復其財產狀態和精神狀態。所以有學者認為為全面、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人身損害的賠償標准應以受害人或其他權利人本國為計算基準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條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准,依照前款原則確定。」因此,對於賠償權利人如為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居民,其所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高於我國的情形,應當按照死者的本國賠償標准賠償。這不僅充分考慮死者的實際收入及死者家屬所獲取賠償金的實際購買力,體現了人道主義原則和務實原則。按照受害人本國標准賠償,恰恰能夠較好地實現對受害人全面、充分的保護。這種標准下的賠償金,對於來自發達國家的境外人,其人身損害賠償金的額度將大大高於境內人,但是由於我國的賠償義務人負擔能力有限,出於其經濟能力的考慮,也可能出現境外賠償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實際保護的情形,致使法院的判決成為一紙空文,且這易導致「同命不同價」結果,讓國人從心底感覺外國人的命比國人更值錢,這與我國的公共利益不相符,理應屬於公共秩序保留的范疇。當然這種觀點多為理論性觀點,在司法實踐中按照此標准裁判的法院和法官不多。
(三)死亡賠償金按受訴法院所在地標准、被撫養人生活費按被撫養人所在地標准賠償
這是一種折中的觀點,既避免了按照受害人本國標准賠償帶來的因賠償數額巨大致侵權人負擔過重的情形,又沖破了按照受訴地法院標准賠償數額過低以致影響受害人生活的尷尬。對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中,侵權行為地法院是具備管轄權的,加之死亡賠償金所具有的填補受害人損失的性質,因此對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准按照法院受訴地的標准來界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依據填補受害人實際損失的原則,被撫養人的生活支出受其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水平限制,按照被扶養人所在地標准賠償能保證被扶養人在撫養地的各種生活支出,從而能夠較好地維持被扶養人的生活,切實保護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精神,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應當按照同一地域標准,不宜確立兩種地域標准。在司法實務中這種賠償標准亦會被採用。
(四)發達國家的外國人應參照最高省份城鎮標准賠償
這也是一種折中的觀點。這種觀點既可以避免因賠償數額過低致使受害人無法正常生活,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縮小發達國家的境外人與境內人之間因人身損害而獲得的賠償數額的差距,依據綜合考慮優先保護受害人和均衡保護責任人的原則,受害人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賠償標准可參照國內城鎮最高標准來確定。在司法實務中,很多法院和法官即是採用此種觀點。
② 自己的商標與國外的商標相同算侵權嗎
這個不算侵權的,在一個國家注冊的商標,只能在一個國家使用。想要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使用,需要分別到當地所在國的商標專利局申請注冊。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在社標網可以查詢的,你可以找幾個商標試一下去
③ 侵權責任的國外規定
美國
早在其1995年的《知識產權與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知識產權工作組的報告》(即通稱的「白皮書」中),就涉及到ISP的地位與責任問題。「白皮書」認為,ISP的系統或網路中的基於其履行中介服務所必需的自動、暫時性復制與傳輸,屬於版權法上的復制,ISP應對此負嚴格責任。1996年2月通過的《通信正當行為法》中也曾規定ISP有權出於善意對其認為是侵權、違法的信息進行遮攔、屏蔽,而不管這些信息是否受憲法保護,均不承擔責任;如在ISP的系統或網路中出現侵權或違法信息,不論其是否有過錯均應負責。後該法由於受到普遍反對而被最高法院以違憲為由裁定廢止。
1998年通過的《跨世紀數字化版權法》(DMCA)則一改上述「白皮書」和《通信正當行為法》中的立場,對ISP的侵權責任做出了限制。該法在第二章第512條分別對ISP承擔傳輸通道、系統緩存、根據用戶的要求在其系統或網路中存儲信息及提供信息搜索工具等四種功能時的版權責任做出了限制。根據該法,所有ISP在享受侵許可權制待遇時必須具備兩個一般共同條件:一是它必須制定和合理實施一項政策,即如果其用戶再次侵權,則必須中止其賬號;二是它必須採用標准技術措施。這種措施是版權主體與ISP之間所達成的用以表明或保護其版權作品的協議。除此之外,該條還分別對ISP所履行上述四種功能時的責任限制及其要件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1)對履行傳輸通道功能的ISP的侵權責任的限制:ISP履行傳輸通道功能是指ISP在用戶的要求下為其提供傳輸、路由、接入服務,以實現點到點間的數字化信息交流的中介服務。ISP在履行這一功能的過程中如符合下列條件,則對他人利用其系統或網路實施的侵權行為,不承擔賠償損失責任,只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①信息的傳輸是由他人發動的;②傳輸、路由、連接、復制必須是通過自動化的技術過程實現的,且信息沒有經過ISP的選擇;③ISP不能決定信息的接收者;④ISP系統或網路中任何中間或暫時存儲所形成的復製件,除能被預定的接收者獲得外,通常不能被其他任何人獲得,而且這些復製件保存的時間不能超過合理所需的時間;⑤信息的傳輸過程中不能有任何內容上的改變。
