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四川馬鞍山保衛戰

四川馬鞍山保衛戰

發布時間:2021-07-19 07:41:55

A. 抗日戰爭中石牌保衛戰,有電影嗎謝謝

沒有

石牌保衛戰,是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為數不多的以弱勝強並且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

石牌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甚至可以說,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結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確立為世界軍事史上中華民族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

(1)四川馬鞍山保衛戰擴展閱讀:

戰斗背景

石牌位置在宜昌縣(今宜昌市夷陵區)境內,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是長江南岸的一個小村莊,依山傍水。石牌很美,從石牌望出去,彷彿此處就是「江山如畫」一詞的誕生地。長江西陵峽中的石牌,因峽江南象鼻山中一類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它高40米,頂寬12米,厚4米,重達4300餘噸。

長江因它在這里突然右拐110度,構成天然戰爭天塹,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它擋在長江這個急彎的尖上,距西陵峽的東口大約有二十多公里,所有的船都要在石牌的腳下轉彎。正因為這個彎和兩岸兀立的石壁,自古以來,它就是據守長江的天險。

石牌方圓70里,上有三斗坪,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六戰區前進指揮部、江防軍總部等均設於此。下有平善壩,與之相距僅咫尺之遙,是石牌的前哨,亦為我軍河西的補給樞紐。1937年,中國軍隊淞滬抗戰失敗,12月南京失守。

1938年10月,日軍侵佔武漢,中央被迫遷都重慶,險峻的長江三峽成為陪都的天然屏障。石牌下距宜昌城約20公里,自日軍侵佔宜昌後,石牌便成為拱衛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當時,從湖北到四川還沒有一條可以走車的路,少有的羊腸小道也是險峻萬分,高山大嶺終於阻止了日本陸軍西進的勢頭,而攻不到重慶則就斷斷不能停止中國絕死的抵抗。進攻重慶必須打通長江,而打通長江必須佔領石牌。就這樣,石牌這個當時不足百戶的小村,成為了廣闊的中國戰區最關鍵的要塞。

為防止日軍由長江三峽西侵和拱衛陪都,中國海軍於1938年冬就在石牌設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裝大炮共10尊,為長江三峽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線。與之相配套的還有川江漂雷隊、煙幕隊等。駐守石牌的海軍官兵共有100多人。

由於石牌與宜昌幾乎處於一條線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鎖南津關以上的長江江面,極具威懾力,令敵望而生畏。為保衛石牌要塞,軍委會派重兵防守。

日軍對石牌要塞早有覬覦之心。1941年3月上旬,敵曾以重兵從宜昌對岸進攻過石牌正面的平善壩,並以另一路進攻石牌側翼之曹家畈。兩路日軍當時都遭到我守軍的嚴重打擊,慘敗而歸。因此,日軍這次不敢貿然從正面奪取石牌要塞,而是採取大兵團迂迴石牌背後企圖攻而取之。

石牌要塞保衛戰是這次會戰的關鍵。石牌為我軍全線扇形陣地的旋轉軸,正如徐州會戰中的台兒庄。堅守旋轉軸,頂住敵軍的正面進攻,伺機側擊敵軍。

因此,蔣介石對石牌要塞的安危極為關注,他不止一次地給六戰區陳誠、江防軍吳奇偉拍來電報,強調確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蔣介石又發來電令:「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軍第十一師身上。

B. 馬鞍山抗日保衛戰敵酋參謀長是誰

當時任命葉劍英為總參謀長,左權為副總參謀長,而因為特殊原因,葉劍英當時並沒有行使總參謀長職權,由左權行使總參謀長職權吧。
百團大戰中左權犧牲後,任命騰代遠負責總參謀長職務吧。 O(∩_∩)O哈!希望可以幫到你

C. 二戰時期日軍攻入過四川嗎

沒有攻入過,只是派過戰機轟炸,最遠打到石牌山石牌保衛戰。

古鎮石牌在宜昌縣境內,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依山傍水。石牌方圓70里,上有三斗坪,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六戰區前進指揮部、江防軍總部等均設於此。

