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需要強化的是哪些方面
一是改變公共財政支出結構,提高公共服務支出的總量與比例。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健全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逐步提高公共支出在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並且努力做到經濟性公共服務與社會性公共服務相協調。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合理界定與調整中央與地方在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財權與事權,有效實行轉移支付。
二是制定公共服務的最低標准,保證低收入人群能夠獲得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歐盟國家的經驗表明,確立公共服務的最低標准非常有必要。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三部分內容,而其中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兩部分是專門針對社會最低收入人群的。在保證最低社會保障、初級衛生保健、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以保護貧弱者為重點,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從而實現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目標。
三是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體制和模式。公共服務體制創新是公共服務創新的核心內容。要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公共服務體制。要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採取不同的供給模式,實行公共服務主體的多元化,即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對那些不具有規模經濟特徵、進入門檻比較低的公共服務項目,逐步向民營企業和民間組織開放,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和民間組織參與公共服務。對那些規模經濟特徵明顯、進入門檻較高的公共服務項目,主要引入市場機制,加強公共部門內部的競爭;對仍要依靠公共部門來提供的公共服務,如教育、衛生防疫等重大項目,要加強監管,保障公正,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是高度重視農村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解決城鄉失衡問題。加大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的力度,解決「三農」問題,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和著眼點。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確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從政策上、法律上、制度上、投入上採取堅決措施,增強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調整供求結構,保護農業的基礎地位,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Ⅱ 申論考試中有哪些精彩開頭可以套用
1、當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尚未滿足居民的呼聲期待,「刷臉出廁紙」令人瞠目結舌,「公交站牌過高」令人望「牌」興嘆。。。究其根本,這與當前的公共服務缺乏情懷密不可分。因此,為民服務必須要有真摯情懷,要把群眾放在心上,將責任扛在肩上,實現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2、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最好時代,借著互聯網的東風,政務服務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但也存在畏葸不前的狀況:有些地方僵屍網站頻現,不少地方電話服務落後,無不給百姓帶去不便的同時,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必須以民為本,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方能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成。
3、孟子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揭示我們:公共服務事關群眾的利益;關乎政府的權威。然而由於公共服務創新滯後,創業者的創業之路舉步維艱;理想的養老服務難以為繼。。。緣何彌補當前公共服務的弊病?關鍵在於必須堅定不移的走公共服務創新之路。
4、縱觀古今,關於「水」,有著不同的聲音,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老子有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管子認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不可否認,水是人類生產生活的根本,更是哲學本原、智慧之師、道德載體。由此可見,以水為師,師水德智,意義深遠。
5、從孔融讓梨的兄弟之禮,到程門立雪的師生之禮,再到,從管鮑之交的朋友之禮,到扇枕溫衾的父子之禮。。。禮,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為社會發展激濁揚清。因此,學習文明禮儀,提高國民素質,是延續「大國范」的不二之選。
6、從蘇東坡治理西湖,以民為本、一舉多得;到《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增強國民體質,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再到簡政放權的深入,精簡辦事手續,為市場發展注入活力。。。(好政策的好現象)可見,好政策的執行,不僅關乎國民的意願滿足,更能滋養其理性與德性,為社會生活保駕護航。
7、科學發展為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可能:比如電話的發明,密切人際交往;又如登月的實現,探索未知文明;再如網路的普及,便捷人類生活。然而科學技術也帶來些許困境:塑料帶來白色污染,氟利昂破壞大氣層。。。之所以科技站在人類的對立面,是由於尚未實現科技的人性化。因此,為科技注入人性,使之有生命力,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
8、人們愛詩歌的對仗押韻,是語言美;人們學哲學的嚴謹邏輯,是智慧美;人們習法律的公正嚴明,是規律美;人們讀歷史的變化規律,是沉澱美。對於人文,世間總是不吝贊美之詞:它是美的展現,是精彩的。
對於科學,有人不喜它呆板的公式,有人不喜它繁瑣的驗證,有人不喜它直白的語言。。。然而我要說:科學亦如人文,同樣精彩。
9、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並不平坦,垃圾圍城令人瞠目結舌;垃圾圍村令人扼腕嘆息。垃圾圍城令人瞠目結舌;垃圾圍村令人扼腕嘆息。。。關於垃圾難題的報道不絕於耳、層出不窮。垃圾難題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損害地區的形象風貌,更是有悖於國家的宏觀設計。因此,必須解決垃圾難題,加快建設生態文明。
Ⅲ 簡述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需要強化的哪些方面
轉變政府職能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專方政府在轉變政府職屬能、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職能方面還存在嚴重的缺位、越位和錯位現象.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是黨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文章從轉變政府執政理念、加快體制創新和政府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了強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提高履行公共職能效率的政策建議.
Ⅳ 公共服務有什麼含義
基本權益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務應涵蓋公民的生存權、健康權、居住權、受教育權和工版作權等基本權利;公共負擔性和權政府負責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務應由公共財政承擔、主要由政府負責提供;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務應由全社會普遍分享,惠及全體人民群眾。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要逐步使人民群眾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權利得到基本實現和維護,特別是使困難群眾和困難地區盡快享受到社會平均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務,其實質是政府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基本而又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將廣大人民群眾要求最迫切、與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關系最密切的公共服務在城鄉、區域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均等配置,把差距控制在社會可承受的范圍內。
Ⅳ 永遠保持真摯的情懷古文怎麼說
Ⅵ 抒發愛黨情懷的真摯情感和肩負責任建設祖國服務人民的志向作文
我也要問哪
Ⅶ 公共服務都有哪些
公路修建,環境保護,燃氣管道供應,衛生管理,廣告宣傳等
Ⅷ 公共服務有哪些特性
第一,壟斷性
即社會公眾所需要的公共服務只能在公務員那裡得到和實現。一般說來,某回一政府機關的職責答和其公務員提供的公共服務是相對固定的,其他機關和其他人無法替代。無論社會公眾願不願意,都沒有選擇或者要求更換服務提供者的餘地。
第二,非盈利性
即政府機關及其公務員在提供公共服務這一「產品」時,不得有任何盈利的動機和行為,不得向被服務者收取費用。社會公眾在享受公共服務時,也有充足的理由拒絕交納費用,因為作為納稅人的社會公眾是通過稅收的方式交納這筆「費用」的,這些「費用」集中起來形成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國家又通過工資的形式把財政收入分解支付給了公務員,只是納稅與享受公共服務之間產生了時間與空間的分離。
第三,非排他性
即公務員提供的任一種公共服務,社會公眾都有資格享受。公務員在為某一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時不得拒絕或者拖延他人依法享有相同公共服務的要求,某一社會公眾在享受公共服務時也不得排斥或者阻礙他人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務。
第四,多樣性
由於國家機構和公務員的數量多,又居於不同層級,每一個公務員提供公共服務的態度、水平、能力和方式方法等不同,公務員提供的公共服務就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徵。
Ⅸ 李國橋說:「我認為一個科學家首先要有心繫天下蒼生、為民服務的情懷,工作中
科學家也要有為人民服務的境界。
這對於社會發展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