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達木珞巴族鄉工商局達瓦桌瑪

達木珞巴族鄉工商局達瓦桌瑪

發布時間:2021-07-21 12:29:01

A. 墨脫,誰了解怎樣才能去墨脫

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在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臨岸

B. 有誰去過墨脫,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我也是在安的書中看到的這個地方。
所以現在我一聽到西藏的名字就會很激動。
也許,美的不僅僅是那裡的風景,更是一路上走進去的那個過程吧。
善生,內河。

C. 中國境內唯一沒有通公路的地方

中國境內唯一沒有通公路的地方---墨脫!

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墨脫又名白馬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經典稱:「佛之凈土白馬崗,聖地之中最殊勝。」這些受到信徒頂禮膜拜的聖地,給眾多西藏人的心靈播下無限的誘惑,墨脫的門巴人、珞巴人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馬崗」,意思是「隱藏著的像蓮花那樣的聖地」。在佛教的觀念里,蓮花是吉祥的象徵。墨脫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聖的「蓮花寶地」,又名「白馬崗」。在某種意義上,墨脫作為一種象徵而存在,這里是全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地處世界第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深處,有人稱,在到過墨脫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說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但游墨脫的妙處,也就在這抵達的險途中。自墨脫解放以來,政府曾選定了5條修路路線,並付諸了行動。但因多方原因,最終未能讓汽車順利駛進墨脫,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車,而旦很難保證通行。許多專家經多年勘察,得出的結論是:墨脫處於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發地帶,加之墨脫的氣候潮濕多雨,使得墨脫實現通車的願望困難重重。

編後:墨脫的姑娘們選擇戀人有一個條件:小夥子必須能走路(*^__^*)

D. 安妮寶貝的《蓮花》中去墨脫的路真的很難走嗎

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墨脫的自然景點很多,有西藏宗教信徒們頗為嚮往的「貢堆頗章」神湖,碧波盪漾的湖水環抱著一座綠色的小島,島上野花遍地,怪石林立,兩塊白如玉的長方形巨石一豎一橫形成T字,聳立在島的正中。每當陽光照在湖面上,一條彩虹便飛架在島的上空,令朝聖者頓生身臨「仙界」之感。還有最近才發現的日那才崩溶洞,主洞直線距離約一公里,主洞兩側有眾多的支洞,洞內水柱晶瑩透明,造形各異,神態逼真,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之。墨脫還有數不清的大小瀑布,最大的要數江新瀑布,自測高度約 300米,水勢洶涌,瀑聲震天,直瀉雅魯藏布江,激起百尺浪花,極為壯觀。

布裙湖位於墨脫縣背崩鄉境內,面積約580公頃, 湖面約100公頃。這一泓清澈透明的湖水被綠色的群山環繞。北面有一缺口,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飛波下注的瀑布扎入西工河內,飄出一縷縷輕紗般的白霧,彌漫在西工河兩岸。湖的周圍地勢平緩,湖面猶如碧綠的明鏡嵌入由各色野花妝扮的土地中。綠色的山,綠色的水,怒放的山花交相輝映。輕風吹起,吹動著岸邊的垂柳,湖面上形成一道道波紋在陽光下銀光閃閃。據當地的群眾傳說,布裙湖周圍還有野人出沒。究竟是野人,還是大猩猩或類人猿?這還是當今世界上的一個謎。

墨脫自然保護區茂密的森林,多樣的林木結構層,正是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繁衍的極好場所。而德陽溝則更是動物們生活嬉戲的樂園。德陽溝位於墨脫縣背崩鄉,我國控制線境內最南端,面積約一萬公頃。德陽溝的野生動物之豐富程度可謂我國少有,舉世罕見。

清晨,各種各樣的畫眉鳥在林中穿梭飛舞,用那銀鈴般的歌喉,唱著悅耳動聽的歌曲, 揭開了晨曦的帷幕。身體靈巧的杜鵑鳥和體重約十餘斤的大犀鳥相附和唱,一群群鸚鵡伴著曲子在林海上空展翅飛翔。各色不知名的小鳥的啼鳴聲在林中此起彼伏,成群結隊的「孫悟空」在大樹和粗藤上盪著鞦韆,嬉戲打鬧。大地充滿著一片生機。當然,森林霸主老虎。殘忍貪婪的金錢豹,也會在這塊屬於它們的領地上悠然自得地生活,嚇得那些膽小的黃麂,蘇門羚,盤羊等四處躲藏。每當雨過天晴時,那些久居洞穴的大蟒和各色的蛇紛紛出洞,陶醉在陽光的溫暖中,補充多日沒進食的肚子。組織紀律嚴格的羚牛群更是在德陽溝比比皆是。

