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商各稅包括哪些
工商稅是指對一切從事工商業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就其銷售收入和經營業務收入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劃分為增值稅、產品稅、營業稅三種稅。
對一切從事工商業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就其銷售收入和經營業務收入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我國共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等19個稅種,其中,16個稅種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由國務院決定從2000年起暫停徵收。
關稅和船舶噸稅由海關部門徵收,另外,進口貨物的增值稅、消費稅由海關部門代征。
❷ 企業所得稅是工商稅收嗎
是的,
你是干財政得吧?同行
❸ 一個企業的增值稅,工商局每年是如何徵收的
增值稅稅務機關收取的稅率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和個體
個體才會出現樓主說的定價徵收 他是按照你月(一般是預估你的月收入)收入來定你每月徵收的稅額
❹ 國稅與工商稅的區別
國家稅務局(國稅)主要負責徵收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增值稅,消專費稅,車輛購置稅,鐵屬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城市建設維護稅,中央企業繳納的所得稅,中央與地方所屬企業、事業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地方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繳納的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所得稅、資源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證券交易稅(開征之前為對證券交易徵收的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中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的部分,中央稅的滯納金、補稅、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局收的工商管理費(工商稅)已經從2008年9月1日起取消.
❺ 工商局是不是國稅了
工商局是工商局,國稅局是國稅局,是兩個部門,不一樣的。
❻ 急急急,現在還要不要交工商稅啊明確點,
是工商費,而非稅,自今年9月1日停交
而所謂的工商稅是建國初的一個稅種,取消很多很多年了。
。
。
下面是相關的文件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商總局關於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發布單位: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文號:
發布日期:2008年08月21日
生效日期:2008年08月21日
財綜[2008]6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
為減輕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負擔,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和改進工商行政管理,經國務院批准,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自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國統一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
二、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所造成的減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統籌解決,中央財政給予適當的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具體補助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
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2]55號)的規定,妥善安排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預算,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正常履行市場監管職能提供財力保障,不能因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而影響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經費保障水平。
四、各級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貫徹落實本通知的各項規定,加強對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不按規定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或變相繼續收費的,要按規定給予處罰,並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❼ 工商局和稅務局有什麼區別
1、負責范圍不同
國家稅務總局主管稅收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負責行政執法。
2、職能不同
工商局職能: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草擬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制度。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和其他市場實體常駐代表機構的登記和監督,並承擔有關登記和監督工作。負責依法查處無證經營活動。
(三)依法承擔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監督管理市場交易和網上商品交易及其相關服務。
(四)承擔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職責,組織實施服務領域消費者權益保障工作,對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分工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工作,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五)負責查處非法直銷、傳銷案件,依法對直銷企業、傳銷人員及其直銷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六)負責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濫用市場支配權,濫用行政權力排除競爭限制(不含價格壟斷)。對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走私等經濟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七)依法負責對經紀人、經紀機構和經紀活動的監督管理。
