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舉例說明投訴

舉例說明投訴

發布時間:2021-06-27 20:30:13

Ⅰ 舉例說說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我們該怎樣向有關方面申訴

少年兒童受法律保護的合法權益主要有:1接受義務教育權、2接受父母撫養權、3保守個人隱私權、4享受勞動保護權、5維護人格尊嚴權、6人身安全、財產繼承權。針對近年來家庭暴力案件呈上升趨勢的實際,甘肅省高台縣婦聯聯合有關部門起草了「關於加大對賭博行為和邪教活動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提案,此提案得到縣司法局、公安局的高度重視。近日,縣司法局和公安局聯合下發《關於加大對賭博行為和邪教活動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意見》,要求各鄉鎮派出所、司法所從德育教育入手,一手抓打擊,一手抓教育,採取有效措施,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一是加大對家庭暴力案件的查處力度,受害人向派出所報案,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查到底,不得推諉扯皮;二是及時調解因賭博活動引發的婚姻家庭糾紛,做到及時受理、主動受理、依法調解;三是在派出所、司法所設立婦女兒童維權崗,制定侵權和家庭暴力案件投訴處理辦法,依法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Ⅱ 在百度知道 如果我要是舉報別人的話 被舉報人會什麼樣(舉例說明) 會知道是誰舉報的嗎

在網路知道里,如果你舉報了別人,那個人是不會知道你舉報他的。
因為只有網路官方管理員才能看到你的投訴貼,其他人是看不到的,所以你盡管放心。
你舉報某人,網路官方管理員會核查處理。
如果你舉報的用戶的確違規,他會受到網路處罰的。
如果你舉報的用戶不違規,也沒關系,網路不會處罰你的。

Ⅲ 請舉例說明公民維權的程序以及依法維權的意義

先協商,完就去消協投訴也是調解,完就是起訴了,買東西,使電話都會遇到的消費糾紛,維護自身權益,就是成本太大了

Ⅳ 如何投訴企業違反勞動法

最普遍的介紹:合同問題

特點是什麼:投訴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勞動合同法

其它含義:勞動仲裁投訴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要求嚴格遵守勞動法

Ⅳ 請舉一個例子,說明你是怎樣各通過事實來履行了您對他人的承諾。

5名大學生應聘瑞昌市某廣告公司任職時,因相信公司負責人的口頭承諾,忘了將承諾寫進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引發一場勞動糾紛。 A、口頭承諾未寫進勞動合同 今年1月,瑞昌市某廣告公司舉行了一次人才招聘會,想急聘5名廣告高級人才。當一些應聘者問及能否解決住房問題時,該廣告公司有關負責人實話實說,暫時不能。因為不能解決住房問題,一些應聘者紛紛離去,結果第一天廣告公司並沒有招到一個人才。 第二天,該廣告公司的負責人卻向前來應聘的人士宣稱,公司有一棟宿舍樓將在半年內可以竣工,到時,被聘用的5名高級人才每人可分到一套兩居室。很快,劉某等5名大學生同意接受聘用,該廣告公司隨即與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簽訂了5年時間的勞動合同。合同規定:任何一方在合同期未滿之前解除合同,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5萬元。而「半年內能分到住房」一項卻沒有寫進勞動合同中。 2006年7月,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見半年時間已過,並發現該廣告公司根本就沒有建什麼宿舍樓,一氣之下,5人全部向公司提出辭職。該廣告公司負責人不僅否認了當初承諾「半年內能分到住房」一說,還要求他們按合同規定每人承擔違約金5萬元,否則,拒絕辦理解除勞動合同及檔案轉移手續。2006年8月,劉某等5人將該公司訴至瑞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B、勞動仲裁調解時產生不同意見 瑞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很快就受理了劉某等人的投訴,經調查,認定該案的爭議焦點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認定廣告公司分配住房的謊言構成欺詐行為,從而確認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在對該項案的立案審理過程中,仲裁委員會一度產生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廣告公司與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建立的勞動合同,是在廣告公司採取不正當的欺詐行為下進行的,應屬於無效勞動合同。其理由是廣告公司明明沒有建宿舍樓,卻為了招攬人才,達到與之建立勞動合同的目的,謊稱自己公司半年內可以分到住房。這說明,該廣告公司在主觀上有掩蓋真實情況的故意,客觀上有捏造事實的行為。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是在聽信了廣告公司負責人的承諾後,才與廣告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說明他們所簽的勞動合同是受該廣告公司欺詐的結果。因此,根據《勞動法》第十八條規定,該廣告公司與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建立的勞動合同存在欺詐手段,應屬無效勞動合同,其中違約責任條款當然不產生法律效力,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根本就不應承擔合同違約金。 第二種意見認為,劉某等5人告廣告公司存在欺詐行為的證據不足,仲裁委員會不能確認所簽的勞動合同無效。其理由則是該廣告公司與劉某等5名被聘用的大學生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中,並沒有確定「半年內分配住房」這關鍵性的一項,說明劉某等5人並不是該廣告公司以「半年內分配住房」的承諾為主要要件才與廣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既然劉某等5人提供不出廣告公司有故意捏造事實欺詐他們與之簽訂勞動合同的有效文字依據,且該廣告公司又拒絕承認當初有過「半年內分配住房」的承諾,因此,仲裁委員會無法認定該廣告公司構成欺詐行為,從而也就無法確認該勞動合同是無效的。如果劉某等5人在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辭職,不得不按勞動合同的約定,每人都必須支付該廣告公司5萬元違約金。 C、簽訂合同要慎之又慎 瑞昌市仲裁委員會經過認真討論後,最後一致認為:採取上述的任何一種意見,都不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為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該案只能採取調解的辦法解決比較合適。後經仲裁員耐心細致地做工作,最後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該廣告公司同意與劉某等5人解除勞動合同,並辦理檔案轉移手續;劉某等5人也不再各承擔5萬元合同違約金。 此案雖然得到了圓滿的了結,但遺留下來的問題也值得廣大求職者、特別是剛出校門的大學生的深思。瑞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法律是保護廣大勞動者的權益,尤其是廣大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但法律更是重證據的,有理有據,什麼問題都好解決,但有理無據,即便是司法人員也愛莫能助