墨脫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聖的「蓮花寶地」,又名「白馬崗」。在某種意義上,墨脫作為一種象徵而存在,這里是全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地處世界第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深處,有人稱,在到過墨脫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說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但游墨脫的妙處,也就在這抵達的險途中。

E. 關於我國墨脫縣地理、人文、經濟等情況。我想知道。請告訴我。

墨脫縣
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風景照(20張)墨脫又名白馬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經典稱:「佛之凈土白馬崗,聖地之中最殊勝。」這些受到信徒頂禮膜拜的聖地,給眾多西藏人的心靈播下無限的誘惑,墨脫的門巴人、珞巴人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馬崗」,意思是「隱藏著的像蓮花那樣的聖地」。在佛教的觀念里,蓮花是吉祥的象徵。 墨脫的這種宗教神秘色彩,直接滲透到門巴人的心靈里。記得一個名叫曲尼的墨脫門巴族宗教畫師曾繪聲繪色地講到:墨脫的地形像女神多吉帕姆仰天平卧的聖體――聳立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那座白雲繚繞、難以一睹風採的南迦巴瓦雪峰,就是這位女神俊俏的容顏;東部一帶密布的森林和地勢平緩的沃土,是她柔軟的腹部;修竹遍野、江水碧藍的仰桑河流域是她的下身,總之,墨脫的山山水水,都是這位女神軀體的組成部份。 朵尼拉繪聲繪色的述說,使我們這些外來人深切地感到,墨脫是個神秘的地方,難怪在這里有著許多可供信徒朝拜的聖地,其中著名的就有仰桑河、布達切波雪峰和宮堆頗章。清澈味甜的仰桑河。 仰桑河位於墨脫南部,是一條從東流向西注入雅魯藏布江的河流。那裡曾經是波密王設立的嘎朗央宗的縣治之所,專門管理珞巴族的行政事務,如今已為印占區。據墨脫人講,由於那裡是女神的下身,河水實是她的尿液,水色特別美麗,清澈發藍,略帶甜味,素有牛奶河之稱。在這婀娜的河流旁,有一塊被稱為「甲窮」的巨石,活像一隻威武的雄雞。每當夜色降臨,常發出喔喔的叫聲,使人如臨仙境;這巨石周圍的綠林叢中,鳥兒的鳴唱格外悅耳動聽;有時清脆婉轉的鳥聲像是在呼喚眾神的名字,召請神明的降臨,為遠道來的朝拜者賜福。正是這些美妙的傳說,吸引著廣大藏區的信徒到此朝拜。這些虔誠的朝聖者認為,人若在有生之年到此地朝拜一次,可保此世幸福平安,死後靈魂升入天堂。如果虔誠的信徒,在朝拜聖地途中遇有不測,在彌留之際,亦要面對仰桑河的方向默默祈禱,以了卻平生之願。 墨脫的另一著名聖地布達切波坐落在該縣西北方向的氣勢磅礴的雪峰之中。雪峰周圍有眾多低矮石山,狀如羅列的犬馬牛羊,或跪或立,其頭均朝向神山,恰似供奉的祭品。布達切波雪山的下面,還有一個巨大的溶洞,內有暗流,淙淙作響。暗流兩岸是白色泥土,氣味芬芳。據說在這香味四溢的泥土上面,一些有幸的朝聖者能看到仙童留下的腳印,或聽見他們嬉鬧的笑語聲,當然見不到仙童的影子。這時人們就要向河裡投食物、錢幣和裝飾物品作為獻祭,並求神賜福。凡來這里的朝聖者,均取此地之白泥土帶回家鄉,饋贈親友,以避邪消災。 宗教的神秘吸引著眾多的善男信女,而這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又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人們嚮往考察探險的寶地。聞名於世的雅魯藏布江蜿蜒千里,像溫順的少女,流至米林派村的時候,她卻一反常態,變成一條奔突不羈的巨龍,沖破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壘兩座大雪峰的層層堵截後,調頭向南呼嘯而去,形成了舉世無雙的馬蹄形大拐彎奇景,縱貫墨脫全境,直抵印度阿薩姆平原。由於雅魯藏布江的萬世劈山奔突之功,造就了南北走向的大峽谷,為強勁的印度洋季風穿越喜馬拉雅山的巨大屏障打開了大門,形成了西藏高原別具一格的氣候和自然景觀。 清朝末年到這里安國定邊的清兵首領劉贊廷對此深有感觸,對墨脫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森林彌漫數千里,花木遍山,藤蘿為橋,誠為世外之桃源……」對此地高山峽谷的亞熱帶雨林作了精要的描述。 到了本世紀30年代,英國植物學家華金棟亦潛入墨脫在山谷探險,並在白馬狗熊(地名)一帶的江面上發現了一個壯麗的瀑布,每遇麗日藍天,飛瀑蒸騰,形成無數七色彩霞,因而被稱為「虹霞瀑布」。到了90年代,中國科學院對墨脫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考察,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科學數據對當地的自然生態作了全面研究,獲得許多重要發現――雅魯藏布大峽谷無論在深度或長度都居世界第一,最深處即在南迦巴瓦岸和加拉白壘峰之間,深度達5382米;長度即派村至巴昔卡,長度達494.3公里,這使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科爾卡大峽谷自愧不如。