下有平善壩,與之相距僅咫尺之遙,是石牌的前哨,亦為我軍河西的補給樞紐。它下距宜昌城僅30餘里,自日軍侵佔宜昌後,石牌便成為保衛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為保衛陪都,中國海軍於1938年冬就在石牌設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裝大炮共10尊,為長江三峽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線。與之相配套的還有川江漂雷隊、煙幕隊等。駐守石牌的海軍官兵共有100多人。

由於石牌與宜昌幾乎處於一條線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鎖南津關以上的長江江面,極具威懾力,令敵望而生畏。為保衛石牌要塞,軍委會派重兵防守。

日軍對石牌要塞早有覬覦之心。1941年3月上旬,敵曾以重兵從宜昌對岸進攻過石牌正面的平善壩,並以另一路進攻石牌側翼之曹家畈。兩路日軍當時都遭到我守軍的嚴重打擊,慘敗而歸。因此,日軍這次不敢貿然從正面奪取石牌要塞,而是採取大兵團迂迴石牌背後企圖攻而取之。

(3)四川馬鞍山保衛戰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這場決戰,中國軍隊投入兵力15萬人,日軍投入10萬兵力,日軍傷亡兵力約25718人,損失飛機45架,汽車75輛,船艇122艘[6];中國軍隊傷亡約12000人取得戰爭勝利。

石牌保衛戰的勝利,實現了蔣介石「軍事第一,第六戰區第一,石牌第一」和「死守石牌,確保石牌」的軍事目標,它挫敗了日軍入峽西進的美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署,遏制住了日軍肆意踐踏的鐵蹄。

中國軍隊頑強地守住了國門石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胡璉,成為了在石牌最有名的將軍。他的英名從此流傳在三峽沿岸,就像關羽和張飛。歷史真是眷顧三峽,兩千年前就給這塊土地送來了那麼多的大英雄,使這道從高山中噴涌而出的峽江當之無愧地獲得了民族忠勇之源的殊榮。

三國之後,三峽上下的戰火停息了很多很多年,也恰在沒有烽煙的歲月里,這道殊為峻險的三峽成了詩人和散文家們的天下。二十世紀的石牌之戰再為忠勇之河續寫了鏗鏘之史。祖宗留下來的是一條鐵血長河,這條河是不可能被外人辱沒的。

石牌保衛戰,是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為數不多的以弱勝強並且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

石牌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甚至可以說,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結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確立為世界軍事史上中華民族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

D. 四川人素來追求安逸,為何抗戰期間,川軍如此彪悍呢

一提起四川人,大家的印象通常是天府之國、火鍋、麻將。很多人的概念里,四川人素來以會吃、會玩兒、追求安逸聞名全國。那麼,素來追求安逸的四川人,為何在抗戰期間,川軍如此彪悍呢?

王銘章

又如在中國戰場上被擊斃的日軍軍銜最高的將領之一,日軍第15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就是在浙贛會戰中被中國步兵地雷炸死。而埋地雷的將士,來自川軍第21軍164師范紹增部。

王銘章和范紹增

E. 萬源保衛戰發生的時間地點/投入兵力雙方主要將領

一九三三年十月,以劉湘為首的四川軍閥。組織了對川陝根據地的六路圍攻。我軍為了集中精力作戰,步步後撤,最後退守到巴山南麓萬源一線,在這里展開了英勇的萬源保衛戰。

當時,我和師政委陳海松同志帶著紅九軍二十五師,奉命堅守萬源城正面的大面山,抗擊劉湘的主力。大面山是萬源的重要屏障,越過這一千多公尺高的大山,就可直下萬源。開始敵人兵力較少,後來越來越多了。劉湘用在大面山三十華里正面的兵力,先後共達九十個團,其中包括劉湘的嫡系部分。這是川軍配備最精良的部隊,不但有重機槍、迫擊炮,還有在當時來說是新式武器的輕機槍和山炮,甚至經常出動飛機助戰。川軍善於爬山,能夠反復沖鋒;軍閥更依賴自己兵多,不惜用人海戰術,一沖鋒就是一個團,一個團上不來兩個團,兩個團上不來就四個團、八個團……滿山遍野,齊聲嘶叫:「活的!捉活的!」