(八)依法對合同實施行政監督管理,負責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拍賣活動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合同詐騙等違法行為。
(九)指導廣告業的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依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糾紛,加強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電子馬克。負責特殊和官方標志的登記、歸檔和保護。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的信貸分類管理,依法研究、分析、公布市場參與者的基本注冊信息和商標注冊信息,提供信息。為政府決策和公眾提供服務。
(十二)負責對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服務和監督。
(十三)開展工商行政管理國際合作與交流。
(十四)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十五)辦理國務院交辦的其它事項。
稅務局職能:
(一)擬訂具體的稅收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提出稅收政策建議,並會同財政部報告和發布,制定實施辦法。負責解釋實施過程中稅收法律法規和一般稅收問題的徵收管理,並在實施後報財政部備案。
(二)負責組織實施中央稅務、共享稅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資金(費)的籌集和管理,努力實現應收賬款的足額徵收。
(三)參與宏觀經濟政策研究、中央和地方分稅制研究,提出完善稅收分配製度的建議,研究稅收負擔的總體水平,提出稅收宏觀調控的建議。
(四)負責組織實施稅收征管體制改革,起草稅收征管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和監督稅收征管規章制度,監督檢查稅收征管實施情況。貫徹執行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和監督地方稅務工作。
(五)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稅收服務體系建設,制定稅收服務管理制度,規范稅收服務行為,制定和監督納稅人權益保護制度的實施,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履行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優質、高效的稅務服務的義務,組織實施稅務宣傳制定。注冊稅務人員管理政策並監督執行。
(六)組織實施納稅人分類管理和專項服務,組織實施大型企業的稅務服務和源頭管理。
(七)負責編制中長期稅收計劃和年度計劃,進行稅源調查,加強稅收分析預測,組織稅收減免等具體事項。
(八)負責制定稅收征管信息系統,制定稅收征管信息建設中長期規劃,組織實施黃金稅務項目建設。
(九)開展稅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加國家(地區)之間的稅收關系談判,草擬和執行有關協定、協定。
(十)辦理進出口商品的稅收征管和出口退稅業務。
(十一)實行國家稅務制度垂直管理,配合省人民政府對省地方稅務局實行雙重領導,對省地方稅務局局長的任免提出建議。
(十二)辦理國務院交辦的其它事項。
3、機構設置不同
工商局:
辦公廳、 法規司、 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直銷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市場規范管理司、 企業注冊局、外商投資企業注冊局、 廣告監督管理司
個體私營經濟監督管理司 、人事司 、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 紀檢組、監察局。
稅務局:
辦公廳、政策法規司、貨物和勞務稅司、所得稅司、財產和行為稅司、國際稅務司、收入規劃核算司、納稅服務司、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稽查局、財務管理司、督察內審司、人事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辦公室、巡視工作辦公室。
❽ 工商稅的徵收管理
民國初,稅收由縣財政科招商承辦,後來才設立地方稅捐徵收處,下設聖堂、船角、沙湖、東成、橫陂、金雞、大田、尖石八個分處和代征所,主管地方稅徵收工作。省稅由省財政廳管轄,本縣只設辦事處,從屬於開平分局。徵收方法有依率計征和招商承辦兩種。對那些拖欠稅款數額較大的鋪戶,常請警察局協助追繳,甚至採用封鋪的手段,待交清欠稅後才准啟封營業。
中共地方組織和部隊管轄的稅站,因當時處於國民黨統治時期,故實行武裝徵收,稅款隨征隨解。
1950年,縣設立稅務局,主管徵收工作,對全縣工商企業採取定期定額或攤派方式徵收。但這兩種徵收方式出現負擔輕重不合理,甚至錯征亂征現象,到下半年又改為分戶自報營業額,民主評議,稅局核定,依率計征的方法。評定營業額的方法是征管方法的一大改造,但評定的營業額與實際營業額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1951年下半年,要求較大集鎮的工商業者建賬建票,稅務機關查帳核票,算出營業額依率計征。同時,發動群眾性的密報、緝私網,以後逐步推廣。由於各類工商業的具體情況不同,在執行中分別採用三種不同方法徵收:對帳票健全,並有可靠依據的工商業者,按帳記營業額依率計征;對一般工商業者,實行自報公議,按議定的營業額依率計征;對小商販實行定期定額的「雙定」辦法徵收。
1952年,在城鄉建立了群眾護稅小組100多個,組成了強大的護稅網路,還不定期進行反偷稅漏稅和清理欠稅運動,對稅額負擔過重確實無力清交的,實行依法減免。由於運動中有「左」的傾向,每次都給工商業者以不同程度的挫傷,有的店鋪則因此倒閉。
1956年,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工商企業的所有制性質起了根本變化,稅收制度也相應變革,取消民主評議營業額的方法,一律按賬面記載的營業額依率計征,各納稅單位建立購貨簿和統一發貨票的制度。
1961年,全縣建立納稅手冊。稅務機關對納稅單位進行納稅登記和經營情況登記,以掌握稅源,監督其納稅義務,並還實行納稅申報、納稅輔導、納稅檢查、納稅鑒定等一套制度,加強了徵收管理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些制度遭到破壞,「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才逐步恢復和健全。
❾ 工商局和稅務局有什麼區別
區別:工商局進行工商執法,稅務局進行征稅。
工商局:代表國家對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進行登記和注冊、對其的經營活動進行規范和管理,同時具有執法權。凡涉及流通領域的假冒偽劣,都是工商執法的對象。另外,商標注冊也屬工商管理。
沒有「稅務局」,只有國稅局和地稅局。
國稅局:所徵收的稅款由國家支配。增值稅、生產企業的營業稅等屬於國稅范疇。
地稅局:所徵收的稅款由地方支配。所得稅、服務業的營業稅等屬於地稅范疇。
工商局主要職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總局職責
網路-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