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東園村胡氏有多少人
始祖明德公,居於湖南嘉禾縣以及附近縣市
字派是:
思椿公七子排行......自咸豐二年合譜以冶字輩後始統一字輩為:冶化純熙久.,承平雅頌揚,咸亨宣惠澤.,迪教重倫常.........蘇湖安定著,積裕喜流長。共百字。石丘下村己用到咸字輩。到咸字輩。
舜昶公後裔排行: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均,景孟逢廷道,會文賢良芳,正顯光明祖,治化純熙久,承平雅頌揚,咸亨宣惠澤.,迪教重倫常.........蘇湖安定著,積裕喜流長。共百字。
以上是舜昶公後裔居石丘下字輩排行。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綱,芳均夫文宗,祖啟甫思秉,正中和順富,後同上。
以上是舜昶公後裔居上宅排行。
舜昶公以下子忠公一子文欽遷郴州平都後裔遷永興縣郴州市未錄入。
舜潮公:
明時元春思,舜少孟仲季,八九百千福,紹秉金仁玉,貴大夭尚賜,後同上一樣。
以上是舜潮後裔居新田縣洞心排行。
舜傑公:
明時元春思,舜少五千德,細均進富仁,
永祖宗應,正朝尚大明,後同上。
以上是舜傑公後裔居桂陽縣岩口排行。
舜會公: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德,宗仕以湖甫,秉仁義大智,信文章華國,後同上。
以上是舜會公後裔居石燕排行。
舜舉公:
明時元春思,舜少五千萬,原孟祖廷道,會文玄元正,德興開泰仁,後同上。
舜舉公居小鳳.排行。
舜連公:
明時元春思,舜夭時雲紹,希彥永伯信,............................................,後同上。
舜連公後裔居平世胡家排行。
舜欽公: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光,宗享受福祿,存應春朝廷,四良牙相永,後同上。以上是舜欽公後裔居宜章排行。
欽公後裔居臨武.蘭山.連州湖江頭本刊未入。
元勛公後裔排行:
明時元春思,千萬季
辛,
孟仕源廷,文潮珠世通,道泰賢才盛,後同上。
思善公居臨武縣後裔排行。
明時元春思,承心叟甫均,自彥友汜秉,仲士鳳嗚堯,舜賢才生應,後同上。
嘉禾胡氏的具體分布如下:
嘉禾長溷洞胡氏
始遷祖正林公、明新公,清康熙間由石邱下分遷長溷洞。至1930年,凡23戶,男49人,女42人,共91人。
嘉禾黃泥沖胡氏
由嘉禾上宅分遷此。
嘉禾廣塘胡氏
始遷祖本孔公,清乾隆間由石燕來遷此。至1930年,共15戶。
嘉禾石燕山胡氏
始遷祖明德公,字復初,江西南昌人,宋淳化間進士,奉祭九疑,經桂陽石燕時,喜其山水乃定居於此。後人分布於石丘下、龍潭、蓮荷鄉、大湖及廣東等地。
嘉禾翰門胡家胡氏
自嘉禾上宅分遷此。至1930年,凡29戶,男73人,女68人,共141人。
嘉禾牛矢岡胡氏
清道光間由嘉禾石燕遷此。至1930年,僅一戶。
嘉禾平世胡家胡氏
支祖時升、時傑,明時由嘉禾石燕分支。
嘉禾下鄒山胡氏
始遷祖舜籍公,清嘉慶間由嘉禾上宅遷此。
嘉禾上鄒山胡氏
支祖化驊公,清道光初年自嘉禾上宅遷此。
嘉禾溪子頭胡氏
始遷祖朝用公,明時自嘉禾石燕初遷大山窩爐下邊,後居溪子頭。
嘉禾長田尾胡氏
支祖文獻公,清道光初由嘉禾石燕遷此,以墾荒起。
嘉禾白馬廟胡氏
始遷祖文獻公,與嘉禾長田尾胡氏同祖,自嘉禾石燕分遷此,以墾起。
嘉禾石板頭胡氏
始遷祖文標公,自嘉禾石燕遷此。至1931年,共21人。
嘉禾黃泥宅胡氏
始遷祖仁愷公,明末由石燕徙藍山雞婆田,後遷嘉禾黃泥宅,以墾起。
嘉禾松家山、新屋場胡氏
始遷祖仁舉公,由嘉禾石燕分遷此。
嘉禾石丘下胡氏
始遷祖舜脈公,自嘉禾石燕始遷馬鞍山,後遷石丘下。至1930年,凡214戶,男456人,女393人,共849人。
嘉禾坦洞坡胡氏
始遷祖章漢公,自嘉禾石燕遷坦洞坡(即坦塘坡)。至1930年,凡49戶,男101人,女103人,共204人。
嘉禾小鳳胡氏
始遷祖萬先公,由嘉禾石燕分支小鳳(一名起鳳)。
嘉禾上宅胡氏
始遷祖芳伯公,元延祐年間由石丘下初遷小湖,旋遷大湖(即上宅)。至1930年,共1563人,族人分布麻池田、白竹園、焦元沖幾十處。
嘉禾蛟龍潭胡氏
始遷祖堯琦公,自嘉禾上宅遷此,以畜牧起家。至1930年,凡107戶,男218人,女216人,共434人。
嘉禾馬家坪胡氏
始遷祖思恩公,由嘉禾上宅遷此,族人分析龍家洞、三將軍。
嘉禾水源下胡氏
自嘉禾石燕分遷此。
汝城三塘胡氏
始祖銓公,傳七世深齋,由江西吉安府薌城徙郴州之漚東草塘。深齋傳三世至仕國,宋末徙桂陽江頭湖上宅。再四傳,關一郎徙三塘、官享等處;關二郎徙石泉;關四郎徙秀溪;關五郎徙資興獎溪;關六郎徙星岸。至1932年,已傳34代,共5000餘人。
汝城中桂胡氏
始祖念五郎,宋末由湘潭縣遷桂陽東藏胡家坪。傳六世至瑞伯,遷馬橋、中桂。後裔析矮江胡家、馬橋、晴塘。至1932年,已傳33代,共280餘人。
零陵郵亭圩胡氏
始遷祖思衡公,明景泰間自嘉禾縣石燕坪來此。
湖南永州零陵區郵停圩[梅溪]胡氏
始祖彥林公.彥海公,明末清初自江西吉水遷於此地,現有族人3000左右,湖南道縣沈章塘為彥海公後裔.
