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翼城縣工商局

翼城縣工商局

發布時間:2021-07-19 04:56:59

❶ 陽泉煤業集團翼城石丘煤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陽泉煤業集團翼城石丘煤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8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煤炭開采(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等。
法定代表人:劉彥林
成立時間:2012-08-27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40000115975467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中衛鄉石丘村

❷ 2016年翼城縣政府各領導分工安排

根據2016年8月18日翼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調整縣政府領導工作分工的通知
翼政辦發〔2016〕68號
縣政府領導工作分工調整如下:
高永賢縣長: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主抓人事、編辦、財政、監察、審計、教育。
許擁軍常務副縣長:負責縣人民政府常務工作,負責政府機關、政府法制、監察、工業經濟運行、社會保障、重點項目、行政審批、安全生產、煤炭工業、園區建設、電力運行、發展改革、物價、信息化管理、商務糧食、招商引資、民營經濟、礦產資源監管等方面工作。
分管:政府辦(人防辦)、機關事務管理局、接待處、重點辦、應急辦、發展和改革局(綜改辦)、政務大廳管理中心、監察局、經濟和信息化局(商務糧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局、安委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煤炭工業局)、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部分)、糧食服務中心、物價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工業園區管委會。
聯系:總工會、供電支公司、煤炭運銷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陽煤、晉煤、山鍛、春雷、首旺等駐翼企業。
牛永福(縣政府黨組成員):負責文化、體育、文物旅遊、廣播電視、政府網站、對外宣傳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局(文化體育部分)、文物旅遊局、廣播電視中心。
范欽國副縣長:負責財稅、政府采購、金融、保險、企業上市、國有資產監管、投資平台建設、婦女兒童等方面工作。
分管:財政局、金融辦、供銷合作社、物資管理中心、史志辦、國庫支付核算局、國際資金管理局、非稅收入管理局、政府采購中心、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國稅局、地稅局、郵政局、人行、銀監辦、工行、建行、農行、中行、農發行、郵政儲蓄銀行、信用聯社、人壽公司、財險公司及其他保險機構、煙草公司、石油公司、新華書店、銀河證券營業部及其他證券機構。
李放明副縣長:負責民族宗教、信訪穩定、社會管理、民政、衛生、計生、食品葯品、工商質監等方面工作。
分管:民族宗教局、信訪局、民政局、衛生計生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商質監局、地震局、檔案局、檢驗檢測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殘聯、老齡委、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
聯系:葯材公司。
楊文明副縣長:負責教育、科技、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局(教育科技部分)、交通運輸局、環保局、科技服務中心。
聯系:公路段。
於 樂副縣長:負責公安、住建、規劃、司法、消防、國土、人民武裝等方面工作。
分管:公安局、司法局、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國土資源局(土地管理及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陷等自然災害)、公安局交警大隊、公安消防大隊。
聯系:人武部、住房公積金管理部。
胡國華副縣長:負責農業、農村、水利、林業、綠化等方面工作。
分管:農委、水利局、林業中心、農機中心、畜牧中心、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綠化辦。
聯系:氣象局。
賈永強(政府辦主任):協助縣長處理縣人民政府日常政務工作,負責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
許正虎(縣長助理):協助常務副縣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

❸ 在歷史上,山西省翼城縣都出過什麼名人

1:上官鉝(1611年-1683年),又名鉉,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翼城縣(今山西省翼城縣)人,明朝進士、清朝政治人物。

明朝崇禎十六年,登明朝末榜進士。清順治二年,授內閣中書舍人[1]。順治五年,改山東道試監察御史[2]、湖廣湖南巡按御史[3]、江寧巡按御史等,後掌河南道御史[4]。順治十五年,改湖廣道監察御史[5]。順治十八年,任順天府府丞[6]。康熙三年,任大理寺少卿[7]。康熙九年,升任太常寺卿[8]。次年,任宗人府府丞[9]。康熙十年,任左副都御史,次年改太常寺少卿

2:上官鑒,山西平陽府翼城縣人。中國清朝官員。

上官鑒為順治三年丙戌進士,授潞安府教授、選國子監助教,歷官河南鹽道參議,再以薦兼管開歸河三府。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與試未中。著有《一經樓文集》。

3:石家紹(1791年-1840年),字衣言,號瑤辰,翼城縣封壁人。清朝官員。

幼家貧,好學,博覽群書。嘉慶己卯科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進士。歷任龍南、興安、上饒等縣知縣。後任南昌,贛州代理知府等職。道光二十年(1840年)因過度辛勞,卒於任內。入《清史稿》偱吏傳。[1]

石家紹受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推重,包曾撰《石公祠碑》。

4:袁承業(?年-?年),字紹庭,號曉艇。山西省平陽府翼城縣北關廂(今屬臨汾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特別!!!!!!!!!!!!!
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證明: 晉文公 是山西 翼城縣人!!!
歷史是嚴肅的!!!不允許胡亂編排!!!