Ⅵ 舉例說明如何保護訴權

論民事訴權的保護

作者:鍾秀玉 時間:2008-1-2
當代社會,人們對權利的重視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權利第一性,義務第二性」的觀點已經為民主國家充分的採納和實踐,該觀點在訴訟法中充分體現為——將訴權上升為憲法上的權利,即國民享有請求法院解決糾紛,接受法院裁判的權利,這個趨勢在國際法上也有體現,如有關人權和司法的國際條約明確規定社會成員享有接受法院適時、適式裁判的權利[1]。世界各國「訴權憲法化」正成為不可逆轉的訴訟法改革趨勢,那麼何謂訴權,訴權有何現實意義,當代社會訴訟紛爭的解決過程中對訴權的保護在哪些方面亟需改善呢?筆者就此淺談自己的看法。一、民事訴權的概述在我國民事訴訟法學中,通說認為,所謂訴權,是指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對其民事財產權和人身權進行司法保護的權利。訴權是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的基本權利,當事人有了訴權,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保護其民事權益的請求,才能有訴。 按照我國訴訟法學者的觀點,如同訴具有雙重含義一樣,訴權也有雙重含義,即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和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在理論界,基於這一觀點是認為訴權有雙重含義,一般將其稱為「二元訴權說」。 (一)程序意義上的訴權程序意義上的訴權,是指當事人在程序上向法院請求行使審判權,以保護自己合法民事權益的一種權利。正是因為程序意義上訴權的存在,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才有了程序方面的根據,訴訟程序的啟動也才成為可能。程序意義上的訴權主要包括起訴權(含被告的反訴權)以及應訴權。 (二)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實體意義上的訴權,是指當事人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強制實現其民事實體權益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基於民事實體法的規定產生的。當事人行使訴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民事實體權益,因而,一般認為,實體意義上的訴權主要包括勝訴權和申請強制執行權[2]。二、民事訴權保護的現有措施(一)檢查當事人適格與否確定當事人是否適格,是訴權保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確定適格的當事人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不適格的當事人因其行為。給適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是民事訴權保護的首要措施。當事人適格又稱正當當事人,指當事人就特定訴訟標的有實施訴訟的權能,當事人適格與否應依當事人與特定的訴訟標的的關系來確定,適格的當事人肯定是對於作為訴訟標的的實體法律關系或者實體法上的權利有管理權和處分權的人[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即適格的當事人僅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見,訴訟程序要想開啟,當事人必須適格,當事人不適格則訴訟程序將無法繼續下去。但對該條中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中的「直接」二字的理解常常過為狹窄,導致審判實際中常因原告身份證明不完全齊備,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所以該法條的可操作性應有待加強和詳細化,如民事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中應明確何種情況下有利害關系人有資格作為適格原告提起訴訟,而何種條件下,不能作為適格原告,但可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等。在原告的起訴狀中,如果被告不適格,法院有義務通知原告變更適格被告,原告如果不予變更,法院應依職權駁回原告的訴訟,終止該起訴訟。原告可以在尋求到適格的對方當事人後再次提起針對適格被告的訴訟,重新開啟新的訴訟程序,不適格被告的訴訟行為對適格被告不發生拘束力[4]。 (二)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與反訴 原告起訴後,法定期限內有權提出變更訴訟請求和訴的合並,訴的合並和變更的條件[5]應該為:(1)在原訴言詞辯論終結之前;(2)訴狀送達後須經被告同意;(3)新訴不屬其他法院專屬管轄;(4)新訴與原訴均適用同一訴訟程序。訴的合並和變更的條件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必將造成審判不公。訴的合並和變更必須是適格的原告提出,法院作為審判程序中的中立者,不得依職權要求當事人合並訴或變更訴,否則即構成對當事人訴權的侵犯。