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迪沃霍爾怎麼樣
以前從來沒有試過看傳記看得那麼認真。最喜歡第四章,翻譯得超級贊 女神真是棒呆。安迪是個很吸引人的藝術家,喜歡他的那種瘋狂、固執、隨性,下本書想繼續了解他的波普藝術,雖然我可能看不懂- - 。
『貳』 安迪沃霍爾在他的代表作《瑪麗蓮夢露》寫了「this is not by me "這是什麼意思
這不是我的
『叄』 photoshop哪裡能將圖像調成波普藝術,就是安迪沃霍爾的作品的那種效果
那個好像也需要慢慢安排慢慢調才有波普藝術的神韻,一下子或一個濾鏡搞出來的都差強人意....
『肆』 在中國開發藝術衍生品必須要有版權么
日前,中國首個藝術衍生品展示展覽平台——紅坊沙龍ADC正式對外開放;首屆西湖國際藝術衍生品產業博覽會於杭州舉辦。
以衍生品的方式,高高在上的藝術日用化了,滲入大眾的生活中,接上了地氣。
普羅大眾可以通過日用化了的藝術衍生品,換一種方式接觸到原作的藝術之美
一幅幅有著明麗夢幻色彩的花卉題材油畫,落在那些細膩柔滑的絲綢或者絨布上,成了絲巾、靠墊、化妝包。一個名為「Rong」的藝術衍生品品牌將李怡蓉油畫背後的美麗意境透過不同的日常用品傳遞出來。在不久的將來,畫布上的花卉還將落在有著瑩彩光芒的高科技材料碳化硅上,衍生出戒指、耳環、項鏈等飾物,探索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之道。
在新天地,在環球金融中心,「OldShanghai」主題系列旅遊文化精品店匯集了經過連環畫大師賀友直先生授權的藝術衍生品。信箋、賀卡、藏書票、杯墊、娛樂籌碼、黃包車燭台等生活日用品上,素胚白描的賀氏筆法無處不在。老上海市井風情、世相百態的流韻余響借物得以延續,傳統的民俗連環畫煥發出了時尚的味道。
雕塑藝術家瞿廣慈、向京夫婦自創「稀奇」品牌,近百種商品均在自身藝術原作基礎上再創意,商店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台北等地。比如熱銷的一系列iPhone或iPad保護外殼,抽象出兩人作品中經典的兔子元素,大膽配色,緊跟流行風潮。品牌受英國V&A博物館之邀為其2013年中國古畫展覽創作的藝術絲巾,剛剛被BBC評為今年聖誕節最佳藝術風格禮物。
時下,國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美術館也著意於構築最後一個展廳——參觀路線末端的衍生品商店。「快雪時晴帖」的筆記本,青花梅瓶掛鍾、多寶格箱包、古錢幣U盤等等,古老文物可穿可戴可享可用,走進現代人的生活。剛剛過去的聖誕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則為觀眾備上了4件新奇、有趣的藝術衍生品禮物。它們分別是德國哲學家和藝術評論家鮑里斯·格羅伊斯設計的「藝術給予力量」鉛筆,兩家荷蘭設計工作室聯合創作、由荷蘭設計師托馬斯·威德綬芬設計的「把我建起來」積木,中國藝術家張恩利設計的「藝術是個球」真皮手工皮球以及中國藝術家徐震設計的「思想就是這片看不見的刀片,它決定著身體的分離」異形便簽。這四樣物件以紀念品的形式向市場推廣——藝術應該是好玩兒的、給力的,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是融入生活的。
藝術原作通常僅此一件,註定只能為極少數人所擁有,而熱愛藝術的普羅大眾卻完全可以通過日用化了的藝術衍生品,換一種方式接觸到原作的藝術之美,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與藝術品不同的是,藝術衍生品更多地被視為消費品,談不上有太多投資的價值,與此同時,它也去掉了「昂貴」的字眼,以相對親民的價格示人。一旦不必考慮它的增值性,人們反倒可以單純地憑借自己的偏好來判斷是否購買。
內地藝術市場中,衍生品市場相比原作市場落後了一大截,其實大有作為