❹ 山西省翼城縣14年營業執照多少錢

【目前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不需要任何費用的!!!】

因為根據財政部回、國家發展改革答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公布取消和免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要求,工商登記部門從2013年1月1日開始,至2014年12月31日,免徵企業注冊登記費(含開業注冊登記費、變更登記費、年度檢驗費、補(換)證、照及領取執照副本費)和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費(含開業登記費、變更登記費、補發營業執照費、營業執照副本費)。

你說到的這些100,200,300元的,估計是遭遇亂收費了。

估計是以訂報紙,或者個體私營經濟協會會費等名目進行亂收費的。
對於這種亂收費的行為,
建議你堅決拒絕繳納,
並告知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已經記下名字和工號,會到市工商局投訴舉報亂收費。
這年頭,對於這種違法亂收費的政府部門,態度一定要強硬。

❺ 山西泰鑫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西泰鑫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於2002年5月18日在山西省翼城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常海生,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製造:塑料管材、管件、滴灌、湧泉灌、節水灌溉管等。
法定代表人:常海生
成立時間:2002-05-18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200000721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唐興鎮陵下村

❻ 臨汾中平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翼城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臨汾中平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翼城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8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工程招標代理機構乙級等。
法定代表人:黃芳
成立時間:2014-08-22
工商注冊號:1200002360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翔翼西大街(翼城縣交警隊對面二樓)

