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1、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屬於事業單位,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集集人才交流、人才引進、就業與失業管理、勞務交流、人事外包、人才派遣、人事代理、檔案管理、人才評測、畢業生就業指導等服務功能於一身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服務機構。
3、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工作職責:
(1)宣傳貫徹執行國家的就業再就業方針政策,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
(2)全面掌握轄區內城鎮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村勞動力等人力資源情況,掌握企事業單位用工需求情況,建立基礎信息庫。
(3)協調指導全區人力資源分市場,做好就業再就業政策工作。
(4)負責崗位開發、職業介紹的統計和供求分析等工作,提供職業指導、就業指導、求職登記、推薦就業等職業介紹服務。
(5)負責公益性崗位和組合型小額擔保貸款項目的開發及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的申報工作。
(6)負責創業項目的開發、收集及評估。建立創業項目資源庫和創業意願人員檔案資料庫;指導創辦公益性的社區創業實體;為各類人員提供創業指導服務。
(7)組織各類培訓,抓好勞務輸送、就業崗位定單培訓。增強培訓針對性和適用性,注重培訓與就業再就業的有效結合,建立完善培訓就業再就業互動機制。
(8)開展勞務交流,提供勞動就業政策咨詢等工作。採取經驗交流會、洽談會等宣傳形式,為創業者提供創業經驗交流。
(9)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㈡ 人社局的職能范圍是什麼
機構職責
(一)高縣人社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全縣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並組織落實創業、就業援助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政策,提出就業資金安排計劃並組織實施。
(2)公共就業服務局職能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設下列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信息、安全、機要、保密、信訪、政務公開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司。組織開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研究和改革推進工作,承擔重要文稿起草、協調專家咨詢、新聞發布等工作。
(三)法規司。組織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四)規劃財務司。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相關社會保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制度。承擔統計、信息規劃、國有資產管理、內部審計、有關國際援貸款項目等工作。
㈢ 城市公共事務管理局具體做什麼工作它的職能是什麼
這是個新興政府部門。許多地方都沒有成立,詳細職能不明。
城市公共事務管理就是指城市公共部門面向城市公眾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包括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和維護,提供和加強就業崗位,社會保障服務,興辦和支持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及時發布有個社會信息,為社會公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參與公共事務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創造相關的條件。
一般的機關事務管理局的主要職責 是(一)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事務的管理、保障、服務工作,擬訂工作規劃、制定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對全省機關後勤管理和服務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二)組織擬訂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後勤體制改革規劃並監督實施,協調解決機關後勤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三)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配置標準的執行工作;承擔清查登記、產權界定、資產評估監管、資產處置、年度審核、統計報告等工作;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績效考評和國有資產有償使用的管理、稽查工作。 (四)按規定組織實施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關規章制度;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公共用房建設、房屋維修、政府采購、公共機構節能等專項經費的匯總、審核、上報、使用和管理。 (五)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房地產管理工作;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土地管理;承擔公共用房和辦公區建設的規劃編制、項目審核、建設監管、權屬登記、使用調配;編制公共用房修繕計劃,審批修繕項目並組織實施。 (六)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住房制度改革和建設工作;負責公務員周轉性住房的項目匯總、審核和上報,承擔集中建設和配售管理工作;負責維修改造危舊住房。 (七)負責指定范圍的領導幹部和有關服務對象的生活服務管理工作。 (八)指導和推動全省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制定公共節能規劃和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公共節能工作的考評及能耗統計工作;負責全省新建公共機構節能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的方案審核、建設監管、效果評價工作。 (九)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實施工作;承辦采購項目的匯總審核、招標方式審批、信息管理、專家管理、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合同備案管理、供應商投訴管理等工作。受委託承辦集中采購目錄外的項目采購。 (十)負責協調聯系各市州人民政府駐蘭辦事機構,聯系兄弟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市人民政府駐甘肅辦事機構。 (十一)承辦省委、省政府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㈣ 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的工作員主要是做哪些工作該崗位屬於哪種類型
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的職能是:為各類勞動者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為用工單位介紹滿意的員工.該崗位屬於政府服務行業,屬於行政單位,還是不錯的。祝你好運。
㈤ 就業局是什麼單位
局級事業單位,隸屬勞動和社會保障大部領導,局內設置辦公室、財務處、職業介紹處、就業訓練處、富餘職工管理處、失業職工管理處、勞動力資源開發處、勞動就業企業處共八個職能處室。
㈥ 就業服務平台的職能應該有哪些
三支一扶的時候,會面臨選崗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崗位會映入我們眼簾——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很多同學對該崗位缺乏了解,那這個崗位到底是什麼呢,具體有什麼要求和職能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三支一扶中「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崗位做什麼
一、關於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的介紹
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是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主要負責勞動就業指導、培訓、辦理失業登記及其他社會保障類工作,簡而言之,就是為基層提供最基本的就業服務的機構。換句話說,如果你失業了就可以去這個平台咨詢就業信息或者獲取技能培訓,讓你重新再就業,保障自己的生活。那麼它在現實中到底會發揮哪些具體的職能呢?