成熟的藝術市場通常在用「兩條腿」走路。這一條腿是畫廊、拍賣行所經營的藝術原作,另一條腿則是通過各大藝術商店銷售藝術衍生品。前者瞄準的是高端人群的收藏需要,後者則讓小眾藝術滲入大眾生活。在藝術市場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藝術衍生品市場每年的市場規模早已是藝術原作市場的幾倍。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等地,甚至還有專門的博覽會在做藝術衍生品交易。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一年的藝術衍生品銷售金額高達4至5億美金,占其全部收入的80%,總計開發的衍生品數量多達2萬余種,比如依照數幅名畫里人物所戴的項鏈樣式,就能開發出一個女性飾品系列。其藝術商店僅在紐約市內就有8家。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年的藝術衍生品銷售金額高達2至3億人民幣,總計開發的衍生品數量多達3000餘種,僅人氣展品「翠玉白菜」的衍生品就不下百種。目前與台北故宮合作開發藝術衍生品的廠商多達90餘家,其中甚至包括與義大利知名廚具商家合作,推出「宮樂美人胡椒瓶」等廚房用品。
而在內地藝術市場中,衍生品市場相比原作市場明顯落後了一大截。據文化部發布的《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2012年我國內地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為1784億元,其中藝術授權品、藝術復製品、藝術衍生品交易總額為180億元,僅為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十分之一。不過換而言之,內地藝術衍生品市場其實大有作為。下一個金礦,就在這里。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藝術衍生品項目負責人庄驥欣喜地看到,伴隨著國內藝術衍生品市場越來越快的發展速度,國內藝術衍生品的二手市場在崛起——這正是這個市場成熟的一大表現。「在一個名為i良倉的網站上,達人們在互相推介來自全球各地的潮物尤其是藝術衍生品,並提供購買渠道。它擺脫了以往電商平台拼價的戰術,主張的是美學生產力,不以物品的價格作為驅動,而是以物品的藝術價值作為驅動。這為人們開啟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你穿的、你用的和你家裡的決定你的生活品位。未來,這類藝術衍生品的流通會越來越便捷,健康的生態鏈在形成。」
剛剛起步的內地藝術衍生品市場,亟待邁過三道坎 藝術消費觀念不強
藝術衍生品在西方走過幾十年歷程,在國內它卻剛剛起步,這樣一種「買得起」的藝術消費觀念需要慢慢培養。
買得起未必買回家。在很多中國人的潛在消費觀念中,錢要花在刀刃上,花錢購買藝術衍生品,太虛了。他們恐怕更習慣於上超市買些尋常的生活用品,或是情願花上更多的錢購買奢侈品。
據了解,目前我國內地居民的消費能力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精品消費方面,比重已達全球的27%,正式取代日本成為全球頭號消費大國。然而,在今天我國內地所盛行的各種消費中,名車、名表、皮包以及房地產、金融產品占據了主流,可代表著品位與精神內涵的藝術品,卻始終未被各個層面的消費者納入視線中來,呈現出一個很大的消費空白區。這其實正給藝術衍生品帶來發展空間。有業內人士指出,當物質生活豐富了以後,人們傾向於選擇一種偏向精神性或是文化含量較高的商品,將是必然的趨勢,盡管這種轉變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版權保護力度不夠
就像影碟、手機、服裝、首飾一樣,眾多藝術衍生品中,也有「正版」、「盜版」之分。台北故宮正版的「朕知道了」紙膠帶三卷一套,售價200台幣(約合人民幣42元),淘寶網上盜版的「朕知道了」紙膠帶4元就能買到一卷。市面上熱銷的藝術衍生品幾乎都能找到相應的盜版,並且價格是正版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
目前,制約國內藝術衍生品發展的最大瓶頸便是知識產權保護的薄弱。藝術衍生品通常是經藝術授權而享有著作權的許可使用,比如藝術品的復制、展示、改作等,法律保障是其重要構成要素。倘若無數產品被粗製濫造地模仿、山寨,傷害的無疑是藝術衍生品的開發與創造熱情。