字輩:彥.志------應有興文學朝庭,惟期良仕獻[建]忠臣[純].昌大光明立新基,邦安家治樂長春
東安胡氏
始祖何慶公,元末為避戰亂自外地徙居沙子灣(今新圩江鄉境內)。其子祖一、祖六再徙石盆邸、長沖。後人分布於尖帽嶺、玉成嶺、黃泥洞、大盛橋、野豬沖等地以及武岡。
道縣洪家宅胡氏
宋太平興國年間,始遷祖茂才公由山東青州移居道州濂溪江洲邊。族人分布於洪家宅、塘梘、板塘、松柏塘、龍背嶺、牛橋、寺院胡等村。
寧遠胡氏
原籍江西洪都(今南昌),宋淳熙4年(1177),始遷祖烏山公任寧遠縣令,殉難葬於寧遠東城鄉。長子居東僚(今上胡家),次子居東城(今下胡家),三子徙嘉禾,四子居石城(今琵琶鄉)。
藍山半洞胡氏
始祖滕公,宋隆慶間居石燕。五代孫五世遷藍山楠木橋。六代孫少九遷居城內。二十七代孫集東,分居半洞。至1931年,凡45戶,男120人,女89人,共209人。
藍山大圍胡氏
始祖藤公,十四代孫希貞居大圍。至1931年,凡16戶,男25人,女24人,共49人。
藍山羊樓下胡氏
始祖藤公,二十三代孫榮旦分居此。至1931年,凡23戶,男52人,女49人,共101人。
藍山魁星樓胡氏
始祖滕公,二十三代孫榮賜自藍山縣楠木橋遷此。至1931年,凡22戶,男60人,女38人,共98人。
藍山南平鄉下平山胡氏
始遷祖壽公,由嘉禾分居此。至1931年,凡50戶,男112人,女108人,共220人。
藍山大慈鄉岩口鋪胡氏
始遷祖方榮公,由宜章來藍,居岩口鋪。至1931年,凡12戶,男29人,女19人,共48人。
藍山大慈鄉藍後上中下村胡氏
始遷祖國榮公,清時由常寧大橋胡家遷藍山。至1931年,凡46戶,男95人,女69人,共164人。
藍山鳳感鄉鳳形沖胡氏
始遷祖文學公,清光緒時由衡州來。至1931年,共8人。
藍山鳳感鄉龍泉塘胡氏
清康熙間由臨武遷來。
藍山舜鄉黃南沖胡氏
始遷祖慶古公,清時由嘉禾遷來。至1931年,凡4戶,男12人,女14人,共26人。
藍山舜鄉小里園胡氏
始遷祖昌主公,清順治時來自廣東。至1931年,凡3戶,男11人,女9人,共20人。
藍山舜鄉高良頭胡氏
始遷祖興祥公,清乾隆時來自宜章。至1931年,凡4戶,男5人,女7人,共12人。
新田山口胡氏
始遷祖十二郎,清乾隆間自江西遷居湖南新田縣山口社門內。族人分布於鵝公井、零陵等地。至1948年,已傳20代,男女丁口約2000人。宗祠位於山口。
新田梘頭、十字胡氏
祖居江西泰和縣,南宋淳熙元年(1174)遷嘉禾石燕,淳祐元年(1241)再遷新田,現居梘頭、十字等鄉。
新田魚溪胡氏
始祖九九郎,宋時由江西鵝頸塘遷湘,開基於新田仁智鄉魚溪。族人多分布在驥村。至1948年,男女丁口共240人。宗祠在魚溪。
新田驥村胡氏
始祖九九郎,宋元時自江西吉安因避侗傜亂事遷湘,開基於新田縣仁智鄉驥村。族人多分布在楊家、槎源、黃公塘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1050人。宗祠在驥村。
新田馬步嶺胡氏
始遷祖登科公,清順治年間因避亂自零陵縣遷新田縣仁智鄉馬步嶺。至1948年,已傳11代,男女丁口共193人。宗祠在馬步嶺。
新田新墟胡氏
始遷祖長茂公,字祚華,清咸豐間由江西廬陵因洪楊革命而遷湘,開基於新田縣長信鄉新墟。至1948年,已傳4代,凡16人。
新田明義胡氏
始遷祖明德公,兩晉時代由江西省南昌縣因奉欽命祭九嶷事遷湘,開基於新田縣明義鄉,族人多分布在石愁灣、洞心、長沖坊、平樂坊、楊家洞等地。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4000餘人。宗祠在平樂坊。
新田三和胡氏
始遷祖孟常公,元順帝時代由本省桂陽縣遷新田縣三和鄉頒村胡家。至1948年,已傳20代,凡500人。宗祠在三和。
新田鵝公井胡氏
始遷祖鍾獻公,清康熙年間由零陵縣因避亂而遷新田縣崇益鄉鵝公井。至1948年,已傳12代,男女丁口凡130人。
雙牌青山裡胡氏
始遷祖明一公,字月亭,明洪武時自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零陵永政鄉西居里(今屬雙牌青山)。宗祠建於麻芝灣。清康熙36年(1697)有諱鎬、多、容、從、
欽、銖者徙居四川遂寧。清乾隆15年(1750)湘蜀曾合譜,1999年續修。從隋唐奉璋公至明一公三十二世字輩:奉天承命,日月照臨,初開宇宙,奠定乾
坤,安綿世澤,朝作忠臣,既壽永昌,萬代常明。明一公入楚字輩:四三千萬,貴榮良大,文士金其(之),應(玉)國(紹)弘(宏)世。清乾隆15年
(1750)楚蜀合訂字輩:學(子)正開宗,尚志登朝,又希維興。
黔陽供洪鄉石修胡氏
始遷祖榮欽公,南唐衛國公贇十八世孫,世居江西泰和,明洪武時避禍棄官,隱跡湖南黔陽,居羅翁山之野,永樂年間遷居黔邑供洪鄉之石修。清嘉慶15年(1810)纂有族譜。
漵浦胡氏
始祖德基公,晉江州刺史,子二十三人,皆以"寧"為字,十一子權寧、二十子漲寧,其後裔明初多支遷湘,落籍漵浦。權寧後裔住三、四都,漲寧後裔住二、五、
六都。1935年九修族譜。班派:榮春源添明,志應朝廷景,大興萬世新,昌瑩行求淳,揚名(休)顯(光)上策(國),濟美耀宗親,理學箕裘續,麟經軌范
遵,產(鍾)奇昭令緒,毓秀邁群倫,衍慶在(維)敦篤,薦馨典恆(永)陳。
漵浦乾汊胡氏
始遷祖作源公,原籍河南開封。明永樂時,同劉伯川來漵屯田,遂家乾汊。
漵浦鶴田壠胡氏
始遷祖若虛、先保二公,明永樂2年(1404)同由貴州五開衛撥屯徙漵浦鶴田壠。
漵浦蜈蚣屯胡氏
始遷祖尚志公,明初由貴州黎平徙漵浦蜈蚣屯。
漵浦羅洪胡氏
始遷祖壽一公,明代由澧州徙此。
漵浦陳家坡胡氏
始遷祖顯謨公,清初由新化徙此。
漵浦思婆溪胡氏
由安化徙此。
漵浦絲羅溪胡氏
始遷祖奇公,由沅陵徙此。
麻陽胡氏
始祖受公,居黃州府黃崗縣龍叫灣,明永樂2年(1404)拔軍屯辰溪縣永安庄。其後裔遷居麻陽高村竹林坪,後又分遷各方。裔孫廷熙生有四子,清乾隆間,長
一龍居胡家灣,次一點居谷積潭,三一大、四一壽居竹林坪,智強移居涼亭坡。後人分布於胡家、廟坳、倉屋等地。老字派:興秉敬朝士單啟道宗。清道光2年
(1822)修定字派:興秉敬朝仕旦啟,道宗世德定永安,天國民良正昌大,長有棟材慶萬年,耀前繼緒家聲振,玉樹聯芳及弟先,景運義開登乍壽,經綸克展樂
堯山,祖公垂蔭玄嗣盛,保衛江河欽俊賢。岩門涼亭坡胡氏字派:文智正茂興,慶啟勝朝庭,一永光宗耀,天星定國貞,高大寬廣博,清明真和平,富貴經悠久,道
德利乾坤,世代榮華順,熾昌運常亭。會同胡氏
始遷祖巨智公,元時授資德大夫兼翰林侍講,因避元末之亂而徙居會同。
會同胡氏
始遷祖有謀公,江西吉安府永豐人,元至正20年(1360)任靖州永平令,而家於會同。族人分布於龍孔、茶溪、楊柳沖等地。
會同胡氏
始遷祖原宗公,江西饒州鄱陽縣人,宋寶祐丙辰(1256)進士,任雲南昆明縣令,解組歸經會同而家焉。族人分布於黃毛、官洲、瓦窯等地。
靖州古二里胡氏
譜稱始祖勛公,謫靖為昭信校尉,由上蔡遷居石家驛。
靖州大由胡氏
明洪武2年(1369)源公居和州東良鄉,征蠻有功,授指揮。生有二子:成、勝,為義勇將軍,分居靖之大由鄉。至清光緒34年(1908),已傳21代。
益陽板溪胡氏
始祖青賢公,字芝蘭,明永樂13年(1416)由江西臨川府清江縣樟樹街徙湖廣之益陽板溪胡嘴灣。青賢公生有三子:有槐,其裔派衍映、受、孚、為四大房;
有賓,其裔派衍禮、約、文、政四大房;有明公無傳。清光緒32年(1906)建青賢公祠於益陽板溪。嘉慶元年(1796)創修族譜,光緒5年(1879)
續修,光緒24年(1898)三修,1937年四修。槐房派語:松青有顯,庭守光興,正善成德,世代榮徵。賓房派語:松青有顯,庭守光興,正善成德,澤敷
南徵。三修續增派語:逢吉開新運,聲名大遠昌,詩書傳後啟,忠孝振綱常。四修續增派語:文學昭華國,隆時尚典章,良和生俊彥,達道永嘉祥。
益陽胡家灣胡氏
始遷祖志荊、志穆兄弟,清康熙年間自湖北黃岡來此開墾。
益陽洗澡坪胡氏
始
祖宋宣和中文定公,由閩數徙至潭,二十二傳至智照公,清康熙間自新化麻溪初徙湘鄉四十八都,後遷益陽十三里洗澡坪。清咸豐9年(1859)、宣統元年
(1909)、1940年纂修支譜。字派:淵源誠有自,國典大清廉,俊士光昭代,徽猷紹祖先。家聲相繼振,前緒允能揚,純朴貽規遠,春秋教澤長。
益陽黃源沖胡氏
始遷祖光肖公,明崇禎年間自江西高安避亂來此,其後衍居十九里新橋、十六里善厚沖。
桃 江島山胡氏
始祖文俊公,字智千,原籍江西泰和縣,元季隨父徙寧鄉泉溪泥灣,迄五派祖嗣泰公,字迪菖,明永樂3年(1405)復由寧徙益,占籍島山,今
屬桃江。九傳至元派道、明、斌三公支分為三房。而道房不數傳陸續往蜀,惟明、斌兩房世居茲土。清康熙29年(1690),乾隆19年(1754)與寧邑兩
次合修,道光元年(1821)、咸豐4年(1854)、光緒8年(1882)、1930年益陽獨修。始修舊派語:文雲福祖,嗣添必廷,元朝國正,世弈承
宗。續增派語:昌基顯盛業,繩武振家聲,經術傳儒士,詞章壯玉京。
桃江修山草岡洲胡氏
始遷祖恆忠公,明景泰2年(1451)由江西遷此開墾。
桃江三堂街胡氏
始遷祖福壽公,明初自寧鄉麥田遷此。
桃江石牛江胡氏
始遷祖福宗公,元武宗時由寧鄉麥田經商,卜居石牛江。
桃江趙家山胡氏
始遷祖貫甫公,明洪武時由江西瑞州遷九里趙家山。
沅江胡氏
譜稱該族原籍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宋咸淳時恭德公六子:典治、典禮、典教、典政、典型、典事。各支遷徙不一,典治子溥淵,淵子艮,於明洪武2年(1369)
遷楚,居漢壽木皮垸。六傳至嗣仙,永樂4年(1406)遷沅江後江湖。典禮子泮林,林子坤,九傳至椿,僑寓善化,椿子佐臣、佐夏、佐商,明嘉靖時遷沅。典
教子洪範,傳十五世至希旦,明季由華容遷沅。典政子浚哲,元貞時由豫章遷浙江,傳五世至正蒙,明嘉靖丁未探花,愛芷江赤山而遷沅。典型世居華林,三子:海
晏、海清、海洪。晏子壽五,原籍湖北監利,三傳至仁致,仁致五傳至大麟、大朝,大麟五傳學文,由監利黃婆垸徙居沅邑。大朝二傳至榮范,由監利遷石首,五
子:輝甫、善甫、瑞甫、英甫、吉甫,清康熙時,輝、善落業沅邑郎荊堤。海清十三傳至德祿,遷沅。海洪十二傳至清永,亦由監利遷沅邑郎荊堤。典事世居江西吉
水縣鵝頸大丘,傳至漢箴,元至正時遷湖南寧鄉麥田,子勛傑,又遷沅邑皮保七都曹家嶺。1998年六支合修族譜,共男丁9730人,婦口9081人。譜中派
語:廉靜鴻修廣,先培浩澤長,清芳基聖哲,孝友發禎祥,緝敬繩熙業,昇平致治康,詩書連永奕,庭瑞耀南湘。
沅江南洲胡氏
始祖啟生公,明末清初遷居監利。子成章,復遷沔陽。孫宗廉於清初自湖北沔陽遷沅江,為南洲胡氏始遷祖。1917年纂修支譜。
沅江芷水胡氏
始祖定元公,元末自西域卜居江西吉水。其孫欽若於明洪武中葉徙居華容。十三世孫希旦於清初遷沅邑蠡山之赤保楊坡村下羅家塘。清光緒10年(1884)、1917年纂有支譜。
沅江楊梅山胡氏
先世明洪武2年(1469)自江西廬陵遷龍陽(今漢壽縣)天心湖之木皮垸,後遷沅江之後江湖。至今全族人口約6000人,散居楊梅山鄉。
沅江漉湖胡氏
先世明弘治2年(1489)自江西廬陵遷居湖南湘陰北港(今泗湖山區),部分散居錫江山(今南大膳鎮)一帶。
南縣胡氏
始遷祖壽生公("吉"字派),居湘陰,因生計,清光緒4年(1878)遷居華容九都(今屬南縣),子孫分居南、華兩縣。派語:南本宏圖吉,光傳世澤長,華林開甲第,文定起書香。
安化神灣胡氏
始祖贇公,字質端,又字文美,後唐時期湖南潭州醴陵人。曾孫裕公於北宋初年任吉州簽判,宦留泰和。贇公十七傳至榮可公,元末至正年間自江西泰和遷湖南安化
縣五都神灣。榮可公六世孫橋公四傳至日淮、日海、日漢,淮房無傳。海公五子:正綱、正 、正緣、正縉、正紳。漢公一子:正緯。派語:榮志應紹大,材欽天養
曰,正秉忠光祖,國立賢能佐,家齊仁讓興,繼述宏先緒,詩書啟後昆,鼎鍾勛懋建,松柏節長存,理學輝金簡,詞章炳諫垣。1935年贇房與新化嚴房海、善兩
房及漵浦德基派權、漲二房合修通譜,統一派語為:能佐家齊譜,資湘心德同,一本廣聯合,芬芳澤遠隆。
安化峽溪、湘鄉古台沖、穀皮林胡氏
一世祖銓公,字邦衡,號澹庵先生,謚忠簡,因不滿秦檜而被貶至湖南、廣西。其次子俞公,字濬人,號拙齋,官侍郎,後卒葬於安化藍市五昌山。俞公生有四子:
漢川公海三郎居安之峽溪;漢陽公海七郎遠徙他處;漢江公海九郎遷湘之古台沖、澗山等處;漢清公海一郎遷湘之穀皮林。清乾隆6年(1741)海一郎、海三
郎、海九郎三房合修族譜,嘉慶17年(1812)續修。班次:忠孝開基遠(清正欲元善),啟承定熾昌,光前惟篤敘,裕後在循良,理學宏經濟,明倫立典常,
榮華余有庭,萬代發書香。
安化五都連里胡氏
始遷祖應珂、應珠公,元至正元年(1341)由江西遷此。
安化歸化高坪鋪胡氏
始遷祖應瓊公,元至正元年(1341)由江西遷來。
安化五都沙灣胡氏
始遷祖應璉公,元至正元年(1341)由江西遷來。
保靖胡氏
始遷祖宗榮公,由江西遷居辰州府沅陵縣。支祖永盛公,字連仲,由沅陵縣遷居保靖縣。
瀘溪胡氏
明末從湖北麻城經商遷入。
❷ 崑山旅遊景點排行榜是哪些能不能說說
崑山旅遊前五名排行:周庄鎮、錦溪古鎮、千燈鎮、亭林園沈萬三故居、 崑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
一、周庄位於蘇州崑山,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周庄歷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是中國水鄉文化和吳地方文化的瑰寶。
三、千燈鎮2500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崑曲、延福古剎、少卿寺遺址等。2004年千燈鎮評為「首批中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7年獲「全國歷史文化名鎮」殊榮。主要景點有顧炎武故居、顧炎武墓地、千年古塔-秦峰塔及、顧堅紀念館。
四、沈萬三故居位於周庄歡樂世界內,參照沈萬三經商致富的各種傳說和坎坷歷史、沈家生活起居的場景,通過銅像、磚雕、漆雕、實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連環畫等藝術手法予以展示,是個全面了解這個傳奇人物的博物館。
五、崑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位於崑山市西北部距市中心4公里處,總面積3150畝,是一個免費向公眾開放,具有城市濕地保護與恢復、生態旅遊度假、科普科研等功能的大型城市濕地公園,先後被授予了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崑山首家健康主題公園等榮譽稱號。
❸ 請幫嬰兒起名,07年1月27日11點52生
明熙 承輝 尚傑 越鵬 博威 天磊 瑞祺 志承
❹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4)沈榮貴馬鞍山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❺ 所有書法家的名字
古代書法家: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就先從歷史記載的說起:
秦:李斯---秦石刻
漢:《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西狹碑》,《石門頌》,《熹平石經》
魏晉: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快雪時晴貼
、姨母貼
王獻之--中秋貼
王珣---伯遠貼
唐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碑
張旭--郎 官石柱記序
懷素--自敘貼
顏真卿--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稿(天下第二行書)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功德碑
黃庭堅--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新歲展慶帖
米芾--蜀素帖、珊瑚帖
蔡襄--萬安橋記、澄心堂帖
趙佶--淳化閣帖
元、明、清:
趙孟頫--膽巴碑、湖州妙嚴寺記
文徵明--前後赤壁賦
董其昌--三世誥命
劉墉--臨米芾詩帖
鄧石如--語摘
當代書法家:
楊萱庭 王友誼 蘇士澍 鄔鴻恩
曾翔 崔維海 孫多全 劉正成
蕭風 沈鵬 李強 宗家順
中國現代著名書法家簡介
安志學——男,1931年生,陝西西安市人。筆名松柏墨士,中專畢業,政工師。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陝西省老年書畫學會會員,中國古代懷素書法研究會研究員,香港東方書畫中心書畫藝術研究部研究員,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書畫研究會藝術顧問,當代中華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教授等職。
白天——男,1928年2月生,山東濰坊人。原名韓禮標,字義堂,筆名秋心、山水,號白浪散人,室名秋濤居,齋號西溪晚廬。大學文化。
鮑泰昌——男,1930年生,雲南省鶴慶縣人。藝名傲骨,筆名楓葉,現為雲南省老年書畫協會會員,曲靖市老年書畫協會理事,曲晴市麒麟區老年書畫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市場研究中心一級書法家,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教授。
邊振寧——男,1938年生,河北省寧晉縣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寧晉分校校長,世界書畫家一級書法師,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華北協會理事,美國美中企業家聯合會藝術家委員會會員,黃河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蔡煥仁——男,1925年6月生,原籍浙江諸暨,高級研究員、客座教授、博士院長等職,退休教師,中共黨員,大專文化,
岑繼初——男,1944年3月生,廣東省中山市人。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機務四大隊工程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市場中心書法家,世界華北協會藝術家學術委員會副主席,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部研究員等20多個職務。
常海川——男,1924年9月生,陝西省米脂人。藝名隱軍。現任國際美術家聯俁會藝術市場委員會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書畫家,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協會書法家,中國古代懷素書法藝術研究會研究員,中國老年書法研究會會員。
暢春彥——男,1928年5月生,河南省洛陽市人。副主任科員。《世界書畫家銘錄》定為「一級書法師」。
車玉祿——男,1951年7月生,吉林省永吉縣人。字辛卯,號四間房人。大專畢業。一級書法師。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網路全書編委,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吉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吉林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
陳洋——男,1967年10月生,廣西東興人。現系中國華夏書畫院副院長、防城港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東興書畫院副院長、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協會組織部領導、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理事、日本國藝書道院客座教員、廣西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擅長各體,尤以草、隸見長。
陳炳榮——男,1968年2月生,海南省萬寧市人。大學本科。二級書法師,主治醫師。眼科醫生。現是西安明視科技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華醫學會會員,海南省中西結合學會會員,海南省針灸學會會員。
陳超英——1941年1月生,湖南衡陽人。著名書法家。現系衡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研究員,衡陽市江東書法協會理事長,山東曹州畫院名譽院長。
陳德忠——男,1941年6月生,吉林省集安市。筆名陳非,齋號山裡人,清心居士,關東人。大專學歷。現任世界書畫家協會會員,該會徐州分會常務理事。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中級會員,中國青年書畫家協會等數十家國際國內藝術社團常務理事、整整、會員、研究員等。
陳競——男,1940年4月生,江蘇泰州市人,教授,國家高級美術師,民俗藝術專家、學者。1963年大學畢業,曾任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剪紙報》主編、南京東方藝術院副院長等職。
陳國華——男,1963年5月生,浙江省上虞市人。高級創研員。上海中華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高級創研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華祥——男,1934年11月生,湖北漢川市人。字樂藝,室名伏櫪齋。系湖北省漢川市副局級退休幹部,技術職稱副研究員。現在是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湖北省書學研究會,湖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創作委員一級書法師。
陳啟弟——男,1926年1月生,重慶市人。字陳希,號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吉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牡丹書畫院名譽院長等等。
陳榮生——男,1948年生,安徽廬江人。字佛塵,號清道山人。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陳亞平——男,1937年生,安徽省阜陽市人。1952年由畫師方詩恆書寫於乃師徐悲鴻,不試而入學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為該學院繪畫系1955年屆畢業生。
陳澤金——男,1947年生於浙江永康新樓鄉新樓村。原名陳宅金。現為新樓鄉中心小學高級教師,麗州書畫社書畫師,金華市楹聯學會會員,湘江文化藝術家協會會員,湘江大方科文簽約藝術家,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翰墨書畫院院士。
