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文化服務數據

公共文化服務數據

發布時間:2021-07-16 22:57:39

⑴ 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群眾參與度不高怎麼辦

一是要以復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制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為主要內容,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⑵ 如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助推脫貧攻堅

一是加大文化服務,普惠大眾。繼續實施文化館、圖書館、紅七軍軍部舊址、縣城北新區體育場館等文體設施免費開放;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歡樂下基層」、「四進社區」等活動制度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場所等免費或優惠開放。

二是積極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模式,推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開拓思路,創新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模式,圍繞均等化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引領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尤其是貧困地區傾斜。目前將縣游泳館作為創新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試點。同時保護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重大宣傳主題活動,公益性演出每年不少於50場。貫徹落實《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倡導全民閱讀,不斷提升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三是充分利用文化遺產項目,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利用「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計劃,廣泛動員貧困戶參與傳統手工藝培訓,培養(培育)數名大師級傳承人,十數名省內外知名手工藝品設計師,數十名傳統手工骨幹傳承人,數十名州內知名手工藝品設計者、市場營銷人員,數百個村落傳統手工藝傳承骨幹,在村寨內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紅色遺跡,傳統村落等文化資源,建設一批紅色文化旅遊景區、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旅遊景區、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將民俗和傳統節日與旅遊深度融合,大力扶持當地群眾發展民宿客棧、民俗表演、旅遊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旅遊產業;利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博文化服務向偏遠貧困地區傾斜,積極開展文化扶貧,通過文化宣傳教育開闊思維眼界、提升知識技能,掌握了解國家政策、市場信息,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資訊服務。

四是實施榕江文化「大數據戰略行動」。依託國家、省、州、縣、鄉、村六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網路,整合公共文化服務、非遺保護、文物保護、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數字資源,藉助公共數字文化終端服務等大數據技術手段,藉助互聯網+文化旅遊宣傳平台創新文化數字資源的傳播和服務手段,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以快捷、方便、准確、安全和共享的數字文化信息資源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強力推進文化脫貧工程。

⑶ 按照《網路安全法》,哪些公共數據資源需要開放

《網路安全法》中沒有公共數據資源需要開放哪些領域的相關規定。

《網路安全法》中唯一提及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的是:第十八條國家鼓勵開發網路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

但在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到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

(3)公共文化服務數據擴展閱讀:

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的相關任務:

1、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穩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統籌規劃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宏觀調控科學化,推動政府治理精準化,推進商事服務便捷化,促進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務普惠化。

2、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業態,助力經濟轉型。發展大數據在工業、新興產業、農業農村等行業領域應用,推動大數據發展與科研創新有機結合,推進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形成大數據產品體系,完善大數據產業鏈。

3、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

⑷ 如何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一是要以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為主內要內容容,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望採納我的回答。

⑸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是真的嗎

五年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持政府主導版、社會參與權、重心下移、共建共享,補齊短板、提高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顯著提高。上海打造「文化上海雲」,讓海量公共文化信息形成公共文化大數據;青島、成都、焦作等地文化超市採取個性化、「訂單式」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北京、天津、合肥、大連、青島、泉州、惠州等地發行「文化惠民卡」,將優惠文化產品打包,給群眾自主選擇權。

⑹ 如何理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代性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現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在基本文化理念層面,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社會公共交往、促進社會共識、培養現代公民、培育核心價值方面的積極作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休閑娛樂需要、獲取信息的需要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各類公共文化活動,形成公共文化空間和公共文化生活,促進對社會公共價值和核心價值的認同,提升全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

在制度建設層面,一是建立法治框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各種制度與程序安排,須通過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確立有關各方共同遵守的規則與行為規范。對有關公共文化服務的各類公共組織機構、各類非營利社會組織以及市場組織,須予以不同的法律地位、法定許可權與責任,在充分發揮其各自職能的同時給予必要的制約與限制。二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參與機制,創造條件鼓勵各類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政府和社會、市場之間的適度平衡和良性互動關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方式須從僅僅依靠政府提供的單一方式向多種方式轉變,逐步實現由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廣大公民共同來提供,這也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與傳統公共文化服務的不同之處。如果說,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那麼,文化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各類文化主體的關系,其中包括公共文化主體和文化市場主體。三是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也須實行競爭,但競爭的條件應該對各類服務主體都是公平公正的。

在現代技術運用層面,要充分利用現代數字網路技術,推進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建設,如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台、數字網路化文化信息管理系統、特色資源資料庫等,以有效整合各類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

⑺ 文化雲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問題

文化雲通過整合零散孤立的文化資源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數字文化服務。
對於市民:它內解決了公共文化服容務過程中的市民「我要知道」,「我要參與」,「我要評論」,「我要互動」四大需求,市民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隨地享受數字公共文化服務。
對於政府:通過後台大數據,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統計分析,為管理部門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決策,幫助文化單位快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實現一站式管理與服務;並實現公共文化供需精準匹配,促進文化消費,帶動文化產業發展。

⑻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之我見

一是要以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回為主要內容,答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⑼ 國家統計局資料庫中怎麼查包裝印刷行業的相關數據

2011年,首都出版版權工作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改革,加快資源整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出版產業的融合,創新和完善新聞出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努力開創首都出版和版權工作的新局面。據前瞻網調查,從《中國印刷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區新聞出版業收入達到466.17億元,同比增長9.45%;資產總額達到935.15億元,同比增長8.74%;利潤總額30.59億元;從業人員11.58萬餘人。新聞出版行業收入總額在全市文化創意產業9大領域中排名第四位。
未來將有可能出現以下趨勢:
1、大中型出版機構一體化運作;
2、出版機構與技術提供商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入;
3、中小型出版機構將走服務外包之路;
4、新型數字出版機構不斷涌現,以互聯網形態為主;
5、閱讀器廠商開設網路書店;
6、傳統渠道全面向電子渠道轉型;
7、運營商進入全流程數字出版;
8、將出現更加細分的專業資料庫服務商。

閱讀全文

與公共文化服務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