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翻唱歌曲是否需要授權的問題
你說的這種重新填詞翻唱不管商用與否,都需要得到授權,因為著作權也包括回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答沒有授權的填詞翻唱都是侵權的
如果你只是單純地翻唱一首歌並以娛樂性質發到網上是不需要授權的,但一旦作品涉及到任何有盈利性質的活動上,就算商用,也是得有授權才能演唱的
以上說的不一定都對,如有錯誤望指出
B. 在漫展上翻唱他人歌曲屬於商用嗎,是否算作侵權
嚴格說,凡是未經作者許可,使用作品的行為都是侵權,但每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都有些例外和條件。在漫展上翻唱他人歌曲,表演不算商演,只是輔助推廣漫展,漫展是一種商業行為,但因為不是專場商業演唱會,所以,漫展上翻唱他人歌曲不算商演但輔助主辦單位商業用途。侵權無疑但是否會被訴侵權一般不會。不會是因為這種雖然侵犯作品權益,但畢竟跟商演不同,同時因為我國著作權保護是逐步進行,很多著作權人還沒辦法進行有效進行監管自己作品的使用,就是維權中有很多模糊觀念和法律細則並不確定,造成了一定的模稜兩可的狀態。
在漫展上翻唱他人歌曲唱就唱了,一般著作權人也不會為此維權追責,不是著作權人不想,而是主觀和客觀上有個維權成本的考慮。但建議不要錄成視頻發行,如果一個漫展現場翻唱畢竟時間短暫而且聽眾有限,如果發行其覆蓋范圍和受眾就無法計量了。如果是個正式講究品牌效應的組織單位,最好不發行有關翻唱的視頻,也可能著作權人不追究,也可能著作權人就要深究,不能把這種風險與自己投入的漫展活動和品牌置於隨時可能爆發的不利之中。
僅供參考。
C. 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翻唱別人的復歌曲,如果為一般制益表演翻唱節目,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是未取得授權而使用別人的歌曲參加商業比賽並進行電視直播、拍MV等用於商業用途就涉及侵權,包括在酒吧里演唱和歌手翻唱視頻在網上傳播等都可能涉及侵權。
我國著作權法第37條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員、演出單位)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演出組織者組織演出,由該組織者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3)翻唱歌曲用於商演侵權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D. 日本人怎麼看中國藝人們翻唱很多他們的歌,這種侵權行為(用於商業演出)怎麼沒被告
詞、曲算作一體,一般是由一個公司買斷,再由這個公司向外推廣。如果有版誰想用,直接權付給這家公司錢就完了。
藝人唱的歌大多都不是自己原創的,很多號稱自己作曲填詞的不是受到指導,就是僱傭專業作曲幫自己。
就這么簡單,甭把藝人看的太高,現在電影還有買斷呢,何況一首曲子
再有一種情況就是詞曲作者去世了,過多少年,這個東西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了。比如我做個什麼廣告之類的,想用,和這個作者家人說一聲,對方同意就能用。但如果是公司性質,公司不倒,你就得談錢
E. 音樂問題:「翻唱歌曲」這種行為是否需要得到原唱及原作者的授權
公開的翻唱一般需要授權,即使不是商業用途,比如慈善演唱,沒有翻唱授權也是版侵權權的,只是一般不會追究法律責任。但自己在家唱或在KTV唱歌都不用授權。
重填詞編曲屬於改編,一定要得到授權。
以上情況適用於在版權保護期的歌曲,如果不是,可以隨意折騰,但屬名權不得侵犯。
F. 翻唱某個歌手的歌曲後把該翻唱歌曲加入歌手專輯算不算侵權
不進行商業活動就不侵權,比如直播,比如商演就不行,當然了,一般來說沒人會去追究,因為追究你,你也沒錢賠,有一些過氣的歌手喜歡追究這些,有一些主播就被告侵權罰款了的,。。。加入專輯,那要看這首歌版權是在誰哪裡,不然也涉及侵權。
G. 小阿楓翻唱別人的歌曲算侵權嗎
不用於商業用途不算,比如你唱了一首孫楠的歌,參加比賽,沒有問題,但是比賽結束你紅了,有人找你商演,你又唱這首歌,這個時候就需要授權和出版權費
H. 翻唱幾句算侵權
說明一下就不屬於侵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