程劍鋒——男,1936年12月生,安徽省無湖市人。筆名野風。大學學歷。現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現代民族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國際美聯世界書畫協會會員,中外書畫研究院名譽教授,振鳴書畫院名譽副院長。
程久培——男,1938年12月生,安徽省臨泉縣人。字少坤。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世界藝術家協會會員,臨泉縣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程雲鶴——男,1930年3月生,湖北天門人。字為棟,號競陵鄉人。現是湖北詩詞學會會員,東坡赤壁詩社理事。
崔增新——1948年生,甘肅省張掖市人,字逸鶴。甘肅省張掖地區電力工業局政工幹部,書畫作品曾多次赴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展出並被收獲。是張掖地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會員,江都書畫院榮譽院長,東方書畫藝術研究中心高級書畫師,東方書畫函授學院教授,中國金陵印社藝術委員,榮譽理事。
崔增新——男,1948年生,甘肅省張掖市人。字逸鶴。現為張掖地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會員,江都書畫院榮譽院長,東方書畫藝術研究中心高級書畫師,東方書畫函授學院教授,中國金陵印社藝術委員,榮譽理事。
鄧瑞亮——男,1942年生,江蘇省常熟市人。曾任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湖南分會藝術創作部委員,歐陽修藝術研究會書法研究員,當代書畫藝術家聯誼會,現代漢字硬書學會等藝術團體委員。
鄧瑞亮——一九四二年生,江蘇省常熟市人,《硬書學報》特約記者,並被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授予當代硬筆書法家稱號,被中國亞西亞藝術研究院聘任為中外書法鑒賞家,被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湖南分會授予一級(最高級)硬筆書法師等稱號。
鄧曉峰——男,1975年12月生,中和書法函授院院士、研究員,中和書法家、一級書法師。97年畢業於勝利油田師專美術系工藝美術專業,「勝利油田硬筆書協」會員,「中國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現任勝利油田工程建設一公司老年辦政工幹事、93年始硬書、音樂、美術多次獲獎。94年獲勝利油田學生硬書賽一等獎。
刁永泉——1945年5月生,陝西漢中市人。號夢蝶生,虛白室人。中國當代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格律詩學會理事,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總部在香港)會員,陝西處詩詞學會理事,漢中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
丁冰玉——男,1925年12月生,湖南安化縣人。現為長沙市長湖南省老年書畫家研究會會員,長沙市銀盆地區書畫協會名譽會長,長沙市詩人協會會員和銀星詩社社長。
董洪紀——女,1950年11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專文化,中教一級,中國民主建國會成員,唐山市書法協會會員。1999年9月被特邀擔任《當代中華書畫經典文庫》編委會副總編輯。
董耀章——男,1937年2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專畢業。一級書法師,編審。現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九州詩文雜志主編,編審,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山西作家協會,山西書法家協會,山西電視家協會,山西舞蹈家協會會員。
竇書閣——男,1933年6月生,河北省邢台人。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副校長。河北省勞動模範。現為中原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特邀書畫師。
朵長青——男,199年3月生,甘肅永登縣人。字松柏,筆名山泉,別名文翰,齋號青潤書屋。曾先後被聘為中國魯南書畫社理事,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問委員,神州大學藝術研究中心「中級書畫師」,中國中外名人藝術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書畫師等。
范鳳城——男,1941年生,河南省上蔡縣人。字瑞周。中教一級。現為中州書畫協會理事,東方書畫協會會員,山東荷澤天香畫院榮譽教授等。
范如明——男,1929年4月生,浙江省遂昌縣人。筆名寒月。現為香港世界著名藝術家聯合會特聘書法師,《東方潮》雜志社特約記者、編輯,「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新加坡共和國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院士,「江蘇高渡弘揚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方文桃——1962年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校,現任福建省莆田縣工藝一廠高級工藝美術師,從事工藝美術活動四十一年。現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莆田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莆田縣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莆田縣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
方丁——男,1918年3月生。山東萊陽人,離休幹部。工作經歷:1936年畢業於中學師范學校,當年秋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從事地方政府工作。1950年3月—1982年12月在中央國家機關從事勞動工資工作,先後任組長、處長、副局長、司長等職。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中國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
馮寶珠——男,1940年10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專學歷。現為中國書畫函大藝術研究會會員,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員,黑龍江世紀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世紀書畫藝術院高級畫師,中國湖南武陵書畫院常務理事,高級畫師。中國揚州姑蘇畫苑二級畫師。
馮福田——男,1950年6月生,河南省開封市人。大學本科。現為中國記者協會會員,河南省文字學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研究會會員。開封市語言學會秘書長。
馮界橋——男,1948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原名馮聯承,曾用名馮連城,號壁卿,字光先,筆名馮上、馮帆。系中國龍文化藝術研究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省分會會員,河北省雕塑協會會員,中國UFO研究會會員,唐山市分會會長,唐山市老年書畫協會副秘書長。
馮秋成——男,1936年10月生,安徽省馬鞍山市人。又名秋晨,號漢水秋翁。現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安徽省老年書畫聯誼會理事,馬鞍山市書協理事,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研究員,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高青松——男,錫伯族,1944年4月生,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人。中學一級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新疆分會會員,中國民族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青年書畫家協會會員。
高世翰——男,1928年2月生,山東省蓬萊縣人。二級書法師。1997年被大連市老年書法美術協會吸收為會員。還被聘為翰墨書畫院院士。
高文社——男,1942年9月生,江蘇省建湖人。號蘭竹齋主,藝名雄寶。現為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高級創作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特邀創作員,神州大學書畫研究所書畫師,上海民族畫院高級書畫師,上海東方書畫院畫師。
谷榮華——男,1958年1月生,湖南衡山人。大專文化。黨員,幹部。現任世界書法家協會加拿大總會理事,海內外書畫藝術聯誼會高級書法家,中國當代硬和書法家協會書法家,中國古代懷素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中國東方藝術傳播中心高級工藝美術師。
顧月蟾——女,1935年8月生,浙江寧海市人。現屬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會員,東方畫家協會會員,被聘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特聘書畫師,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韓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郭成濤——男,1932年3月生,福建福州人。大學畢業。現為上海水電工程學會新能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安東方藝術研究院名譽副院長。
郭誠文——男,1940年5月生,山西定襄人。別名戈文、澹幽齋主人。現為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1998年被神龍藝術院聘為榮譽院士,世界書畫家藝術認定委員會審定為二級書法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聘為一級書法家。
郭文寶——男,1945年9月生,河北省蔚縣人。中專畢業。。書法家。現為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河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台灣星際機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家委員會,國際美術家聯合會會員。
