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證據防止物業轉讓
有協議約定物業使用
B. 關於房屋使用權轉讓的相關問題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理解:首先,得正確理解什麼是「公有住房使用權」。所謂「公有住房使用權」是指通過福利分配所取得的對國家或是國有單位所有的房屋以低於市場價租賃並使用的權利。之所以有這樣的福利分房,其實是國家或是單位對承租人住房消費的一種補貼,也體現了承租人勞動的價值。因此,「公有住房使用權「針對的對象一般是具有針對性的,大部分為在單位工作一定年限的職工,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權享有這樣的住房補貼。其次,在過去的法律實務中,由於「公有住房使用權「被認定為一種房屋租賃關系,即公房的所有權人是國家或單位,而承租人只能享有房屋的使用權,不享有處分、收益的權利,所以,承租人轉租或是轉讓使用權的行為都將直接侵害了所有權人的利益,應被禁止。為此,1994年建設部出台了《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其中26條對於承租人擅自轉租、轉借、調換、買賣公有住房使用權的行為進行了禁止。你的同事估計也是依據這條法律認為你們之間簽訂的公有住房轉讓協議是無效的。但是,這份1994年出台的建設部的規定已於2001年被廢止了。2002年底,北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出台了新的《關於開展直管公有住房使用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份通知中明確了北京公有住房使用權是可以有償轉讓的,並對公有住房使用權轉讓的對象、范圍、程序做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所以,您完全不用擔心,你與你同事於2001年簽訂的公有住房使用權轉讓協議是有效的,並且在他的主動配合下,您與單位又簽訂了新的《公有住房承租合同》,整個程序都是合法有效的。他無權利再繼續承租該公房。如果他執意要起訴您的話,您也無須害怕,只要在法庭上出示原來的轉讓協議和新的承租合同這兩份關鍵證據即可。最後,對於「公有住房使用權」交易還有一些的問題值得注意:第一,根據2002年國土資源部和房屋管理局下達的《通知》要求,進行公房使用權交易的一方必須是公有住房的合法承租人,並經過房屋所有權人的同意。因此,在進行公房所有權交易前必須先確認所有權屬,並徵得出租人的同意後再進行。第二,由於「公有住房使用權」的特殊性,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有「公有住房使用權」。因此,為避免轉讓協議的無效及今後的糾紛,購買人應確定自己是否具有購買的資格。例如,單位承租公房使用權的轉讓一般要求購買人也為本單位職工。第三,通過公房使用權互換、有償轉讓或是交換住房產權的方式取得公房使用權的新承租人,是可以將公房使用權再次上市交易的。這意味著公房使用權是允許流轉的。但這里的流轉並不包括轉租的情況,轉租是指不變更承租合同的情況下,將房屋交予他人居住。而「公房使用權」的轉讓則是要求轉讓協議達成後,受讓人代替原承租人,與出租人建立新的租賃合同。第四,合同雙方必須親自到場簽訂合同並新的租賃變更手續,相關法律文件應避免代簽,並提前或當場結清所有的相關費用。
C. 買房子的時候家人和我都不太懂,全款買的房子,只簽訂了物業使用權轉讓合同,開發商老闆也換人了
你們這太粗心大意了。購房合同也不簽?口頭承諾算什麼啊,你沒有任何的材料證明房子是你的。那你錢不是打水漂了嗎?開發商跑路,一房多賣,萬一後來接盤俠不承認你,你們該怎麼辦?
D. 物業轉讓車位使用權合法嗎
不合法。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物業管理項目的地上車位是廣大業主的專共同使用權土地,車位屬的收益經過業主大會同意,除去必要的管理成本用於物業管理項目的公益或納入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物業公司沒有權利越俎代庖,將車位使用權轉讓。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公司與開發商或業委會的物業服務合同是與期限的,物業公司憑什麼處分期限外的管理項目權益?如果是地下室車位的使用權轉讓必須經過產權單位授權才能有效,那麼收益應當交產權單位。
物業公司的做法是殺雞取卵,違法快速賺錢的不齒行為,業主們應當聯合起來抵制物業公司的違法行為。
E. 使用權轉讓的車位更換物業公司後還有效嗎
使用權轉讓的車位更換物業公司的話還是繼續有效的,即使更換了物業公司,畢竟使用權已經歸你了,那麼車位就歸你所有。
F. 房地產公司轉讓車位使用權給物業公司再由物業轉讓給業主帳務處理
房地產公司轉讓車位使用權給物業公司,再由物業轉讓給業主,這種情況的話,中間因為有一個物業管理了,所以的話肯定這個賬務處理的話會比較麻煩的,其實房地產公司的話是直接可以轉讓給業主的。
G. 使用權轉產權,物業費應該如何變化
物業管理服務費包括綜合管理服務費,即指物業管理單位按約定為物業產權人、使用人提供公共性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停車管理費,即指物業管理單位對物業管理區內車輛停放提供管理服務所收取的費用;房屋裝修垃圾清運費,即指物業管理單位對物業管理區內的房屋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提供清運服務所收取的費用;特約服務費,指物業管理單位接受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委託、為其個別需要提供服務所收取的費用。
其中綜合管理服務費、停車管理費實行政府定價;房屋裝修垃圾清運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特約專項服務費除價格部門另有規定外,實行經營者自主定價。
綜合管理服務費中所指公共性服務主要含幾項內容? 它包括:
(1)監督物業產權人、使用人按有關規定裝修、使用樓房,確保樓宇安全使用。
(2)公共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包括打掃公共走廊、樓梯、通道、周圍道路、上下水管道、外牆清洗、公共水池和水塔的清洗以及垃圾清運等。
(3)水電供應,機電、消防設備,公共供排水系統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日常維修保養工作。
(4)安全保衛和消防監督工作。
(5)綠化管理維護工作。
(6)公共場所秩序的管理。
(7)接受委託代繳水電費、有線電視費、電話費和代收發報刊、信件等代辦性質的服務工作。
(8)代表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協調解決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公共事務。
綜合管理服務費怎麼收?
