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正當競爭行為可能涉及到的訴訟類型
提問者,關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可能涉及到的訴訟類型」。參照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11-(第一至七部分)十五、不正當競爭糾紛
157、仿冒糾紛(1)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2)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姓名糾紛(3)偽造、冒用產品質量標志糾紛(4)偽造產地糾紛
158、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糾紛
159、虛假宣傳糾紛
160、侵害商業秘密糾紛(1)侵害技術秘密糾紛(2)侵害經營秘密糾紛
161、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糾紛
162、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
163、有獎銷售糾紛
164、商業詆毀糾紛
165、串通投標不正當競爭糾紛
Ⅱ 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企業名稱與商標權沖突怎麼辦
一、商標專用權和企業名稱均是經法定程序確認的權利,分別受商標法律、法規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法律、法規保護。
二、商標專用權和企業名稱權的取得,應當遵循《民法通則》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利用他人商標者企業名稱的信譽進行不正當競爭。
三、商標是區別不同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標志,由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構成;企業名稱是區別不同市場主體的標志,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構成,其中字型大小是區別不同企業的主要標志。
四、商標中的文字和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使他人對市場主體及其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下同),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應當依法予以制止。
五、前條所指混淆主要包括:
(一)將與他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引起相關公眾對企業名稱所有人與商標注冊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二)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六、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應當適用維護公平競爭和保護在先合法權利人利益的原則。
七、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商標與企業名稱產生混淆,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已注冊和企業名稱已登記;
(三)自商標注冊之日或者企業名稱登記之日起五年內提出請求(含已提出請求但尚未處理的),但惡意注冊或者惡意登記的不受此限。
八、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並附送其權益被損害的相關證據材料。
九、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發生在同一省級行政區域內的,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理;跨省級行政區域的,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理。
對要求保護商標專用權的案件,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業登記部門承辦;對應當變更企業名稱的,承辦部門會同商標管理部門根據企業名稱核准機關執行,並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和企業注冊局備案。
對要求保護企業名稱權的案件,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商標管理部門承辦;對應當撤銷注冊商標的,由承辦部門提出意見後報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決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會同企業注冊局根據《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十、違反商標管理和企業名稱登記有關規定使用商標或者企業名稱產生混淆的,由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予以查處。
Ⅲ 誰有蒙牛集團訴董建軍、白雪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的詳細資料分析謝!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對外宣布,蒙牛集團訴董建軍、白雪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勝訴,蒙牛集團的「酸酸乳」未注冊商標被司法認定為馳名商標。
呼市中院2005年12月31日受理的原告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董建軍(呼市新城區五棵松超市業主)、河南安陽白雪公主乳業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於今年4月13日作出一審宣判,同時,對蒙牛集團乳飲料上的「酸酸乳」未注冊商標進行了司法認定。這是內蒙古自治區法院系統司法認定的第一個馳名商標,也是我國法院通過民事訴訟司法程序認定的第一個非注冊馳名商標。
蒙牛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之一,從2000年起陸續推出了以「酸酸乳」命名的系列乳飲料,並提出了外觀專利申請,做了大量的廣告宣傳,使其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市場聲譽,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品牌和馳名商標。2005年12月,蒙牛公司發現第一被告董建軍正在銷售的由第二被告白雪公司生產的「酸酸乳」乳酸菌飲料,不僅使用了一樣的品牌,而且包裝、裝潢也與「酸酸乳」飲料特有的包裝、裝潢近似。
呼市中院受理此案後,就「酸酸乳」商標在相關公眾中的知曉程度、該商標的持續使用時間等方面進行了嚴格審查。原告蒙牛乳業公司從2000年起在其生產的乳飲料上突出、廣泛的使用「酸酸乳」商標,已持續使用近6年時間。雖然該商標中帶有「酸」和「乳」等表明產品特徵和主要原料的詞,但經原告對該商標的持續使用和對其宣傳、推廣費用投入的逐年增加,該商標已在實際使用中獲得了較強的顯著性。從2003至2005年間,原告對該商標的宣傳、推廣費用的投入明顯增多,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廣告詞在相關消費者中廣為知曉,而且該產品的銷售收入也逐年顯著上升,銷售網路遍及全國范圍,使原告「酸酸乳」乳飲料產品以其酸甜口味和優良品質成為知名商品。特別是2005年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活動,使原告「酸酸乳」商標在相關公眾中的知曉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高。故原告的「酸酸乳」商標,事實上已經達到了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的程度,並享有了較高的聲譽,雖然其商標注冊申請尚未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但已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規定的馳名商標的認定條件,應當被認定為馳名商標。