韓靜——男,1937年元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專學歷。現為另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省書協首批會員,省硬筆書協副秘書長,省職工書畫影協會副秘書長,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老年影協理事,省周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羲之研究會理事。
韓國璽——男,1941年12月生,字濟民,號玉潔冰清。現任安徽省書協會員,中原書畫院研究員,海內外書畫藝術聯誼會會員,授予高級書畫家,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研究員,長白山國際書畫社學術委員,授予二級書畫師。國際美術家聯合會藝術市場委員會理事。
何保華——男,1936年12月生,浙江省阜城人。又名何人,何毅,別署山民,知不足齋主人。歷任浦江肥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縣志辦公室主任,主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省刻字創作委員會委員,省地方誌學會理事,金華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侯有華——男,1933年生,山西翼城人。字墨之,畜牧師,書法師。現為山西書協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研修員,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加拿大總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委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
胡德奎—— 男,1947年5月生,安徽樅陽人。號白雲居士。系中國古代懷素書法藝術研究員、理事,當代青年書畫家協會理事,江都書畫院特聘書畫家,中原文化藝術研究高級研究員理事,雲雅軒特聘書畫家,台北市國際文人畫家總會執行理事、創作委員等職。
胡定川—— 男,1940年生,河南新縣人。經濟師。畢業於河南農大金融大專班。現為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顧問和高級名譽院士,同時被新神州藝術院特聘為高級書畫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理事。
黃 海——男,1960年2月生,廣西欽州市人,筆名豪洋,廣西美協會員。近年來創作有五十餘幅(篇)油畫作品和文章,部分作品在各級展覽或發表,並有作品榮獲國內和國際獎。
黃德豫—— 男,1922年8月生,湖南人。西南大專畢業。高級經濟師。中國人才研究會、北京東方、華北、濟寧、萊陽、湖北、金陵、山海關、周口市、湖南等書畫院委員、副主席等。
黃升耀—— 一九四二年生於中國四川簡陽農村。故號野墨齋主。從書數十年,自選貼研習,現為世界書畫家一級書法師,國家人事部一級書法師,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終身成員、高級研修員,高級書畫人才研究班暨第三屆全國書畫人才藝術交流會特邀研究員。
黃遠平——男,1931年8月生,廣東省大埔縣人,大專文化。現為廣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會員、廣東省老幹部詩書畫攝影研究會會員、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北京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嶺海老人大學書畫協會會員、嶺南詩社會員、嶺海老人大學晚香園詩社理事。
黃志強——男,1960年4月生,湖南常德市人。別名黃鼎仁,黃耀德,黃鼎公。現繫世界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國際美聯中韓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等。
黃佐生—— 男,1949年1月生,江蘇漣水縣人。大專學歷,95年被授予「世界當代書畫藝術名人」稱號,99年被國際美聯評為「銀獎藝術家」。
賈士毅——男,1927年12月生,遼寧省撫順市人。藝名明久。大專學歷。現為無順書協會員,國際美聯會員,中國名家名作編委,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
賈世平——男,1950年生,河南省汝南縣人。大學畢業。經濟師。現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河南省書協會員,河南省農民書畫協會理事,河南省汝南天中山書畫院副院長。
江東天——男,1942年8月生,遼寧省大連市人。一級書法師。愛好古詩、書畫。
江太生——男,1958年5月生,安徽省太湖縣人。大專學歷,助理經濟理師。現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安徽省書法協會會員,安慶市書協常務理事,太湖縣書畫協會主席,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名譽會員。
姜國海——男,1965年3月生,吉林省通化市人。筆名艾海,木樂,苦藤等,號東蕭齋主人。現為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市盆景根藝協會會員,全國文學企業聯誼協會會員等。
姜硯山——男,1939年生,河北省玉田縣人。號鈺軒,金正居士。主治醫師。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原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國江都書畫院高級研究員,96年被海內外很有影響的十六家書畫團體聯合審定授予「世界高級硬筆書法藝術家和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
焦述環——男,1941年7月生,江蘇省灌雲縣人。曾用名焦克環,筆名江心。現為中日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少年書法家協會徐州分會理事,淮海書法藝術學校導師,中國千佛山藝術聯俁會書法院榮譽教授,內蒙古書法服務社客座教授。
等等.....
❻ 湖南永州道縣胡式起源
始祖明德公,居於湖南嘉禾縣以及附近縣市
字派是:
思椿公七子排行......自咸豐二年合譜以冶字輩後始統一字輩為:冶化純熙久.,承平雅頌揚,咸亨宣惠澤.,迪教重倫常.........蘇湖安定著,積裕喜流長。共百字。石丘下村己用到咸字輩。到咸字輩。
舜昶公後裔排行: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均,景孟逢廷道,會文賢良芳,正顯光明祖,治化純熙久,承平雅頌揚,咸亨宣惠澤.,迪教重倫常.........蘇湖安定著,積裕喜流長。共百字。
以上是舜昶公後裔居石丘下字輩排行。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綱,芳均夫文宗,祖啟甫思秉,正中和順富,後同上。
以上是舜昶公後裔居上宅排行。
舜昶公以下子忠公一子文欽遷郴州平都後裔遷永興縣郴州市未錄入。
舜潮公:
明時元春思,舜少孟仲季,八九百千福,紹秉金仁玉,貴大夭尚賜,後同上一樣。
以上是舜潮後裔居新田縣洞心排行。
舜傑公:
明時元春思,舜少五千德,細均進富仁, 永祖宗應,正朝尚大明,後同上。
以上是舜傑公後裔居桂陽縣岩口排行。
舜會公: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德,宗仕以湖甫,秉仁義大智,信文章華國,後同上。
以上是舜會公後裔居石燕排行。
舜舉公:
明時元春思,舜少五千萬,原孟祖廷道,會文玄元正,德興開泰仁,後同上。
舜舉公居小鳳.排行。
舜連公:
明時元春思,舜夭時雲紹,希彥永伯信,............................................,後同上。
舜連公後裔居平世胡家排行。
舜欽公:
明時元春思,舜子叟卿光,宗享受福祿,存應春朝廷,四良牙相永,後同上。以上是舜欽公後裔居宜章排行。
欽公後裔居臨武.蘭山.連州湖江頭本刊未入。
元勛公後裔排行:
明時元春思,千萬季 辛, 孟仕源廷,文潮珠世通,道泰賢才盛,後同上。
思善公居臨武縣後裔排行。
明時元春思,承心叟甫均,自彥友汜秉,仲士鳳嗚堯,舜賢才生應,後同上。
嘉禾胡氏的具體分布如下:
嘉禾長溷洞胡氏
始遷祖正林公、明新公,清康熙間由石邱下分遷長溷洞。至1930年,凡23戶,男49人,女42人,共91人。
嘉禾黃泥沖胡氏
由嘉禾上宅分遷此。
嘉禾廣塘胡氏
始遷祖本孔公,清乾隆間由石燕來遷此。至1930年,共15戶。
嘉禾石燕山胡氏
始遷祖明德公,字復初,江西南昌人,宋淳化間進士,奉祭九疑,經桂陽石燕時,喜其山水乃定居於此。後人分布於石丘下、龍潭、蓮荷鄉、大湖及廣東等地。
嘉禾翰門胡家胡氏
自嘉禾上宅分遷此。至1930年,凡29戶,男73人,女68人,共141人。
嘉禾牛矢岡胡氏
清道光間由嘉禾石燕遷此。至1930年,僅一戶。
嘉禾平世胡家胡氏
支祖時升、時傑,明時由嘉禾石燕分支。
嘉禾下鄒山胡氏
始遷祖舜籍公,清嘉慶間由嘉禾上宅遷此。
嘉禾上鄒山胡氏
支祖化驊公,清道光初年自嘉禾上宅遷此。
嘉禾溪子頭胡氏
始遷祖朝用公,明時自嘉禾石燕初遷大山窩爐下邊,後居溪子頭。
嘉禾長田尾胡氏
支祖文獻公,清道光初由嘉禾石燕遷此,以墾荒起。
嘉禾白馬廟胡氏
始遷祖文獻公,與嘉禾長田尾胡氏同祖,自嘉禾石燕分遷此,以墾起。
嘉禾石板頭胡氏
始遷祖文標公,自嘉禾石燕遷此。至1931年,共21人。
嘉禾黃泥宅胡氏
始遷祖仁愷公,明末由石燕徙藍山雞婆田,後遷嘉禾黃泥宅,以墾起。
嘉禾松家山、新屋場胡氏
始遷祖仁舉公,由嘉禾石燕分遷此。
嘉禾石丘下胡氏
始遷祖舜脈公,自嘉禾石燕始遷馬鞍山,後遷石丘下。至1930年,凡214戶,男456人,女393人,共849人。
嘉禾坦洞坡胡氏
始遷祖章漢公,自嘉禾石燕遷坦洞坡(即坦塘坡)。至1930年,凡49戶,男101人,女103人,共204人。
嘉禾小鳳胡氏
始遷祖萬先公,由嘉禾石燕分支小鳳(一名起鳳)。
嘉禾上宅胡氏
始遷祖芳伯公,元延祐年間由石丘下初遷小湖,旋遷大湖(即上宅)。至1930年,共1563人,族人分布麻池田、白竹園、焦元沖幾十處。
嘉禾蛟龍潭胡氏
始遷祖堯琦公,自嘉禾上宅遷此,以畜牧起家。至1930年,凡107戶,男218人,女216人,共434人。
嘉禾馬家坪胡氏
始遷祖思恩公,由嘉禾上宅遷此,族人分析龍家洞、三將軍。
嘉禾水源下胡氏
自嘉禾石燕分遷此。
汝城三塘胡氏
始祖銓公,傳七世深齋,由江西吉安府薌城徙郴州之漚東草塘。深齋傳三世至仕國,宋末徙桂陽江頭湖上宅。再四傳,關一郎徙三塘、官享等處;關二郎徙石泉;關四郎徙秀溪;關五郎徙資興獎溪;關六郎徙星岸。至1932年,已傳34代,共5000餘人。
汝城中桂胡氏
始祖念五郎,宋末由湘潭縣遷桂陽東藏胡家坪。傳六世至瑞伯,遷馬橋、中桂。後裔析矮江胡家、馬橋、晴塘。至1932年,已傳33代,共280餘人。
零陵郵亭圩胡氏
始遷祖思衡公,明景泰間自嘉禾縣石燕坪來此。
湖南永州零陵區郵停圩[梅溪]胡氏
始祖彥林公.彥海公,明末清初自江西吉水遷於此地,現有族人3000左右,湖南道縣沈章塘為彥海公後裔.
