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集體土地上建房有糾紛應該怎麼解決
常見的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處理方法:
一、土地管理部門違法審批引起的宅基地糾紛案件
因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鄰關系人合法權益而引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以行政案件立案審理。法院主要審查土地管理部門在作出審批宅基地手續這一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是否有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因而,土地管理部門從實體處理到審批程序各個環節中,只要有違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應撤銷宅基地使用執照或責令土地管理部門重新作出審批。
對於土地管理部門審批的宅基地屬他人承包地、自留地,侵犯第三人土地承包經營權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受案後,主要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條件,所審批的宅基地是否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有無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有無考慮土地承包權三十年不變的規定等具體情況,作出撤銷或者維持審批文件的判決。
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建房手續用地建房,侵犯了集體或相鄰關系人利益引發的糾紛。
對於能夠確認村民建房未經審批或採取欺騙手段騙取建房手續的非法用地建房,並且侵犯了相鄰關系人合法權益,如影響鄰人房屋通風、採光、通行等情況的,人民法院既可以作出排除妨礙、限期拆除違法建築物的民事判決,也可以中止訴訟,建議土地管理部門作出限期拆除違法建築物、退出土地的處罰決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非法建築物買賣、確權等涉及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件時,應注意只能裁決建築材料的所有權,不宜明確非法建築物的所有權歸屬。
二、爭占宅基地以外的集體空閑地引發的糾紛案件
村民爭占除宅基地以外的集體空閑地的目的是為了多佔地皮、擴大牆院、堆放雜物等。對這類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到當地人民政府申請解決,不服政府處理決定的則可向法院起訴的,法院應以行政案件受理。土地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要求佔地者退出土地、排除妨礙,法院則應以民事案件受理,對當事人因爭占空閑土地引起的財產損害賠償案件,人民法院應根據具體案情處理。
三、建房戶私下調換宅基地引發的糾紛案件
村民根據各自利益的需要,私下調換宅基地引發糾紛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不僅要指出雙方行為的違法性,同時可以建議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吊銷建房手續,收回宅基地。如果一方或雙方已蓋好房屋,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可以在徵得土地管理部門同意後,責令雙方變更宅基地登記。
四、用地建房影響相鄰關系人利益引發的糾紛案件
不適當使用宅基地而影響相鄰關系的,如在同一規劃線上,後蓋的房屋宅基地基墊比先蓋的房屋宅基地高一些,造成雨水和生活用水向鄰人宅基地流淌,或後蓋的房屋和設施影響相鄰人房屋通風、採光、滴水、危及他人房屋安全,或在不適當地點建造廁所影響環境衛生、或擅自堵塞通道、截斷自然水流等情況引發的糾紛,人民法院應本著依法、合理的精神妥善予以處理,確實給鄰人造成損害的,應責令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
五、未經共同使用人同意,部分共用人擅自使用共用的宅基地而引發的糾紛案件
對一宗宅基地可由兩個以上村民共同使用,具有共同使用權,共有土地使用面積可以在共有人之間分攤。對於共同使用的宅基地在未經共有人同意,部分共有人擅自使用引發糾紛的,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查明一方在建房時,對方明知而未提出異議的,可在不妨礙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判令佔有人繼續使用。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人與他人合資建房後發生的房屋產權糾紛,因涉及宅基地使用權,處理時應先徵求土地管理部門的意見,如主管部門批准雙方共同使用宅基地的,可以判決明確各自的房屋產權;如主管部門不批准雙方共同使用該宅基地的,可以明確對房屋各自的份額後,判決房屋產權給有宅基地使用權的人。
六、未經有關部門確權和統一規劃的宅基地因界址不明引起的糾紛案件
對於未經確權和統一規劃的宅基地界址有爭議、四至不明而引發矛盾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到當地政府申請處理。當事人不服政府處理決定的,法院應以行政案件立案處理。對經過統一規劃和確權的宅基地因界址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以民事案件直接受理,查明土地使用證上的四至是否明確,長、寬、面積等數據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除四至確實被移動外,應以四至為准確定宅基地使用權;如果爭議一方土地使用證上所載明的面積與實際情況相符,另一方不相符或提供不出土地使用證的,人民法院應將該宅基地處理給實際情況與土地使用證相符的一方使用。
❷ 集體土地房屋買賣糾紛 急!!!!
1、因為是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所以建築物的轉讓需要經集體土地所有者同意,協議上的內容需要經過村委會同意才有效過戶!
2、若村委會同意,過戶的費用和城鎮房屋過戶收取的標准差不多,如下:
根據評估價格、面積、買方是否首次購房、賣方是否唯一住房、年限後對號入座
需要交納:
1、測繪費1.36元/平方,買方;
2、評估費0.5%(評估額,允許浮動);
3、契稅評估額1%(若首次買房1%,非首次3%,由買方繳納!