我們紅九軍同樣也是主力,兵員充足,裝備也相當好。指揮所有無線電,隨時可向總指揮部請示報告;師、團、營和前哨連都有電話;連里的輕機槍,是四次反「圍剿」時繳獲的最新式的美國武器,比劉湘軍隊的英國造六一式輕機槍還好。二十五師有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三個團,共一萬多人。雖然敵人的後全國各地數十倍於我,但我們是紅軍,指戰大都是得了土地的農民,打仗從來都是「活不繳槍,死不丟屍」,每個同志都有大刀,勇猛如虎;幹部多是身經百戰,在最危險的情況下也能沉著應戰,視死如昆。部隊體力也強,新兵入伍常要通過「考」,不僅要政治上夠條件,要貧雇農成份,還要能爬二、三里的山不怎樣喘氣才能錄取。所以部隊一天跑一百里很輕松。四川軍閥部隊素稱會爬山,但也爬不過我們。

就是這樣峽谷支軍隊,展開了殊死戰。

紅九軍二十五師的指揮問一千多公尺高的一個山頂上。四川的山,很多是山頂平坦,山上有水田、樹木、竹園、人家。山下倒是荒草亂石。我們從望遠鏡中看去,山坡上、山谷里,到處是敵人,就象數不清的狼群,往我們山上撲來。等它快到我們的前沿陣地了,我們火力展開,敵人紛紛倒下。但後面的敵人還是往上涌,竟沖到我們的蓋溝邊上。這時,我們的戰士一個個從工事里跳出去,殺奔敵人,和敵軍混戰成一片。只見陽光下,大刀、長矛閃著銀光,兩軍兵械相接之處紅花花的,也分不清槍纓、刀布,還是鮮血。川軍招架不住,向後潰退;但軍閥立刻增兵再壓上來。這樣的反復沖鋒,一個上午就有五六次、七八次之多。我們指揮員緊張激動的程序,也不下於血戰的戰士。眼看著熟悉的戰士、幹部在肉博中倒下,眼看著敵人沖上了蓋溝,把我們部分堵在蓋溝里,指揮員心裡真象火燒一般,恨不得親自殺下去。這時,營里、團里又萬分火急地打電話來要求准許用預備隊。指揮員紅著眼睛喊一句「出擊」是容易的。但是我們要對全班以及全局負責,不能不竭力剋制,再三告訴自己「要冷靜,要持久,要忍耐!」、「首先要和敵人鬥智!」有時真把牙齒也咬酥了,把拳頭也握酸了。忽然,我們的戰士又從蓋溝口子里殺出來,一個頂十個地左砍右刺,到底把敵人反撲下去了。於是,又是拉鋸式的爭奪沖殺。我們的大刀是純鋼的,能連砍十多個銅元不卷刃;但在廝殺中有時也砍卷了刃,長矛更是捅得彎彎扭扭的。直打到了下午,敵人的十多次沖鋒被打退了,沖上來的敵軍真正是筋疲力盡,象醉漢一般。戰斗越緊急越殘酷,我們的指揮員就越靠近前沿。這時我們細心觀察研究,敵人確是沒有別的花招了,我們這才把預備隊放出去,狠狠地殺它一陣,一天的戰斗變此結束。但有時敵人撤不下去,在山腰拚死反抗,戰斗就會直打到深夜,開昏地黑,火光閃閃,山谷里槍聲噗噗地就像煮開了的粥鍋。情況實在危急時,我們軍、師幹部,把八角帽往下一拉,也帶了敢死營出擊。敢死營配備有沖鋒機槍、大刀,一沖出去,就把敵人殺得片片倒地。

我們的傷員也很多,白天來不及運送,都在傍晚抬走。有時候,各級指揮員也參加抬運。那時我們的心情又沉痛、又激昂。白天要指揮部隊沖殺,晚上要研究戰術,等到派出去偵察和夜襲的同志帶回了情報和俘虜,天也亮了。這時, 我們才揉揉眼睛,在棚子里躺一會兒。但很快,又打起來,我們又跳起來作戰了。

