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對家庭內部土地使用權分配不當

對家庭內部土地使用權分配不當

發布時間:2021-07-13 10:19:20

⑴ 關於農村土地確認權歸屬問題

(一)一般土地糾紛案件必須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先由當地土地主管部門行政調處。當事人對行政調處不服時,才能按規定依照司法程序解決。未經行政調處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面都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土地上的附屬物,不得影響生產和在有爭議的土地上興建建築物和變更附著物。
(三)歷史上已經達成有協議、協定,或已制定有鄉規民約的,而這些協議、協定鄉規民約並不違背國家法律、法令和黨的政策的,予以維護,不合理的部分可以進行適當調整。
(四)對過去因無償佔有或平調引起的糾紛應根據現行黨的政策,作具體分析。通過仔細的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區別黨在各個階段的方針、政策,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合理的處理意見,切忌用簡單、武斷、一概而論等解決辦法。
(五)對過去因無償佔有或平調而引起的糾紛應根據現行黨的政策精神和法律規定,保護原社隊或個人的應有權益。
(六)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爭議未解決前,如無法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第五款的規定維持現狀時,土地管理機關有權指定臨時使用單位使用,以保護爭議的土地,爭議雙方均須服從,不得借故破壞土地及其附屬物

⑵ 《婚姻法》第39條第2款規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必須遵守「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這款規定,此款規定:夫妻雙方在家庭提地承包經營的過程中、經營後的收入分配中都享有平等的權益。而且這種平等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

離婚時的財產分割是離婚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之一。法律允許夫妻雙方在離婚時就財產問題自行協商處理。對於未達成協議的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此項規定的前提是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不同的財產制下共同財產的范圍不同,在分割時首先應對財產的性質作出界定。

(2)對家庭內部土地使用權分配不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根據《土地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⑶ 農村家庭成員間分割房屋如何確權

一、一個總原則:宅基地屬按戶申請,所有申請人享有平等權利

正確確認家庭成員每個人的房屋產權的具體份額,還需明確建房申請人、《宅基地使用證》登記人與房屋產權之間的關系。

《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所以農村宅基地政策實際是各省市政府根據《土地管理法》授權,對農民居住用地權益的公平分配,它不論貧富按人定量,通過造房用地的審批以保障每個農民都有其建房居住之地,屬國家對農民居住權的基本保障。

雖然《宅基地使用證》上的登記人只有戶主一人,但凡是依法具備建房用地申請條件,並在政府審批時被計入宅基地計算面積的申請人,都應當與《宅基地使用證》上的登記人一樣,屬於該宅基地的使用權的共同享有人。

登記人與其他合法申請人享有平等權利。

二、一個簡便的方式:家庭內部訂立分家析產協議

1、只要意思表示真實,依法受法律保護。如果怕以後有麻煩,公證一下更好;如果對法律不太懂,請個懂法律的,寫個協議。將來如果有糾紛,法庭審理時,這個協議是最有力的證據。

2、也可以依分家析產協議,到房屋管理部門,分別辦理各自的產權證。不便各自辦理的,也可以在附件上註明各自的份額。

本人有三兄弟,農村的老房子,就是這樣分家的。

三、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性質和特點

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所使用的集體土地,是由國家通過政策審批無償分配,無需納稅,也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因此農民的房屋雖屬公民的合法財產,但由於其建房用地的特殊性,使其產權性質和法律地位有別於城市商品房和城鎮私房,缺乏市場准入資格,屬於限制市場流通的准產權。

1、農民住房產權的合法成立,除必須有經批準的宅基地使用權外,還涉及具體的批准建房面積權。

現行農民建房政策是按戶按人口批給不同的宅基地使用面積和房屋建築面積。凡超過政府批准建房面積違章建造的房屋,除由政府作罰款等處理而予認可的外,都屬違章建築而不能在法院審判中作出產權確認。對該部分違章建造房屋只能就建築材料的歸屬作出裁決。因此宅基地使用權、建房面積這兩項權利在所有申請人之間是平等的,而不分成年與否、出資與否,屬平等按份享有。

2、當事人事先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而發生財產權屬爭議時

主要考察建房三要素:宅基地使用權、建房面積權、建設資金的投入

現在批到宅基地才是關鍵,到底誰出錢反而是其次的,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當前,在農村建房中取得用地權、面積權的重要性早已優先於建房的出資的多少。所以在家庭成員中確認農民住房產權時,應當承認宅基地使用權享有者雖未具體出資,但其在建房中已投入其依法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權和建房面積權,因此所建住房產權中也應當含有他的權利。當然在產權的具體份額上,還應當按出資與用地權、面積權兼顧的原則加以確認,與出資者之間在房屋產權分配上有較為合理的區別。(這是補充原則,即出錢多的可以適當多分點


⑷ 家庭內部分割承包土地的協議是否有效

分割協議有效。
一方面,承包合同雖由個人所簽,但所有家庭成員具有同等份額的承包經營權。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條、第十五條之規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戶」即意味著可能是一個群體,而不僅是單純的個人。村民委員會在2000年根據李某家庭人口確定承包面積,是基於戶主的身份與村委會簽訂的承包合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再次註明承包方式為家庭承包,其他家庭成員也具有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僅規定,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十四條、第十八條也只是指出,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承包合同、轉包或者互換承包經營標的物、用已取得承包經營權的土地抵償債務的行為無效。而個人內部調整承包具體土地的實際耕種人,是承包人家庭成員之間的耕種分工,屬調節家庭成員間利益的一種方式,並不影響所承包土地的用途,不涉及土地的承包年限,既非以承包經營權抵債,也非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再一方面,基於分家而將分立戶口,是行政機關戶籍管理的一種手段,並不能因而改變各家庭成員作為承包人之一的身份,且目前也尚無法律規定,可以因此而改變各家庭成員對所承包經營土地的權利。

⑸ 父母有權處理兒子的土地使用權不兒子委託父母處理呢

你所述情況,依據土地承包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若兒子具有土地使用權證且兒子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則父母的行為違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⑹ 一家人都死了,土地回收後可不可以分給沒有地的人

來回答這個問題,你說一家人都死了,土地回收後可不可以再分給沒有低的人,這個是完全可以的。

閱讀全文

與對家庭內部土地使用權分配不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