在物業管理區業主管理委員會成立前,由物業管理單位根據其實際提供的服務,對照物業綜合管理服務收費等級考評辦法和收費指導標准,自評收費等級和收費標准,報經價格主管部門核准後收取。在業主管委會成立後,由其與物業管理單位協商收費標准報價格部門核准後收取。 在住宅區、高層商住樓(住宅樓)、別墅區、寫字樓和工業區內為商業用途的物業,可在該物業綜合管理服務費標準的基礎上上浮,但最高不超過150%;在上述區域內辦公的(不包括工業廠房中生產管理辦公),在該物業綜合管理服務費標準的基礎上上浮幅度不超過100%。
綜合管理服務費何時起收?
由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從入伙之日起(以交鎖匙為准)按月交納,物業管理單位不得違背物業產權人、使用人的意願提前收費。未出售樓房的綜合服務費、公共水電費由房產公司或包銷商承擔。
水電周轉金怎麼收?
水電周轉金是在各個業主(住戶)所使用的水電費未收繳上來之間,物業管理單位預先向水電部門代繳納而墊支的費用。它實行政府指導價,由價格部門根據不同時期所需費用大小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范圍。
公共水電費怎麼收?
它是小區、樓宇的消防和對講系統、公共場所照明、清洗和綠化、電梯、 中央空調、水泵等機電設備運行所發生的電費和其他公共用電、用水的費用開支。多層住宅(無電梯)的綜合管理服務費中已包含公共水電費,業主(住戶)無需再交;多層帶電梯住宅業主(住戶)應按月交納。但物業管理單位應每月向所有業主公布上月使用公共水電度數、單價和總額及分攤辦法。
對物業管理單位收取物業費有何規定?
物業管理單位收取物業費實行明碼標價,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及收費方法應在醒目位置或收費地點公布。還應當定期(一般6個月)向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公布物業管理服務費和代收代辦費用的收支情況,公布物業管理年度和小區或樓宇的重大措施,以接受監督。 物業管理單位代收代繳水費、電費等政府定價的價格,必須按分類價格分別執行,不得自行加價,不得以任何借口混合收費。
其他部門有權再向業主重復收費嗎?
物業管理單位已接受委託實施物業管理並相應收取服務費的,其他部門和單位不得再向業主(住戶)重復徵收如衛生費、治安費等其他性質和內容相同費項。 業主(住戶)不按規定繳納物業費將受何處理? 物業管理有權按物業管理委託合同的約定追償。
H. 土地使用權性質為轉讓,是什麼意思
您好,國復有土地出讓是指制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通過有償的方式向單位和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土地使用權轉讓時指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經受讓方投資達到一定數額和規模後再進行買賣的行為。出讓地包括工業、商業、住宅等。40年是商業用地,住宅是70年。也可能是其他性質的出讓地改變用途為住宅,已經減去以前出讓時已經使用的年限。
I. 小區地下車位使用權轉讓 是否合法
車位使用權轉讓協議是有效的、合法的。
雖說一般小區的車位是列入公攤面積計專算的,屬即不歸任何單獨個人所有,而是歸小區里所有業主共有。因此,是不能辦理產權證的。
但是,《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物權法》承認了小區車位可以作為獨立交易的客體,且也有權通過協議出售、出租。因此,車位使用權轉讓協議是有效的。
簽訂的協議一定要寫清楚車位的具體位置,出讓方要給出車位使用權的證明。同時還一定要注意:根據《合同法》,租憑期最高不能超過20年,所以寫協議時不能寫超過20年的使用權出讓期。所以寫協議時,不要寫有超過20年的期限,超出20年的使用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無效的。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衛生間、走廊、過廳、樓梯》
J. 和物業簽定使用權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一、既然房屋買賣合同中沒有約定,該屋後空地的所有權屬於小區的所有業主所共有。
二、既然物業不享有土地使用權,他無權處分該空地,也無權與你簽訂任何使用該空地的合同。即使簽訂該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