被告在受到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風險提示書和起訴狀證據副本後法定期限內有提起反訴的訴訟權利,被告提起反訴的條件:(1)被告提起反訴的法定期限應為自本訴提起到本訴辯論終結之前提起;(2)反訴只能是本訴被告向本訴原告提起;(3)反訴與本訴在訴訟標的或理由方面有著牽連關系;(4)反訴應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起。我國民事訴訟中提出反訴的原則是任意反訴,反對強制反訴。允許當事人進行訴的變更,無論是對原告還是被告都是有好處的。這樣,當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提出維權要求,而且可以應對一些在訴訟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三)撤訴撤訴是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進行訴訟的時候用來結束訴訟的一種方法。合理的撤訴是對當事人訴權的一種保護,可以避免浪費當事人由於不必要的訴訟而浪費自己的財力和精力,而且可以節省司法機關的訴訟成本。在訴訟過程中,原被告雙方都可以申請撤訴。(四)缺席審判訴訟過程中,應訴通知書和舉證通知書及時送達當事人後,其採取漠視態度,既不在答辯期內提出答辯意見又拒絕在開庭時間出庭參加開庭審理,有的被告就想通過這種方法來拖延時間,使原告的合法權益不能及時得到保護,而且也浪費了國家的訴訟資源。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用缺席審判,將被告拒不到庭引起的損失減到最小,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審結案件,保護原告訴權的正常行使。所以,缺席審判也是民事訴權保護的一個重要措施。(五)當事人舉證及申請法院調查取證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可以看出:第一條「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被告提出反訴,應當附有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當事人起訴時,人民法院應當審查當事人提起訴訟的證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同時行使釋明權,指導當事人知曉舉證要求及法律後果。只有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證據,法院在當事人自願提出申請的情況下才能調查取證,該條大大縮減了法院以往依職權調查取證的范圍,更加明確了法院作為審判機關的中立地位,更利於保護雙方當事人的訴權[6]。(六)對當事人申請出庭作證的證人進行嚴格審查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必須進行嚴格審查,防止當事人一方單純為牟個人私利而申請不具備出庭作證資格的人作為證人出庭為其做證,甚至做偽證。所以當事人在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同時,需要提供證人的簡單身份證明,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證人的身份,利於對方當事人及時提出相應質證措施,利於對方當事人認為需要對證人提出迴避申請的,及時向人民法院提出迴避申請;另一方面有利於人民法院及時審查證人是否符合出庭作證的條件等。律師閱卷時應允許其查看證人基本身份證明。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是為了證明自己證據的可靠性,但是如果有一方出現作偽證的情況,顯而易見對相對方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對證人的嚴格審查也是保護當事人訴權可以正常行使的一種方法。二、民事訴權保護存在的問題(一)人們法律意識淡漠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出現許多經濟糾紛,訴訟解決理應成為當事人選擇解決糾紛的最主要、最徹底的方式。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當事人出現糾紛後往往找上級主管部門或私下解決而不向法院起訴。這種做法,一方面說明當事人訴權觀念的淡漠,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民事訴訟中缺少使當事人合法民事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訴訟氛圍。(二)被告在撤訴中處於明顯的劣勢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款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1條規定:「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根據上述規定,是否准許被告撤訴完全由法院決定,就等於承認和允許原告可以通過撤訴手段輕易使被告丟失追求勝訴的權利和機會,而且假如原告為避免敗訴而申請撤訴,法院准予撤訴,被告的訴訟損失就無法彌補,其合法權益就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另外,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11條的規定,原告撤訴後並未喪失再次起訴的權利,而一旦原告再次起訴,被告將不得不再次遭遇訴累,這對被告顯然是極不公平的。