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著作權許可使用的一般規定是怎樣的
著作權許可使用的一般規定,著作權許可使用是指著作權人將其作品許可使用人版以一定的方式,在權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內使用的法律行為。那麼著作權許可使用的一般規定是怎樣的?著作權許可使用的一般規定著作權許可使用的一般規定是怎樣的?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條款(《著作權法》24條)(1)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2)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3)許可使用的范圍、期間。(4)付酬標准和辦法。(5)違約責任。(6)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Ⅱ 簡述著作權許可使用的種類及區別
您好,著作權許可的類型有:
1、普通許可,也可稱「一般實施許可」或「非獨占性許可」,是指許可方許可被許可方在規定范圍內使用作品,同時保留自己在該范圍內使用作品以及許可其他人使用該作品的許可方式。
2、排他許可,是指許可方許可被許可方在規定范圍內使用作品,同時保留自己在該范圍內繼續使用該作品的權利,但是不得另行許可其他人使用該作品的許可方式。排他許可的獨占程度比普通許可高,比獨占許可低。
3、獨占許可,是指許可方許可被許可方在約定范圍內使用作品,同時在約定許可期內自己也無權行使相關權利,更不得另行許可其他人使用該作品的許可方式。獨占許可協議即獨占許可合同,是國際許可合同的一種,即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內,受讓方對受讓的技術享有獨占的使用權,供方和任何第三方在規定的期限內都不得在該地域使用該種技術製造和銷售產品。為此,受讓方需向供方支付相當高的使用費和提成費。
Ⅲ 著作權許可使用類型有哪些
著作權許可使用類型有哪些?著作人身權,又稱著作精神權利,指作者對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種與人身相聯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無直接財產內容的權利,是作者通過創作表現個人風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獲得名譽、聲望和維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著作權許可使用類型有哪些一、什麼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使用著作權法定許可是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對未經他人許可而有償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的行為依法不認定為侵權的法律制度。著作權的法定許可是對著作權人權利的一種限制措施。與著作權的合理使用一樣,著作權的法定許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一般也需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使用的作品是已經發表的作品;第二,使用必須符合《著作權法》規定的具體情形;第三,使用的過程中不得侵犯著作權人的精神權利,不得影響作品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在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中,雖然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事先不需要徵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但是必須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這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與著作權的合理使用最主要的區別。二、著作權法定許可的范圍(一)教科書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23條規定: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我國著作權的法定許可包括教科書的法定許可、報刊轉載的法定許可、製作錄音製品的法定許可、播放已發表作品的法定許可但應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所享有的其他權利。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使用的目的必須是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或國家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不屬於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大專院校的教科書就不適用法定許可;其次,使用的內容只能限於已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二)報刊轉載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33條第2款規定: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被轉載、摘編的是發表在報刊上的作品;其次,能夠轉載、摘編的主體同樣是報社、期刊社。其他媒體如出版圖書的出版社的使用不適用法定許可。值得注意的是,有權發表不得轉載、摘編聲明的是著作權人,而不是刊登作品的報刊。實踐中,許多報刊雜志經常聲稱未經本刊同意,不得轉載和摘編本刊發表的作品。此類聲明必須經過著作權人的授權才有效。(三)製作錄音製品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40條第3款規定: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必徵得權利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向其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被使用的是音樂作品,而且是已經被他人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如果先前的錄制是非法的,即未經著作權人的許可而錄制為錄音製品,其音樂作品不能作為法定許可的對象。其次,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必須獨立錄制,其不能翻錄他人在先錄制的錄音製品。(四)播放已發表作品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43條第2款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我國《著作權法》第44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播放的主體是廣播電台、電視台;其次,播放的內容是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以及已發表的作品,但是不包括電影作品和錄像製品。著作權的法定許可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限制。
Ⅳ 著作權行使范圍的限制有哪些
著作權的合理使用,是指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必徵得著作權人同意而無償使用他人已發表作品的行為。那麼著作權行使范圍的限制有哪些呢?接下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著作權行使范圍的限制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Ⅳ 軟體著作權范圍是怎麼規定的
軟體著作權人,是指依法享有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軟體著作權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
那麼軟體著作權范圍是怎麼規定的呢?接下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
軟體著作權范圍1、發表權,即決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軟體的發表一般意味著軟體本身開始脫離的直接控制,在多數情況下是著作權人行使權利的開始。
2、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
在沒有相反證明的情況下,將在軟體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推定為開發者。
3、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修改軟體實際上是開發的延續。
4、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利用某種介質將軟體復制,仍然是目前使用軟體較為普遍的形式。
5、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6、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7、信息網路傳輸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
如在互聯網上傳輸軟體供他人下載使用。
8、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
9、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10、許可權。
軟體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其軟體著作權,並有權獲得報酬。
11、轉讓權。
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其軟體著作權,並有權獲得報酬。
Ⅵ 著作權保護范圍包括哪些
著作權保護,是法律賦予著作權利人一種權利,著作權的保護可以讓權利人在其創作的作品在合理的時間內能夠獲得回饋,能獲得專一性的價值賦予,通過法律保護,讓更多的人有意願,有激情去從事著作創新,豐富知識產權,下面來看看著作權保護范圍包括哪些。著作權保護范圍包括哪些一、著作權保護的主體1、公民;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作者可依法成為著作權的主體2、法人;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進行創作,並由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視為作者3、非法人單位由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非法人單位意志進行創作並由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4、外國人;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法享有著作權5、國家;(1)國家接受已故作家遺贈作品著作權;(2)古籍作品無作者或作者不明確;(3)國家將某些作品收歸國有;(4)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變更或終止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保護期內,無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的。特殊情況下,合作作品、編輯作品、職務作品、委託作品、演繹作品、電影作品和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則需依法確定著作權人。二、著作權保護的客體1、文字作品。文字作品是指以語言文字的形式,或其他相當於語言文字的符號來表達作者感情、思想的作品。2、口述作品。