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欠薪糾紛如何處理

欠薪糾紛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1-06-27 20:25:05

『壹』 公司故意拖欠工資該怎麼處理

《勞動法》相關規定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公司拖欠工資能獲得賠償金嗎
1、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3、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法律依據
1、《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2、《勞動法》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1)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2)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3)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4)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可以看出,無故拖欠職工工資,資方要支付拖欠工資、補償金(25%拖欠工資額),必要時還要支付賠償金(但要以造成實際損害為前提)。
3、《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第三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法律糾紛能否直接通過法院解決的前提在於勞動者是否有用人單位出具的工資欠條為證據,且訴訟請求不涉及其他勞動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如有欠條可以申請支付令。但一旦債務人提出異議,在法院就只能通過訴訟解決。因此想通過簡單的支付令就能解決債務拖欠問題很難實現。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所拖欠工資25%的賠償金。具體依據是《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三條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賠償,按下列規定執行:(一)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並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貳』 如果遭遇欠薪應該怎麼辦

工廠不發給勞動者工資,勞動者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叄』 欠薪,人跑了,起訴的話法院如何處理

拖欠工資糾紛,屬於勞動糾紛的一種,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如果對勞動仲裁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另外,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如果對拖欠工資本身沒有爭議,只是單純地拖欠,比如打有欠條、結算單等等,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欠款人下落不明,但是只要能證明有欠款不還的事實,就可以起訴,法院可以缺席審理,勝訴之後,可以根據法院的判決申請執行局強制執行對方的財產(可以通過提供對方的資料查詢對方名下的資產)。

『肆』 勞動法如何追討欠薪工資

一般來說,碰到這種情況,可以參照以下方式維權:

1、首先同單位協商解決,這樣最快;

2、如果確實不能協商解決,單位又拖欠工資不發,你可以去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立案處理或者直接打12333電話咨詢投訴;

3、直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伍』 勞動保障監察怎樣處理欠薪案件

督促勞動監察處理,他們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對《關於請解決勞動監察決定強制執行問題的函》的答復
二、關於行政處理決定和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問題。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勞動者經濟權益的行為,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依照《勞動法》、《勞動監察規定》等規定作出有關用人單位履行清償財產義務內容的行政處理決定。用人單位實施了法律、法規、規章明示規定應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按照《勞動法》和《行政處罰法》對用人單位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用人單位不服行政處理決定和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根據《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法辦[1998]69號文件有關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閱讀全文

與欠薪糾紛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