字輩:彥.志------應有興文學朝庭,惟期良仕獻[建]忠臣[純].昌大光明立新基,邦安家治樂長春
東安胡氏
始祖何慶公,元末為避戰亂自外地徙居沙子灣(今新圩江鄉境內)。其子祖一、祖六再徙石盆邸、長沖。後人分布於尖帽嶺、玉成嶺、黃泥洞、大盛橋、野豬沖等地以及武岡。
道縣洪家宅胡氏
宋太平興國年間,始遷祖茂才公由山東青州移居道州濂溪江洲邊。族人分布於洪家宅、塘梘、板塘、松柏塘、龍背嶺、牛橋、寺院胡等村。
寧遠胡氏
原籍江西洪都(今南昌),宋淳熙4年(1177),始遷祖烏山公任寧遠縣令,殉難葬於寧遠東城鄉。長子居東僚(今上胡家),次子居東城(今下胡家),三子徙嘉禾,四子居石城(今琵琶鄉)。
藍山半洞胡氏
始祖滕公,宋隆慶間居石燕。五代孫五世遷藍山楠木橋。六代孫少九遷居城內。二十七代孫集東,分居半洞。至1931年,凡45戶,男120人,女89人,共209人。
藍山大圍胡氏
始祖藤公,十四代孫希貞居大圍。至1931年,凡16戶,男25人,女24人,共49人。
藍山羊樓下胡氏
始祖藤公,二十三代孫榮旦分居此。至1931年,凡23戶,男52人,女49人,共101人。
藍山魁星樓胡氏
始祖滕公,二十三代孫榮賜自藍山縣楠木橋遷此。至1931年,凡22戶,男60人,女38人,共98人。
藍山南平鄉下平山胡氏
始遷祖壽公,由嘉禾分居此。至1931年,凡50戶,男112人,女108人,共220人。
藍山大慈鄉岩口鋪胡氏
始遷祖方榮公,由宜章來藍,居岩口鋪。至1931年,凡12戶,男29人,女19人,共48人。
藍山大慈鄉藍後上中下村胡氏
始遷祖國榮公,清時由常寧大橋胡家遷藍山。至1931年,凡46戶,男95人,女69人,共164人。
藍山鳳感鄉鳳形沖胡氏
始遷祖文學公,清光緒時由衡州來。至1931年,共8人。
藍山鳳感鄉龍泉塘胡氏
清康熙間由臨武遷來。
藍山舜鄉黃南沖胡氏
始遷祖慶古公,清時由嘉禾遷來。至1931年,凡4戶,男12人,女14人,共26人。
藍山舜鄉小里園胡氏
始遷祖昌主公,清順治時來自廣東。至1931年,凡3戶,男11人,女9人,共20人。
藍山舜鄉高良頭胡氏
始遷祖興祥公,清乾隆時來自宜章。至1931年,凡4戶,男5人,女7人,共12人。
新田山口胡氏
始遷祖十二郎,清乾隆間自江西遷居湖南新田縣山口社門內。族人分布於鵝公井、零陵等地。至1948年,已傳20代,男女丁口約2000人。宗祠位於山口。
新田梘頭、十字胡氏
祖居江西泰和縣,南宋淳熙元年(1174)遷嘉禾石燕,淳祐元年(1241)再遷新田,現居梘頭、十字等鄉。
新田魚溪胡氏
始祖九九郎,宋時由江西鵝頸塘遷湘,開基於新田仁智鄉魚溪。族人多分布在驥村。至1948年,男女丁口共240人。宗祠在魚溪。
新田驥村胡氏
始祖九九郎,宋元時自江西吉安因避侗傜亂事遷湘,開基於新田縣仁智鄉驥村。族人多分布在楊家、槎源、黃公塘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1050人。宗祠在驥村。
新田馬步嶺胡氏
始遷祖登科公,清順治年間因避亂自零陵縣遷新田縣仁智鄉馬步嶺。至1948年,已傳11代,男女丁口共193人。宗祠在馬步嶺。
新田新墟胡氏
始遷祖長茂公,字祚華,清咸豐間由江西廬陵因洪楊革命而遷湘,開基於新田縣長信鄉新墟。至1948年,已傳4代,凡16人。
新田明義胡氏
始遷祖明德公,兩晉時代由江西省南昌縣因奉欽命祭九嶷事遷湘,開基於新田縣明義鄉,族人多分布在石愁灣、洞心、長沖坊、平樂坊、楊家洞等地。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4000餘人。宗祠在平樂坊。
新田三和胡氏
始遷祖孟常公,元順帝時代由本省桂陽縣遷新田縣三和鄉頒村胡家。至1948年,已傳20代,凡500人。宗祠在三和。
新田鵝公井胡氏
始遷祖鍾獻公,清康熙年間由零陵縣因避亂而遷新田縣崇益鄉鵝公井。至1948年,已傳12代,男女丁口凡130人。
雙牌青山裡胡氏
始遷祖明一公,字月亭,明洪武時自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零陵永政鄉西居里(今屬雙牌青山)。宗祠建於麻芝灣。清康熙36年(1697)有諱鎬、多、容、從、 欽、銖者徙居四川遂寧。清乾隆15年(1750)湘蜀曾合譜,1999年續修。從隋唐奉璋公至明一公三十二世字輩:奉天承命,日月照臨,初開宇宙,奠定乾 坤,安綿世澤,朝作忠臣,既壽永昌,萬代常明。明一公入楚字輩:四三千萬,貴榮良大,文士金其(之),應(玉)國(紹)弘(宏)世。清乾隆15年 (1750)楚蜀合訂字輩:學(子)正開宗,尚志登朝,又希維興。
黔陽供洪鄉石修胡氏
始遷祖榮欽公,南唐衛國公贇十八世孫,世居江西泰和,明洪武時避禍棄官,隱跡湖南黔陽,居羅翁山之野,永樂年間遷居黔邑供洪鄉之石修。清嘉慶15年(1810)纂有族譜。
漵浦胡氏
始祖德基公,晉江州刺史,子二十三人,皆以"寧"為字,十一子權寧、二十子漲寧,其後裔明初多支遷湘,落籍漵浦。權寧後裔住三、四都,漲寧後裔住二、五、 六都。1935年九修族譜。班派:榮春源添明,志應朝廷景,大興萬世新,昌瑩行求淳,揚名(休)顯(光)上策(國),濟美耀宗親,理學箕裘續,麟經軌范 遵,產(鍾)奇昭令緒,毓秀邁群倫,衍慶在(維)敦篤,薦馨典恆(永)陳。
漵浦乾汊胡氏
始遷祖作源公,原籍河南開封。明永樂時,同劉伯川來漵屯田,遂家乾汊。
漵浦鶴田壠胡氏
始遷祖若虛、先保二公,明永樂2年(1404)同由貴州五開衛撥屯徙漵浦鶴田壠。
漵浦蜈蚣屯胡氏
始遷祖尚志公,明初由貴州黎平徙漵浦蜈蚣屯。
漵浦羅洪胡氏
始遷祖壽一公,明代由澧州徙此。
漵浦陳家坡胡氏
始遷祖顯謨公,清初由新化徙此。
漵浦思婆溪胡氏
由安化徙此。
漵浦絲羅溪胡氏
始遷祖奇公,由沅陵徙此。
麻陽胡氏
始祖受公,居黃州府黃崗縣龍叫灣,明永樂2年(1404)拔軍屯辰溪縣永安庄。其後裔遷居麻陽高村竹林坪,後又分遷各方。裔孫廷熙生有四子,清乾隆間,長 一龍居胡家灣,次一點居谷積潭,三一大、四一壽居竹林坪,智強移居涼亭坡。後人分布於胡家、廟坳、倉屋等地。老字派:興秉敬朝士單啟道宗。清道光2年 (1822)修定字派:興秉敬朝仕旦啟,道宗世德定永安,天國民良正昌大,長有棟材慶萬年,耀前繼緒家聲振,玉樹聯芳及弟先,景運義開登乍壽,經綸克展樂 堯山,祖公垂蔭玄嗣盛,保衛江河欽俊賢。岩門涼亭坡胡氏字派:文智正茂興,慶啟勝朝庭,一永光宗耀,天星定國貞,高大寬廣博,清明真和平,富貴經悠久,道 德利乾坤,世代榮華順,熾昌運常亭。會同胡氏
始遷祖巨智公,元時授資德大夫兼翰林侍講,因避元末之亂而徙居會同。
會同胡氏
始遷祖有謀公,江西吉安府永豐人,元至正20年(1360)任靖州永平令,而家於會同。族人分布於龍孔、茶溪、楊柳沖等地。
會同胡氏
始遷祖原宗公,江西饒州鄱陽縣人,宋寶祐丙辰(1256)進士,任雲南昆明縣令,解組歸經會同而家焉。族人分布於黃毛、官洲、瓦窯等地。
靖州古二里胡氏
譜稱始祖勛公,謫靖為昭信校尉,由上蔡遷居石家驛。
靖州大由胡氏
明洪武2年(1369)源公居和州東良鄉,征蠻有功,授指揮。生有二子:成、勝,為義勇將軍,分居靖之大由鄉。至清光緒34年(1908),已傳21代。
益陽板溪胡氏
始祖青賢公,字芝蘭,明永樂13年(1416)由江西臨川府清江縣樟樹街徙湖廣之益陽板溪胡嘴灣。青賢公生有三子:有槐,其裔派衍映、受、孚、為四大房; 有賓,其裔派衍禮、約、文、政四大房;有明公無傳。清光緒32年(1906)建青賢公祠於益陽板溪。嘉慶元年(1796)創修族譜,光緒5年(1879) 續修,光緒24年(1898)三修,1937年四修。槐房派語:松青有顯,庭守光興,正善成德,世代榮徵。賓房派語:松青有顯,庭守光興,正善成德,澤敷 南徵。三修續增派語:逢吉開新運,聲名大遠昌,詩書傳後啟,忠孝振綱常。四修續增派語:文學昭華國,隆時尚典章,良和生俊彥,達道永嘉祥。
益陽胡家灣胡氏
始遷祖志荊、志穆兄弟,清康熙年間自湖北黃岡來此開墾。
益陽洗澡坪胡氏
始 祖宋宣和中文定公,由閩數徙至潭,二十二傳至智照公,清康熙間自新化麻溪初徙湘鄉四十八都,後遷益陽十三里洗澡坪。清咸豐9年(1859)、宣統元年 (1909)、1940年纂修支譜。字派:淵源誠有自,國典大清廉,俊士光昭代,徽猷紹祖先。家聲相繼振,前緒允能揚,純朴貽規遠,春秋教澤長。
益陽黃源沖胡氏
始遷祖光肖公,明崇禎年間自江西高安避亂來此,其後衍居十九里新橋、十六里善厚沖。
桃 江島山胡氏 始祖文俊公,字智千,原籍江西泰和縣,元季隨父徙寧鄉泉溪泥灣,迄五派祖嗣泰公,字迪菖,明永樂3年(1405)復由寧徙益,占籍島山,今 屬桃江。九傳至元派道、明、斌三公支分為三房。而道房不數傳陸續往蜀,惟明、斌兩房世居茲土。清康熙29年(1690),乾隆19年(1754)與寧邑兩 次合修,道光元年(1821)、咸豐4年(1854)、光緒8年(1882)、1930年益陽獨修。始修舊派語:文雲福祖,嗣添必廷,元朝國正,世弈承 宗。續增派語:昌基顯盛業,繩武振家聲,經術傳儒士,詞章壯玉京。
桃江修山草岡洲胡氏
始遷祖恆忠公,明景泰2年(1451)由江西遷此開墾。
桃江三堂街胡氏
始遷祖福壽公,明初自寧鄉麥田遷此。
桃江石牛江胡氏
始遷祖福宗公,元武宗時由寧鄉麥田經商,卜居石牛江。
桃江趙家山胡氏
始遷祖貫甫公,明洪武時由江西瑞州遷九里趙家山。
沅江胡氏
譜稱該族原籍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宋咸淳時恭德公六子:典治、典禮、典教、典政、典型、典事。各支遷徙不一,典治子溥淵,淵子艮,於明洪武2年(1369) 遷楚,居漢壽木皮垸。六傳至嗣仙,永樂4年(1406)遷沅江後江湖。典禮子泮林,林子坤,九傳至椿,僑寓善化,椿子佐臣、佐夏、佐商,明嘉靖時遷沅。典 教子洪範,傳十五世至希旦,明季由華容遷沅。典政子浚哲,元貞時由豫章遷浙江,傳五世至正蒙,明嘉靖丁未探花,愛芷江赤山而遷沅。典型世居華林,三子:海 晏、海清、海洪。晏子壽五,原籍湖北監利,三傳至仁致,仁致五傳至大麟、大朝,大麟五傳學文,由監利黃婆垸徙居沅邑。大朝二傳至榮范,由監利遷石首,五 子:輝甫、善甫、瑞甫、英甫、吉甫,清康熙時,輝、善落業沅邑郎荊堤。海清十三傳至德祿,遷沅。海洪十二傳至清永,亦由監利遷沅邑郎荊堤。典事世居江西吉 水縣鵝頸大丘,傳至漢箴,元至正時遷湖南寧鄉麥田,子勛傑,又遷沅邑皮保七都曹家嶺。1998年六支合修族譜,共男丁9730人,婦口9081人。譜中派 語:廉靜鴻修廣,先培浩澤長,清芳基聖哲,孝友發禎祥,緝敬繩熙業,昇平致治康,詩書連永奕,庭瑞耀南湘。
沅江南洲胡氏
始祖啟生公,明末清初遷居監利。子成章,復遷沔陽。孫宗廉於清初自湖北沔陽遷沅江,為南洲胡氏始遷祖。1917年纂修支譜。
沅江芷水胡氏
始祖定元公,元末自西域卜居江西吉水。其孫欽若於明洪武中葉徙居華容。十三世孫希旦於清初遷沅邑蠡山之赤保楊坡村下羅家塘。清光緒10年(1884)、1917年纂有支譜。
沅江楊梅山胡氏
先世明洪武2年(1469)自江西廬陵遷龍陽(今漢壽縣)天心湖之木皮垸,後遷沅江之後江湖。至今全族人口約6000人,散居楊梅山鄉。
沅江漉湖胡氏
先世明弘治2年(1489)自江西廬陵遷居湖南湘陰北港(今泗湖山區),部分散居錫江山(今南大膳鎮)一帶。
南縣胡氏
始遷祖壽生公("吉"字派),居湘陰,因生計,清光緒4年(1878)遷居華容九都(今屬南縣),子孫分居南、華兩縣。派語:南本宏圖吉,光傳世澤長,華林開甲第,文定起書香。
安化神灣胡氏
始祖贇公,字質端,又字文美,後唐時期湖南潭州醴陵人。曾孫裕公於北宋初年任吉州簽判,宦留泰和。贇公十七傳至榮可公,元末至正年間自江西泰和遷湖南安化 縣五都神灣。榮可公六世孫橋公四傳至日淮、日海、日漢,淮房無傳。海公五子:正綱、正 、正緣、正縉、正紳。漢公一子:正緯。派語:榮志應紹大,材欽天養 曰,正秉忠光祖,國立賢能佐,家齊仁讓興,繼述宏先緒,詩書啟後昆,鼎鍾勛懋建,松柏節長存,理學輝金簡,詞章炳諫垣。1935年贇房與新化嚴房海、善兩 房及漵浦德基派權、漲二房合修通譜,統一派語為:能佐家齊譜,資湘心德同,一本廣聯合,芬芳澤遠隆。
安化峽溪、湘鄉古台沖、穀皮林胡氏
一世祖銓公,字邦衡,號澹庵先生,謚忠簡,因不滿秦檜而被貶至湖南、廣西。其次子俞公,字濬人,號拙齋,官侍郎,後卒葬於安化藍市五昌山。俞公生有四子: 漢川公海三郎居安之峽溪;漢陽公海七郎遠徙他處;漢江公海九郎遷湘之古台沖、澗山等處;漢清公海一郎遷湘之穀皮林。清乾隆6年(1741)海一郎、海三 郎、海九郎三房合修族譜,嘉慶17年(1812)續修。班次:忠孝開基遠(清正欲元善),啟承定熾昌,光前惟篤敘,裕後在循良,理學宏經濟,明倫立典常, 榮華余有庭,萬代發書香。