如果原告出於玩弄訴訟技巧及拖垮對方當事人之不良目的,視訴訟為兒戲,無理取鬧,反復撤訴、起訴,被告就更倍受訴累之苦。(三)普遍存在「告狀難」現象受理起訴,是人民法院表示對當事人行使訴權的認可和接納,並表示法院將運用訴訟手段保護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在民事訴訟「不告不理」引導下,當事人只有通過起訴,才能使權力請求得到訴訟保護,當事人行使訴權受挫的直接原因即難以越過「受理關」。許多法院在審查當事人起訴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外條件」和不成文的「土政策」,形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告狀難」現象。其主要表現如下[7]:1法院管轄權不明當法院對案件的管轄權發生爭執時,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有管轄權的法院互相推諉,使當事人投訴無門。還有少數法院從保護地方利益出發,對本轄區企業或其他法人提出訴訟的案件,也以種種理由拒絕或拖延受理。2案件起訴時證據提供不充分的不受理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是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但提供證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強調當事人舉證責任時,決不意味著放棄甚至否定人民法院對證據的調查收集工作,甚至可以將當事人起訴時提供證據不充分,作為減少法院收案的「關卡」,使該受理的案件不受理,造成當事人有狀無處告。3預料判決後難以執行的不受理嚴格來講,審判和執行是兩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程序。審判程序所要解決的是如何確認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法律關系,確認權利歸屬問題。執行程序是通過國家強制力,將已確認的權利義務交付實施的程序。執行有賴於審判的確認,但審判不能視將來能否交付執行為條件。況且,經過審判中的法律教育,義務人對法律所確認的義務可能自覺履行。因此,能否執行在受理前無法確認。以難以執行為借口拒絕受理,實際上是侵犯了當事人的訴權。當事人行使訴權受挫必然導致對訴訟效益的期望值和對法院公正審判信任感的進一步下降,同時促使訴訟外私了的案件增加。而大量糾紛游離於訴訟程序之外,又將帶來一系列不良後果。首先,許多經濟糾紛長期得不到解決,必然使國家經濟運行處於不穩定狀況,影響和制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許多三角債務、連環債務大多是由於民事權利義務不及時解決,造成債務套債務的不正常現象,最後不得不訴諸法院時,又給法院審理帶來重重困難。其次,許多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法律制裁,公民正當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的法律保護,使違法者更加無所顧慮,給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帶來不利影響。再次,由於許多民事糾紛得不到及時處理或法院處理不公,往往導致民間糾紛的激化,釀成刑事案件。三、民事訴權保護措施的完善(一)加速訴權「憲法化」步伐民事訴權的憲法化是現代憲政的發展趨勢之一,我國憲法實際上也是承認賦予公民訴權的。民事訴權作為一種對世權,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和阻礙其行使,首先要從憲法內容上增加保護公民民事訴權的明確條款,在憲法內容上肯定民事訴權的地位;在民事實體法上增加實體法、程序法的法律可訴性,使法院在受理和審判案件時不僅有保護訴權的依據,更能起到監督和防範侵害、阻礙訴權行使行為的作用,防範出現增加當事人起訴條件、法律缺乏救濟程序和救濟途徑等現象[8]。(二)保障訴訟當事人能夠充分自願地行使處分權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依法處分自己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行為,法院在認可的同時,應當設立相應配套的程序予以保障;對法院調解制度應有具體而嚴格的規定,防止將審判人員的個人意志和要求強加於當事人。同時賦予當事人拒絕進行違背個人意願的、久調不決或「和稀泥」式調解的權利及申請法院及時判決的權利[9]。(三)強化執行措施建立順暢的協助執行渠道,使有義務協助執行的機關對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不折不扣地執行;增加對被申請執行人財產的強制措施,增加對故意妨礙執行行為的制裁措施,確保當事人的申請執行及民事實體權利得到及時的滿足,當事人的訴權得到最終的保護。(四)確立人民法院侵權賠償責任制度目前,在民事審判中還有很多侵害當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因人民法院不適當地對當事人財產採取民事強制措施,給當事人造成不應有的財產損失的;審判人員不嚴格依法辦事,損害當事人人身權利的;明顯違法錯判,造成一方不應有損失的,或應得益而未得到的。