打了一兩仗,總指揮徐向前同地就親臨大面山前線視察。他見我們陣地堅固,敵人沒有能夠上山一步,表示滿意。巡視完畢,徐向前總指揮在棚子里坐下來,詳細告訴我們敵我情況。他說,大面山是敵人主攻方向之一,是全線的重點陣地,一定要堅守。右側的三十軍,左側的四軍,都打得很好。最後他站起來笑笑說:「考驗是嚴重的,可是我們有從百戰中打出來的戰斗作風——硬」是啊,正因為我們有一般「硬」的作風,再無頑強的敵人也攻不破我們的陣地。

同時,川北軍民對我們的支援,保證了我們能夠長期堅守。當時,我們根據地有貨幣(銀洋、布鈔票),糧食和肉也很便宜,部隊起初供給相當好。後來手打久了糧食恐慌,只好殺馬充飢;這時萬源人民把僅有的口糧也送上山來。

打久了,我們進一步掌握了敵人的規律。敵人的戰壕幾乎始終不變,我們的戰術卻有了變化。我們用小部隊疲睏敵人;慢慢地放他們到陣地前,用近戰消滅他們。蓋溝和掩體積土有好幾尺厚,炮彈打不透,敵人的飛機投彈命中率很差,也殺傷不了 我們。彈葯缺了,就到敵人遺屍中去取。尤其是我們貫徹了積極防禦的精神,經常夜襲。紅三十軍二六五團曾因為夜襲中一次殲敵一個旅,獲得「夜老虎」團的稱號。我們向他們學習,每當對面敵人山頭上燈火萬點,那些一支煙槍、一支步槍的川軍正在吞雲吐霧的時候,我們便束裝出發了。出發前,每個同志都在屋裡大跳特跳,試試身上背的大刀,手榴彈等會不會發出聲響;沒有聲響了,再把馬蹄也包上棉布、布頭,便象神兵天降一樣殺進敵營。

在四個半月中,敵人除了每天進攻,還先後發動了六次大攻擊。大攻擊時,敵人有時竟一線展開十多個團,密如蜂蟻,我們的短兵武器就更能發揮作用,特別是馬尾巴手榴彈,拔了保險針,一甩就是一大串。四個半月中敵人傷亡慘重,最多的一天傷亡上萬。最後,我軍全線出擊,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解放了十多個縣城。

F. 順昌川陝保衛戰是怎麼回事

宋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把持金廷朝政的尚書令完顏宗磐、東京留守完顏宗雋左副元帥完顏昌(撻懶)等人,力主與宋和議,將陝西、河南之地交還南宋,以誘使宋對金稱臣。次年,金帝完顏直在右副元帥完顏宗弼(兀術)、國論左勃極烈完顏宗斡(斡本)、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完顏希尹的支持下,先後除掉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人,完顏宗弼升任都元帥,掌握軍政大權,遂廢止與宋和議,再度出兵南下,欲奪回割讓之地。

紹興十年(1140),宋帝委以梁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劉錡為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然而其所部僅有原王彥「八字軍」37000人,劉綺率此部及隨軍家眷沿水路北上,准備軍駐汴京(今河南開封),把家眷安置在順昌府(今安徽阜陽)。劉鑄率軍日夜兼程,五月,得悉金軍重據汴京。當兵進至順昌府時,金軍又舉兵來侵。劉綺決定據守順昌城。為了表示固守御敵的決心,劉錡下令將所乘舟船鑿沉,以示退路斷絕。又將自己的家眷安置寺廟中,於寺門堆積大量柴草,萬一失守時,則引火自焚,以示必死決心。劉綺所部士氣高漲,男子備戰守,婦人磨刀劍,爭相高呼:「平時人欺我八字軍,今日當為國家破賊立功!」順昌城防薄弱,無險可據,劉綺令兵士將偽齊所造凝車搬上城牆,將輪轅埋入土中,又拆下民戶門板,圍在車的四周。且在城外靠近城牆之處,修築一道羊馬垣,於垣上挖洞為門。並將數千戶百姓遷入城中,而後焚燒其廬舍。經過6天緊張的准備,城防初具規模,金軍游騎亦已渡過潁河來到順昌城下。