安化五都連里胡氏
始遷祖應珂、應珠公,元至正元年(1341)由江西遷此。
安化歸化高坪鋪胡氏
始遷祖應瓊公,元至正元年(1341)由江西遷來。
安化五都沙灣胡氏
始遷祖應璉公,元至正元年(1341)由江西遷來。
保靖胡氏
始遷祖宗榮公,由江西遷居辰州府沅陵縣。支祖永盛公,字連仲,由沅陵縣遷居保靖縣。
瀘溪胡氏
明末從湖北麻城經商遷入。
❼ 高分!幫男寶寶起名字
出生時間:公歷2013年7月5日19時30分 農歷時間:二〇一三年五月廿八日戌時 生辰八字:癸巳年 戊午月 壬申日 庚戌時 五行: 水火 土火 水金 金土 本命屬水,五行缺木,八字偏弱,八字喜金水木。 推薦名字:楊雲欽 楊清鈦(木水金)五行相生,補益八字。 名字三才五格98分,人格25(土)助生金,總格37(金)補金氣,命理搭配97分。
❽ 建行安徽省分行沈祥生
安徽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列席人員名單(924人)
2008年1月17日安徽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
一、省人民政府組成人員(23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沈衛國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趙炳雲省經濟委員會主任
程藝省教育廳廳長
徐根應省科學技術廳廳長
黃榮華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李建明省國家安全廳廳長
張東安省監察廳廳長
李宏塔省民政廳廳長
孫建新省司法廳廳長
陳先森省財政廳廳長
朱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
張慶軍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倪虹省建設廳廳長
梅勁省交通廳廳長
賀凌省信息產業廳廳長
畢美家省農業委員會主任
紀冰省水利廳廳長
韓柏泉省林業廳廳長
王福宏省商務廳廳長
楊果省文化廳廳長
高開焰省衛生廳廳長
孫愛民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劉戰平省審計廳廳長
二、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42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和另外排列)
耿光寬丁道榮王宏王立祝王邦傑
王樹勤孔繁超馮倫定華國慶劉大成
劉忠恩劉家來江立強江孝鴻湯朝榮
阮應國孫清潤孫獻忠李迅李和平
何成國余元勛汪石滿張文超張學濤
張家安陳德勝林祥欽周天柱周古廉
鄭良植鄭憲景洪文虎徐承華高明倫
黃榮秀蔣文渠蔣雙甲喻道成謝志平
蔡慶中管叔其
三、出席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委員(669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和另外排列,名單略)
四、設區的市市長(17人)
吳存榮合肥市市長
許崇信淮北市市長
方春明亳州市市長
吳旭軍宿州市市長
陳啟濤蚌埠市市長
孫雲飛阜陽市市長
劉健淮南市市長
繆學剛滁州市市長
湯林祥六安市市長
姚玉舟馬鞍山市市長
宋國權巢湖市市長
陳樹隆蕪湖市市長
高登榜宣城市市長
李明銅陵市市長
方西屏池州市市長
朱讀穩安慶市市長
李宏鳴黃山市市長
五、省委秘書長、副秘書長,省紀委秘書長,省委部門和群眾團體主要負責人(22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張世平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王學銀省委副秘書長、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省委
省人民政府接待辦公室主任
吳行省委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
劉奇省委副秘書長
閔光輝省委副秘書長
任澤峰省委副秘書長
車建軍省紀委常委、秘書長
林文森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
朱德祥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
王志軍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陳履祥省委督查組副組長
楊春光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
劉玉堯省委第二巡視組組長
沈火林省委第三巡視組組長
錢家榮省委第四巡視組組長
郭敏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
周建強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楊屹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記處第一書記
程必定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
康曉萍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專職副主席、秘書長
高紅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安徽省分會會長
張純和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
六、省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和綜合辦事機構負責人(6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杜延安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主任
張丹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
吳斌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張國安省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史滌雲省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李一夫省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副
主任
七、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人民政府直屬機構、議事機構主要負責人和省委、省政府管理的廳級行政機構、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35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鄭為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張秋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余焰爐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
公室主任
張韶春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朱琳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人民政府駐京辦事處
主任
余華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曹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牛弩韜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陳翔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韓軍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李永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
汪建國省地方稅務局局長
劉慶強省環境保護局局長
張蘇洲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馮潮省體育局局長
汪景寧省統計局局長
金啟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郭永年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張萬寬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劉自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程傳如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
江山省旅遊局局長
吳金山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主任
張武揚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
張志軒省機械設備成套局局長
吳玉龍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局長
邵林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副主任
邱江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
朱文根省地方誌辦公室主任
吳克明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人民政府研究
室)主任
王首萌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
韋偉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楊劍波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劉淮雪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局長
李學文安徽煤田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
八、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負責人(2人)
石德和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劉鐵流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九、省軍區、武警安徽省總隊、中央在肥廳級以上單位、在肥部隊院校和部屬高校主要負責人(53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張金榮省軍區政委
張蘭貴解放軍炮兵學院政委