所以應當採取人民法院侵權賠償責任制度,從而保證當事人在民事權益因違法審判行為而受到損害時,有機會得到賠償,增加法院工作人民的審判責任感。(五)強化律師的取證權利隨著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改革,「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規則已經確立,法院往往讓當事人負所有的舉證責任,而由於我國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律師取證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和不協助所負的責任,從而使得律師取證困難重重,很大程度上防礙了當事人訴權的行使。所以,在民事訴訟法中應當明確規定律師在調查取證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六)明確證人出庭的義務和對證人的司法保護在我國民事訴訟中,沒有規定公民出庭作證的義務以及作證後司法保護,以致大量的證人不願出庭作證,甚至出現證人作證後受到報復的情況。這種現狀,嚴重影響著當事人訴權的行使,甚至有的當事人因證人不出庭作證而放棄訴權。故,在日後的民事訴訟法修改中,應當對此做出相應的規定,從而使當事人的訴權得到充分的保護。(七)對具體條文進行修改現有法律條文在民事訴權保護方面還有完善修改的地方,例如:修改民事訴訟法第108條中「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增加「對原、被告之間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提起訴訟權利,使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不再是消極接受原告起訴後的訴訟程序到來,再等待法律判決到來,而轉為可以行使訴權,直接提起針對任一方的訴訟(或反訴),積極參與到訴訟程序中來,請求法院保護起合法的權益。(八)提高法院辦案的效率和依法辦案的力度1法院應依法及時受理案件法院不得以自由裁量權非法增加公民行使訴權或提起訴訟的條件,應對當事人提起訴訟的要求適當放寬,方便當事人起訴,緩解當事人「起訴難」的現狀。具體的做法可以是:放寬當事人口頭起訴的條件;對當事人起訴權證據的提交和證據來源的證明條件放寬,不得強行要求當事人提供勝訴證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不必必須提供證人詳細的身份證明,只要當事人提供證人簡單身份證明即可;對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提出的補正申請應予以支持,對已經超過補正期限的,也應立即以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對訴的合並和變更,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就予以允許;不得隨意非法增加訴的合並和變更的條件,反對強制反訴等等。2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願法院在民事訴訟中,不得隨意要求當事人變更訴訟標的,對於當事人未提起的訴訟標的,在判決時不得超越或任意變更,否則即構成了對當事人訴權的侵犯。法院更不得以訴訟文書無法送達、對方當事人下落不明、判決無法執行等原因拒絕受理當事人的起訴。應該告知當事人在起訴時需認真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這既是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行使,也是法院對原告提起訴訟中適格被告的要求,如果對方下落不明或無法送達應訴材料、開庭傳票和法律文書,那麼法院應及時通知當事人將以公告的方式送達材料、文書。如果法院因上述原因拒絕受理案件,也將構成對當事人訴權的侵犯。另外,對審判人員侵犯訴權應予以相應的規制和監督,不僅有審判機構內部監督還應該提倡群眾監督。3法院應有條件的支持原告撤訴人民法院在決定是否准許原告撤訴的問題上,應當根據訴訟階段的不同酌情考慮被告的意見。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法院原則上都應准許。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後原告申請撤訴的,法院應在徵求被告的意見後進行審查再決定是否准許原告撤訴。唯有如此,才便於當事人確定在什麼階段行使撤訴權,才利於保護被告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便於法院正確裁定是否准許撤訴。撤訴是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進行訴訟的時候用來結束訴訟的一種方法。合理的撤訴對當事人訴權是一種保護,可以避免當事人由於不必要的訴訟而浪費自己的財力和精力,而且可以節省國家的訴訟資源[10]。綜上所述,訴權是由憲法予以保障並由具體法律關系主體依據有關訴訟法律規范享有的基本權利,是其在訴訟過程中依法享有的全部程序性權利的總稱。現代訴權隨人民主權和人權保護的擴大而不斷發展擴大,涵義更為豐富廣闊。現代訴權理論指導著民事訴訟更好地服務於當事人,充分發揮了當事人的主導作用,體現著當事人的主體地位。 http://www.hicourt.gov.cn/theory/artilce_list.asp?id=5145

