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時評公共服務人性化

時評公共服務人性化

發布時間:2021-07-17 02:23:32

1.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農民怎樣才能保有進城的

由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去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但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9.9%,兩者之間存在著16.2個百分點的差距。這意味著,很多農民工雖然人在城市,戶口卻在農村,「人」與「戶」處於長期分離的狀態。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由於戶籍人口比較穩定,所以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有價值。但到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能否達到45%,還需要觀察。
|綜合分析*

》》更多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技巧、最新相關資訊 請鎖定中公教育國考頻道《《

[原因分析]
一是中小城市戶口價值難以打動農民,而農村戶口「含金量」日益上漲,農民自然不願進城落戶。過去,農民千方百計進城落戶,是因為城市戶口價值大於農村戶口價值,而今中小城市戶口的價值不明顯,就會缺乏吸引力。
二是雖然中小城市戶口如今仍「捆綁」某些福利,但絕大多數福利已經與戶籍剝離,比如孩子在中小城市上學、農民工在城市就業等,都不再需要城市戶口,這是進步,但也意味著中小城市戶口相比過去已「貶值」。同時,相比大城市戶口價值,中小城市戶口又處於劣勢。
三是農村戶口價值。一是「根」的價值,即農民認為自己的「根」在農村,只有戶口在農村才能把「根」留住,讓自己以後有退路;二是土地的價值,土地與戶口往往連在一起,由於近些年土地價值日益上漲,農民自然不想失去土地分紅,因為這是農民翻身的主要依靠。
至於一些地方出現「逆城鎮化」,也是中小城市戶口價值小於農村戶口價值的體現。因此,要想實現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目標,僅靠現有改革措施還難以打動農民。用更充分的理由去吸引農民進城落戶,讓農民看到進城落戶有更多好處,他們才能心動和有所行動。
[對策措施]
中公教育總結如下措施:
首先,要大幅提升中小城市戶口價值。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多項公共服務。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務方面,也要努力向大城市努力,讓農民有歸屬感。讓落戶農民有穩定的就業和合理的收入,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和舒適的生活。
其次,要把土地權益與戶口剝離。如果農民進城落戶不影響其相關土地權益,照樣可以拿到土地分紅,農民進城落戶的積極性會更高。
總之,只有加強統籌規劃,讓中小城市發展更具活力,讓農民嘗到中小城市戶口的「甜頭」,戶籍改革目標才有望實現。當然,這種人口轉移不是故意把鄉村搞差,讓農民「被迫」進城,而是必須建立在尊重發展規律、做好統籌協調發展、整體上有利於促進區域內優化發展的基礎之上,讓留下的和進城的都各得其所。

2. 備考《申論》,常看《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到底有用么

2020國考申論備考:時評文章到底怎麼用

在申論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很重要,但是對於大部分備考考生而言,在做積累時,更多的是盲目的、機械的,最後感覺收獲不多,所以,今天專家給大家講講時評文章到底怎麼用。
一、選好平台:在「精」不在「多」
時評類文章的選讀,一要保證權威性;二要保障時效性;三要保證領域對。所以給大家推薦兩款手機APP:央視新聞、人民日報。這兩款APP都專門設有「評論」和「評銳度」兩個專欄,刊發評論員文章。同時,文章不僅更新速度能緊緊「咬住」熱點事件且熱點事件多為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等領域話題,與申論考試材料涉及領域基本趨同。因此,只要持之以恆,每天積累「跬步」,學之有「道」,掌握科學方法,切中學習要義,定會在文章寫作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學之有「道」:學素材、學觀點、學語言
(一)學素材
素材積累,是學習的基礎。在進行素材積累時,大家可以做好「檔案整理」,例如可以將看到的素材按照五大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進行分類;同時,為了盡最大可能保證事件的准確性,又能最大限度減小記錄壓力,可以將事件按照「主體+處境+做法+結果」,進行梳理。例如:社會:溫州樂清再次發生「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案;陝西漢中共享單車首次被交警貼上「罰單」等。這樣一方面,新聞事件的系統性會比較強;另一方面通過梳理事件主要內容還可以提升提煉概括能力,一舉兩得。
(二)學觀點
觀點積累,是學習的關鍵。縱觀近幾年國考文章寫作,寫作主題與材料依然會有很大關系,但是,文章考察切入點即從哪個角度考察對材料的看法仍然很靈活,且越來越深邃,更加關注一個考生能夠對一個具體的話題談出深刻的、獨到的見解。所以,考生在進行時評文章學習時,積累評論員的觀點既能保證對同一事件有全面、多稜角的認知,又能夠通過積累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見解力。例如:高鐵「霸座男」,最近引發公眾唾棄,隨後濟南鐵路公安處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孫某治安罰款200元的處罰,鐵路客運部門也在鐵路徵信體系中記錄該旅客信息,並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購票乘坐火車。人民日報對此評論刊文,仔細閱讀,可以整理如下觀點:1、這次「霸座男」之所以能迅速得到處罰,與網路發酵不無關系,但不能每次出現問題,都依賴輿論的「推力」,最為有效率的平息事態、維系公正,還需執法果斷;2、公共服務機構不能縱容這樣的「小惡」,執法者不能站在破壞者的一邊,拿大眾的公共資源、閑置資源為違規者買單,搞無原則的息事寧人,那樣只會讓守規則的人被羞辱;3、規則需要輿論譴責「圍觀」,更需要依法依規維護,只有這樣這「霸」那「痞」的現象才會越來越少。
(三)學語言
時評文章的語言並非有多華麗,更多傳遞的是客觀和理性,所以在閱讀時評文章時,對於表達觀點、思想的句子和詞彙積累必不可少。例如,在高鐵「霸座男」時評文章中,可以積累如下語句:「一個列車的文明標桿:惡小不可為,惡小亦會受罰。」;「『小惡』必罰,『小善』當為。」;「對於「小惡」有沒有懲戒能力,恰恰成為考驗一個社會微觀法治水平的標尺。」;「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然是注重規則的社會,我們需要多些較真兒,少些『差不多得了』。」

