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城市公共服務提升

城市公共服務提升

發布時間:2021-07-19 04:11:47

❶ 一個城市的公共服務指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回,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答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是指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由政府管理,市場不提供的產品,政府提供產品,這部分都叫公共服務的領域。政府公共服務主要有義務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交通,消防等等,這一系列,凡是私人不提供的。另外還有一些准公共領域,准公共領域比如說需要收一些費,但是政府有補貼的部門,比如說城市的公交系統,叫准公共部門。

❷ 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幾點思考

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那些林立的高樓、直入雲霄的大廈、環境優美的小區、大型商場和超市都成為「城市」的代名詞,城市是我們的居住環境,誰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方便、快捷、安全、舒適的環境中。然而城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同時又是社會經濟發展歷史過程的體現。改革開放20餘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省市地區都在加快城市化進程,我國城市得到迅猛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城市管理問題也就日益突出,城市規劃、社會保障、土地住房、環境綠化、公共安全等等,如何保證城市化進程的順利進行,如何解決現代城市中的各種管理問題,各級地方政府也在城市管理問題上也做了很多思考和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嘗試。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我國城市下一步的發展,正面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提高現代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城市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並盡快與國外先進的城市管理方法接軌,已成為迫切之勢。作為一名基層鄉鎮幹部,本人就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淺談一下自己膚淺的認識: 一、正確理解城市管理內涵。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採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即「大城管」和「小城管」兩層含義。 二、冷靜分析城市管理現狀。 城市管理是個大概念,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三個基本環節。三個環節當中,規劃是龍頭,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三者相互銜接、有機配合,便構成了城市高效運行的一個整體系統。 (一)從規劃編制的總體狀況來分析,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頻繁。 2、城市規劃編制內容不符合城市發展要求。 3、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方法存在缺陷。 4、城市規劃實施有障礙。規劃審批周期長。 (二)當前城市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 2、城市整體面貌缺少特色。 3、城市建築質量不高。 (三)當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市管理體制不順暢。 2、城市管理綜合效能不高。 3、城市管理執法不夠文明。 4、市民城市意識有待提高。 三、緊緊抓住城市管理中的難點、重點問題。 1、流動攤販難控制。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早、夜流動設攤屢禁不止。二是使用三輪車、手拉車兜賣水果現象日益增多。三是少數民族人員流動設攤取締工作難度大。 2、「五小行業」難治理。「五小行業」主要包括:餐飲業、加工業、洗車業、修理業、娛樂業。「五小行業」存在規劃滯後、環境衛生差、污染嚴重、居民投訴多、經營面積小等問題,這些行業大部分是沿街開設、越門擺物、衛生設施不全、油煙排放設施差,「臟、亂、差」現象嚴重,同時還存在不同的食品安全隱患,大多數都是以下崗職工、失地農民、外地打工者為主,而且還存在流動性大,業主更換頻繁,職能部門難以及時掌握情況和有效控制,對其實施長效管理難度大。 3、「三線」亂拉難整治。三線」主要指:供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主要是「三線」施工無規劃、無標准,不統一,到處是「蜘蛛網」,造成居民住宅牆體損壞和生活不便,損害了市民的居住環境,給街道、社區管理工作帶來了難度,鐵通、網通、電信三家企業在施工時沒有徵得相關市民和社區物業管理部門的同意,私拉、亂接現象比較突出。 4、違法建築難拆除。違章搭建是影響城市面貌,城市環境的主要問題,也是城市管理很難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六大類:天井搭建、屋頂搭建、樓道搭建、鴿棚搭建、破牆開店,破牆開門。基本上存在兩個規律,一是仿效,認為人家搭了我為什麼不能搭,有一種一個帶一片的現象。二是拆除難度與居民投入程度成正比,即居民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拆除難度越大。 5、部門之間難協調。城市管理工作面廣量大、情況復雜,需要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但現實中各部門常常各自為政,綜合管理成效相當低下。如亂停車問題,逆向行駛問題,造成道路擁阻、市容混亂,交警、公管、城管等部門因管理職能未交接,未能長期通力協作,致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等等。 四、深入學習借鑒國外先進城市管理模式。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國家,是國際公認的「花園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成功地在世界上樹立了它的城市品牌。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特點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規劃、建設和管理相分離。該國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分別由不同的相互獨立的部門承擔。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重建局負責,它為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制定宏觀的框架;城市建築的單體設計和建設是由建屋發展局負責;城市管理職能則主要是由市鎮理事會行使,同時還有園林部門和衛生部門共同參與。各部門之間除了定期進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幹涉各自的職權范圍,權責明確,便於城市管理規范化進行。 2.法制化的城市管理。首先建立一套完備的城市管理法規體系,且操作性極強。其次,城市管理的執法力度很大,「嚴」字當頭,其違法罰款數額高之外,而且還有一種獨特的處罰:亂扔垃圾初犯罰款200元,累犯者就要被處以3至12小時的勞役,而且還得穿上標有「我是垃圾蟲」的特製服裝,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打掃公共衛生,一次至少3小時以上,並在媒體上曝光。

