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正在申請了一個專利,涉及軍隊的,問能不能變成國防專利
國防專利是指來涉及國防利益以及自對國防建設具有潛在作用需要保密的發明專利。因此國防專利是保密專利。如果你的發明符合國防專利的申請條件,就可以申請國防專利。國防專利只有發明專利,沒有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如果你的專利申請已經遞交國家知識產權局,並且是按照實用新型報的,如果不涉及國防利益,就不會在初審時,轉變為國防專利。
國防專利的申請費和年費都是由申請人交;國家對國防專利權人給予補償。國防專利機構在頒發國防專利證書後,向國防專利權人支付國防專利補償費,具體數額由國防專利機構確定。
B.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
蘇平,男,四川廣安人,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入選專家,全國第二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重慶市重點學科工商管理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方向學術帶頭人,現任重慶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國家知識產權培訓(重慶) 基地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管理。
學術及社會兼職: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中國知識產權法學會理事、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秘書長、重慶(四川)兵工學會國防知識產權專委會總幹事、中國作家文藝作品版權保護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
至今先後承擔了《知識產權總論》《專利法》《知識產權法前沿》《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概論》等本科、研究生課程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注重採取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結合典型案例講解。著有專著《知識產權變動模式研究》(法律出版社)和編著《經濟法》(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同時在《法商研究》《知識產權》、《社會科學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主持研究了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重慶市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項目、重慶市教委高教改革重點項目、重慶市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
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
秦琴,女,生於1971年,副教授,中共黨員。研究生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律碩士學位。歷任黨委辦公室副科級信訪員、機要秘書,人文社科學院思想品德教研室主任,人文社科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現任重慶知識產權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主要從事民商法研究,擔任過《中外廣告法規》、《法律基礎》、《企業經濟法概論》、《合同法》、《道德與法》、《民法與民事爭議處理實務》等課程的教學工作。重慶工學院青年骨幹教師,多次評為重慶工學院優秀教師,教學工作優秀教師。
黨總支副書記
張雪,女,生於1973年,講師,中共黨員,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曾經擔任思想政治教育專任教師,商貿信息學院辦公室秘書、主任,現任知識產權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多次獲評為重慶理工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導師,優秀黨務工作者。
C. D型銅母線專利是否有專利謝謝。
下面這個專利沒有強調是銅的,但也沒有排除銅,所有應該也包括了銅母線。另外還有兩個專利,一並供參考。
D形母線 有權
申請號:200820126264.1 申請日:2008-07-25
摘 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母線,更具體地涉及一種D形母線。該母線包括直線部分和弧形部分,其特徵在於直線部分的厚度不等於弧形部分的厚度。該母線能夠在滿足熱穩定、動穩定以及溫升等各種性能指標的情況下大幅度地節省材料,從而有效地降低母線的製造成本。
申請人 ABB技術有限公司
地址 瑞士蘇黎世
發明(設計)人 蘇平 周炳華 劉利華
主分類號 H01B5/06(2006.01)I
分類號 H01B5/06(2006.01)I
法律狀態 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本專利更多信息
主權項
公開號 201233735
公開日 2009-05-06
專利代理機構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艷江 段斌
CN101239361 D型銅管的製作加工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D型銅管的製作方法為;熔鑄、加熱、擠壓、精整、酸洗、檢查、制頭、拉伸、矯直、切頭、清洗、精整、檢查、入庫;其中的擠壓工藝和拉伸工藝為:採用過渡性相似D型管擠壓和過渡性相似D型管拉伸及成品拉伸,替代現有的圓形銅管材加工中的擠壓和拉伸工藝方法,本發明解決了我國目前D型銅管屬於不完全對稱型異型管材,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嚴格,生產難度大,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的技術問題。
CN101298084 不等徑壁厚或等徑壁厚D型銅管的加工工藝 90% 本發明公開一種不等徑壁厚或等徑壁厚D型銅管的加工工藝,屬於有色金屬加工技術領域;除了銅加工常見加工工藝之外,還在於擠壓-軋製成型-拉伸整徑三道加工工藝。其中擠壓速度控制在20~45mm/s,擠壓總加工率控制在90-97%之間;軋制總加工率控制在50-80%;拉伸率控制在10-30%。本發明所加工的不等徑壁厚或等徑壁厚D型銅管可作為高壓開關櫃中導電用的母線,與一般銅母線相比,除了對材料的導電率有著一如既往的要求之外,其形狀的特殊性和公差有著更嚴格的要求。
CN101623717 一種D型銅管的製造方法及其成型裝置
93% 本發明公開一種D型銅管的製造方法及其成型裝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圓管的製作;II:一次變形:在圓銅管中穿入芯棒,對圓銅管進行徑向擠壓,製得橢圓管;III:二次變形:採用圓滾模具對橢圓管進行壓滾,製得D型銅管。其成型裝置包括機架,驅動組件、推進組件、芯棒和滾輪模具,滾輪模具可離合固定在機架上,它還包括外模和變形輪;變形輪可轉動固定在機架上。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製作相應的圓銅管後,採用二次冷擠壓變形後製得,具有能耗小,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同時,由於省略了酸洗等工藝,使生產過程更為環保。成型裝置可利用現有的冷軋改進完成,因此運行穩定,投入省,有利於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D. D型銅母線專利是否有專利謝謝。