❼ 山西人為什麼經商者多

要知道歷代商人最低賤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開宗明義。《史記·貨殖列傳》的這句話,當是晉商乃至一切所謂商幫、商人奔波的核心要義。 當我們回望百年晉商輝煌時,我們應該時刻記住、咀嚼此話,因為,它是研究商業、商幫行為的核心,一切均會因此而發生,也會由此而運轉。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最後成功無比,就認為或者宣稱此君一生下來就兩眼放光歌聲嘹亮,就胸懷拯救世界造福人類的大志。實際上,若真是如此,那必是怪胎,非妖即怪。可惜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妖怪是不存在的,只有人裝神弄鬼。只要你我頭腦正常,就知道人一生下來第一要務就是活著,然後才去追求活得更好。其他都是後人的意淫或者粉飾。 好,再來說晉商。說晉商厲害,厲害到什麼程度? 「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人。凡是有雞鳴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 這是山西人的一句口頭禪,經常被頗為自豪地引用。山西人在有麻雀的地方和雞鳴狗叫的地方干什麼?經商!謀利!山西商人的輝煌由此而光耀中國。 讓我們撥開歷史圖冊,看看明清時期,資本最雄厚、經營項目最多、活動區域最廣、活躍時間最長,雄居「十大商幫」之首的晉商其遼闊的勢力版圖: 寧夏,著名的大商號多是萬榮、平遙、榆次、臨猗一帶的山西商人開辦,寧夏「紅黃藍白黑」五寶之一的名葯材枸杞,半數掌握在山西人開的「慶泰亨」手中。 青海,晉商以西寧為根據地,頻繁活動於各州縣。 北京,天子腳下京師萬戶的生計更是幾乎全握在山西人手中,糧食米面行——多是祁縣人經營,油鹽酒店——多是襄陵人經營,紙張商店——多是臨汾和襄陵人經營,布行——多為翼城人經營,鮮魚口以西有布巷,全為翼城人……中國境內各地的民間貿易多為晉商壟斷。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號「六必居」、「都一處」、「樂仁堂」等都是浮山、臨汾等地山西商人首創和經營。此外,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廣東,也都有山西商人忙碌的身影。 在晉商鼎盛時期,從蒙古草原的駱駝商隊到揚州起錨出海的商船,從呼倫貝爾草原的醋坊到貴州茅台酒廠,都有山西人在釀造、經營;南起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到大阪、神戶、橫濱、仁川,西達塔爾巴哈台、什噶爾、阿拉伯國家,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他們中有不少人可以用蒙古語、維吾爾語、俄語,與北方少數民族和俄國人洽談貿易。廣州的濠畔街,多數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潮幫商人由廣州運往南洋的茶,其實也是先由山西商人在產地收購後運到廣州,潮幫商人再從他們手裡購進的。至於長江中下游一帶,揚州的鹽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長江口出海與日本的貿易,也數山西人最為活躍。山西介休范家,幾乎壟斷了對日本的生銅進口和百貨輸出。此外,還有平遙李家,祁縣喬家、渠家,榆次常家、聶家,太谷曹家,介休侯家、冀家,臨汾亢家,萬榮潘家,陽城楊家…… 晉商遺址如今遍及華夏,以晉商商號命名的古舊街巷也在九州隨處可遇。磚塊瓦礫間,百年晉商曾經的輝煌若隱若現:甘肅的老西廟,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銅鼎,江蘇揚州的亢園,安徽亳州的花戲樓。以山西商人字型大小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猶存:張家口的日升昌巷、包頭的復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寧武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等等。從黃土高原上負重而來的山西商人的心血和汗水在這里凝聚滴撒:安徽雉河集(渦陽)的山西會館,曾經是捻軍起義的發源地;著名的貴州茅台酒是1704年山西鹽商雇杏花村汾酒廠工人和當地釀造工人共同首創的。華夏大地尋常百姓口中傳誦的諺語闡述著晉商曾經吞吐海內外的輝煌與榮耀:東北流傳著「先有曹家號,後有朝陽縣」,內蒙古流傳著「先有復盛西,後有包頭城」,西北流傳著「先有晉益老,後有西寧城」……山西商人經商的地域之廣,人數之多,確實是相當可觀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百年間金錢滾滾,不斷地流入山西這塊土地上一些屋宇森然的門戶,一些家族、商號也因而財大勢雄、富可敵國。如大盛魁一家,雇員有六七千人,南隊駱駝可達一萬六千到兩萬峰,擁有的全部資產,據說可以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從庫侖(蒙古烏蘭巴托的舊稱)鋪到北京。 「祖上曾經闊過」不是虛的,曾經的輝煌讓我們在21世紀了都嘆為觀止。 山西人為什麼曾經如此隊伍龐大氣勢恢宏非常牛氣地以商業的形式縱橫華夏?或者說,山西人為什麼經商多? 孔祥毅先生在《近代史上的山西商人和商業資本》裡面分析了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山西商業發達、商人勢眾的盛況,提出了社會傳說和文字記述的多種說法以及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之所以在此摘錄他的論述與觀點,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的闡述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山西人為什麼經商多」這一問題的種種論點。 第一種,唐王朝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於太原,他們的不少好友夥伴都參加了太原起事和建立統一國家的斗爭,李氏父子奪取政權後,這些好友也做了官,後來一些人在官場失意,走上了絲綢之路。「彼時蘇杭綢緞還未發展,所銷中亞一帶之綢子,多系山西上黨潞安一帶之綢子,以及河南魯山、山東濰縣綢子,其中潞綢最多。」 但是,政界人物失意官場而經營商業,會不會成為山西人經商多的原因?商人人數遠比政界人物為多,從唐初山西從政人物看不出與晉商的因果關系,而且也沒有史料可資證明。