「Rong」藝術衍生品品牌設計師李怡蓉告訴記者,防不勝防的盜版的確令自己傷腦筋,「通常我每開發出一種藝術衍生品,都會去申請專利,可真正到了維權的時候,你會發現取證的過程非常艱難。又像是做飾物類的藝術衍生品,品牌有專利,而款式是沒有專利的,的確存在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被抄襲太容易了。」她認為現階段面對盜版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先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全世界其實都面臨盜版問題。想要不怕盜版,只有不斷引領潮流,讓別人跟著自己走,而不是天天盯著別人,說你不能用我這個,不能用我那個。創意存在於人的頭腦里,別人是學不走的。盜版和正版總是存在一定的區別,比如愛馬仕的圍巾在中國加工,面料就一定不在中國采購,讓盜版沒法和正版一模一樣。你看,市面上仿愛馬仕的圍巾太多了,但論起品質,都比不上真正的愛馬仕。」與此同時,她也寄希望於這個行業的發展,「相信隨著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尊重,大家都會有夠買正版的意識。」
產品開發創意不足
內地的藝術衍生品,大多數還停留在簡單復制的初級層面上,僅僅是將藝術家的代表作圖像印在杯子、T恤等不同的物品上,談不上設計或者創意,無論方式、品種還是材料、形式都顯得單一。這樣的藝術衍生品,很難深受人們的青睞。畢竟,人們缺的不是杯子或者T恤,而是期待一隻有藝術質感的杯子、一件有藝術創意的T恤能夠滿足自己對於美的需求。
消費群體對於藝術衍生品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成為日用品的藝術衍生品也完全可以多樣化。在庄驥看來,好的藝術衍生品應該將實用性與設計感、技術與藝術統一起來,但它可能沒法讓人像分析股票那樣去理性分析購買的原因,有時僅僅是因為人們認同這件東西傳達的情緒。有人提出,不妨根據藝術原作的氣質選擇與之氣味相投的產品類型。齊白石的水墨花鳥蟲魚靈動雅緻,頗具禪意,開發成中式茶具,很能傳遞東方茶文化的內蘊。梵高的油畫作品往往有著明麗鮮亮的色彩,開發成雨傘,很能給雨中的人們帶來好心情。也有人建議,同一位藝術家的不同作品,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成不同的藝術衍生品,開發時,也不必拘泥於原作,而是提取其中的核心元素並輔以時尚設計。
根據安迪·沃霍爾原作衍生出來的商品,從書店裡的沃霍爾年歷到玩具店裡的沃霍爾公仔,從家居店裡的沃霍爾抱枕到時裝店裡的沃霍爾T恤衫,有人斷言哪怕一卷手紙或是一個廁板,只要蓋上沃霍爾的印章,都能沾染上時髦的因子。迪斯尼同樣是藝術衍生品開發的好榜樣。他們將米老鼠、唐老鴨等一個個卡通形象做到完全深入人心,陪伴人們長大,衍生出來的產品什麼都有,從玩具、文具、服裝、飾品到箱包、手錶、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多達數千上萬種。
『伍』 安迪沃霍爾的太太是誰
他沒有結婚。
維基網路:
私人生活
許多人認為安迪是位無性者(既不愛女也不愛男),單單只是一個窺陰癖者(窺視他人性行為或脫衣而獲快感者),但這個傳言已經被其傳記作家Victor Bockris、Bob Colacello(安迪·沃荷的雜志編輯)及藝術歷史學家Richard Meyer所推翻。問題不在於安迪的性傾向為何,而是在於他的性向如何影響他的工作及對藝術世界的定位,這是一門探討藝術家的主要學問;而安迪也在接受專訪與朋友的言談中及其所發行的雜志(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做說明。
『陸』 如何欣賞安迪·沃霍爾的藝術作品
