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曲轅犁

發明曲轅犁

發布時間:2021-07-27 00:47:03

A. 曲轅犁的發明

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類型的生產工具標志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地區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B. 曲轅犁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曲轅犁,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

C. 曲轅犁是唐朝前期、中期還是晚期發明的

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它的出現是我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

D. 曲轅犁的發明,對於古代農業的發展有何

曲轅犁,是來唐代中源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它的出現是古代中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
唐代曲轅犁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不僅有著精巧的設計,精湛的技術,還蘊含著一些美學規律,其歷史意義、社會意義影響深遠。在當代農具設計中,曲轅犁仍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

E. 曲轅犁的發明,對於古代農業的發展有何意義

提高了生產力有利於農業發展,解放勞動力

F. 曲轅犁是誰發明的

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G. 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在唐代發明,作為先進的水田生產工具,為什麼在唐宋兩代都未能得到推廣

未得推廣?這個說法好像有問題,曲轅犁是唐代中後期出現在江東地區,最遲在北宋前期敦煌地區就有使用了(曲轅犁的敦煌壁畫造型進了中學課本,而敦煌在北宋中前期就停止建造了)越過不到百年的五代混亂時期,二百年左右的傳播時間就從長江中下游傳播到西域地區,這個傳播速度已經不算慢了。至於你所說的南方水田地區未得到推廣,可能是由於另一個原因,南方(指的是湖南,湖北江西的開發),整個北宋一代,對洞庭湖,鄱陽湖,江漢平原這三塊平原的開發一直沒有很大的進展,南方水稻主產區(現代意義上的)的開發完善要推遲到南宋中期,直到明代中期才基本完成。北宋時期的稻米增產主要是占城稻的移入(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雜交水稻的推廣)

H. 曲轅犁有什麼作用

曲轅犁的作用是輕便省力。

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

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

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范化,便於精耕細作。

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是當時先進的耕犁。

(8)發明曲轅犁擴展閱讀:

在曲轅犁中,犁轅的長度除了能滿足分解牽引力的功能要求外,還兼顧了與整體犁架的比例。犁轅的長度與犁架的比例符合審美要求。

犁鏵本身也有一定的長寬比例,並與犁架的比例相統一、相和諧。這既滿足了局部之間的比例關系,也照顧到了局部與整體的比例關系。

尺度是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以人的身高尺寸作為量度標準的,其選擇應符合人機關系,以人為本。犁鏵的尺度由耕地的深度、寬度來確定,滿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犁梢的長度符合人機尺寸,減少了農民耕地時的疲勞。

I. 曲轅犁是那個朝代發明的

曲轅犁,也稱東江犁,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它的出現內是我國耕作農具容成熟的標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魏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J. 曲轅犁與直轅犁的簡短

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別適合在平原地區使用,能保證田地犁得平直,比較容易駕馭,效率也較高。 魏晉南北朝時期,農業生產已經全面進入牛拉犁耕的階段,以耕—耙—耱為體系的精耕細作技術越來越成熟,直轅犁結構已經相當完善,應用更加廣泛。 隋唐是我國古代精耕細作農業的擴展時期,其農業技術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曲轅犁的應用和推廣,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耕地的質量。曲轅犁的發明,在中國傳統農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它標志著中國耕犁的發展進入了成熟的階段。我國的傳統步犁發展至此,在結構上便基本定型。此後,曲轅犁就成為中國耕犁的主流犁型。 宋元時期的耕犁是在唐代曲轅犁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完善,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明清時期,耕犁已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只是到清代晚期由於冶鐵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耕犁改用鐵轅,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來固定鐵轅和調節深淺,使犁身結構簡化而又不影響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堅固耐用,既延長了使用時間,又節約了生產成本,也是一種進步。

閱讀全文

與發明曲轅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