F. 我想去墨脫,可不知道線路圖

地址:位於西藏東南角,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
郵政編碼:850000
電話:無。
門票:無。
氣候:那裡的雨季一般是6、7、8月份,雖然下雨的話溫度不會太高,但是沿途的塌方和泥石流也會增加。
推薦線路:
第一條路線:
米林縣派區一多雄拉一拿格一汗密一馬尼翁一背崩。這是一條傳統的大道,也是一條從喜馬拉雅山北坡高原上到大峽谷下遊河谷的道路。通常行走需要3天時間,中間還要翻越海拔4200米左右的多雄拉山口,汗密以下的老虎嘴一帶,山路懸在陡崖上,十分險峻難行。從馬尼翁走過鋼架鐵索吊橋,到達對岸的背崩區,海拔已降到700米左右。
第二條路線:
從米林縣派區經大渡卡、格嘎到加拉,順江而下進入大峽谷的小道。由加拉往下進入無人區,沿江大概走一星期方可到達白馬狗熊。新中國成立以前,傳統的通行是從白馬狗熊上山,離開峽谷經西興拉山口(海拔4400米)沿一條支溝直下,到達大峽谷經過大拐彎後的江邊魯古村,過溜索到甘代(東岸),由甘代順江而下經加熱薩區直奔墨脫。

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墨脫的自然景點很多,有西藏宗教信徒們頗為嚮往的「貢堆頗章」神湖,碧波盪漾的湖水環抱著一座綠色的小島,島上野花遍地,怪石林立,兩塊白如玉的長方形巨石一豎一橫形成T字,聳立在島的正中。每當陽光照在湖面上,一條彩虹便飛架在島的上空,令朝聖者頓生身臨「仙界」之感。還有最近才發現的日那才崩溶洞,主洞直線距離約一公里,主洞兩側有眾多的支洞,洞內水柱晶瑩透明,造形各異,神態逼真,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之。墨脫還有數不清的大小瀑布,最大的要數江新瀑布,自測高度約 300米,水勢洶涌,瀑聲震天,直瀉雅魯藏布江,激起百尺浪花,極為壯觀。

布裙湖位於墨脫縣背崩鄉境內,面積約580公頃, 湖面約100公頃。這一泓清澈透明的湖水被綠色的群山環繞。北面有一缺口,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飛波下注的瀑布扎入西工河內,飄出一縷縷輕紗般的白霧,彌漫在西工河兩岸。湖的周圍地勢平緩,湖面猶如碧綠的明鏡嵌入由各色野花妝扮的土地中。綠色的山,綠色的水,怒放的山花交相輝映。輕風吹起,吹動著岸邊的垂柳,湖面上形成一道道波紋在陽光下銀光閃閃。據當地的群眾傳說,布裙湖周圍還有野人出沒。究竟是野人,還是大猩猩或類人猿?這還是當今世界上的一個謎。