3. 如何看待「丁義珍式窗口」的整改要靠媒體曝光

近期,一張「老人在甘肅禮縣第一人民醫院繳費窗口前雙膝跪地」的照片在網路間流傳,引發輿論熱議。7月6日,隴南市禮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通過其微信公號作出回應稱,當日上午8時30分,這名老人在給其妻子辦理報銷手續時,因氣短腿疼,在簽字報銷時無法站立,所以跪在醫保窗口前辦理業務,被網友拍下了照片。

公共服務要細節化、人性化,這絕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服務與被服務角色設定的內在要求。如果說在前市場化時代,人性化服務欠缺明顯的參照對象,也面臨條件限制,但現今各種市場化服務窗口的表現,已經為公共服務窗口的優化、改進提供太多的參照與示範,並且也並不涉及太多的成本問題。關鍵是服務部門,有沒有意識到公共服務人性化的重要性,有沒有擺正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如果心裡還是想著「我是幫你辦事,你就得遷就我」的那一套,當然慣性就大於改變了。就這個角度言之,「丁義珍式窗口」,表面看是外在的設計問題,實質卻還是服務的里子問題。不改變服務觀念,「丁義珍式窗口」就很難徹底消失。

來源:中國青年報

4. 花錢請人代扔垃圾 也是公共服務需要堵的「漏」,為何這么說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落實,垃圾分類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每家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基本上政府會給每一家都分發一個生活小垃圾箱,每家需要根據所產生的垃圾的不同性質來進行分類,然後將小垃圾箱里的垃圾分類扔到社區的大垃圾箱里。實行垃圾分類是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把那些對環境污染有害的垃圾以及塑料等不容易降解的垃圾進行特殊處理,從而減輕垃圾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5. 雄安新區將如何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增強新區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

構建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網路。建設「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路。城市級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於城市中心地區,主要承擔國際交往功能,承辦國內大型活動,承接北京區域性公共服務功能疏解。

(5)時評公共服務人性化擴展閱讀:

雄安新區的相關發展規劃:

1、構建社區、鄰里、街坊三級生活圈。社區中心配置中學、醫療服務機構、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專項運動場地等設施,形成15分鍾生活圈。

2、鄰里中心配置小學、社區活動中心、綜合運動場地、綜合商場、便民市場等設施,形成10分鍾生活圈。街坊中心配置幼兒園、24小時便利店、街頭綠地、社區服務站、文化活動站、社區衛生服務站、小型健身場所、快遞貨物集散站等設施,形成5分鍾生活圈。

3、特色小城鎮參照城市社區標准,配置學校、衛生院、敬老院、文化站、運動健身場地等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優質公共服務覆蓋率,構建鄉鎮基礎生活圈。