趙構下詔抗金,且派三京招撫處置使劉光世,熙河蘭廓路副總管、行營左護軍都統制王德率軍進援順昌。五月,金軍圍攻順昌。劉綺於城下設伏,生擒金千戶阿黑等將。得知距城30里有金營,便於深夜派千餘兵士襲擊,殺俘甚眾。不久,金三路都統王衰率3萬兵,與金龍虎大王合兵,亦進至城下。劉錡與部將許清隱蔽於羊馬垣後,金兵射箭,或射於垣上,或自垣上方飛過,未能傷宋兵一人,而劉錡則令兵士用破敵弓,兩翼用神臂弓或強弩,自城上和垣門射殺金兵,箭無虛發,金軍稍稍退後。劉綺即令步兵出擊。金兵大亂,墜入河中溺死者不可勝計,金軍數千鐵騎潰敗。金軍繼續增兵圍困順昌,且於距城20里的東村安營紮寨。劉鑄派驍將閻充招募500壯士,夜襲金營。當天夜裡,大雨將降,電閃雷鳴,宋兵於閃電中,見有發辮者即用刀斧砍之,又迫使金軍後退15里。隨即,劉鏑又令100名兵士連夜再襲金營,每人口銜一哨,閃電時奮力廝殺,閃電熄滅則藏匿不動,金營頓時大亂。宋兵聞哨聲則聚攏,神出鬼沒,金兵無法辨認,竟自相殘殺一夜,至天明時分,已是積屍盈野,只好退兵至老婆灣。

完顏宗弼於汴京得知金軍圍攻順昌遭慘敗,立刻穿靴上馬,與宋叛將孔彥舟、酈瓊、趙榮等統領10餘萬金兵趕赴順昌。途中僅於淮寧停留一宿,准備戰具和糧草。不到7日,金軍進抵頃昌城下。劉錡得知完顏宗弼親統大軍來攻城,遂召集諸將於城上商議對策。有將領認為如今應乘屢勝之勢,准備舟船,領軍南撤。劉綺認為不可,乃激勵將士嚴陣以待。劉綺向金軍下戰書,完顏宗弼不以為然,認為「順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來日府衙會食」。劉錡部將見他如此囂張,又告之非但要與金軍約戰,且謂太子不敢渡河,特獻浮橋5座,供金軍渡河交戰。天亮時,5座浮橋果然架設於潁河之上,金軍即自橋上渡河。

劉綺派人於潁河上游及叢草之中投毒,且告誡兵士,即使渴死,亦不準飲用潁河水,有敢飲者,殺無赦。其時正值六月,天氣炎熱,金軍長途跋涉,人疲馬憊,夜不敢卸甲,而宋兵輪番休息進食於羊馬垣下。金軍人馬飢渴,但一飲水、食草即中毒。至清晨清爽涼快時,盡管金軍叫罵,劉鏑始終按兵不動。待至未(今13-15時)、申(今15-17時)時之間,金兵已精疲力盡之時,劉綺突然派數百人出西門與金軍交戰。隨後又派數千兵士出南門,悄悄接近金軍。此時完顏宗弼身著白袍,騎佩甲戰馬,率領3000牙兵於陣後督戰。牙兵皆著重鎧甲,戴鐵兜鍪,號稱「鐵浮圖」。宋兵沖入金軍陣中,即用槍挑去金兵頭上的兜鍪,用大斧砍斷其臂,碎其頭顱。金軍號稱「拐子馬」的左右翼鐵騎,是為「長勝軍」,專用以攻堅,自南侵以來,所向披靡,無堅不克,是役亦為劉綺兵土砍斷馬足,斬殺兵卒。雙方激戰至申時,金軍不敵。劉綺隨即令兵士於城外設置拒馬木作為阻擋金軍騎兵的障礙,而令所部將士稍事休息。順昌城上鼓聲不絕,宋軍將士從容進餐,與平常之時無異,可金軍卻不敢進兵。待用餐完畢,劉筠再派人拆除拒馬木,令兵士沖入敵陣廝殺。金軍再次大敗,棄屍死馬,血肉枕藉,車旗器甲,堆積如山。完顏宗弼所依仗的主力軍,竟十損八九。退至陳州(治今河南淮陽)後,完顏宗弼歷數諸將之罪,鞭打大將韓常以下諸將領,以泄心頭之恨。