❸ 如何提升城市道路服務水平

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設質量、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指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和社會自治等手段,通過城市管理目標量化、管理標准細化、職責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精緻、細致、深入、規范」為內涵的城市管理模式。當前,很多城市在推行精細化管理。實踐表明,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把建立標准化管理體系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城市標准化管理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制定管理標准、建立標准化體系兩方面內容。建立管理標准,就是按照執法標准化、管理標准化、公共服務標准化的要求,在各部門建立管理標准,實現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建立標准化管理體系,就是在各部門管理標準的基礎上,形成整體的管理體系,從服務工作流程、崗位工作要求、服務質量要求、質量評價考核等方面對城市管理行為進行規范。建設以網格化為支撐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務系統。城市網格化管理是以一萬平方米為基本單位,以社區行政區為分界,將轄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由城市網格監督員對所分管的網格進行全時段監控,同時對靜態城市部件與動態城市事件進行定位分類管理服務的一種方式。網格化管理為精細描述管理對象、精確採集管理服務信息、精準處理管理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撐,可以保證管理服務活動快速靈敏反應。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應將智慧城市理念運用於城市管理,大力發展智能規劃、智能建築、智能交通、智能園區建設,通過信息資源的整合與運用,建立網格化、數字化、智能化和屬地化的管理服務模式。把依法管理貫穿於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始終。法律制度是各項工作規范高效運行的根本保障。應全面梳理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細化自由裁量權標准,確保處罰的合理性與公平性。整合執法資源,建立一支由公檢法、職能部門和街道組成的綜合執法大隊,整合城市經濟執法體系、城市建設執法體系、城市管理執法體系、社會公共服務執法體系、公共安全保障執法體系五支執法體系的工作力量,實現聯合執法、協同執法,降低執法成本。建立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管理的管理網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市民生活得更舒適、更健康、更方便。因此,應特別強調在便民、利民基礎上的精細化管理,強化社會化導向,倡導公眾參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社會化,是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應推行公共服務社會化,採用服務外包和購買服務等方式,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城市管理服務中的難題,降低城市管理服務成本;推行社區管理社會化,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加強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拓展社區服務職能。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指標考評體系。可以組建以政府為主導、政府機構和第三方中介組織為主體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考評隊伍,構建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組織保障、綜合執法、市政設施、市容環衛、數字化管理等內容為主體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評價指標體系,並將其納入各部門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評結果定期向社會公布,讓廣大市民監督。根據考評結果,對相關部門進行綜合考核,對其管理和服務行為進行調整,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績效評估提供依據。

❹ 如何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

「互聯網+」下如何能更好的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著力。
一、以「互聯網+」解決方案為抓手,搭建互聯網便民平台。
2015年4月13日,上海市政府與騰訊公司在滬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依託上海市相關產業基礎和政策資源,結合騰訊公司網路社交、創業基地、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領先優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特別是優化完善政府公共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此次框架協議的簽訂把互聯網+應用到了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刀刃之處。各地可參照此次框架協議,充分利用各地基礎數據資源,搭建互聯網便民平台,把日常所需的居民購物、出行、學習、教育、信息服務都添加到該便民平台模式中,通過此平台為便民夯實基礎。
二、以「互聯網+」技術為依託,實現無線熱點全覆蓋。
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無線熱點基站,把無線城市項目打造的更能貼合民眾需要。可以將無線熱點覆蓋到整個城市,包括社區、街道。熱點內容包括居民出行、醫療、教育、社保、養老和居家服務,同時應重點打造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家庭,實現社會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
三、以「互聯網+」為溝通橋梁,拓寬政民交流新渠道。
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打破了傳統政民面對面交流的局限。網民可通過互聯網發表自己對事物的觀點、表明自己的立場,以及可以對政府服務提出意見和意見。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會通過互聯網傾聽「人民的聲音」,並且與網民在線交流。現在網路舉報、網路投訴、網路建議等多種平台增加了政府和民眾之間的溝通交流渠道,使得政府能夠傾聽到更多的心聲,根據民眾的建議提升服務能力。當前互聯網技術發展之快,多種媒體渠道可以充分利用。政府機關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網站交流平台、政務微博等多種方式,讓民眾參與到政府工作當中,發表他們的觀點,從而能夠全方位的認識不足,提升服務能力。
伴隨知識社會的來臨,還有無處不在的數據資源,我們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從創新、開放多角度充分利用,從而改變政府工作的方式方法,引領工作服務「新常態」。

❺ 城市公共服務有哪些

公共服務包括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崗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福利體內系,促進教育、科技、文化、容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發展,公共服務還包括政府管理,如經濟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發布公共信息等。

目前在我國公共服務包括四大類:一是基礎性的公共服務,如基礎設施、水、電、公路、電信等;二是經濟性的公共服務,如規劃與計劃的制定,規范的監督,宏觀調控,資金的動員與分配等;三是社會性的公共服務,包括教育、衛生、科技、文化、人口等;四是安全性的公共服務,如國防、警察、消防等,用以維護整個社會安全與穩定。通過提供公共服務,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均等地享受發展和改革的成果

❻ 為提升城市品位,跟進公共服務設施,A市城市升級改造工程引起市民廣泛關注,或贊成或反對,各種聲音紛至


(1)尊重公民的民主權利,拓寬公民政治參與渠道,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發揮黨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2)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做為最高的價值標准。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

與城市公共服務提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