(2)對履行系統緩存功能的ISP的侵權責任的限制:所謂系統緩存(System Caching)是指ISP的系統對以前用戶要求訪問的信息的復製件自動存儲一段時間,以滿足後續用戶對相同信息的訪問要求而不需另行從源網站重新獲得。系統緩存既降低了對ISP的寬頻要求,又減少了用戶的等待時間。由於系統緩存妨礙了信息提供者(主要是網站)的版權控制能力,可能使用戶獲得過時的信息,因此,應對ISP履行這一功能時享受豁免待遇的情形給予限制。ISP要享受侵權責任豁免權必須符合下列條件:①這種存儲必須是中介和暫時性地通過自動化的技術過程實現的,其目的在於為後續訪問者提供方便;②ISP不得改變緩存信息的內容;③ISP必須遵守業界普遍確定的信息「刷新」規則;④ISP不得干預將用戶點出信息反饋給信息提供者的技術手段;⑤ISP必須根據信息提供者附加的訪問條件限制不符合條件的用戶訪問;⑥一旦被告知其緩存的信息已在源址被除去、阻擋,ISP必須立即除去或阻止訪問緩存在其系統中的信息。
(3)對履行存儲功能的ISP的侵權責任限制:ISP根據用戶要求在其系統或網路中存儲侵權信息時,如要享受責任限制待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①ISP實際不知道或沒有意識到侵權行為的發生;②ISP沒有直接從侵權行為中獲得經濟利益;③在收到侵權告知後,ISP必須立即撤下該侵權信息或阻擋對該信息的訪問;一旦ISP在收到侵權告知後立即撤下侵權信息或阻擋對該信息的訪問後,即可被免除經濟賠償責任;ISP對任何因其在上述情況下撤下信息的投訴不負任何責任。
(4)對提供信息搜索工具的ISP的侵權責任限制:ISP在通過提供諸如超級鏈接、網上索引、搜索隱情等信息搜索工具,將用戶引向或鏈接到載有侵權信息的網址的行為時,如果要享受責任限制待遇,ISP必須符合以下條件:①ISP實際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侵權行為的發生;②ISP沒有直接從侵權行為中獲得經濟利益;③在收到侵權告知後,ISP必須立即清除該信息或阻止對該信息的訪問。一旦ISP在收到侵權告知後清除或阻止對侵權信息的訪問後,就不會因此承擔任何責任。
另外,該法也規定,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在履行上述四種功能時同樣適用責任限制的有關規定。只不過在其履行(1)、(2)功能時,職員或研究生被當作「個人」而非「ISP」,以避免其所在機構因不符合責任限制待遇的條件而不能享受責任限制待遇;對其他情況,職員或研究生的主觀過錯將不會對其所在機構享受責任限制待遇造成影響,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①職員或研究生的侵權行為不涉及在網上提供近三年所需的教學資料的訪問接入;②該機構在近三年內沒有收到兩份以上的侵權告知書;③該機構為其系統或網路的所有用戶提供了遵守美國版權保護的有關信息。
歐盟
歐盟議會和理事會多次草擬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法律報告,目前歐盟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法律指令已獲通過。該指令的第四部分對ISP履行傳輸、系統緩存、伺服器寄存功能時的侵權責任作了限制性規定,即ISP在履行上述功能時,不為他人利用其系統或網路實施侵權或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但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除外。
(1)ISP履行傳輸功能時的侵權責任豁免:
指令要求成員國應在其國內立法中規定,作為中介服務者的ISP在履行傳輸功能或接入服務時,除違反法律禁令外,符合下列條件時對其所傳輸的信息內容不負責任:①信息是由他人發送的;②信息的接收者是由他人而不是由ISP選擇的;③ISP沒有選擇或更改其傳輸的信息內容;④信息的傳輸、存儲是自動的、中介和暫時性的,且不超過合理所需的時間。
(2)ISP履行系統緩存功能時的侵權責任豁免:
指令要求成員國應在國內立法中規定,對於履行系統緩存功能的ISP,在為提高信息傳輸速度,對前面訪問者訪問後留下信息復製件在其系統中自動,中介和暫時性存儲以便後訪問者能及時獲得該信息的行為,除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外,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即可不負責任:①ISP沒有更改存儲信息的內容;②ISP遵循了信息訪問的條件;③ISP遵循了行業規范中有關信息刷新的規定;④根據行業標准,ISP沒有干預用以獲得信息的技術方法;⑤ISP在獲悉緩存的信息已被從源頭撤除、阻擋或無法被繼續訪問後必須立即清除該信息或阻止對該信息的訪問。
(3)ISP履行伺服器寄存功能時的侵權責任:
指令要求成員國應在其國立法中規定,ISP在提供伺服器空間、虛擬主機服務時,對其系統或網路中存儲的信息內容,除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外,得免除其刑事和民事責任,但①如果ISP實際上知道用戶的違法行為而仍提供寄存服務的,不能免除其民事和刑事責任;②如果ISP應當知道用戶的違法行為而由於沒有知道時提供寄存服務的,可免除其刑事責任,但民事賠償責任不能免除;③如果ISP實際上已經知道或應當知道用戶的違法行為而沒有立即採取措施清除該信息或阻止對該信息的訪問時,不能免責。
另外,指令還要求成員國不得對ISP課以監控義務,要求其在提供上述服務時對其系統或網路中傳輸、存儲、寄存的信息進行監控,以免使其負擔過重,不利於其更好地提供服務。
德國
德國的《電信服務使用法》([TeledienstegesetzTDG-])規定:⑴電信服務提供人就其本身提供的資料內容,依法律一般規定承擔責任;⑵電信服務提供人就他人提供的資料內容,在其明知或技術上足以制止該資料內容上載的范圍內承擔法律責任;⑶對將第三人提供的資料內容轉介他人連接使用者,含因使用人要求自動及暫時持有該資料等情況,均不承擔法律責任。
中國台灣
台灣計算機信息業比大陸發展更為成熟,所遇到的網路法律問題及對科技法律領域的研究也比他們早和深入。台灣學者張雅文對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著作權法律責任提出見解:(1)對兼營信息內容提供服務的ISP,其本身在網路上非法復制侵害他人著作權的,得適用復制他人著作權之處罰承擔責任;(2)對明知第三人提供的信息內容侵權又參與修改、編輯等情形依關於共同侵權行為進行處理;(3)對單純提供聯線的ISP,對其追究幫助犯不盡合理,應當免責;(4)對ISP得知用戶違法侵權時能否主動或經第三人要求停止用戶網路服務或刪除有關內容,論者持疑問態度,認為ISP在是否構成侵犯著作權即貿然行動,有可能違反網路服務的契約或妨害言論自由和信息流通。因而不宜承擔幫助犯與承擔共同侵權連帶法律責任。