順昌保衛戰,劉綺投入的兵力不足2萬,而實際出戰進擊金軍的兵士僅5000人。金軍則投入數十萬兵,僅營帳長達15里。劉綺以逸待勞,以少勝多,使「金人震恐喪魄,燕之重寶珍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宋廷主戰派臣僚主張乘勝分兵北上追討,生擒完顏宗弼,收復汴京。然而以趙構、秦檜為首的投降派卻令宋軍撤退,再次放棄有利的戰機。

在完顏宗弼率兵南侵河南的同時,金陝西經略使撤離喝亦自同州(治今陝西大荔)西渡黃河,入侵陝西。數日間,即占據長安(今陝西西安),直撲鳳翔府(今陝西風翔),而將駐守川陝的宋軍攔腰截斷,大部宋軍被阻於渭水之北,川陝地區人心震恐。其時宋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楊政駐鞏州(治今甘肅隴西),宋樞密院都統制、節制陝西軍馬郭浩駐腆延(今陝西延安),只有吳磷隨同四川制置使兼宣撫司事胡世將駐河池(今陝西鳳縣東)。胡世將急召諸將來河池商議御敵之策,唯有涇原守將田晟與楊政赴會。參謀官孫渥認為河池不可守,欲退守仙人原(今陝西寶雞南),吳磷厲聲反駁,請求胡世將派百人即可破敵。胡世將也指著自己居住的營帳,表示將戰死於此,眾將因此鬥志激昂。胡世將古代弓弩遂令田晟領兵3000迎擊金軍。吳磷則派部將姚仲戍守鳳翔石壁寨。五月,金軍前鋒進至石壁寨,姚仲領兵抗擊,金軍敗退至武功(今陝西武功西)。

六月,吳磷、楊政致書撤離喝,約定交戰日期。會戰之日,撤離喝派大將鶻眼郎君率騎兵3000,直沖吳磷軍。吳磷指揮部將李師顏領驍騎迎擊,雙方激戰一團,金軍終潰敗。鶻眼郎君退人扶風(今陝西興平西北),李師顏又率軍追擊,奪回扶風,俘虜金軍3將及女真兵士百餘人。撤離一喝親自統兵至百通坊(今陝西扶風西南),欲與宋軍決戰。金軍列陣長達20里,氣勢洶洶。吳磷又派姚仲奮擊金軍,撤離喝刃;渭北郭浩所部擊退金軍對耀州(治今陝西耀縣)的包圍,且派部將鄭建充調集滑北各地宋軍,合兵攻下醴州,與吳磷相呼應,夾攻金軍。

撤離喝屢遭失利,再派部將胡盞、習不祝合兵5萬進攻吳磷所部,交戰於剡家灣。吳磷以「疊陣法」迎擊金軍:以長槍居前,兵士持槍坐地;之後為強弓、強弩,射手跪膝而發;最後為神臂弓,射手站立而射。敵軍攻至百步內。神臂弓先射殺;進至70步,則強弓弩齊射。凡布陣側重於阻擊金軍騎兵,於陣前布置相連的鐵鉤。先以兩翼騎兵遮蔽於陣前,待戰陣布置完畢騎兵撤去,即謂之「疊陣」。胡盞與習不祝精通兵法,率軍據險固守,所扎營盤前臨雄峰峻嶺,後控臘家城,認為宋軍不敢輕易進攻。吳磷領兵欲與之交戰,召集諸部將商議攻擊之策。姚仲認為戰於山上則勝,戰於山下則敗。吳磷欣然採納,便派人入金營請戰,胡盞與習不祝見戰書,譏笑吳磷不懂兵法。半夜,吳磷派姚仲、王彥二將領兵自山崖攀登上山,令兵士人人口中銜枚,約定待二將登上山嶺後,發火為號。姚仲、王彥率兵士上得山嶺,金軍毫無覺察,宋軍於山嶺上集結已畢,遂點燃火炬。剎那間,萬炬通明,金軍頓時驚愕不已,亂作一團。習不祝、胡盞二人主張相左,金兵無所適從。吳磷隨即派兵至金營前挑戰,胡盞果然出兵迎戰。吳磷指揮宋兵以「疊陣法」迎擊,自己著輕裘衣,親臨前線駐馬督戰。宋兵輪番射殺,輪流下陣休息,金兵於宋軍陣前中箭倒仆者無計,終於大敗,有萬余金兵投降。胡盞下令退守臘家城。吳磷指揮宋軍又圍攻臘家城,宋兵奮勇進擊,強攻不已,克城指日可待。正在這時,趙構、秦檜為與金廷議和,派人詔吳磷「班師」。眼看到手的勝利又白白喪失,胡世將不禁仰天長嘆不已。