倒是相反,商人資本發展,子弟入學讀書踏上仕途的卻有事例,恕不贅述。 第二種,明末李自成的遺金是晉商的原始資本。衛聚賢在《山西票號史》一書中說:「李自成入北京,將明朝文武諸臣八百餘人持打求金銀,及李自成由山海關敗歸,將所掠及宮中藏的銀器等,熔鑄成餅,每餅重約千兩,共數萬餅,用騾車載走。清兵進至定州,李自成敗傷……自山西大道上經過時……乃沿南山行走,至祁縣南二十里孫家河時,或者曾將現銀一部分遺棄,現在祁縣尚傳說元豐玖票號股東孫郅系孫家河人,其先人曾拾有李自成的棄金。」據衛聚賢調查,孫郅的高祖孫高山的墓碑雲:「家道中落,未有厚產……乃走關東,經營產業,漸積萬金」。孫高山是1676年(康熙十五年)到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人,那麼高山之父或祖父一定家道富實,「有拾李自成遺金之可能」。晉商萬榮縣潘家,也是清代有名的大工商業戶。民間傳說,「潘家發家的起因,是在萊河老城東門外靈青山拾得了一些生金子。」據《榮河縣志》「明末李自成一部,曾由榮河城渡河而西去」之記載,潘家商業資本來自李自成遺金。日本《中國經濟全書》說,李自成軍隊經過山西,把從北京帶來的黃金存放在康(亢)氏的院子里,後康(亢)氏拾得黃金八百萬兩,成了票號資本的來源。 李自成敗退時有無遺金,未見實證,即使真有遺金一事,亦非晉商和商業資本的來源。因為明代中後期晉商和商業資本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此時尚無李自成起義,這是什麼原因?並且,有機會能夠拾得遺金的人畢竟是個別人,能成為晉商資本的原始資本嗎?恐怕都是附會之詞。 第三種,是著名經濟史專家傅衣凌先生的看法,他在《明清時代的商人與商業資本》一書中說:「內地商業資本的發展,如山陝商人,則靠著龐大的農業地區為基礎以其地方的豐富資源,先由農業上的積蓄,逐漸地形成為巨大的地方商人。」全國有很多地區農業條件比山西好,它們的農業積累自然要比山西多,然而卻沒有形成像晉商這樣的商人勢力。 第四種意見,歷代王朝均以食鹽專賣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運城鹽池是晉商致富的主要原因。但是,長蘆鹽、淮鹽比運城潞鹽在數量、質量、銷路上都要優越得多,為什麼在那裡就沒有出現著名商人勢力?相反卻由晉商和徽州商人壟斷了淮鹽貿易? 第五種意見,認為山西的平陽、安邑、晉陽等地曾幾度建都,是全國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這是造成山西人經商多的原因。其實這都是五代以前的事,宋以後山西未曾建過都,但晉商的發展卻是在宋以後,特別是在明清時代,這又如何解釋? 還有人說,山西人貧志劣,貪圖小利,善積蓄…… 我們可以看出,諸多論點與意見,似乎都不能完全成立,諸多說法中並沒有一個讓孔先生和其他先生統一認識的論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山西人如此大規模地經商呢? 自古至今,商人在中國各個社會階層中所處位置是比較低賤的。歷代的「士農工商」,商人總是排在最後一位。「朝廷貴農,而不樂於耕;朝廷賤商,而人日趨入市,則以為商賈之利勝於農也。」(《恰青堂詩文集》卷一)早在戰國時代秦國就規定私自做小生意的要罰為奴隸,「事未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西漢初年,規定商人不能做官、騎馬、乘車、穿絲綢衣服。就連商人的子孫也不能倖免。當時明令規定:「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除政治上的壓制外,對商人在經濟上的勒索也非常嚴厲,「重租稅以困辱之」。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家園佔有名田,違者沒收其田地奴僮。又如人頭稅,「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錢,唯賈人與奴婢倍算」。唐代規定「工商雜類,不得預於士伍」。此外,國家對商業活動也管理很嚴。唐代政府征當鋪典當稅、糧食買賣稅「四取其一」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商賈的財產稅,每緡稅二十。甚至死人和蔬菜瓜果過關也要納稅。明代政府在各府、州、縣、市、集都設立了商稅機關「稅課司局」,並到處新設「抽分局」,以加緊對市民和商人的勒索。直到清代,清朝的統治者還說:「……觀之四民之業,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迫不得已,人是不從商的。經商在外,「必適父母,別妻子,離鄉井,淹歲月,歸來無時」,「幸獲多資,走馬牽車捆載而歸,不幸則困死於外者往往也」。 中國人做什麼,都愛和文化沾親帶故。其實,細究幾千年中國之所以不崇尚商業,實際上根源恰恰是文化的因素。在過去的中國,士農工商等級制本質上是儒家道德至上思想在社會秩序上的體現。儒家重視道德,因此在儒家看來,人的社會地位的高低應該是取決於該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理想的狀態是:道德水平越高,你的社會地位就越高,道德水平高的人領導或管教道德水平低的人。朱子所謂:「君子無小人則飢,小人無君子則亂」。從理想角度講,士是讀書明理的聖賢之徒,當然道德水平最高。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與當時重義輕利的主流價值觀相悖,商人的道德水平是受到全社會批評的,即所謂無商不奸,唯利是圖,當然道德最卑下。農工兩者夾在中間。其中農民老實本分,故在工人之上。除過這一因素之外,另一方面,歷代帝王總結統治經驗深知,商業繁榮、城市發達之際,也往往是土地兼並和高利貸橫行之時,是王朝傾覆之日。因此,總是採取重農抑商政策。 那麼,在這種深厚的社會環境背景中,晉商興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孔祥毅並沒有給出答案,孔先生只是羅列、綜述了相關觀點並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實際是對上述的觀點加以否定了。

❽ 左姓氏 族譜,詳細說明,我現在沒派名了

全國左氏宗親族系很多且繁,每支都有各自的班行輩份,你可搜索網路左氏族譜班行,看有沒有與你父輩以上輩份相同的。如果有,你就知道剛字輩以下的輩份。而且你還可依此而認祖歸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閱讀全文

與翼城縣工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