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社工調解社區糾紛方法

社工調解社區糾紛方法

發布時間:2021-06-26 16:14:00

Ⅰ 如何將社會工作的方法引入到人民調解學中

人民調解,又稱訴訟外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依照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協助雙方當事人用理性、合作的態度,自願、滿意地達成和解協議的調解活動。
引入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參與人民調解工作,可以克服以往人民調解工作中的不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發生了錯綜復雜的關系,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都極容易發生各種矛盾沖突。而這些糾紛發生了許多新變化,其主體由公民與公民轉變為公民與經濟組織、與基層政府管理部門;內容由婚姻、鄰里、繼承、贍養等簡單涉及人身利益、財產權益方面的糾紛,發展為經濟合同糾紛、干群關系糾紛、下崗待崗職工與企業的糾紛、企業拖欠職工工資、醫葯費糾紛、拆遷征地糾紛等,涉及的標的不斷增大、群體性糾紛日益增多。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復雜程度、多樣化程度上講,調解工作都必須努力適應新時期糾紛復雜化、多樣化的需要。長期以來,我們的調解人員主要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倫理道德、法律法規等苦口婆心地勸說,只圖迅速達成調解,直接提出調解方案,不能綜合考慮各種問題,制定出來的調解方案不甚合理。不能提供調解以外的服務和幫助,很多糾紛當事人即使在調解之後,也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幫助。部分調解人員控制場面的能力有限,保持中立的立場不明確,當事人一般情緒比較激動,有的調解員不僅無法控制雙方情緒激烈對立的場面,甚至會不自覺參與到對立中去,與被調解的一方發生沖突。調解工作只是針對調解事實的工作,而不針對人的工作,對人的工作做得不夠,只起到消化案件的作用,並不能起到預防沖突的作用。以上調解工作的問題,既有調解人員工作態度的問題,更有調解技巧的問題。而社工在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下,說服的技巧和方式足以感染對方,並產生長遠的影響;願意提供調解以外的服務和幫助,使得很多糾紛當事人在調解之後,能夠得到信息資源和實質性的幫助;對當事人的具體情況了解清楚,能綜合考慮各種問題,制定出來合理且有水準的調解方案。熟悉社區資源,對當事人心裡能揣摩一二,因此,有能力在提供訊息方面給予到位的幫助,能為當事人提供有效的幫助,預防問題死灰復燃;不只是針對調解事實的工作,還針對人的工作,重視調整當事人的心態和思想,預防沖突。具有控制雙方情緒激烈對立場面的能力,保持中立的立場。調解時能考慮人性化標准,工作合法又合情,能靈活處理,且堅持公正。調解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重視法的同時,還應當重視人情,同時也要重視技巧。很多民事糾紛,當事人各說各理,事實真相並不明朗,連分清責任都不可能,所以通過人情來減少隱瞞真相的情況,拉近距離,通過技巧來了解真相,促成諒解,達成協議,才是調解工作中實實在在要去完成的。
2012年6月,筆者所在的調解委員會受理了一起當事人主動申請調解的工傷糾紛。當事人張某在原公司工作3年多,2011年10月份,其在工作時因不慎將左手臂捲入壓模機而受傷,經過半年多的手術治療後出院,但是其手臂功能已無法恢復,雙方就賠償問題產生矛盾。在處理這起糾紛的過程中,由於調解員充分利用了社會工作的方法,使糾紛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首先,是接案。所謂的接案,是指社會工作者開始與服務對象接觸時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就社會工作者角色(調解員)和服務對象(張某)的需要而展開溝通。本案例中,調解員首先通過調解的知識和技巧了角到張某希望公司給予賠償這一需要而展開工作。而張某的主動申請體現了社會工作接案階段的服務對象主動求助,故其期望與調解委會的期望兩者之間有較大的一致性。但然在此階段,調解員(社會工作者角色)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包括調解技巧、決定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和預估等工作充分體現了社會工作接案階段應注意的情況。
其次,是預估。所謂預估,即是收集與服務對象有關的詳細資料、了解服務對象問題形成的過程,是依據既定情境中的事實與特點推論出有關服務對象問題含義的暫時性緒言的邏輯過程。換句話說,預估說是收集資料和認定問題的過程,那麼在本案的過程中,調解員收集張某在工作中受傷的事實資料,從而使其得到「工傷」認定這一事實,也就是法律關系的確認。在這一階段的調解過程中,調解員通過跟廠方的溝通,確立了「工傷」這一事實的存在。