同時,呼市中院對二被告在相同的乳飲料商品上使用原告未注冊但已「馳名」的「酸酸乳」商標及特有的包裝裝潢足以誤導消費者,使普通消費者或相關公眾對其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損害消費者利益,擾亂正常市場經濟秩序的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禁止。
Ⅳ 能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案由提起民事訴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哪些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十五、不正當競爭糾紛
157、仿冒糾紛
(1)擅自使用知名商品專特有名稱、包裝、屬裝潢糾紛
(2)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姓名糾紛
(3)偽造、冒用產品質量標志糾紛
(4)偽造產地糾紛
158、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糾紛
159、虛假宣傳糾紛
160、侵害商業秘密糾紛
(1)侵害技術秘密糾紛
(2)侵害經營秘密糾紛
161、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糾紛
162、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
163、有獎銷售糾紛
164、商業詆毀糾紛
165、串通投標不正當競爭糾紛
Ⅳ 廣東高院發布互聯網領域反壟斷十大案例,壟斷行為是如何界定的
廣東高院發布了互聯網反壟斷的十大案例,壟斷行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壟斷行為的核心都是這個企業的經營,它已經對市場的掌控能力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大到那種不單純是受到市場的影響是影響市場的程度了。
舉這個例子就是告訴大家市場如果被壟斷了,那定價就不在消費者的手裡了,消費者就不再能夠對企業造成很大的約束了,因為你要滿足自己正常的需求,通過其他的市場提供者,他是不能滿足你完全的需要的,你避無可避,你得選擇那樣一個壟斷者所提供的服務,它價格提高了,你願不願意接受你都得接受,因為你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選擇。
Ⅵ 蔡徐坤前經紀公司競爭糾紛案已被允許自願撤訴,為何能被允許撤訴
蔡徐坤前經紀公司與蔡徐坤現任經紀公司和蔡徐坤工作室之間的競爭糾紛案,終於以蔡徐坤前任經紀公司自願撤訴畫上了句號。
這件事情對於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而言,乍一聽起來可能覺得不能理解,都是前經紀公司了,怎麼還能與現任經紀公司和工作室有競爭關系呢?其實這事情也並不復雜,只不過是因為蔡徐坤現在火了,他的前任經紀公司又想重新取得對他的專屬經濟權,畢竟以蔡徐坤現在的身價,如果能夠取得他的經濟權,公司獲利肯定非常高。而蔡徐坤和他的工作室也不傻,以前不火的時候對蔡徐坤缺少關注,沒有什麼包裝,不願意在他身上花費心思,現在蔡徐坤火了,而且已經有專屬的經紀公司幫他打理日常事務,前任經紀公司又想空手套白狼,藉助蔡徐坤來撈錢。別說是蔡徐坤,就連小編這種路人聽起來也覺得有點氣憤。蔡徐坤之於他的前任經紀公司,用一句網上比較火的名言形容,大概就是:過去的我你愛理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小編覺得蔡徐坤的前經紀公司選擇撤訴確實是明智之舉,畢竟為了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一直佔用公眾資源確實不好。而且蔡徐坤現在這么火都是他現在公司將他經營好的原因,跟蔡徐坤的前經紀公司一毛錢關系沒有,現在他們想分一杯羹的這種吃相確實很難看。
如果你對這個事件還有其他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哦!
Ⅶ 我國近幾年有哪些重大經濟糾紛案件
壟斷的話,康師傅方便麵
Ⅷ 05年最高院關於「商標與企業名稱糾紛案」的司法解釋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注冊商標、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沖突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8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4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8〕3號
為正確審理注冊商標、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沖突的民事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原告以他人注冊商標使用的文字、圖形等侵犯其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權、企業名稱權等在先權利為由提起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原告以他人使用在核定商品上的注冊商標與其在先的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為由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三)項的規定,告知原告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請解決。但原告以他人超出核定商品的范圍或者以改變顯著特徵、拆分、組合等方式使用的注冊商標,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為由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二條 原告以他人企業名稱與其在先的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其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的規定為由提起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和爭議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確定注冊商標或者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沖突的民事糾紛案件的案由,並適用相應的法律。
第四條 被訴企業名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或者構成不正當競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和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承擔停止使用、規范使用等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