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居民小區內的違法建設歸哪個部門管
1、居民小區內的違法建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
2、並對業主、物業使用人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3、逾期未拆除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物業管理條例: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5、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
6、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1)政府住宅公共部分裝修造成侵權擴展閱讀:
違法建設處罰種類
責令停止建設,是指執法人員在進行規劃管理監督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並須確認是違法建設活動的;
及時發出責令停止違法建設通知書,責令有關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建設行為。
限期拆除,是指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屬於嚴重影響城市規劃或對城市規劃管理和實施造成嚴重影響的建築物;
通知有關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無條件拆除全部的或部分的違法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
責令限期改正,是指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認定,有關違法建設活動雖對城市規劃實施構成影響;
但還可採取改正措施進行補救的,責令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採取規定的改正措施。
② 房子入戶公共區域裝修質量問題可以投訴嗎
可以投訴的,房子入戶公共區域也是房屋的一部分,房子的建築面積包括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所以屬於公攤面積,可以與開發商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向當地房地產主管部門或者房屋質檢部門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③ 裝修 擅自佔用公共部位 哪個部門投訴
佔用公共區域,業主有權要求騰開。
如果侵權者不騰,業主可以找物業或者居委進行投訴。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④ 裝修時破壞住宅外立面是屬於違規違法還是損害公共部位和設施
應該還談不上違法,頂多就是破壞外檐,裝修押金可能不給退了,並且讓你恢復原貌
⑤ 小區業主佔用公共區域物業有權力強行拆除么,有什麼法律依據
這種行為屬於違法建設行為,小區物業服務公司無權強制拆除,應當由縣級人民政府作出主要性決定,並由城建或者城市管理局等機關實施強制拆除。首先,針對上述情況,物業可以要求在約定的期限內恢復原狀,如果業主認為物業的處理方式不妥,也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符合下列條件的房屋,以及車位、攤位等特定空間,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的專有部分:(一)具有構造上的獨立性,能夠明確區分;(二)具有利用上的獨立性,可以排他使用;(三)能夠登記成為特定業主所有權的客體。」據此,陽台、窗戶當屬業主的專有部分。而《物權法》第七十一條指出:「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你安裝防盜網是出於自我安全防護之需,且防盜網外側與房屋外牆面處在同一平面位置,既不危及房屋安全,也不損害他人利益,故物業公司無權干涉。另一方面,你與物業公司關於不可安裝防盜網的約定無效。《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因為物業公司與你簽訂的《房屋裝飾裝修管理協議》源自其所提供的格式文本,而「不可安裝防盜網、紗窗等防護設備」的約定,排除了你對自己房屋陽台、窗戶享有的合理使用權利,故雖然你在簽訂協議時屬於自願,該條款仍屬無效,所涉內容從一開始便對你沒有法律約束力。
⑥ 有多名區分所有的建築物使用人可能實施了侵權行為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根據使用功能,將一棟建築物於結構上區分為由各個所有人獨自使用的專用部分和由多個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用部分,每一所有人享有對其專有部分的專有權與對共用部分的共有權的結合。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在同一棟建築物上存在多個所有權的情形。這種狀況,主要是現代社會大量高層或多層樓房的出現帶來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住房制度的改革,大量商品房的出現,在城市已形成了很多的住宅小區,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已經成為私人不動產物權中的重要內容。物權法適應現實的要求,確立了我國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法律規定
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對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即業主對建築物內屬於自己所有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門可以直接佔有、使用,實現居住或者經營的目的;也可以依法出租、出借,獲取收益和增進與他人感情;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或出售給他人。二是對建築區劃內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權。即每個業主在法律對所有權未作特殊規定的情形下,對專有部分以外的走廊、樓梯、過道、電梯、外牆面、水箱、水電氣管線等共有部分,對小區內道路、綠地、公用設施、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等共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對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三是對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的權利,即有權對共用部位與公共設備設施的使用、收益、維護等事項通過參加和組織業主大會進行管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三個方面的內容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在這三個方面的權利中,專有部分的所有權佔主導地位,是業主對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權以及對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權的基礎。如果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則也一並轉讓。
業主享有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同時,也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如行使專有部分所有權時,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像裝修房子時不能破壞建築物的整體結構;在住宅裡面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對公共部分行使共有權時,要遵守法律的規定和業主委員會的約定;認繳建築物共有部分的維護資金等。
⑦ 請問對住宅樓舊房內部進行裝修改造,物業有權處罰嗎
從我國的現行法律法規來說,物業公司是無權對住戶進行罰款的,住戶完全有權拒絕。如果物業公司強行罰款,其行為是違法的。
從法律角度來說,罰款是一種行政處罰行為,其法律依據是《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而物業公司只是一個普通的企業,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不具備處罰的主體資格,所經物業公司無權對任何人進行罰款或別的形式的處罰。這樣說,並不表示業主裝修房屋工程中就可以隨心所欲,不受任何的約束和管理,如果因為您的裝修行為給別人造成了損害,同樣是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您在裝修過程中違反了行政法規定的規定,也是要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不過處罰機關不是物業公司,而是城市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
如果業主在裝修過程中違反《住宅室內裝修管理辦法》中的禁止性規定,物業公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由行政部門來處理,而不能代替行政機關來罰款;如果由於業主的裝修行為給房屋的結構或小區的公共設施造成了損害,物業公司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求業主停止侵權的同時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交納一定的賠償金來進行修復,而不是罰金。
⑧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侵佔公共空間哪個部門管
首先向小區所在的物業管理公司反映情況,如果物業管理公司沒有向侵權住戶發出任何通知或物業公司勸告、制止無效的情況下,可向主管房地產的政府行政部門反映。如果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直接通過法院進行起訴。
⑨ 違反物業裝修管理相關規定,如何處理 盡量詳細,謝謝。
看你們的裝修管理規約如何確定的了
約定中沒有說明的就按照國家發布的《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因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造成相鄰住宅的管道堵塞、滲漏水、停水停電、物品毀壞等,裝修人應當負責修復和賠償;屬於裝飾裝修企業責任的,裝修人可以向裝飾裝修企業追償。
裝修人擅自拆改供暖、燃氣管道和設施造成損失的,由裝修人負責賠償。
第三十四條 裝修人因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侵佔公共空間,對公共部位和設施造成損害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五條 裝修人未申報登記進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裝修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將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委託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企業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裝飾裝修企業自行采購或者向裝修人推薦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裝飾裝修材料,造成空氣污染超標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八條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罰款:
(一)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間的,或者拆除連接陽台的磚、混凝土牆體的,對裝修人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或者降低節能效果的,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的罰款;
(三)擅自拆改供暖、燃氣管道和設施的,對裝修人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
(四)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擅自超過設計標准或者規范增加樓面荷載的,對裝修人處5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中搭建建築物、構築物的,或者擅自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牆上開門、窗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規劃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 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違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處罰。
第四十一條 裝飾裝修企業違反國家有關安全生產規定和安全生產技術規程,不按照規定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和消防措施,擅自動用明火作業和進行焊接作業的,或者對建築安全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予以消除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四十二條 物業管理單位發現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有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不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的,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可處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約定的裝飾裝修管理服務費2至3倍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到物業管理單位對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違法行為的報告後,未及時處理,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⑩ 室內裝修破壞公共部位民事訴訟屬於哪種案由
室內裝修破壞公共部位,民事訴訟案由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是指因為財產受到損害,權利人請求損害賠償損失的糾紛。在侵權法和合同法中都有損害賠償的規定,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最基本的形式都是損害賠償。
《物權法》第三十七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