在胡盞、習不祝進擊吳磷所部同時,撤離喝又盡起風翔金軍,北攻涇州(治今甘肅涇川西北)。宋將田晟領兵迎擊,大敗金軍。撤離喝在正面與宋軍激戰之時,另遣一部繞到田晟軍後出擊。宋軍措手不及,有部分兵將驚潰而逃。然而田晟所部主力「右護軍」萬余將兵臨陣不亂,奮力拚殺,金軍死傷甚眾,撤離喝被迫退守鳳翔,不敢再出戰。

涇州一戰,陝西金軍主力遭受重大損失,渭北宋軍遂得以全師回到四川。但宋軍亦因糧盡而退守仙人原,未能再進擊金軍殘部。宋、金雙方軍隊遂於川陝地區處於對峙之中。然而紹興十一年(金皇統元年,1141),在以趙構秦檜為首的投降派的策劃下,宋廷與金廷訂立和議,割讓和尚原(今陝西寶雞南)。又一次葬送川陝抗金的勝利成果

G. 姚克的介紹

姚克(1916年7月-2004年8月5日),四川宣漢縣桃花鄉五村人。曾用名張大發。原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1933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姚克同志參加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反「六路圍攻」、漢中、萬源戰役,馬鞍山、花萼山保衛戰等著名戰役和戰斗。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著名的奇襲陽明堡、魯西南的「反掃盪」等戰役、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遼沈戰役、德惠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剿匪等著名戰役和戰斗。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次年晉升為大校軍銜。1981年離職休養。

H. 史上最持久的守城保衛戰:打了44年,36名將軍自殺殉城,究竟多慘烈

說到南宋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負面評價,被蒙古軍打到都城都丟了,但是其實這樣對於有些人來說不公平的。比如四川戰場的釣魚城犧牲的熱血男兒們,他們用血肉在釣魚城阻擋了蒙古軍四十四年。

而後面繼位的就是忽必烈,忽必烈用了整整20年的時間將大宋滅國,所有的疆土都變成蒙古軍的了,只有釣魚城孤零零地在那裡,再堅持也無濟於事。後來忽必烈答應不會殺害城中百姓,守城將領才打開了釣魚城這座被圍困了四十四年的城池大門。而開城以後,守城將領全部自殺殉國,共計三十六名。

