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們舉報工商部門會泄露舉報人信息嗎
不會的,你舉報時應像人家說清楚要保密,這是對舉報人的保護,應該可以的。
可以要求保密,但如果被舉報的人和工商局有關系的話,那被泄露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C. 向工商局打舉報電話個人信息會暴露嗎
不會,工商局會保密的。
D. 舉報單位把舉報人的信息泄露給被舉報人怎麼辦
我像禁毒大隊的警察舉報了吸毒人員,他們就泄露出去了,被我舉報的人說抓住我就要殺我,一定要我死,害得我一直躲躲藏藏不敢露面,我想問一下,泄露了秘密的公安人員會有什麼樣的處罰。
E. 工商局泄露個人信息怎麼處理
你好:
你所指的泄露個人信息是指什麼?如果有律師或者相關單位提供合法手續,是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詢相關《營業執照》的全部信息,包括股東、身份證、電話、地址、產權等等。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F. 工商局會不會把舉報人泄露出去
理論上不會,實際上難說。
G. 向工商局投訴,工商局卻透露投訴人的信息,該怎麼辦
肯定復要透漏的啊,因為要說制清投訴方和被投訴方的關系,詢問被投訴方的具體情況和處理情況,不知道投訴人是誰,被投訴人怎麼說清是因為什麼,工商部門也不可能解決問題,因為要兩方商議的。
只有舉報是不透露舉報人信息的,投訴不透露根本就不可能解決問題,那你投訴幹嘛?
H. 舉報人信息被泄露怎麼辦
舉報人信息被泄露可身影法院起訴,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責任。我國憲法賦予公民享有舉報、檢舉、控訴的權利,公民享有舉報權,可以向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政府相關部門等舉報違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會公公利益的事件。
《行政監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第二十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故意或者過失泄露舉報人姓名、地址、電話、舉報內容等,或者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的;
(二)應當製作舉報人保護預案、採取保護措施而未制定或採取,導致舉報人及其近親屬受到嚴重人身傷害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
(三)截留、侵佔、私分、挪用舉報獎勵資金,或者違反規定發放舉報獎勵資金的。
(8)工商局暴露舉報人信息擴展閱讀:
舉報工作是依靠群眾查辦職務犯罪的重要環節,也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大,檢察機關愈加註重依靠群眾力量查辦職務犯罪,重視和尊重人民群眾舉報權利、調動和保護人民群眾舉報積極性。
但在實踐中,職務犯罪舉報人的保護、獎勵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完善,比如保護工作的分工不夠明確,缺乏具體、有效的保護措施,舉報人遭受威脅時求助無門,隱性報復難以查處,獎勵金額偏低等等。對於這些突出問題,《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都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革完善的對策和措施。
實名舉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舉報人最關心的問題。《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在鼓勵個人和單位依法實名舉報職務犯罪的同時,對保護、獎勵舉報人的各個環節都規定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將泄密的可能降到最低。
據萬春介紹,《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在受理、錄入、存放、報送舉報線索和調查核實、答復舉報人等環節集中規定了8條保密措施,強調嚴禁泄露舉報內容以及舉報人姓名、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嚴禁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或者被舉報單位。
在有些情況下,舉報人將以證人的身份進一步配合檢察機關辦案。
對此,《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要求檢察機關採取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的保護措施,可以在起訴書、詢問筆錄等法律文書、證據材料中使用化名代替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同時建議法院採取不暴露舉報人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
在後期獎勵環節,《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也強調,涉及披露舉報人信息的,應當徵得舉報人同意。
I. 惡意向工商,稅務部門提供虛假舉報信息的舉報人會受到什麼處罰
惡意提供虛假舉報事實成立的,將拉入徵信黑名單……千萬別胡亂舉報,信用無價,且行且珍惜!
J. 舉報什麼違法行為,會不會泄漏舉報人的信息
派出所泄露舉報人信息應當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性質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如: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
法律依據:
一、中紀委監察部《關於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
第五條 受理機關工作人員無意或故意泄露檢舉、控告情況的,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六條 嚴禁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被檢舉、控告單位或被檢舉、控告人。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追查檢舉、控告人。對確屬誣告陷害,需要追查誣告陷害者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黨的委員會、政府或紀檢監察機關批准。
第八條 對匿名檢舉、控告材料,除查處案件需要外,不得擅自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因查處案件工作需要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紀檢監察機關批准。
二、《行政監察法》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三百九十八條【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