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示交付物權變動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指示交付物權變動的時間是通知到達第三人時物權發生變動。
1、合同簽訂時合同即生效,但是物權並未發生轉移,因為物權的變動,根據物權公示原則,動產應交付。而交付的種類中有一種為指示交付,即所有權人指示第三方交付的行為。所以要在通知了第三方後指示交付完成,此時所有權才轉移。
2、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3、指示交付即動產由第三人佔有時,出讓人將其對於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指示交付的成立須具備兩個條件:(1)是當事人須有轉讓所有權的合同。(2)是讓與人應當將所有權轉讓的事實通知標的物的實際佔有人。特點是買賣在前,交付在後,他人交付。
(1)佔有交付物權什麼時候發生轉移擴展閱讀:
指示交付與其他交付方式有什麼區別:
1、簡易交付:是指受讓人已經佔有動產,如受讓人已經通過寄託、租賃、借用等方式實際佔有了動產,則於物權變動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
特點:交付在前,買賣在後。亦即買賣之前已經交付(佔有)
2、佔有改定:即動產物權的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特別約定,標的物仍然由出讓人繼續佔有。這樣,在物權讓與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受讓人取得間接佔有。
特點:買賣在前,交付在後,本人交付。
3、指示交付:即動產由第三人佔有時,出讓人將其對於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
特點:買賣在前,交付在後,他人交付。
❷ 動產所有權移轉的時間是合同生效的時間還是交付的時間
動產所有權移轉的時間是以交付的時間為准,但有例外。參考法條如下。
《中華專人民共和國物屬權法》
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七條
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❸ 觀念交付中物權都於何時發生變動,又於何時生效。麻煩舉一下例子! 尤其是佔有改定! 謝謝!
簡易交付 指示交付 和佔有改定的物權變動全部始於交付的合意成立之時
❹ 交付作為動產物權變動的要件
依照我國法律的規定,不動產的轉讓一經辦理登記手續,便發生該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的法律後果。即未經登記的不動產物權變動以及未經交付的動產物權變動,不發生物權之得失變更的法律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可見,我國物權法實質上是採取登記要件主義作為一般原則,而登記對抗作為特別例外的規定。登記要件主義成為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基本原則,本條確定了登記作為一般性的強制性,雖然沒有使用「必須登記」的說法,但是規定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所有的不動產物權變動都必須採取登記方式。該條說明登記要件主義是物權變動的一般原則。
(4)佔有交付物權什麼時候發生轉移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明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對於當事人應否享有物權或者應否取得物權,應由民事法律或其他法律、法規所規定,登記機關無權決定。因此,登記行為不是一種行政許可行為(行政審批行為)。不動產物權登記與不動產(尤其是土地)的行政管理性質上非屬同一,兩者必須分開。
❺ 簡述動產物權變動的一般規定
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交付
變動規則:交付生效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現實交付)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注意】物權對抗規則:(1)一般動產:看佔有;(2)特殊動產:看登記(即: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主要是指當事人通過合同約定轉讓動產所有權和設立動產質權兩種情況。
「法律另有規定」,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形:觀念交付(簡易交付、指示交付、佔有改定)對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非依法律行為而發生的物權變動的規定;動產抵押權和留置權的規定。
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交付
交付方式
現實交付:直接交由對方依法佔有
觀念交付:
簡易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指示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轉讓人與受讓人有關轉讓返還原物請求權的協議生效時為交付之時)
佔有改定,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提示】動產交付的形態包括現實交付和觀念交付。
擬制交付:在動產物權以倉單、提單等物權憑證為表現形式時,動產物權的變動通常無須對動產進行現實交付,而是以倉單、提單的交付來代替動產的現實交付。擬制交付與現實交付具有完全相同的法律效果。
觀念交付(交付替代),是對動產的佔有關系僅在觀念上發生轉移,在外觀上並未現實地發生變化,包括簡易交付、佔有改定和指示交付三種。
❻ exw 物權在什麼時候發生轉移
不動產在登記起生效,動產在交付時生效。
❼ 《物權法》里,商品房的所有權發生轉移
C
動產以交付轉移但是不動產物權的轉移以登記為准。
雖然自合同成立時起,甲乙對於物權轉移的約定生效,但是不動產轉移仍以登記為准。
❽ 指示交付的物權何時發生變更
現實問題
龔某將其擁有的一頭牛賣給了林某,但是告訴林某該牛現在在童某處,可以直接向童某要,同時立刻打電話給童某告知牛已經賣給了林某,要求童某交付給林某,那麼該牛的所有權何時歸林某所有的呢?
律師解答
指示交付,又稱返還請求權的讓與,是指讓與動產物權的時候,如果讓與人的動產由第三人佔有,讓與人可以將其享有的對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給受讓人,以代替現實交付。上述龔某與林某的情形即為指示交付。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因此在龔某將請求童某返還牛的權利轉讓給林某時,就已經視為交付了該牛,其牛的所有權歸林某所有。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十六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❾ 什麼是物權交付
所謂交付是指移轉佔有,即將自己佔有的物直接移轉與他人或以回其他替代方式如移轉答所有權憑證而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事實行為。但僅僅從佔有轉移的角度並不能完整地理解交付的意義,由於我國採取了債權基礎行為+事實行為的交付的動產物權變動模式,導致必須從債的合意與事實行為交付二者結合的角度來理解交付。也只有這樣,從能夠區別合同法中的交付與物權法中的交付。
對於不動產而言,同樣存在交付的問題,但是,由於不動產的物權變動原則依據法律的強行性要求——登記而發生,所以,交付的法律意義在不動產中越發顯得不重要了,而且由於不動產在物理空間上不能發生移動,所以,不動產的交付多表現為將不動產的鑰匙或者其他象徵管領的標識轉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