盧春祥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政委
夏鶴武警安徽省總隊總隊長
朱清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徐樅巍合肥工業大學校長
胡道新省國家稅務局局長
桂來保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
翟武全省氣象局局長
張鵬省地震局局長
程傑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
許修雷安徽儲備物資管理局局長
江勇省通信管理局局長
方曉潛省郵政管理局局長
龐利民省電力公司黨組書記
朱同斌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徽分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問武省煙草專賣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副總經理
薛明德安徽中煙工業公司總經理
鄭躍聲中華人民共和國合肥海關關長
郭獻文新華社安徽分社社長
洪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安徽記者站站長
李必揮財政部駐安徽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副監察專員
駱飛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總隊長
劉偉建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行長
李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局長
方俊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局長
李迎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局長
徐明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肇玉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趙鵬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顧正宇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沈肖蕪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白國祥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
朱新建招商銀行合肥分行行長
吳力權交通銀行合肥分行行長
何榮璽中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行長
朱宏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總經理
潘大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總經理
朱友剛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邱真真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金廣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總經理
牛莉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總經理
丁建平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黨委書記
李傳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合肥辦事處主任
陶萍安徽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
施萬中安徽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田文科中國聯通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李平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鄭傑中國網通通信集團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鞠勇省郵政公司黨組書記
趙晉豫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程秉洲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
孔兆平合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十、省人民政府參事(8人,不含另外排列)
韋穗安徽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劉正士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
劉少雄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組成員
余國松省書法協會副主席
賈海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蔣維揚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高級編輯
李朝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李祖順省委原副秘書長
十一、在肥的省屬本科院校主要負責人(7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張學軍安徽醫科大學校長
王鍵安徽中醫學院院長
吳先良合肥師范學院院長
程樺安徽建築工業學院院長
洪祥生安徽廣播電視大學校長
趙良慶合肥學院院長
王成福安徽新華學院院長
十二、在肥的省委管理的省屬企業主要負責人(6人,不含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王水省高速公路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方平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過仕剛安徽國元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杜長棣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左延安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總經理
李工華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十三、設區的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34人)
許建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戚懷民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楊德龍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周榕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羋振環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袁春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任寰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施芝華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劉黎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宋志剛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葛健巢湖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楊良勝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劉順道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朱家祥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時代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黃菊旺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錢曉華黃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滿銘安合肥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徐從鋒淮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陶芳德亳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吳慶香宿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永法蚌埠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朱新武阜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許治安淮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於濤滁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宗華六安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魏邦貴馬鞍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棉巢湖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謝效珉蕪湖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胡勝友宣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建軍銅陵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丁芙蓉池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積滿安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朱俊黃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沒有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