I. 馬鞍山抗日遺址的歷史

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6米,是一個由粗獷雄偉的山巒疊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麗多姿的田園山莊及馬鞍山革命抗日遺址組成的自然風景區。其山勢峻峭,峰頂突兀,四周懸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條石鑿的132級的石階小道能通往峰頂,易守難攻,實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故為兵家必爭之地。 山巔石峰高數十米,東西兩頂相連,成凹形,遠望狀似馬鞍,故名馬鞍山。石峰四面懸崖峭壁,西南角有條石階,狹而陡,似天梯,直達南天門,是通向峰頂的唯一險道。馬鞍山周圍峰巒起伏,山上林木蒼蒼,山下淄水蜿蜒,道路縱橫交錯,曾為歷史上南北交通咽喉。抗日戰爭時期,它是扼沂蒙山區通往清河區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
1941年八路軍佔領此山,並控制周圍地區。在日偽軍對魯中區進行「大掃盪」時,部隊分散活動,馬鞍山成了安置傷病員和家屬的小後方。
1942年11月,日偽軍掃盪沂蒙。1942年11月9日,千餘日、偽軍,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向馬鞍山發動進攻。當時,山上只有魯中軍區二團副團長王鳳麟、中共魯中區黨委組織科長李成式和抗戰軍屬馮旭臣老人等30餘名傷病員和家屬。經過兩天一夜的激戰,打退敵人10餘次進攻,斃傷敵軍二百餘人。王鳳麟、譚克平等30餘人壯烈犧牲。這就是淄博抗日戰爭史上有名的「馬鞍山保衛戰」。
為紀念在保衛戰中獻身的英雄,1945年博山縣政府在馬鞍山建立了「馬鞍山抗日烈士紀念碑」, 碑通高210厘米,呈六棱形,刻有介紹馬鞍山戰斗的碑文,魯山區專員徐化魯題寫的「氣壯山河」4字、博山縣長毛梓材的《馬鞍山抗日烈士贊》題詞,以及27名烈士姓名。整個紀念園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建成面積8000平方米,主要景點有紀念館、戰斗遺址、怪石林、鍾鼓樓、華光寺等。
1977年12月,省革命委員會公布馬鞍山抗日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政府為紀念碑加築了水泥結構的護碑亭,整修了登上山峰的台階、護攔及山峰的掩體、指揮所遺址。1985年,在主峰的多處懸崖石壁上鐫刻了廖容標、馮毅之、錢鈞、李伯秋、吳瑞林的題詞和詩詞。
改革開放後,淄河鎮投資近百萬元開通了攀山公路,恢復了山上原有的玉皇閣、華光寺等建築,重修了烈士祠堂,塑造了「一門忠烈」烈士群雕,修建了凌雲閣等景點,安裝了風力發電機組,將其建成了融革命傳統教育與人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馬鞍山風景游覽區。一年四季,遊人如織。已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風景名勝區。
奇跡盛世出。人們又在山上陸續發現了多處新的自然景觀:2001年在馬鞍山兩側的山樑上發現了100多間石屋和烽火台;在山東峰百米高的懸崖上有一個十餘米高的八路軍頭像,浩然正氣,形象逼真,象徵了馬鞍山戰斗中犧牲的烈士的不屈靈魂,被稱之為「英雄魂」;在馬鞍山正南方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個熟睡的大佛,莊重自然,活靈活現,被人們稱之為「三泰卧佛」;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猶如一尊靜坐修行的彌勒佛,神情專一,泰然自如,線條分明——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J. 為什麼說到重慶旅遊,南岸馬鞍山非去不可

一、南岸的功能

提起南岸,我腦海里閃出的第一個具象是南山,然後會是工貿,再然後是南濱路上喜來登的雙子座…

如果用純粹的旅遊眼光去搜索,大概率會是一棵樹、彈子石老街、龍門浩老街,也許還能懷念一下洋人街。

每每想到那些老街青磚黛瓦的形象,一種歲月的溫柔總會充斥我的心胸,繾綣光陰,無視了時間的隔閡,模糊了過去與今天的區別,以混沌的感覺征服了我們的判斷,心裡有些溫柔被召喚出來,成一隻蝶,流連在滄桑人間。那些未被改變的便改變了心境,拉成一道光滑的弧線。如童年樂此不彼的滑滑梯,除了速度帶來的快樂外,我能在突破落差時回到童年。

南岸於我心中便具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它助人穿越,即便鶴發皓首,某些司空見慣的環境也能在一瞬間把人推向遙遠的過去…

二、馬鞍山

馬鞍山片區位於龍門浩街道上新街社區,與渝中半島隔江相望。

它屬於龍門浩老街的一部分,又相對獨立。即便是你已經來到了龍門浩,很大可能還是會與之擦肩而過。因為基本上你聽都沒聽過馬鞍山。

你記得嗎?

這條老街,令人動容!我唯一的遺憾是我竟然從前不知道它的存在;我最大的慶幸是我終於走進了它。

三、生長

優美的低於生活,我們在城市的角落,把一切還給最初。

重慶這座城市,該有多少值得探索的角落?該有多少值得嚮往的生活?又有多少被淡忘的曾經?

我走過馬鞍山,至少被我窺伺到了一些痕跡;我也有高興的事,盡管那些重慶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老建築已慢慢陷入沉睡,但新生後的街道,帶著對世間的深情,涅槃重啟。

時代的改變賦予了它嶄新的生命力,在過去與未來的十字路口前,它瀟灑地在人心上畫了一個圓。

於是,最初的我們與未來的我們終將相遇。磕磕跘跘以後,無論城市還是人生,都以完滿作為階段性的結局。

到重慶旅遊,南岸馬鞍山真的非去不可!

閱讀全文

與四川馬鞍山保衛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