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始取得方法
BCD。原始取得是指不基於原所有權人的意志而取得所有權。據此,
對B,國家取得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所有權不以被繼承人意志為基礎;
對C,王某將左鄰李某委託看管的一匹瘸腿馬直接賣給右鄰趙某,趙某因善意取得該馬的所有權中,趙某善意取得馬的所有權並不以李某是否同意為前提;
對D,農民收割自家責任田中的莊稼,並因此取得收獲物的所有權屬於生產行為,為原始取得。
『貳』 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
物權取得方式: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
1.原始取得:直接依據法律的規定,非依他人既存的權版利和意志而取得物權權
(1)勞動生產、孳息
(2)公法方式:徵用、沒收、罰款、罰金等
(3)先佔、拾得、發現、添附、時效取得、善意取得
2.繼受取得:依他人既存的權利和意志而取得物權
(1)基於合同(買賣、互易、贈與):
(2)基於繼承(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遺贈
『叄』 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有哪幾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之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回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答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肆』 原始取得的方式有哪些
原始取得,故名思議就是最開始取得到的東西,在取得這一法律名詞中取得的方式分為很多種取得,原始取得是第一次產生獲得到的,那麼大家知道原始取得的方式到底有哪些,原始取得包括什麼嗎?下面,的小編為大家答疑解惑。
一、原始取得含義
指根據法律的規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實,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為根據,而直接取得
所有權。
物權的原始取得又稱物權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體非依據他人的權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據法律規定取得物權。物權的繼受取得又稱為物權的傳來取得,是指基於一定法律事實,依賴於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權。
二、原始所得主要形式
中國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勞動生產、收益、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無主物、失散的飼養動物、先佔、善意取得、沒收、徵收、稅收。
1、原始取得勞動生產
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活動獲取勞動產品,以及通過擴大再生產取得其所創造的勞動產品。
2、原始取得收益
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物質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3、原始取得添附
民事主體把不同所有人的財產或勞動成果合並在一起,從而形成另一種新形態的財產,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則要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種方式。
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互相滲合,難以分開並形成新財產。
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密切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新財產,雖未達到混合程度,但非經拆毀不能達到原來的狀態。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財產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新的財產。
在上述情況下,關於新的財產所有權的歸屬,應由當事人協商處理,或歸一方所有,或歸當事人共有。如果不能達成協議,應歸給新財產添附價值量的一方所有,但他要向原所有人給付適當的經濟補償。如果取得新財產所有權的一方的添附行為出於惡意,即明知是他人的財產而進行加工,或有其他故意或過失行為,則原所有人除有權向他請求經濟補償外,還有權要求
他賠償因添附所造成的損失。
4、原始取得沒收
國家根據法律、法規採取強制措施或強制手段,剝奪官僚資本、反革命分子或違法犯罪分子的財產歸國家所有。
5、原始取得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所以,遺失物並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和合法佔有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根據《民法通則》第
79條,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同樣,拾得漂流物或失散的飼養動物,也應歸還失主。
6、原始取得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是指埋藏和隱藏於他物之中,其所有權歸屬不明的動產,此類物應歸屬於國家所有,在該物上繳國家以後,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7、原始取得無主財產
如拋棄物、拾得物、漂流物、走失動物、埋藏物、隱藏物和無人繼承財產等。這是指所有人不明或沒有所有人的財產。
上述內容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原始取得的法律知識,原始取得在很多方面都有用醋,原始取得的方式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所謂原始取得就是第一次產生的、獲得的東西,但是這里區別於繼承所得,繼承所得也是第一次獲得,但是不屬於原始取得,上述內容中就是所有原始取得的方式,僅供參考。
延伸閱讀: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採取什麼原則
知識產權共有的取得方式是什麼?
轉讓專利權取得收入屬於什麼收入
『伍』 《物權法》中所有權得取得方式有哪機種
所有權:
(1)動產:法律行為+交付取得所有權。(輪船汽車飛機這類也是交付生效,不登記不能對抗)
(2)不動產:法律行為+登記,登記後才有所有權。
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2)繼承/遺囑:繼承or遺囑開始時就發生所有權變動了。
(3)建造、拆除房屋的: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4)善意取得:上面略說了一下,細看也會考的。
(5)先佔、添附、取得孳息。
『陸』 財產所有權的原始取得的方法有哪些
善意取得,先佔取得,建造取得,添附取得
『柒』 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方式
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方式如下:
合法取得:繼受取得:買賣
贈與
繼承
受遺贈
互易
原始取得:勞動生產
孳息
添附:混合、附合、加工
沒收、徵收、稅收、徵用、國有化
無主財產
拾得遺失物
先佔
善意取得
『捌』 對於財產所有權,其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有( )。
AD
原始取得的主要形式包括:生產,獲取孳息,先佔,添附,拾得遺失物,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善意取得,時效取得和國家強製取得等。
1、生產
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活動攫取自然物,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包括勞動生產和獲取孳息。通過生產而取得產品的所有權是一種原始取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始取得方式。
2、先佔
先佔是以所有的意思表示佔有無主動產而取得其所有權的法律事實。先佔必須具備以下構成要件:
(1)須為無主物;
(2)須為動產;
(3)須以所有的意思表示佔有。
3、添附
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財產,或者對他人財產進行加工形成一個新的財產的事實。添附包括附合、混合和加工三種方式。添附物的所有權歸屬,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按法律規定。
(8)物權的原始取得方法擴展閱讀
繼受取得包含內容
1、移轉的繼受取得,指原物權人將物權完善地移轉給新物權人。主要的原因有買賣、互易、贈與、遺贈、繼承等;
2、創設的繼受取得,指所有權人為他人創設所有權以外的物權。又分為民事與行政兩類方法。民事的如所有權人通過與他人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抵押合同,設立他物權,行政的主要指主管機關通過劃撥或特許為法人、自然人創設土地使用權、采礦權、取水權等他物權;
3、特定繼受取得,指對特定標的物的取得;
4、概括繼受取得,指對他人權利義務全部繼受的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