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業糾紛維權難 物業成為小區民主最大障礙
翻開報紙,每天都在發生因為「有理無處講」「講理沒人聽」而導致的業主與物業的激烈沖突——物業與業主不可調和的矛盾及引發的激烈沖突,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城市的一大隱患。
無數業主面對蠻橫物業侵權時的無奈——維權成本極大,代價極昂貴,過程極艱難。
道理聽起來總是很簡單
有人會說,成立業主委員會啊,業主們聯合起來捍衛自身的權利。然而,在嘗試成立的過程中,你就會明白這是一件多麼耗時、耗力、耗耐心的事,可能每一個已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都經歷過坎坷。你需要越過無數的障礙,有的物業有恃無恐,也有開發商的蠻橫霸道,少數社區管理部門的官僚作風,蓋個章比登天還難;更要面對一部分業主的民主冷漠——很多人怕麻煩,覺得成立業主委員會是自己找事兒,不願意參與,使程序無法推進。
成立業主委員會?哪有那麼容易!
1、媒體信息中的負能量
有些物業雖然很差,只知道收錢而不提供服務——但忍著似乎也能過去,一說要成立業主委員會,所有隱藏的矛盾都立刻以激烈的方式暴露出來。每天的新聞,經常在傳遞著關於成立業主委員會時的種種負能量,各種刁難,各種沖突,這種新聞見多了之後,使很多小區都不敢成立業主委員會。這也是各大城市的小區業委會成立比例極低的重要原因。
2、物業公司與業主的沖突
種種沖突中,最直接最激烈的就是業主與物業公司的沖突,筆者一個總體的感覺是,物業公司已經成為小區民主最大的障礙。在各種新聞的描述中,常能看到一些物業公司在發生沖突時的蠻橫霸道,拒不撤離,斷水斷電威脅業主,甚至僱傭流氓恐嚇業主,為業委會的成立設置種種障礙——有評論稱,個別物業公司已經嚴重地黑社會化。然而,這些都是表象,問題並不都在物業公司的唯利是圖,而是背後存在一個制度性的症結。成為業委會障礙的不僅僅是物業公司,而是一個以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為中心的利益鏈條。
3、成立流程阻礙重重
雖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鼓勵小區成立業委會,相關部門進行了很多改革嘗試,又是簡化業委會成立的流程,又是敦促小區和街道管理部門積極推進。可因為這樣的改革觸及龐大的既得利益,又沒有理順權力關系,所埋下的問題帶來了制度化的沖突。比如很多地方都規定,街道辦事處是業委會成立的指導部門,可正如馬少華老師所說,沒有權力邊界的指導會淪為刁難。他說:正當自己的小區業委會准備按規定程序「備案」後行使管理權力之時,卻在街道辦事處遇到了阻礙。原來,「備案表」需要居委會、辦事處蓋章,受辦事處委託全程參加了籌備工作的居委會早早地就蓋好了章,可辦事處卻說:「我們不知道你們符不符合程序。」因此到現在也沒給蓋章。大家感到疑惑:「備案」是什麼性質,是一種權力嗎?還是一道門檻?
這樣的設計,使很多醞釀中的業委會陷入證明「你媽是你媽」的行政刁難中。成立業委會是解開小區沖突死結的唯一途徑,可因為舊物業、開發商的阻撓,一些管理部門屁股又坐在開發商那一邊為業委會設置種種障礙,形成強大的利益阻撓,有著強烈的社區民主欲求卻非常分散的業主,面對這種阻撓時充滿無力感。問題也許出在,此前這個問題上的改革過於遷就物業公司和開發商這個利益集團,縱容著物業公司成立小區民主的障礙,使作為小區主人的業主面對「反客為主」的物業公司時無比弱勢。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9-1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❷ 新舊物業交接糾紛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物業制度就不適合國情。打根上就不對。沒有可比性。
❸ 物業管理糾紛
說幾點我的看法
1當初的房子買來是精裝修房屋還是毛坯房
如果是精裝修房屋 有問題 再保修期內(參見房屋質量保證書)向開發商提出維修
如果是毛坯房 那麼這個屬於你自己裝修施工的問題 或由於樓上漏水、或由於【熱橋現象】造成的問題 這就與物業管理費無關
前面的物業公司是如何判斷責任的?
2你與前面的物業公司交涉此問題時有沒有什麼書面的文件可以證明此事是你拒交物業費的證據
3現在的物業公司與前物業公司的交接是否包含債務 這個你去找人問問 如果現有物業公司已經將債務承擔下來 你又沒有正當理由證明此事是前物業公司不作為造成的 那你就很被動了
4你的照片只是你的一面之詞 並不是第三方機構鑒定的證明
5你把照片發幾張上來看看 叫大家判斷下具體情況吧
❹ 房產物業糾紛,亟待解決。
業主不能私自對房屋進行改動,尤其是商場內的統一規劃的房屋,擅自改動將會影響整體性和美觀,所以,規劃是用木門,唯獨你要求安裝防盜門的要求不一定得到支持。但是,購房當時有明確約定的除外,如果當時沒有約定,應該按照統一要求執行。
❺ 物業糾紛
該物業確實就是可以找律師來起訴你.
第一你要看清楚該物業回是不是開發商直屬的物業公司,如果答不是,你是沒有任何理由不交或拖欠物業管理費的.
第二,出現這種事情,你只能直接到該房地產開發商跟他們協商,如果他們視而不見你還可以通過消費者委員會投訴或到律師事物所起訴開發商
❻ 物業糾紛案件應該如何處理
第一:物業糾紛案件,這個范圍簡直是太廣泛了,上到打架斗毆,下到鄰里瑣事,有業主和物業的糾紛,也有業主和業主的糾紛;物業幾乎每天都有物業糾紛案件,每天都要去處理;
第二:遇到物業糾紛案件,首先應該安撫矛盾雙方,不要讓矛盾升級;
第三:了解事情經過,合理處置;
了解事情經過後,能協調處理的協調處理,不在物業協調處理范圍內的,做好解釋;應該報國家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處理的,報國家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第四:處理完後,要有後續的及時跟進和回防;
第五:針對糾紛事件做好經驗總結;同時某些事件也可以避免再次發生;
第六:當然,以上說的一般事件的處理過程;
如果發生了刑事治安案件等,那麼就直接撥打110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