下面這個專利沒有強調是銅的,但也沒有排除銅,所有應該也包括了銅母線。另外還有兩個專利,一並供參考。 D形母線 有權 申請號:200820126264.1 申請日:2008-07-25 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母線,更具體地涉及一種D形母線。該母線包括直線部分和弧形部分,其特徵在於直線部分的厚度不等於弧形部分的厚度。該母線能夠在滿足熱穩定、動穩定以及溫升等各種性能指標的情況下大幅度地節省材料,從而有效地降低母線的製造成本。 申請人 ABB技術有限公司 地址 瑞士蘇黎世 發明(設計)人 蘇平 周炳華 劉利華 主分類號 H01B5/06(2006.01)I 分類號 H01B5/06(2006.01)I 法律狀態 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本專利更多信息 主權項 公開號 201233735 公開日 2009-05-06 專利代理機構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艷江 段斌 CN101239361 D型銅管的製作加工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D型銅管的製作方法為;熔鑄、加熱、擠壓、精整、酸洗、檢查、制頭、拉伸、矯直、切頭、清洗、精整、檢查、入庫;其中的擠壓工藝和拉伸工藝為:採用過渡性相似D型管擠壓和過渡性相似D型管拉伸及成品拉伸,替代現有的圓形銅管材加工中的擠壓和拉伸工藝方法,本發明解決了我國目前D型銅管屬於不完全對稱型異型管材,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嚴格,生產難度大,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的技術問題。 CN101298084 不等徑壁厚或等徑壁厚D型銅管的加工工藝 90% 本發明公開一種不等徑壁厚或等徑壁厚D型銅管的加工工藝,屬於有色金屬加工技術領域;除了銅加工常見加工工藝之外,還在於擠壓-軋製成型-拉伸整徑三道加工工藝。其中擠壓速度控制在20~45mm/s,擠壓總加工率控制在90-97%之間;軋制總加工率控制在50-80%;拉伸率控制在10-30%。本發明所加工的不等徑壁厚或等徑壁厚D型銅管可作為高壓開關櫃中導電用的母線,與一般銅母線相比,除了對材料的導電率有著一如既往的要求之外,其形狀的特殊性和公差有著更嚴格的要求。 CN101623717 一種D型銅管的製造方法及其成型裝置 93% 本發明公開一種D型銅管的製造方法及其成型裝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圓管的製作;II:一次變形:在圓銅管中穿入芯棒,對圓銅管進行徑向擠壓,製得橢圓管;III:二次變形:採用圓滾模具對橢圓管進行壓滾,製得D型銅管。其成型裝置包括機架,驅動組件、推進組件、芯棒和滾輪模具,滾輪模具可離合固定在機架上,它還包括外模和變形輪;變形輪可轉動固定在機架上。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製作相應的圓銅管後,採用二次冷擠壓變形後製得,具有能耗小,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同時,由於省略了酸洗等工藝,使生產過程更為環保。成型裝置可利用現有的冷軋改進完成,因此運行穩定,投入省,有利於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E. 關於日本崛起的論文
介紹你看一下中央電視台製做的記錄片大國崛起,裡面說的很好,
在網路的視頻搜索里肯定能找到,先聽聽再寫,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日本的可能是百年維新,
你也太懶了點吧,寫論文不自己查一些資料,不自己動動筆,用別人的有什麼意思??
先談談日本。日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在這個面積狹小、資源貧乏的多山島國上,日本人創造出了一個奇跡,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大國。談及日本的崛起,不得不說到日本的學習之路。陳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日本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徵。在國弱時,他們卑謙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後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進化,乃至超越。一旦確信自己超越了別國,便會出其不意地『創造神話』……」的確,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國家。日本的第一個老師便是中國。5世紀,大和國完成了日本的統一,並於6世紀中葉逐漸確立起以皇室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統治。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和國家的階級矛盾、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即貴族與皇室的權利之爭日益尖銳。而在同一時期,中國隋唐這些大封建帝國的相繼出現,繁榮發達的封建政策、經濟、文化給日本造成強烈影響。這不僅給日本振興國家樹立了榜樣,還給日本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使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大和國家所面臨的統治危機。於是,他們在645年發動宮廷政變,擁立孝德天皇即位,而後按照我國隋唐的政權形式建立新的制度,進入封建社會,這就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後,日本對於吸收我國封建文化的態度更為積極了。唐朝時期,日本一共派出了遣唐使十九次,每次少則二百人,多則四百到五百人,其中除正式使節以外,還有留學生、商人和各類工匠,這大大促進了中日兩國文化和經濟交流。代表人物便是阿倍仲麻呂。他在中國生活四十餘年,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官拜左補闕,與李白、王維等結為好友。753年,他回國的船被風浪吹走,傳說遇難。李白聽說後,揮毫寫下《哭晁卿衡》,可見友情之深。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又積極吸收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文化。1867年,澀澤榮一去歐洲向各國學習;1871年,岩倉使節團前往歐美12個國家學習……這無不體現了日本的學習精神。
其次,改革也給日本帶來了新的活力。除上文說過的大化改新,明治維新也在日本歷史上起到了重要的進步作用。1853年的黑船事件打開了日本的國門,面對外來入侵,一部分中下級武士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展開了倒幕運動,並取得了勝利。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維新雖然是一次極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它的確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日本擺脫了半殖民地的束縛,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掀起了日本的第一次崛起。
第三點便是戰爭。日本在明治維新中過度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從改革促發展,變為戰爭促發展。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1904年的日俄戰爭,1914年的一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937年的七七事變,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這都體現出日本帝國主義是多麼狂妄和野心勃勃。然而,日本以戰興,同時也以戰衰。1945年9月2日,隨著日本在二戰投降書上簽字,它欲稱霸世界的美夢化泡影。但是,戰爭的失敗並沒有阻礙日本前進的腳步,反而掀起了日本的第二次崛起,並於1968年躍居世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