Ⅶ 寫檢舉信例子

匿名舉報信怎麼寫:
舉報信的寫法大致可以分為名稱、受理單位、被舉報人的基本情況、正文、結尾五個部分。
一、名稱。有的只寫「舉報信」三字即可;有的可在被舉報對象前邊加上介詞結構,如:關於對хх挪用公款的舉報。
二、受理機關。應單獨列一行,頂格書寫。
三、被舉報人的基本情況,應該將被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政治面貌等逐項寫清楚。
四、正文。這部分是舉報信的重點,應該將所舉報的事實如實地、客觀地表述出來,表述方式以記敘寫事為主。
五、結尾。包括舉報單位的名稱或個人姓名,舉報時間。一信多投的應寫明抄送的其它單位,以減少受理機關之間的轉送麻煩。

注意:
首先,舉報內容必須實事求是,不要隨意誇大,更不能無中生有。在介紹案件情況的時候,不要把自己主觀上的懷疑、推測和真實情況混在一起寫,以免影響及時、准確地開展調查工作。
其次,最好在舉報信中把您掌握的證據寫清楚,說明這些證據是怎麼來的。但是,不要把對案件有證明作用的原始書證和物證,比如象證券、票據等等夾在信里一起寄出,以免丟失。這些證據應當妥善保存起來,留到檢察人員來調查的時候,當面交給他們。
最後一點,舉報信要作為案件材料,存入檔案中,因此,寫舉報信最好用鋼筆來寫,字跡要工整、清楚

匿名舉報信範文:
舉報經濟犯罪的
XXX人民檢察院:
為了打擊經濟犯罪,純潔幹部隊伍,提高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現將我們所了解的李___的犯罪事實,舉報如下:
被舉報人:李_______,男,______歲,系________市_______廠廠長,住_____市______區______街______號。 李_______自______年______月擔任_______廠廠長職務。在任廠長期間,李_______擅自招聘待業青年陳_______(______歲)擔任我廠_______部門經理。自此開始,李、陳二人相互勾結,倒賣________,牟利私分。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李_______將我廠鋼材____噸 ,(進價________元)撥給陳_______,陳以________元賣出; ______年______月,李___又撥給陳___盤元鋼材____噸(進價________元),陳以________元賣出,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月,李___還拔給陳___幾次鋼材和其他材料,陳___怎麼處理的不清楚。為了對李___表示謝意,陳___於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一次送給李___________元(有李_______的收條證實)。 自從黨中央提出懲治腐敗以來,陳___預感大事不妙,整天惶惶不安,於______年______月提出辭職。陳_______辭職後去向不明。
為了繼續經營本廠_______門市部的業務,廠里派員清理陳_______的賬務,方發現李_______親手寫的收條。但廠財務科知而不報,有意掩蓋。上述事實的有關證據,現都存放在我廠財務科。望人民檢察院迅速派員查處。
__________廠 :XXX

Ⅷ 舉例說明如何應對顧客的抱怨和投訴

作為服務員和,大廳經理,基本的職業,技能就是要,要有能力應對各種各樣的客戶,人要很活乏,通過語言動作表情來化解顧客的慢抱怨和投訴,讓顧客覺得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Ⅸ 反饋跟投訴是一樣的意思嗎

不是

反饋是有機構來或個人(自一般指某負責人或領到)下發或問詢,然後得到的回答和回應。

投訴是不滿直接發起的訴求。

舉例說明:去某個營業廳辦理業務,趕上某個領到來檢查或視察,問你對服務感覺如何,是否滿意。你的回答就是一種 反饋

去辦事對服務不滿意,直接找對方領到或負責部門反應,這就是 投訴

Ⅹ 工作中出錯,顧客投訴怎麼處理,舉例說明

有損失肯定要賠償!沒有就過去溝通下事情你會怎麼處理!怎麼樣會把事情處理好!態度誠懇!不會有人為難的!

閱讀全文

與舉例說明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