6. 公共服務如何實現真正的人性化

其實,因制抄度規定「死板」、襲服務「間斷」影響群眾辦事的例子並非個案,一個簡單的事項偏偏費盡周章,浪費了時間,影響了生活。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公共服務必須多點人性化。比如,事前印發服務指南和辦事效率手冊,盡可能讓服務內容、所需材料清晰明了地呈現出來,考慮到需求變化,還要留有餘地;事中要多點耐性,主動熱情,盡可能讓群眾來有所得、來有所獲,讓他們少跑一次腿。
此外,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多些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少點僵化守舊的生拉硬套;多些持續漸進的溫情服務,少點忽冷忽熱的「斷頭服務」,打通「堵點」,掃清「痛點」,讓便民服務真正便民。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便民服務」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掃碼租用自行車等都已經能夠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公共服務也應與時俱進,跟上發展腳步。

7. 19國考時政時評的文章怎麼利用好怎麼用

2019國考申論技巧:時評文章到底怎麼用

在申論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很重要,但是對於大部分備考考生而言,在做積累時,更多的是盲目的、機械的,最後感覺收獲不多,所以,今天給大家講講時評文章到底怎麼用。

一、選好平台:在「精」不在「多」

時評類文章的選讀,一要保證權威性;二要保障時效性;三要保證領域對。所以給大家推薦兩款手機APP:央視新聞、人民日報。這兩款APP都專門設有「評論」和「評銳度」兩個專欄,刊發評論員文章。同時,文章不僅更新速度能緊緊「咬住」熱點事件且熱點事件多為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等領域話題,與申論考試材料涉及領域基本趨同。因此,只要持之以恆,每天積累「跬步」,學之有「道」,掌握科學方法,切中學習要義,定會在文章寫作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學之有「道」:學素材、學觀點、學語言

素材積累,是學習的基礎。在進行素材積累時,大家可以做好「檔案整理」,例如可以將看到的素材按照五大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進行分類;同時,為了盡最大可能保證事件的准確性,又能最大限度減小記錄壓力,可以將事件按照「主體+處境+做法+結果」,進行梳理。例如:社會:溫州樂清再次發生「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案;陝西漢中共享單車首次被交警貼上「罰單」等。這樣一方面,新聞事件的系統性會比較強;另一方面通過梳理事件主要內容還可以提升提煉概括能力,一舉兩得。

觀點積累,是學習的關鍵。縱觀近幾年國考文章寫作,寫作主題與材料依然會有很大關系,但是,文章考察切入點即從哪個角度考察對材料的看法仍然很靈活,且越來越深邃,更加關注一個考生能夠對一個具體的話題談出深刻的、獨到的見解。所以,考生在進行時評文章學習時,積累評論員的觀點既能保證對同一事件有全面、多稜角的認知,又能夠通過積累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見解力。例如:高鐵「霸座男」,最近引發公眾唾棄,隨後濟南鐵路公安處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孫某治安罰款200元的處罰,鐵路客運部門也在鐵路徵信體系中記錄該旅客信息,並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購票乘坐火車。人民日報對此評論刊文,仔細閱讀,可以整理如下觀點:1、這次「霸座男」之所以能迅速得到處罰,與網路發酵不無關系,但不能每次出現問題,都依賴輿論的「推力」,最為有效率的平息事態、維系公正,還需執法果斷;2、公共服務機構不能縱容這樣的「小惡」,執法者不能站在破壞者的一邊,拿大眾的公共資源、閑置資源為違規者買單,搞無原則的息事寧人,那樣只會讓守規則的人被羞辱;3、規則需要輿論譴責「圍觀」,更需要依法依規維護,只有這樣這「霸」那「痞」的現象才會越來越少。

時評文章的語言並非有多華麗,更多傳遞的是客觀和理性,所以在閱讀時評文章時,對於表達觀點、思想的句子和詞彙積累必不可少。例如,在高鐵「霸座男」時評文章中,可以積累如下語句:「一個列車的文明標桿:惡小不可為,惡小亦會受罰。」;「『小惡』必罰,『小善』當為。」;「對於「小惡」有沒有懲戒能力,恰恰成為考驗一個社會微觀法治水平的標尺。」;「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然是注重規則的社會,我們需要多些較真兒,少些『差不多得了』。」

8. 我打算買1加3手機,但是網上很多人評論系統太過於簡單,不人性化。

值得購買,網上所說的過於簡單其實主要是沒有雲同步這一功能,但是在下一版本的系統更新中就會加入。還有就是本身一加強調的就是輕、極簡,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使用頻率不是很高的軟體體統都不自帶,如果你很介意這一點的話可以買小米,小米的miui系統是該有的和不常用的系統都自帶.....