瑞典
瑞典1998年頒布的有關BBS的經營規則中規定,BBS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督其所傳輸的信息內容的義務,對其系統內含有違法侵權信息負有清除義務。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CT正文本身雖沒有對ISP的版權責任做出規定,但在其所附的解釋版權人的網路傳播權的聲明中指出:僅提供傳播物質設備的行為本身不構成版權侵權。據此,可以推出結論:提供傳輸存儲設施的ISP對他人提供的侵權信息不負侵權責任。
日本
日本目前尚未制定系統的有關ISP侵權責任的法律,但在其1997年通過的版權法修正案中涉及到了電子布告板經營者(BBS)的義務,據此,BBS經營者對其系統上的信息負有常規監督義務,但對所謂「常規監督」沒有明確規定。
④ 企業標准引用國外標准算是採用國際標准嗎
1、「國外標准」和「國際標准」並不是兩個等價的概念。
在相關的國家標准中「國際標准」是指「由國際標准化組織或國際標准組織通過並公開發布的標准」,「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國際電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以及ISO確認並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准」。
2、在相關的國家標准中對標准化和相關活動的術語「採用」和「引用」給予了各自明確的定義:
「引用標准 提及一個或多個標准,以代替規范性文件中的詳細條款。」
「採用 〈國家標准對國際標准〉以相應國際標准為基礎編制,並標明了與其之間差異的國家規范性文件的發布。」
由上述內容可見,企業標准僅是引用國外標准,在通常情況下並不構成標准化活動意義上的採用國際標准。
⑤ 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必須符合
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應當符合中國有關法律和法規,保障國家安全,防止欺騙,保護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適合我國氣候、地理條件和資源合理利用,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
⑥ 美國關於專利故意侵權的最新認定標准對中國有何借鑒意義
您好,美國聯邦抄最高法院在光環襲電子公司訴脈沖電子公司(Halo Electronics, Inc. v. Pulse Electronics, Inc.)案中,以全票推翻了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全院聯席審判判定。這意味著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將是不是構成「成心侵權」的裁量權交回給本地法院,然後由其判別對侵權人是不是要處以3倍的懲罰性損害補償;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只需在本地法院呈現亂用裁量權的狀況下,才可推翻原判定。
我國在如今進行的第四次專利法修正進程中,擬添加關於成心侵略專利權的做法處以3倍懲罰性損害補償的有關規則。而美國關於專利成心侵權的司法演化進程以及遭受的難題和窘境或可為我國供應履歷或參閱。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⑦ 請問,提供國內外標准下載算違法么算侵權么
不算,只要交納了注冊
⑧ 如何正確合理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工作的發展,提高我國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及其實施條件,參照國際標准化和貿易方面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簡稱采標),是指將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內容,經過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轉化為我國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下同),並貫徹實施。
第三條國際標準是指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所制定的標准,以及iso確認並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准。
國外先進標準是指未經iso確認並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的標准、發達國家的國家標准、區域性組織的標准、國際上有權威的團體標准和企業(公司)標准中的先進標准。
第二章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原則
第四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應當符合我國有關法律和法規,保障國家安全,防止欺騙,保護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適合我國氣候、地理條件和資源合理利用,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條凡已有國際標准(包括即將制定完成的國際標准)的,應當以其為基礎制定我國標准。
凡尚無國際標准或國際標准不能適應需要的,應當積極採用國外先進標准。
第六條對國際標准中的安全標准、衛生標准、環境保護標准和貿易需要的標准應當先行採用,並與相關標准協調。
第七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產品標准時,應當同時採用與其配套的相關標准。
第八條積極參加國際標准化活動和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跟蹤國際標准化發展,積極承擔國際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積極爭取把我國標准或提案轉為國際標准。
