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爹利名士 和馬爹利vsop哪個比較好,
名士比vsop貴了100多,按檔次名士在xo和vsop之間,算是填補了500-1000之間的空缺,vsop其實可以買軒尼詩,馬爹利就買名士或者xo吧
B. 請問一下1L裝的馬爹利名士多少錢的
軒尼詩馬爹利和人頭馬屬於國際三大品牌但是要比較酒的口感的話還是軒尼詩的好喝我們這邊的酒要比你們那邊的價位高軒VP750ML的也要435呢..這邊的名仕1L的要550
C. 金牌馬爹利vsop、馬爹利名仕、軒尼詩VSOP哪個更好
馬爹利名仕一定比軒尼詩vsop好,價格也高於他。。。口感也優於多了。。。
D. 山東濟南幹部學院名士軒的介紹
山東濟南幹部學院名士軒,位於中國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星級為准4星。
E. 歷史上姓申的名人有哪些
1、申伯
申伯(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周宣王之元舅也。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時,為了遏制「南土」楚國勢力的崛起,又能「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宣王於公元前827年或稍後改封其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
南陽,原為西周謝國封地。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從淮夷前線調至南陽,「於邑(城垣)於謝」,「定申伯之宅(宮室)」,營建先王「寢廟」,劃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此篇後收入《詩經》。申伯就國南陽後,改進石、陶生活用具,發展金屬生產工具。
擴大黃牛飼養,鼓勵國人墾荒。同時調整防禦思想,加強戰車與水軍建設,有效地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為南陽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宣王中興」作出了貢獻。
申國地圖西周末年,周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國、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滅亡。
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周平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2、申佑
申佑(1425-1449年),字天錫,明仁宗洪熙元年出生於貴州務川縣火炭埡,即今務川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正統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三甲四十七名,後官至四川道御史。
明英宗北伐時,身陷重圍,申佑代替英宗殉難於土木堡。景泰元年(1450)代宗朱祁鈺繼位,表揚忠烈,為申佑殉國褒顯,賜恤蔭,建祠於思南府(今思南縣)和務川。
3、申時行
申時行,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其生母據傳是一名尼姑,後為蘇州知府徐尚珍所收養。
申時行祖父從小過繼於徐姓舅家,故時行幼時姓徐,中狀元後歸宗姓申。長洲文化興盛,名士輩出;商業繁榮,商賈雲集。
申時行自幼天資聰慧,生性好學,既有文人的才學,又有商人的機敏。在其養父嚴格的教育下,順利通過鄉試,並取得進京會試的資格。萬曆十九年八月,申時行回到了故鄉長洲。
這年,他年五十有七。他在老家度過了23年。萬曆四十二年,他年滿八旬,神宗遣使存問。詔書到了申府大門,申時行咽氣。神宗詔贈太子太師,謚號「文定」。
4、申佳胤
申佳胤六歲喪父而孤,家庭貧困,無所仰賴供給,其母靠紡織維生,有時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節操剛正自勵,面對他人從不顯露飢寒的神色,他人無法看出其境況。
萬曆四十八年(1620)補生員。天啟元年(1621)辛酉鄉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進士出身。六年(1633),授河南開封府儀封縣知縣。
儀封民風勤謹簡朴易於治理,申佳胤減省繁苛的教條,打算與民休息;儀封縣原本多盜賊,申佳允嚴格實行保甲法,使盜賊無處容身,治安漸佳。
遇到大雨不止,黃河決口,申佳胤親自冒著怒濤乘船組織民工堵塞決口;縣內有大土豪,奸詐狡猾而擾亂治安,申佳胤將之捕捉處刑,縣境內為之震憾。
清順治十三年(1656)下詔褒揚甲申死難諸臣,賜謚端愍。申佳胤死後,名士陳子龍為其作《申節愍公傳》、殷岳為其作《行狀》,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編有年譜。
5、申啟賢
申啟賢體察民情,辦事精細,忠於職守。在任監察御史時,曾兩次上書皇帝,建議地方官員要經常「巡歷鄉村,化導士庶,體察輿情」,並要求官員本身應「崇簡去奢,以培民氣。
嚴禁賭博,以靖民風」。這些建議均為皇帝所採納。更可貴的是,申啟賢目睹當時朝野吸食鴉片成風,沿海各省出洋販運,內地州縣煙館遍地,白銀外流,財政困難,深感痛心。
嘉慶十八年(1813年),他擬就《禁鴉片法》奏呈皇上,提出禁止鴉片四條措施,經皇帝諭准後,訊即曉諭各州縣貫徹執行。
申啟賢的《禁鴉片法》比林則徐道光十八年(1838年)提出禁煙主張早25年,為後來的禁煙運動開了先河,被後人譽為「禁煙先驅」。
申啟賢不但自己為官清正,勤政恤民,對家人更是要求嚴格,絕不允許家人仗勢欺人。據傳,申啟賢老家與另一李姓人家中間隔一小胡同。
有一次兩家因地界發生糾紛,其弟派人持信進京求哥幫助。申啟賢看信後,當即回信一封:「千里馳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其弟看信後,深感慚愧,遂拆牆退後三尺重建。其鄰見狀深受感動,亦拆牆退後三尺重建。原先狹小的胡同遂變成了一條寬敞的大路。
為弘揚這種禮讓之風,當時的延津知縣將這條胡同命名為「仁義胡同」。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申李兩家的高牆亦不復存在,「仁義胡同」的美名卻代代相傳。
F.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1、申啟賢(?-1839),字子敬,號鏡汀,延津南街(今河南新鄉)人。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歷任福建道、江西道監察御史、順天府尹、倉場侍郎、禮、戶、吏部侍郎、山西巡撫等職。曾提出禁煙主張,為中國近代禁煙運動開啟先河,他的禁煙義舉在黃河故道廣為傳揚。
2、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員,《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諱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號素園,北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人。
崇禎四年進士,歷任知縣、吏部文選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南京國子監博士、大理寺評事、太僕寺丞等職。甲申之變,佳胤殉國死節,贈太僕寺少卿,謚節愍。入清,褒揚忠烈,賜謚端愍。有《申端愍公詩集》、《申端愍公文集》傳世。
3、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4、申包胥(生卒年不詳),風姓,包氏,名胥,因封於申邑,故稱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孫,又稱王孫包胥。華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吳國軍力攻打楚國,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隨。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責備伍子胥,為復國,申包胥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
秦哀公親賦《無衣》,發戰車五百乘,遣大夫子滿、子虎救楚。吳國因受秦楚夾擊,加之國內內亂而退兵。楚昭王復國後要封賞申包胥,他堅持不受,帶一家老小逃進山中隱居。從此申包胥被列為中國的忠賢典範。
5、申舟(?-前595年),羋姓,文氏 ,名無畏,字子舟,因被封於申,以邑為氏,別為申氏,又被稱為文之無畏、毋畏、文無畏。楚文王的後代 ,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出使齊國過宋國境時被宋國殺害,楚遂興兵伐宋,引發了楚圍宋商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