再次,是計劃。所謂服務計劃是基於對服務對象問題的理解,是通過預估階段的探索獲得的。社會工作者將所獲得的有關服務對象系統的資料、直覺及服務對象和社會工作者對問題與需要的認識加以整理和組織,形成了對服務對象及其問題的概念性認識,並力圖去解釋問題。在此階段,調解員的調解方案的確立充分體現了「服務計劃」這一社會工作通用過程這一階段特點。通過調解方案的確立,為下一步調解(介入)行動服務。在社會工作中,這一階段顯得尤其重要。
具體的調解中,調解員要明確調解的目的和目標是什麼,其次通過什麼樣一種調解方式或調解方法去說服賠償義務方(張某原公司)去承擔責任。這充分體現了社會工作的具體介入方式方法。
第四,是介入。所謂介入也稱社會工作的實施、行動、執行和改變,是社會工作助人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介入是有計劃有目標的行動(即服務計劃所預估的目的目標)。核心是解決服務對象的需求,即本案例中解決張某的賠償問題。可以運用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的方法。直接介入,即調解員直接將賠償義務方(張某原公司)和張某組織面對面的調解,運用法律法規的規定,運用調解方法對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解釋,引導賠償義務方予以確認。這種方法,在調解工作這一社會工作領域運用比較經常。但在一些矛盾糾紛調解出現僵局或者是復雜的、涉及面積比較大的矛盾糾紛方面,間接介入的方法運用也非常的多。間接介入可以運用和發掘社區人力資源、協調和連接各種服務資源和系統、制訂計劃創新資源、改變環境、改變組織或機構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等行動和策略。如,筆者所在的調委會在調解當地一村民因養狗影響到他人生活造成鄰居人身損害賠償這一案件過程中充分通用了間接介入的方法。雖然是一起簡單的飼養的動物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但幾次直接介入調解不成功的情況下,調委會運用了社區人力資源(三老志願者)予以了矛盾化解,同時也徹底解決了飼養狗擾民的情況,同時對村民進行了法制宣傳,這是我們未預料的後果。
第五,是評估。所謂評估,指通過系統地匯集各種資料、總結工作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檢查介入成果和介入目標的匹配程度,社會工作者要對介入階段的工作經驗做進一步的提升,總結出介入工作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明確下一步工作的目標。這一理論,筆者認為實際上就是調解過程上的跟蹤回訪的過程。如果確保調解的矛盾糾紛不留下任何隱患或不可預料的後遺症,即跟蹤回訪的過程很重要,也就是督促調解糾紛的當事人之間履行的過程。履行完結了,我們也才能對這一矛盾放下心來。同時,總結一下該案例調解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每一例糾紛的不同性質、涉及的不同方面,足以促使調解員不斷更新提高知識水平,這也體現了社會工作中對社會工作者掌握一定的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和知識的要求。
最後,是結案。所課結案,意味著社會工作的協助將告一段落,一般情況下,結案是當介入計劃已經完成,介入目標已經實現,服務對象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或者服務對象已有能力應付和解決問題,即在沒有社會工作者的協助下可以自己開始新的生活時,社會工作者和服務賢能方根據工作協議逐步結束工作關系所採取的行動。結案即總結工作,鞏固已有改變。體現在調解糾紛中,即是矛盾糾紛的成功化解和成功履行,調解員對此案的總結,同時也對矛盾糾紛當事人雙方進行了法制宣傳教育。在張某工傷一案中,通過社會工作這一通用過程,即調解糾紛的過程,張某最終順利拿到了賠償款,也了解了勞動者的一些權益,知曉了法律知識。
筆者在調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中,發現社會工作理論對人民調解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當然,社會工作中的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這三種重要方法,在人民調解的范疇里也充分發揮著他的功能。如2011年6月筆者參與處理的採石場車輛沖撞導致3人死亡案件中,個案調解與小組調解相結合,成功化解這3件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或非正常上訪的系列性事件,使當事人拿到賠償款。運用社會工作理論、方法參與調解工作,將社工技巧融入調解工作,是一項創新舉措。社會工作的參與和社會工作技巧的運用,可以克服以往調解工作中多數問題,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能防止矛盾糾紛的激化,把大量的民間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既方便了群眾,維護了社會穩定,又維護了很多弱勢人群的基本權利和利益,還大大節省了各執法機關的工作量,節省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提高了各執法部門的工作效率,對於人民調解工作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Ⅱ 杭州的社區工作者怎樣調解社區居民的家庭糾紛