墨脫自然保護區茂密的森林,多樣的林木結構層,正是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繁衍的極好場所。而德陽溝則更是動物們生活嬉戲的樂園。德陽溝位於墨脫縣背崩鄉,我國控制線境內最南端,面積約一萬公頃。德陽溝的野生動物之豐富程度可謂我國少有,舉世罕見。

清晨,各種各樣的畫眉鳥在林中穿梭飛舞,用那銀鈴般的歌喉,唱著悅耳動聽的歌曲, 揭開了晨曦的帷幕。身體靈巧的杜鵑鳥和體重約十餘斤的大犀鳥相附和唱,一群群鸚鵡伴著曲子在林海上空展翅飛翔。各色不知名的小鳥的啼鳴聲在林中此起彼伏,成群結隊的「孫悟空」在大樹和粗藤上盪著鞦韆,嬉戲打鬧。大地充滿著一片生機。當然,森林霸主老虎。殘忍貪婪的金錢豹,也會在這塊屬於它們的領地上悠然自得地生活,嚇得那些膽小的黃麂,蘇門羚,盤羊等四處躲藏。每當雨過天晴時,那些久居洞穴的大蟒和各色的蛇紛紛出洞,陶醉在陽光的溫暖中,補充多日沒進食的肚子。組織紀律嚴格的羚牛群更是在德陽溝比比皆是。

墨脫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聖的「蓮花寶地」,又名「白馬崗」。在某種意義上,墨脫作為一種象徵而存在,這里是全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地處世界第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深處,有人稱,在到過墨脫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說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但游墨脫的妙處,也就在這抵達的險途中。

墨脫!是中國境內唯一沒有通公路的地方。

自墨脫解放以來,政府曾選定了5條修路路線,並付諸了行動。但因多方原因,最終未能讓汽車順利駛進墨脫,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車,而旦很難保證通行。許多專家經多年勘察,得出的結論是:墨脫處於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發地帶,加之墨脫的氣候潮濕多雨,使得墨脫實現通車的願望困難重重。
交通
米林—派區 途中可在墨脫駐八一鎮辦事處或林芝軍區找車,路上車輛很少,也可以搭車兼步行,90公里行程。
轉運站—拉格 轉運站距派區5公里,是一個小集貿市場,有食宿。到松林口3小時,汽車盤山道1.5小時到多雄拉山口,5小時到拉格,可以住宿。
拉格—汗密 2.5小時到大岩洞,5小時到汗密,那裡有一個兵站,幾個接待站,可住宿。
汗密—背崩鄉 到阿尼橋4小時,再行7小時到背崩鄉,住鄉政府招待所。
背崩鄉—墨脫 從背崩鄉以北10小時到墨脫,這段小道較平緩,墨脫縣城建在一個小山丘上,可住縣政府招待所,15元/人,也可住川菜館樓上,20元/人,但是沒有廁所。

G. 墨脫,真的是傳說中蓮花隱喻的地方嗎

在安妮墨脫世界裡,兩個本陌生的人徒步許多天,走過雪山、懸崖、原始森林、螞蝗區,九死一生到達一個並不是十分美麗的地方,只因這是全中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因它的險峻,吸引多眾多不滿平淡生活的人前去冒險,更因為這是一個傳說中蓮花隱藏的聖地.蓮花,佛教中聖潔的花朵,在藏傳佛教信仰的地方,這塊聖地吸引眾生前去生死邊緣超度餘生.我想走過墨脫的人都在自己徒步的痕跡中明白蓮花的意義...