4、所得稅1%(五年外唯一住房申請免除,你提供一下04年建房證明,在房權證檔案內有),賣方;
5、交易費6/平方,買方;
5、工本費10元,買方(工本印花稅5元);
6、其他營業稅5.55%(五年內繳納差額,五年外免
❸ 集體土地上房屋買賣合法嗎
我國實行土地的公有制,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為國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中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因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不能隨意買賣,而只能在符合上述規定的范圍內方可轉讓。
2003年2月20日的《人民法院報》以「城裡人鄉下買房不合法被判無效」為標題,報道了江蘇海安法院審結的一起私房買賣糾紛案,法院判決房屋買賣無效,並責令當事人各自返還財產。
❹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
到鄉鎮國土部門辦理土地使用證過戶,然後辦理房產證。那麼該房子就正式屬於你了。
如果他不同意辦理,則上法院申訴,你有房屋買賣合同,肯定勝訴。
❺ 關於農村只有集體土地證的房屋買賣問題
我國現行的產權有國有、集體和個人三種基本形式。集體房產證是房屋產權屬於特定集體所有的產權形式,包括企事業單位所有或同一樓盤的住戶共有。由於集體房產證不同於其他的房產證,所以在買賣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集體房產證一般的來源: 在農村集體土地上蓋房子 ;在單位工廠有使用權的土地上蓋房子,先要向該集體咨詢,了解能不能辦到獨立的集體房產證(每戶有一本,屬集體性質),有獨立的集體房產證的房子可以過戶,但是
不能使用集體的產權證去辦理各種與產權相關的事(如抵押,貸款等)。
市場流通中的價格也要低於獨立產權房。
村民集體土地,這類房產只能由這個鄉的村民購買居住,不受國家承認,村民將自己的小產權房出售後,不得再獲批宅基地。所以買小產權房的風險很大
❻ 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情形有哪些,集體土地買賣合同有效嗎
房屋買賣,是指房屋所有權人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房屋買受人,而買受人為此支付相應價款的行為。買賣房屋必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實踐中房屋買賣糾紛時有發生,房屋買賣糾紛涉及到產權、價款、原承租戶的利益等諸多問題,但都離不開買賣合同的有效性問題。那麼,究竟哪些房屋買賣合同屬無效合同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七種:(一)、房產、地產分別轉讓,合同無效。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的,為土地的附著物,具有不可分離性,因此,房屋所有權通過買賣而轉讓時,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也必須同時轉讓。如果賣方將房產和土地分別轉讓於不同的當事人,或者出賣房屋時只轉讓房屋所有權而不同時轉讓土地使用權,買方可以提出這種買賣合同無效。(二)、未登記過戶手續,合同無效。房屋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以買賣雙方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門登記過戶為標志,否則,房屋買賣合同不能生效,也就不能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法律效果,即使房屋已實際交付也屬無效。故只要房屋沒有正式登記過戶手續,即使賣方已收取了房價款,交將房屋交付買方使用,當事人仍可提出合同無效的主張。(三)、產權主體有問題,合同無效。出賣房屋的主體必須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非所有權出賣他人房屋的,其買賣行為無效。房屋的產權為數人共有的,必須徵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賣,出賣共有房屋時,須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證明書。(四)、侵犯優先購買權,合同無效。房屋所有人出賣共有房屋時,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有優先購買權。房屋所有人出賣出租房屋時,須提前3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房屋所有人出賣房屋時侵犯共有人、承租人優先購買權時,共有人、承租人可以請求法院宣告該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五)、單位違反規定購房,合同無效。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須購買,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單位違反規定,購買私房的,該買賣關系無效。(六)、買賣中存在欺詐行為,顯失公平,合同無效。買賣城市私有房屋,雙方應當本著按質論價的原則,參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私房評價標准議定價格,經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同意後才能生效。買賣合同生效後,雙方均不得因價格高低無故反悔,應按合同議定的價款、期限和方式交付。但如果出賣人在房屋質量問題上有欺詐、隱瞞行為或在生效後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買受人可要求同出賣人重新議定價格,協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訴。(七)、非法轉讓,合同無效。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包括買賣):1、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不符合轉讓房地產條件的;2、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4、共有房產未經共有人書面同意的;5、權屬有爭議的;6、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如果出現以下八種情況,購房人可提出退房。1、實測面積與合同約定面積誤差絕對值超過3%。2、開發商逾期交房構成根本違約,即逾期交房達到合同約定的退房日期。3、開發商變更規劃、設計影響房屋結構型式、戶型、空間尺寸、朝向的。4、開發商預售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房屋的(故意隱瞞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除外)5、開發商交付的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或房屋質量嚴重影響房屋正常使用的。6、不能或不能按期產權過戶的。7、購房者貸款申請未批准,合同雙方對付款方式不能協商一致的。8、合同中約定的其它退房條件出現時。9、延遲產權證構成違約,應予以賠償。
❼ 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買賣糾紛 急!!!!
這個問題很棘手,很有可能您要失去房產。
在我國 如果有《房屋所有權證》那麼他就是物權的唯一合法憑證,也就是說,即使您與他簽訂了協議,而且協議是有效的,但是由於沒有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房權證上記載的產權人仍然是您的親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反悔,您取得房屋的主張是得不到支持的。也就是說,您不取得該房的產權,但您可以提起訴訟,按照協議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盡早辦理過戶,是杜絕這種事情發生的唯一辦法。
❽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可否買賣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可見,農村村民買賣、出租房屋並無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只是買賣後不能再申請宅基地而已。
一般對於同一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房屋買賣行為,因為集體成員本身就是該集體的一員,對於該房屋下的土地使用權本身從宏觀上就享有,只要是同一個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之間的購買行為,都應該認定買賣合同有效。但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一文中明確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