口述作品是指以口頭語言創作的、未以任何物質載體固定的作品,如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祝詞、佈道等。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築作品。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其他方式構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5、攝影作品。攝影作品,是指藉助於攝影器材,通過合理利用光學、化學原理,將客觀物體形象再現於感光材料上的一種藝術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記錄介質上,由一系列的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藉助於適當的裝置放映、播放的作品。7、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8、計算機軟體。計算機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和有關文檔。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由計算機執行的一組代碼化指令,或者可以被自動轉化為代碼化指令的一組符號化指令或符號化語句。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這是一條彈性條款。隨著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將來還可能出現一些新的作品形式。這一規定可以使法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靈活性。10、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范圍非常廣泛,如故事、傳說、寓言、編年史、神話、敘事詩、舞蹈、音樂、造型藝術、建築藝術等都屬此類。著作權保護是維系知識產權不斷發展,創新、拓展的重要法律保護,也是為哪些辛辛苦苦進行創作的主體們獲得認可、獲得收益的,防止濫用、侵犯的重要方式。
Ⅶ 著作權行使范圍的限制
著作權合理使用,是指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必徵得著作權人同意而無償使用他人已發表作品的行為。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權利。著作權行使范圍限制(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Ⅷ 著作權的限制包括哪些
您好,著作權的限制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對權利行使范圍的限制;二是對著作權行使期限的限制;三是著作權的地域限制。
關於權利行使范圍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由法律規定,他人可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也不支付報酬使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世界各國著作權法規定的合理使用的條件不同,我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合理使用包括以下情況:
①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以個人使用為目的而使用)
②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作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
③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④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⑤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⑥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⑦國家機關為了立法、司法、執法的目的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⑧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⑨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收費用,也不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⑩對設置或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不管屬於上述何種情況,使用者都必須說明作品的來源及作者的姓名,並且要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條件。一般講,除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紀念館、美術館使用外,已發表的作品才存在合理使用,沒有發表的作品不存在合理使用。
(2)使用許可
使用許可是指不需經作者同意,只需支付報酬即可使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的行為。這種著作許可權制方法,通常包括法定許可和強制許可兩方面內容。
① 法定許可法定許可指在著作權法規定的條件下,可以不需經著作權人同意,但事後必須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而使用作品的行為,即許可的付費使用。法定許可的條件是:使用人使用享有著作權作品時應支付報酬,也應註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和出處。但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作品,不適用法定許可。法律規定法定許可目的是為了教育與科研,或為了公共利益。它是一種著作權的使用范圍雖已超出了合理使用的界限,但仍舊被法律所允許的使用方式。我國《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二十三條所規定的報刊轉載權、廣播電視組織製作廣播電視節目等,即為法定許可。
② 強制許可強制許可是指當著作權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履行權利時,在國家有關管理部門依法一次性指定授權下,特定申請使用作品的人可不經著作權人同意,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但必須支付合理的報酬。強制許可是著作權管理部門向特定的申請人發出的,而法定許可則是明確規定在法律中的。法定許可適用於全社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而強制許可的適用范圍和成立的條件隨著國家的不同而不同。我國《著作權法》中沒有強制許可的規定。
Ⅸ 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使用包括哪些
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使用包括哪些?著作權法定許可是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對未經他人許可而有償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的行為依法不認定為侵權的法律制度。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使用包括哪些著作權的法定許可是對著作權人權利的一種限制措施。與著作權的合理使用一樣,著作權的法定許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一般也需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使用的作品是已經發表的作品;第二,使用必須符合《著作權法》規定的具體情形;第三,使用的過程中不得侵犯著作權人的精神權利,不得影響作品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在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中,雖然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事先不需要徵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但是必須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這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與著作權的合理使用最主要的區別。著作權法定許可的范圍(一)教科書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23條規定: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我國著作權的法定許可包括教科書的法定許可、報刊轉載的法定許可、製作錄音製品的法定許可、播放已發表作品的法定許可但應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所享有的其他權利。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使用的目的必須是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或國家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不屬於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大專院校的教科書就不適用法定許可;其次,使用的內容只能限於已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二)報刊轉載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33條第2款規定: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被轉載、摘編的是發表在報刊上的作品;其次,能夠轉載、摘編的主體同樣是報社、期刊社。其他媒體如出版圖書的出版社的使用不適用法定許可。值得注意的是,有權發表不得轉載、摘編聲明的是著作權人,而不是刊登作品的報刊。實踐中,許多報刊雜志經常聲稱未經本刊同意,不得轉載和摘編本刊發表的作品。此類聲明必須經過著作權人的授權才有效。(三)製作錄音製品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40條第3款規定: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必徵得權利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向其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被使用的是音樂作品,而且是已經被他人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如果先前的錄制是非法的,即未經著作權人的許可而錄制為錄音製品,其音樂作品不能作為法定許可的對象。其次,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必須獨立錄制,其不能翻錄他人在先錄制的錄音製品。(四)播放已發表作品的法定許可我國《著作權法》第43條第2款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我國《著作權法》第44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該項法定許可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播放的主體是廣播電台、電視台;其次,播放的內容是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以及已發表的作品,但是不包括電影作品和錄像製品。著作權的法定許可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