第九條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政策,是技術引進的重要組成部分。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應當同我國的技術引進、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相結合。
第十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我國標准,各部門和各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貫徹實施。
第三章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和表示方法
第十一條我國標准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分為等同採用、等效採用和非等效採用。
等同採用,指技術內容相同,沒有或僅有編輯性修改,編寫方法完全相對應;
等效採用,指主要技術內容相同,技術上只有很小差異,編寫方法不完全相對應;
非等效採用,指技術內容有重大差異。
第十二條我國標准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程度的表示方法如下表:
採用程度 符號 縮寫字母
等同 ≡ idt或idt
等效 = eqv或eqv
非等效 ≠ neq或neq
在我國標准目錄中,分別用三種符號表示;在電報傳輸或電子數據處理中,分別用三種縮寫字母表示。
第十三條採用國際標准(不包括即將制定完成的國際標准)的我國標准,其採用程度,在我國標準的封面上和首頁上表示方法如下:
gb××××-××(idtiso××××-××××)
gb××××-××(eqviso××××-××××)
gb××××-××(neqiso××××-××××)
第四章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我國標準的編寫方法
第十四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按我國國家標准gb1.1的規定編寫。
第十五條採用國際標准(包括即將制定完成的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不包括國外先進企業標准),在我國標準的前言中,寫明被採用標準的組織、國別、編號、名稱、採用的程度和簡要說明我國標准同被採用標準的主要差異。
第十六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我國標准,在編制說明中,應當詳細地說明採用該標準的目的、意義、標準的水平(國際先進水平或國際水平),我國標准同被採用標准內容的主要差異,差異的原因和理由等。
第五章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管理和物質條件
第十七條對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產品實行標志制度。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我國標準的制定、審批、編號、發布、出版、組織實施和監督,同我國其他標准一樣,按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加強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工作管理,對於涉及國計民生重要產品的采標工作,應認真分析國際標准化動向,我國產業政策,並考慮我國基本技術及資源條件,通過充分技術詢征,經行業審查同意,方可納入采標計劃,推廣貫徹。
第二十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需要進行的重要研究、試驗項目,標准制定部門、單位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或單位,納入其科研計劃,並認真執行。
第二十一條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所需經費,根據標準的級別,標准制定部門、單位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或單位,列入其預算,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二條全國標准信息機構負責搜集、提供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及有關資料。
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和各部門的標准化研究機構、標准化技術歸口單位,負責組織歸口方面的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翻譯、審核、核定和出版工作,並定期向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標准信息單位,以及全國標准信息機構通報情況。
各部門、各地方、各單位可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國外先進標准資料,並將搜集到的標准資料的目錄寄送各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標准信息單位,以及全國標准信息機構,全國標准信息機構在標准信息刊物中予以報導。
第二十三條國家鼓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措施,另行規定。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由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國家標准局1984年3月27日頒發的《採用國際標准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⑨ 使用國外字體用於商標侵權嗎
如果僅僅是字體相同,而內容不同的話,只要該字體屬於公共資源,那就沒有問題。
⑩ 如何正確合理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
從國情、行情、廠情的實際出發,制定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