9. 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就是要找准切入點、運用結合點、把握著力點,抓住著重點,千方百計解決影響社會和諧德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

(一)要加強社會矛盾化解,有力維護社會穩定.一是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相關制度。按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需要,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定期報告、
協調會議、首問負責制等制度,實現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使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二是注重矛盾糾紛的源頭治理。要堅
持以人為本,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改變、重大項目引進、重要活動舉辦等重大決策之前,充分徵求群眾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增加透明度,減少因決策不當帶來
的社會各方的利益沖突。三是健全完善調處機制,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健全完善鎮(街)調解中心和村(居)調處工作站的組織體系建設和各項制度建設,運
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形式,及時有力地化解和處理矛盾糾紛,嚴防其升級、激化或轉化。四是建立社會風險評估機制。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不僅
要進行經濟效益評估,看要不要干,而且要進行社會風險評估看能不能幹五是建立積極預防穩妥處置社會公共危機事件機制。加強預防、穩妥處置。六是健全完善處
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快速有序反應機制,防止和應對群體性突發事件。制定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預案,定期進行修訂和完善,確保處置穩妥有效、協調有序。

(二)要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的整治,實現社會平安和諧。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重點部位排查整治,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改善民生、保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和平安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任務。

(三)要加強和改進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實現人口的有序流動。如何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隨著新的戶籍管理規定出台,就需要我們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辦
法。一是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逐步建立和完善覆蓋流動人口的公共服務體系。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不僅是人口問題、經濟問題,同時也是
社會問題、政治問題。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以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為目標,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設公用設施等方面,以為流動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
為目標,統籌考慮長期在城市就業、生活的流動人口的利益和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覆蓋流動人口的公共服務體系。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的體制機制,
努力為流動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親情化服務,人性化管理,逐步實現流動人口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計生服務、子女就學、住房保障等方面與本地居民享有平等
權益。二是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完善流動人口管理的組織建設和機制建設。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創新機制、加強管理、優化服務、促進發展」的
根本要求,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擺上經濟建設、社會管理的重要議程,著力鞏固各級管理體系;完善各級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的服務管理機構,設立定級定編的專
職機構,配備專職人員,進一步完善流動人口組織建設和機制建設。三是以出租屋為重點,強化暫住登記,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抓手。

(四)解決社會組織管理服務問題,提升社會組織的管理服務能力。我國社會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深刻社會變革中,社會生活多樣化、多元化、多變化的特徵日益凸
顯,出現了一些新社會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階層。在當前新的形勢下,解決好社會組織管理服務問題,提升社會組織管理服務能力。一方面,要加強境內社會
組織。對境內社會組織,堅持培育發展與管理監督並重的方針,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加強依法准入、依法管理和執法監督。明確有關部門管理、監督職能,明確社
會組織開業條件、審批程序、職責任務、活動宗旨,規范其行為。

(五)加強基層墓礎建設,全面夯實基層基礎。一是進一步加大平安建設的經費投入。要將平安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投入,以保證綜
治各項工作和平安建設的順利開展。二是健全完善基層政法綜治組織機構。配齊配強市區、鎮街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和工作人員,明確責任,確保市區綜治辦和鎮、街
道綜治辦有足夠數量的專職工作人員。進一步加強鎮(街)綜治工作中心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村(居)綜治工作站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站建設和村(居)
委會、治保會、調解會,以及基層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的建設,確保基層政法綜治組織機構運行正常。

(六)發揮綜治委成員作用,積極推進齊抓共管。要落實綜治委各成員單位工作目標管貴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要建立和完善綜治委各成員單位以及綜治委「五個
專門工作小組」綜治工作述職報告制度、聯絡員制度、平安創建聯系點制度,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促進綜治工作的全面協調發展;要進一步增強參與社會治安綜
合治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0. 提供優質公共服務下一句

以質為根。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增強新區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

建設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網路。構建城市群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多層次、全方位、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路。城市級大型公共服務設施位於城市中心,主要承擔國際交流功能,承擔國內大型活動,承擔北京區域公共服務功能。

(10)時評公共服務人性化擴展閱讀:

雄安新區相關發展規劃:

1、構建社區、鄰里、鄰里三級生活圈。社區中心配備中學、醫療服務機構、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特殊體育場地等設施,形成15分鍾生活圈。

2、社區中心配備小學、社區活動中心、綜合體育場館、綜合購物中心、便利市場等設施,形成10分鍾生活圈。社區中心設有幼兒園、24小時便利店、街道綠地、社區服務站、文化活動站、社區衛生服務站、小型健身場所、快件配送站等設施,形成5分鍾生活圈。

3、小城鎮特色應當配備公共服務設施,比如學校、健康中心、養老院的老年人,文化,體育和健身場所等根據城市社區的標准,以提高高質量的公共服務的覆蓋率和在鄉鎮建立基本生活圈子。

閱讀全文

與時評公共服務人性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