一、以家庭糾紛調解站為平台,加快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街道成立了黨工委書記任組長,婦工委、司法、綜治、街政、勞動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形成了街道黨工委主要抓、各部門協同抓、各社區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四級工作網路:辦事處設家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社區居委會設調解站,居民小組設調解員,樓院設信息員。成立了由社區律師、心理專家和社會熱心人士組成的社區調解志願者隊伍,構建起多方面參與、全方位覆蓋的社區調解網路體系。
二是加強硬體建設。街道所轄的社區全部建立了家庭糾紛調解站,在有條件的社區設立了專門的調解工作室,統一製作了調解站牌子,規范了調解登記、調解申請、調解協議等文本模式,設立了調解站網路設置、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宣傳牌。為擴大調解站以及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專門開辟了2處「調解站宣傳欄」,定期更新宣傳內容,通過法律政策解讀、調解案例解析等,幫助居民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了「受理―登記―調查―調解―協議―回訪」的工作流程,規范了《矛盾糾紛排查制度》、《調解糾紛登記制度》、《矛盾糾紛調處制度》、《調解回訪制度》等工作制度,確保家庭糾紛調解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依據回訪工作制度,調解站實施了「三必訪」、「一回訪」和「三原則」,即已發生的糾紛必訪、特困戶必訪、老問題戶必訪;家庭暴力糾紛處理後定期回訪;工作人員依法調解原則、當事人自願原則和不幹涉當事人訴訟權利原則。

二、以宣傳教育為基礎,提高社區居民素質

一是大力開展普法宣傳。以「平安進我家,幸福伴我行」為主題,廣泛開展平安家庭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為加強氛圍宣傳,街道黨工委在延安二路設立了法制宣傳一條街,設置宣傳櫥窗、普法宣傳標牌100餘塊,法治宣傳欄200餘米,不定期張貼平安家庭創建知識。部分社區成立了社區法制學校,制定發放了法律咨詢手冊。我們還先後開展了家庭禁毒納涼晚會,組織了禁毒法律知識答卷和預防毒品巡迴展覽,邀請專家進行了安全知識講座,開展「周末法律茶座」等活動,增強了家庭成員的法律素質和抵禦毒品、預防艾滋病、防盜竊、防隱患的能力。

二是積極開展文化宣傳。充分利用「三八」節、「五一」、「十一」、「迎奧」、「兒童節」等節慶日和奧運會舉辦的有利時機,組織社區家庭和流動人口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了婦女同樂會、巧手迎奧運、「展婦女風采,創法制市北」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社區居民家庭和流動人員積極參與,寓教於樂,在娛樂中自覺接受到教育。

三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糾紛、家庭貧困往往是矛盾的滋生地,也會導致一些糾紛的家庭對社會不滿、當事人性格偏激等等。我們將加強對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好,把失業家庭、意外事故家庭、單親困難家庭作為關注的重點,定期邀請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到社區授課,圍繞社會發展、婚姻關系、子女教育、婆媳相處等方面,結合典型案例,進行心理疏導,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態。

三、以社會協同為手段,發揮「合力作用」
一是與轄區內法院協同,形成訴訟調解與群眾調解的合力。藉助市北法院民事五庭駐在我管區的優勢,積極開展「法官進社區「活動。按照《關於人民法院委託人民調解組織調解民事案件的試行意見》規定,對涉法家庭糾紛進行委託調解,取得較好效果。上清路社區居民遲某因沒有處理好房產分配問題,引起子女之間的矛盾加劇,起訴到市北法院。在當事人雙方同意的基礎上,市北法院民五庭委託社區居委會先行開展了調解工作,在社區內進行了公開審理,並最終依法予以判決。通過這種委託調解、公開審理的形式,既合理化解了糾紛,又達到了教育社區居民的目的。

二是與市區司法部門協同,形成職能調解與社區調解的合力。充分發揮街道「四位一體」調解中心的職能作用,協調信訪、司法、綜治等各部門,聯合開展對疑難復雜家庭糾紛的調解工作。
三是與簽約社區律師協同,形成專業調解與家庭調解的合力。社區律師作為專業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法規的掌握運用和具體案件的調解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做好糾紛調解工作。

