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登記對抗主義,不得對抗第三人,請教
我再來舉個例子吧。 甲將一套房屋抵押給了乙借款萬,但未辦理抵押登記,後來甲做生日虧本,無法償還債權人丙萬元。債務到期後,丙要求甲償還債務,乙也要求主張抵押物的優先受償權,因如何處理呢? 根據物權法的新規定,甲與乙雖然對於房屋的抵押未辦理抵押登記,但抵押合同有效成立,只是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就房屋而言,如果丙和乙都要求受償,乙和丙應按債權份額受償,乙不再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⑵ 用益物權包括哪些每項權利的的要素又是什麼
用益物權包括:地上權、地役權、典權、用益權。
地上權:地上權為使用他人土地的一種權利。在我國,地上權「其主要內容在於使用他人的土地。」;地上權是使用他人土地的物權。地上權為以有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為目的的權利。這里的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是指在地上下建築的房屋及其他設施,具體可以包括建築物、橋梁、溝渠、堤防、銅像、紀念碑、地窖等,有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的范圍還要廣。總之,在我國,地上權是指在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有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或集體土地的他物權。
地役權:1、設立地役權的形式: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2、地役權登記效力: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3、地役權的期限:地役權的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剩餘的期限。4、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時,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享有或者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
典權:當事人之間設定典權,須符合下列條件:1.須以不動產為標的物。2、須支付典價。3.須在典期以內設定。在中國,以房屋為標的物的典權合同,須到房屋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以土地使用權為標的物的典權合同,須到土地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手續。
用益權:亦稱「用益物權」。指對他人的物品有使用和收益權利。如租借他人的房屋,有使用該房屋權利。
⑶ 用益物權是什麼
用益物權,是指以一定范圍內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定限物權。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特徵
具體特性
用益物權作為物權之一種,著眼於財產的使用價值。在現代民法上,各國物權法貫徹效益原則,已經逐漸放棄了傳統民法注重對物的實際支配、財產歸屬的做法,轉而注重財產價值形態的支配和利用。這種立法趨勢反映到理論研究上即是學者越來越注重對用益物權的研究,然而,對用益物權的法律性質則有不同的闡述。筆者認為,用益物權除了具備物權的一般屬性和他物權的基本屬性之外,它與擔保物權相比,具有以下特徵:
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從物權的分類來看,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對應,設立用益物權的目的就是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進行使用、收益,即為了追求物的使用價值而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支配。與此相應,用益物權的內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權能。
2.地位的獨立性。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享有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並經營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3.客體的限制性。用益物權客體的限制性有三個方面:一是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客體的存在形態或使用形態發生變化,會對用益物權人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喪失。例如: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可耕種、種植、養殖的土地,如該土已經成為沙漠,無法耕種,則不能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擔保物權則要求擔保物具有交換價值;二是用益物權的客體以不動產作為主導,在法制史上,用益物權的范圍一般較為廣泛,可以擴及一切法律上的物,法國、瑞士法上的用益物權至今仍然可以在動產和不動產上設立,但德國、日本及中國台灣地區的用益物權主要以不動產為標的物而不適用於動產,一些國家法律甚至直接規定,在動產上不能設定用益物權,只能設定債權關系,如租賃權。中國物權法把用益物權的客體限制在動產和不動產之上。而擔保物權則既可以在動產上設立,也可以在不動產上設立;三是用益物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以對客體的實際佔有為前提,否則使用和收益無從談起。而擔保物權則不必要求權利人一定要直接佔有標的物,如在抵押權中,抵押權人就不直接佔有抵押物。
比較特性
與所有權、擔保物權相比,用益物權具有以下特徵:
1.用益物權以對標的物的使用、收益為主要內容,即注重對物的使用價值,並以對物的佔有為前提。這區別於擔保物權注重物的交換價值的特點。
2.用益物權除地役權外,均為主物權;擔保物權為從物權。
3.用益物權雖然也可以在動產上設立,但是從用益物權的具體類型來看,用益物權主要以不動產為客體,這主要是便於通過登記公示。
4.用益物權是直接支配他人的物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可以直接支配標的物,不需要他人行為的介入。
⑷ 用益物權中哪些是登記生效主義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無疑的登記要件主義,宅基地使用權物權法沒有明確規定,就現在的政策而言,應當也是登記要件主義(即登記生效主義。而地役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主義。
⑸ 宅基地使用權是登記對抗還是登記生效呢
宅基地使用權是
典型的登記對抗。
登記對抗指的是不登記權利可以存在,但是登記可以對抗善意第3人。比如地役權。
登記生效指的是權利從登記之日才產生也從登記之日才具有對抗第3人,比如抵押權。
⑹ 登記對抗的物權以及登記生效的物權有哪些
不動產物權公示方式是登記。登記效力有兩種立法例。一個是登記對抗主義,一個是登記生效(要見)主義。 登記對抗主義的有,地役權、動產抵押權。登記生效主義,有建築物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抵押權。
⑺ 以地役權設定的抵押權 是登記生效還是登記對抗
不知道你這是什麼時候的考試,本人覺得有一點問題。(地役權不得單獨設立抵押權)
地役權是一種用益物權,它是為需役地的利益而設立的權利,故從屬於需役地而存在。地役權不得與需役地分離而成為其他權利的標的:也就是說地役權是不得單獨設立抵押,而是在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的,實現抵押時地役權一並轉讓。
如果題中說的地役權是和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的,則是登記生效。因為: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條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第一百八十七條 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⑻ 用益物權具體指什麼
用益物權就是使用別人的地來使自己的土地增加收入或保證自己土地使用的便利。物權很回重答要的一個原則就是物權法定,就是只有法律規定的才能用,用益物權也是物權,在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才有效。在我國用益物權有建設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役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就是在城市裡,經過批准後國家賣給你的土地上建房的權利。地役權是為了使用自己土地的便利而使用別人土地的權利。具體表現為你家周圍都是別人家的地,你花錢取得從他的土地上通行的權利。跟相鄰權比較相似。但是地役權要經過登記,否則不能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⑼ 物權法上,登記對抗主義有哪些情形
物權法上,登記對抗主義的情形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情形。船舶、航空器未專經登記,屬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條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9)採用登記對抗的用益物權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⑽ 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設立時採用登記要件還是登記對抗
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自認資源使用權屬登記要件,其他屬於登記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