嚴格地說安迪沃霍爾算不上真正的藝術家,他是打著藝術的旗號從事反藝術的活動,他對待藝術的態度是不健康的,藝術只是他的工具,而他只是藝術的另類表演者。藝術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是藝術的生活。藝術形式與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構性,安迪·沃霍爾用獨到的表達方式詮釋了當時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背景下,西方社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觀、消費觀及其反傳統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趣味。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波普藝術家通過廣泛的藝術探索改變了世人評價世界、生活和藝術的方式,並以此證明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藝術不再是少數人享用,而屬於普通大眾,並逐漸以新的方式從為權貴服務轉向為民眾服務的民主化進程。可以說安迪·沃霍爾在波普藝術中的開拓和革新對於現代藝術的多樣化和互融性起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同時也使藝術的概念進一步模糊化。
『柒』 波普藝術瑪麗蓮夢露那個作品 安迪沃霍爾是怎麼弄出來的 曝光嗎
那個是~畫的
Andy Warhol (安廸·沃霍爾)於1928年8月6日出生,在卡耐基技術學院畢業後,Andy Warhol遷到紐約居住,並為Vogue、Harper』s Bazaar及The New Yorker等多份雜志繪畫插圖。Andy Warhol曾從事多門藝術工作,由繪畫以至攝影等均有涉獵,在80年代更為音樂錄像節目主持清談環節。除此以外,他還把波普藝術融入大眾生活中。他擅長以攝影和繪畫等創作媒介,運用通俗文化的圖像,創造出許多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繪畫作品,例如60年代創作的康寶濃湯罐頭、災難系列、及瑪麗蓮夢露。在70年代Warhol將他的精力專注於當時還在世的超級巨星,如Kareem Abl-Jabbar, O.J. Tom Seaver, John McEnroe, Bill Shoemaker, Dorothy Hamill and Muhammad Ali。除了大眾化的商品之外,於60年代美國當時得令的名人如貓王、瑪麗蓮夢露、伊莉莎伯泰萊,還有毛澤東等,都是他的「復制」對象,打破了高尚藝術與通俗文化的隔閡。
Andy Warhol可說是藝術界最難以捉摸又最具活力的大師。他知道如何顛覆傳統的一切,尤其是他對The Velvet Underground從內容到形式的設計,令這個樂隊成了音樂史上唯一可以媲美「披頭士「的奇跡,而The Velvet Underground自此就沒有停止過他們對這個世界及其文化的影響。Warhol曾為No5繪制設計圖,採用了7種不同顏色的版本,鮮明大膽的色彩極具Warhol的特色,為Chanel所珍藏。Andy Warhol持續的跨越高低層次藝術的界線,締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藝術革命。
Warhol在1987年逝世,被後世尊稱為世界波普藝術倡導者和領袖,成為20世紀其中一位最重要的藝術家。
註:波普藝術即Pop Art,代表一種流行藝術文化。
『捌』 你怎樣認為安迪沃霍爾的成名和他的藝術造詣
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了,安迪奧霍爾能成名和他的藝術造詣是息息相關的,真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才有了今天他的出名。
『玖』 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反映在生活中有什麼藝術影響
用創新的藝術表現方法來使藝術流行化: 對藝術材質的創新運用 - 絲網印刷等等,是對藝術品重復復制走向大眾的一種嘗試。強烈的藝術色彩風格,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作品主題涉及了很多大家每天生活中的物品 - 番茄湯等等,體現出」生活中的流行藝術「 的理念。-----請採納~
『拾』 安迪沃霍爾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安迪沃霍爾的哲學思想是:
關於社會的:
1.「我敢確定我看著鏡子時,什麼也看不到。別人總說我是一面鏡子,如果一面鏡子看著一面鏡子,裡面能看到什麼?」「當『我』看著鏡子,我只知道我看到的自己跟別人看到的不同。」
2.我不太用化妝品,但是我會買,而且常常想起它。化妝品營銷如此成功讓你無法全然忽視它。
3.人最好永遠穿著同一套服裝,這樣就能知道大家喜歡你是因為真正的你,而不是衣著所造就的那個你。總而言之,看人住的地方比看他們穿的衣服刺激多了。
4.我們每天都會經過一座橋,橋下有用過的避孕用品。我總是大聲地對所有人說出那些是什麼東西,然後他們會笑。
5.泰格會到克萊因(Klein』s)和梅絲(Mays)這種地方買一件兩塊錢的外套,拆掉上面的蝴蝶結和花飾,然後拿到她自己的店裡賣四百塊錢。
6.在60年代,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都感到興味盎然。在70年代,每一個人開始拋棄每一個人。60年代吵吵嚷嚷。70年代空空盪盪。
7.幾分鍾後我再次從鑰匙孔偷看,而她會在謄寫她的通訊簿——或是某個人的通訊簿,那不重要——或者她會拿著黃色的記事本坐著,列出所有跟她上過床的男人,將他們分為三類——「睡過」、「干過」,還有「抱過」。
8.我熱愛世界上的每一種「解放」運動,因為在「解放」之後,那些一直以來是個神秘謎團的事情變得可理解且無趣,然後沒有任何人會覺得自己被摒棄在外,就算他們不屬於當今引領風潮的一員。
9.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屬於第一群非常現代化的女性之一,她們視男人為愛情玩物,將他們買下,又將他們遺棄。我喜歡這樣。
10.當今城裡最時尚的女孩是那些屬於夜晚的女孩。
11.一個人不化妝的時候,看起來最讓人想親吻。瑪麗蓮的雙唇不屬於令人想親吻的唇,卻非常適合拍照。
12.當你跟一個熱戀中的人交談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失禮,因為他們對什麼東西都特別敏感。
13.每個人一生中總有某個時刻是美的。往往是在不同的階段。有時候他們在嬰孩時期相貌出眾,而長大後沒有什麼特出之處,但當他們年紀稍長後,可能又好看起來。或者,他們可能比較胖,卻有張美麗的臉龐。或者有羅圈腿,但有副美麗的軀體。或者是美女中的翹楚,卻胸部平平。或者是美男子中的魁首,但是「你知道那個地方」比較小。
14.危險中的美會變得更美,但是泥濘中的美會變丑。
15.照片中的美人與現實中的美人不一樣。身為一名模特兒必定很辛苦,因為你想成為照片中的你,然而你看起來永遠不可能像照片中的模樣。
16.有時候,那些有精神崩潰症狀的人看起來可以很美,因為他們移動或走路的方式裡面有一種脆弱的東西。他們顯出一種讓他們更美的情調。
17.我一向認為當有人在街上轉身回頭去看某個人的時候,大概是因為他們聞到那個人的體臭,那才是使他們轉頭的原因。
18.孩童永遠很美。每個小孩一直到約莫八歲左右,都很好看。即便帶著眼鏡還是好看。他們永遠有完美無暇的鼻子。我從未見過不討人喜歡的嬰兒。小小的五官和細致的肌膚。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動物身上——我從未見過難看的動物。嬰兒藉由美麗得到保護,因為人們比較不想傷害他們。這同樣適用於所有的動物。
19.在現實生活中,電影明星甚至達不到他們在電影里立下的標准。
20.我一直在想戴眼鏡代表什麼意義。當你習慣戴眼鏡之後,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看多遠。我想到眼鏡發明前的那些人。那一定很奇怪,因為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觀看,取決於他們的視力有多糟糕。如今,眼鏡使每個人的視力統一在、。這個例子顯示人與人越來越相像。假如沒有眼鏡的話,每個人看見的程度會有差異。
關於人生的:
1、死亡:我不相信這件事,因為我不會在場確認它已經發生了。對於這件事我不能發言,因為我還沒准備好。
2、跟死亡這么近距離接觸,就彷佛和生命近距離接觸一樣,因為生命也是一場空。」
3、「你被槍殺過。你畢生所經歷過最強的性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