二、關於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職能的介紹
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職能相對來說比較廣泛,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這么幾大類:
(一)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咨詢服務
負責宣傳國家、省和地方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負責為勞動者提供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業務咨詢服務;宣傳轉移就業、自謀職業、回鄉創業的先進典型,引導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簡而言之,負責勞動就業政策和法律在基層的落實和幫助。
(二)提供培訓就業服務
負責轄區內城鄉勞動力資源、登記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流動就業人員的調查、建檔、統計工作;負責轄區內登記失業人員日常動態管理和就業服務工作,協助落實扶持政策;負責收集、發布技能培訓、就業崗位信息,組織轄區內農業富餘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服務,組織其轉移就業等。簡而言之,為基層人群提供就業培訓的服務,實現再就業。
(三)提供社會保險服務
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參保接續工作;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負責轄區內企業退休人員社會保障等。簡而言之,為基層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社會生活保障。
三、關於報考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的條件介紹
對於該崗位的報考條件,不同的地方要求不同,從學歷上講大體上專科以上學歷就可以報考該崗位,有些地方要求本科學歷以上;從專業性來講,大部分不限專業要求,個別需要崗位必備的專業性人才;從素質上來講,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和口頭表達能力等。所以報考該崗位的條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松的。
㈦ 山西省就業服務局的內設機構
職業介紹處主要職能:承擔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農村轉移勞動力需求登記、就業推薦、跟蹤服務;指導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發放管理《就業失業登記證》等;
就業援助處主要職能:承擔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開發和管理公益性崗位,開展失業人員再就業服務工作等;
創業指導處主要職能:創建創業項目庫、創業孵化基地和項目評審專家庫,承擔全省創業培訓師資和指導師的培訓,審核認定創業項目,開展創業咨詢和創業幫扶工作;
人事代理處主要職能:指導全省人事代理業務,受理單位和個人存放人事檔案,代收代繳社會保險等服務;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會保險補貼並監督、管理;
失業人員管理處主要職能:指導全省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向失業人員支付失業保險金,辦理失業人員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等相關工作;
市場信息處主要職能:負責各類創業、就業信息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維護全省職業供求信息庫、創業項目庫和技能培訓資源庫;發布職業供求信息和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等。
㈧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指的是哪個部門,各省市都統一么
嗯 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基本每個省都是統一的
㈨ 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是個什麼樣的單位事業單位還是參公管理待遇如何請詳細告知,有分加
中心是參公,但所就不是了。正式編制的人不多,但工作不算忙,因為真正想專找工作的,都通過私屬營的獵頭公司或網路招聘公司,就業服務中心提供的崗位大多數是缺乏勞動技能的,而且很大部分是政府機關提供的類似於工勤崗位的工作。因為中心可以有便利聘請工勤人員,所以總的來說,工作不算忙。如果是正式參公編的員工,就跟公務員的待遇差不多(略差一點),如果是中心聘用的工勤人員,那就基本上只比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高15%-20%左右。
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做什麼的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能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擬訂相關發展規劃、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擬訂機構改革人員定崗和分流政策。
(二)貫徹執行公務員分類、錄用、考核、職務任免與升降、獎懲、培訓、交流與迴避、辭職辭退、申訴控告、職位聘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負責區政府各部門國家公務員非領導職務的設置和職數管理;依法對公務員實施監督,負責公務員信息統計管理工作。
(三)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促進人力資源流動的政策措施,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綜合管理人力資源市場和流動調配工作。
(四)負責促進就業服務工作,擬訂並實施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並實施就業援助制度;負責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
(五)擬訂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負責就業訓練、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技工等級考核工作;指導管理職工技能培訓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工作;完善職(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
(六)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執行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准;貫徹執行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貫徹執行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承擔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責任。
(一)管理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公務員局。國家公務員局的人事黨務、機關財務後勤、離退休幹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事務,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的職責分工。畢業生就業政策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會同教育部等部門擬訂;畢業生離校前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教育部負責;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
(三)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