Ⅲ 怎樣做好社區民間糾紛的預防和調解工作的

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真誠化解矛盾,即可

Ⅳ 如果作為第三方(社工)如何調解居民的糾紛或居民與物業的糾紛等問題

1\經濟矛盾無法調節,只能防止惡心事態發生。
2、可解決的小矛盾(特別是業主和物回業)一方面穩定答業主,另一方面及時溝通物業,前提是和物業要好好相處。
3、居民糾紛。村委會、居委會屬於自治組織,一般的自治條例裡面,居民間的糾紛都屬於村、居委會協調。這個時候,建議你配合行動。
4、屬於你的領域:了解社情民意,把居民之間的矛盾化解在源頭:)

Ⅳ 村(社區)級組織怎樣做好群眾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思考

「村官」雖然不大,卻要「上管天下大事,下管雞毛蒜皮」,每天都要遇到專許多矛盾糾紛。因此.調處矛屬盾糾紛是村幹部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如何處理家庭糾紛典型案例:清官難斷家務事。調解村民的家務問題是一件老大難的事,但王莊村的民調主任靳開遠不怕。村民王某有三個兒子.因分家不均,父子關系鬧任,家庭不和,大兒子甚至拒不『養老人。親戚朋友多次出面協調.均無果而終。無奈之下,王某憤然表示要去法院狀告大兒子.討個公道。靳開遠聽說後,立即趕到王家詳細了解情況。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做通了王某和三個兒子的思想工作,達成了重新分家的共識。緊接著.靳開遠幫忙將王家的所有財產進行詳細登記,合理搭配,然後抽簽決定歸屬,同時敦促三個兒子立下.養老人的字據.由村委會蓋章證明。分好家後,王家父子和好如初。農村習俗,分家一般要有娘舅在場作證。鄰居們都誇道:「靳開遠真是個好『娘舅』呀!」操作要點:在王家人行將鬧到法庭之時,靳開遠適時出場調解,在王家父子之間苦口婆心勸說,感動了王家人。在調處矛盾時他全程跟蹤服務,幫助王家人分家,充當「娘舅」的角色,用「抓閹」這個最為公正的方式分配財產,主持了公道。同時..

Ⅵ 社區居委會怎樣搞好民事糾紛的調解工作

一、調解協議,原抄則上,合法有效,襲雙方應當自覺遵守,主動履行義務;二、如果調解協議存在欺詐等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或宣告無效。達成調解協議後,如果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後,應判定不履行調解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除非不履行調解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調解協議:(1)違背自願原則,協議內容歪曲了雙方當事人當時的真實意思,或者該方當事人是在受脅迫或欺詐下簽訂的;(2)違背合法原則,協議內容違反了國家法律的強行性規范或公序良俗原則;(3)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如果無上述3條法定理由的,司法或人民調解協議有效。

Ⅶ 在社區糾紛調解程序中,請談談制定並實施解決方案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社區糾紛調解程序中,一共有5個程序:分析糾紛事實、研判糾紛焦點、制定內解決目標、制定並容實施解決方案、進行調解評估。
在糾紛解決目標確定後,糾紛調解人可在此基礎上制定糾紛解決方案並實施。糾紛解決方案一般需要包括:糾紛對象、糾紛解決目標、糾紛解決思路(危機介入、社會生態理論等相關專業的理論與原理)、糾紛解決具體方案(調解的具體方式、時間、地點、人財物分配、應急方案等)和效果評估表。糾紛解決方案需要經糾紛當事人確認同意方可實施。糾紛調解人在進行有效調解後,化解當事人的矛盾,實現了解決目標,按照相關規定,如需要製作調解書;如不需要則不必製作調解書,也可以與雙方當事人當面進行友善和解,實現糾紛解決的目的。

Ⅷ 作為社區工作者,如何處理鄰里矛盾糾紛

一般有兩種辦法,一個是開放式,適用於兩邊都有矛盾,就是把有矛盾的人家集中版到一起集中處權理,問清兩邊各有什麼訴求,有什麼要求,然後去發掘矛盾的關鍵點,只要把這個矛盾點處理掉後面都沒有問題。
還有一種是非開放式,適用於單方面矛盾,比如A B兩家,A家一直對B家懷恨在心,B家卻沒有,這個就需要單獨了解問題

Ⅸ 社區怎麼下去給居民調解矛盾糾紛

社區黨委領導,以社區調解主任(治保)為主,一大幫積極分子為骨乾的調解隊伍......

閱讀全文

與社工調解社區糾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