H. 你對西藏的墨脫縣了解多少

概況

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行政區劃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旁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1881年波密王在墨脫設宗。1927-1931年噶廈政府與波密王之間爆發戰爭,波密王戰敗。噶廈政府將墨脫分封給色拉寺、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續到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7月建縣。1964年劃歸拉薩市管轄。1986年2月劃歸林芝地區管轄至今。
西藏墨脫縣地屬林芝地區,西、北、東三面為喜馬拉雅山與崗日嘎布山阻隔,南面與印度相鄰,雅魯藏布大峽谷和帕龍藏布峽谷從一側分割,使道路無法通行,通往墨脫的僅能供行人和馬隊走的山路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過螞蟥、猛獸出沒的原始森林,一路上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澤.
墨脫軍民所需各類物資每年幾十萬斤,長期以來大部分靠人背畜馱。幾十年來,死於墨脫路上的行人和運送物資的牲口不計其數。即便如此,人員與物資也只能在每年5至10月份期間進出,其餘時間大雪封山,墨脫基本與外界隔絕。他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退休前看到墨脫公路修成。」由於公路不通,山路難行,墨脫的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緩慢。當地人民至今沿用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盡管移動網路已於今年年中覆蓋到縣城,但全縣沒有一張報紙,沒有電影院、文化館、書店.
早在1961年,當時的西藏軍區公路部有關人員就開始了勘測工作。1965年,試圖打通自帕龍老虎嘴沿帕龍藏布江、雅魯藏布江通往墨脫的道路,由於山勢太險而被迫停工,這是墨脫公路的第一次修建。1975年從波密縣開始修建的墨脫公路到達了80K(從波密起點往墨脫方向80公里處,下同),這段泥土路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於技術條件不夠這條路於1980年停工
1994年,在投入大量物力財力下,一條泥土公路終於修成,汽車第一次開進墨脫縣城,這在當時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但當地地質構造極不穩定,部分路段很快就毀於大面積塌方和泥石流,墨脫公路成了「斷頭」路。1995年,國家投資2000萬元,對墨脫公路嘎隆拉山危險段與彎道進行了加寬改造,這在相當程度上拉近了墨脫與外界的距離。
從2002年起,交通部等有關部門對墨脫公路的建設進行前期勘查設計,經過多次論證,專家們另行選擇了從多雄拉山至縣城的路線,但是由於投資太大,墨脫公路至今尚未批准立項。
在這種情況下,墨脫並未消極地等待,在硬化路面公路尚未修通前,逐段加固、維護泥土路與騾馬道成了解決當前交通問題的良方。
林芝地區交通局局長平措多吉說,在墨脫公路路線以及建設方案尚未正式確定前,地區政府准備繼續依靠從波密縣到80K公路段來轉運物資,並在現有基礎上將這段公路改建為三級砂石路,在危險地段增設防護欄,把橋涵等排水工程改造為永久性工程
據平措多吉介紹,近幾年來,縣政府動員當地居民在冬季農閑期間投工投勞修路,並給予勞動報酬,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現在,這段路基本能保證每年有5個月以上的暢通。

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後,墨脫的汽車運輸已經形成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模式:夏季把貨物運到80K集中,冬季等塌方路段修復後,再運往墨脫縣城。通過這條140多公里的運輸線運往墨脫的物資每年都在5000噸左右

I. 那裡是中國最偏僻的地方

中國最偏僻的地方是墨脫縣。墨脫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小村落,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因為地質條件復雜,山高路不修,到過墨脫人的人說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直到2013年10月,墨脫才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

1996年,墨脫縣轄8個鄉:墨脫鄉、背崩鄉、德興鄉、格當鄉、旁辛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甘登鄉。縣政府駐墨脫鄉。

2000年,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 墨脫鎮 、 背崩鄉 、 德興鄉 、達木鄉、 旁辛鄉、 加拉薩鄉、 甘登鄉、 格當鄉 。

截至2016年,墨脫縣轄7鄉1鎮(其中包括1個珞巴民族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民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46個行政村,其中有5個邊境鄉、30個邊境村。政府駐墨脫鎮。

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後一個縣,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在該縣境內,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J. 誰知道墨脫是什麼地方環境怎樣人怎樣

墨脫縣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下轄的一個縣,位於西藏東南部,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南麓。面積3.4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萬畝,森林面積3200萬畝。轄8個鄉(含1個民族鄉),59 個村民委員會。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都在該縣境內。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環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該縣南部2.4萬平方千米地區被印度佔領,劃入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邊界問題仍未解決。墨脫縣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墨脫又名白馬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經典稱:「佛之凈土白馬崗,聖地之中最殊勝。」這些受到信徒頂禮膜拜的聖地,給眾多西藏人的心靈播下無限的誘惑,墨脫的門巴人、珞巴人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馬崗」,意思是「隱藏著的像蓮花那樣的聖地」。在佛教的觀念里,蓮花是吉祥的象徵。

閱讀全文

與達木珞巴族鄉工商局達瓦桌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