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245

物權245

發布時間:2021-07-13 07:24:35

物權法第245條,是回復,還是恢復

是回復,沒錯的,就是回到未被侵害前的佔有狀態。

⑵ 物權法第245條為什麼不適用於所有權人的佔有

佔有與佔有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佔有的外延大於佔有權的外延。二者在外延即量的方面的差別即體現在,民法上的惡意佔有和違法犯罪行為產生的佔有關系僅能佔有,而不能產生佔有權。

從類比的思維方式看,依我國《物權法》第242條規定,即使是民法上的惡意佔有都是要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即不受法律保護,更不用說違法犯罪行為形成的佔有關系了。刑法、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公法關於財產權部分的規定,重要的任務就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對國家、集體和他人財產的非法佔有行為及由此產生的非法佔有關系,怎麼可能反以民法的途徑對小偷的佔有提供保護呢?因此,我國的學界通說認為一切佔有都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的觀點不能成立。

⑶ 《物權法》第245條中的「侵佔」如何理解越詳細越好,有關司考。謝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 這句裡面的侵佔?

侵權救濟是返還原物,那侵犯的是權利人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佔有的權利,那麼這邊的侵佔即是指對動產或者不動產的非法佔有。

⑷ 關於《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除斥期的問題

自知來道或應當知道侵自權行為發生起計算 是 錯誤 的 ,
根據 規定,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在這里的 期限是除斥期間,不適用時間的中止,中斷和終止。自侵佔之日起計算,而不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
專家也有失誤的時候。

⑸ 物權法243條245條區別

第二百四十三條 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條文解讀
關於本條,主要明確了兩層意思:第,無論是善意佔有人還是惡意佔有人,對於權利人都負有返還原物及其孳息的義務;第二,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之後,善意佔有人對於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可以要求權利人返還,而惡意佔有人無此項請求權。
第二百四十五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條文解讀
為了更准確的把握本條的含義,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作進一步說明:
一、佔有保護請求權的種類
佔有保護請求權以排除對佔有的侵害為目的,因而屬於一種物權的請求權,根據佔有受侵害的不同情形,分別發生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佔有妨害排除請求權和佔有危險消除請求權:
1.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佔有物返還請求權發生於佔有物被侵奪的情形。此種侵奪佔有而構成的侵佔,是指非基於佔有人的意思,採取違法的行為使其喪失對物的控制與支配。需要注意的是.非因他人的侵奪而喪失佔有的,如因受欺詐或者脅迫而交付的,不享有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此種情形下,原佔有人要回復佔有,必須依法律行為的規定,主張撤銷已經成立的法律關系等去解決。此外,還需說明一點,即本條所規定佔有物返還請求權的要件之一,為侵佔人的行為必須是造成佔有人喪失佔有的直接原因,否則不發生依據本條規定而產生的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例如,遺失物之拾得人.雖然拾得人未將遺失物交送有關機關而據為己有,但此種侵佔非本條所規定的情形。拾得人將遺失物據為己有的行為,並非是失主喪失佔有的直接原因(失主最初喪失對物的佔有,可能是由於疏忽大意遺忘物品等),因此失主對於拾得人不得依佔有物返還請求權為據提起訴訟,而應依其所有權人的地位提請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
2.排除妨害請求權。佔有被他人妨害時,佔有人得請求妨害人除去妨害。妨害除去請求權的相對人,為妨害佔有的人。數人相繼為妨害的,以現為妨害的人為請求權的相對人;在繼續妨害,佔有人可請求相對人停止妨害;在一次妨害,佔有人可請求相對人除去妨害。排除妨害的費用應由妨害人負擔。佔有人自行除去妨害的,其費用可依無因管理的規定向相對人請求償還。
3.消除危險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中的危險,應為具體的事實的危險,對於一般抽象的危險,法律不加以保護。具體的事實的危險,指其所用的方法,使外界感知對佔有的妨害。例如違反建築規則建設高危建築、接近鄰地開掘地窖等,而產生對鄰地的危險。需要說明兩點的是:首先,危險消除請求權中的危險,必須持續存在,請求權行使之時危險已經消失的,不得請求防止;其次,必須有客觀的產生危險的事實,被請求人有無故意或者過失,法律在所不問。
佔有雖非一種權利,但也屬法律所保護的一種財產利益,不受他人非法的任意侵害。侵害佔有的,應負侵權的損害賠償責任。侵害佔有可能發生的損害主要有:(1)使用收益的損害,即佔有人不能使用收益佔有物而生的損害;(2)支出費用的損害,即佔有人對佔有物支出費用,本可向物的權利人請求償還,卻因該物被侵奪而毀損滅失不能求償;(3)責任損害,即佔有人因佔有物被第三人侵奪而發生毀損滅失後,從而產生對物的權利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二、佔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行使期問
本條最後規定了佔有保護請求權中的返還原物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這里需要說明兩個問題。首先,佔有保護請求權中的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原則上同妨害或者危險的持續狀態緊密相連。如果妨害已經消失或者危險已經不存在,自然沒有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請求權提請的必要;如果此種妨害或者危險造成了實際的損害,佔有人當然可以提起損害賠償請求權,而此項損害賠償請求權應當受3年普通訴訟時效的限制;如果妨害或者危險持續發生,那麼此項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的請求權自然沒有受時效限制的道理。
佔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可因一定期間內不行使而消滅,此項期間各國立法如德國、瑞士、日本及我國台灣地區,大多規定為1年。該期間有的國家明定為消滅時效,有的規定為除斥期問。但是從佔有保護制度的設立目的和實際功能上講,此項期間設為除斥期間更妥。理由在於消滅時效可因事實而中斷或者中止,而且它以受侵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侵害之時開始起算,如果按照消滅時效來規定,此項期間可能遠比1年要長,那麼將使權利處於長期不穩定的狀態。並且通常情況下,佔有物返還請求權因除斥期間經過而未行使的,佔有人如果對物享有其他實體權利(例如所有權等),自然可以依照其實體權利提出返還請求,因此也沒有必要在本條中規定更長的期間進行保護。

⑹ 《物權法》第245條第2款如何理解

《物權法》第245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
「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首先,要明白一點。佔有是一種事實狀態,法律規定佔有是為了保護現有秩序的穩定,該條第二款的規定是指:佔有人甲的佔有被人侵害時(如被乙偷走),不管佔有人甲是有權佔有還是無權佔有,他都可以依其是佔有人這一事實,來請求法院保護其佔有,即要求偷盜者返還物品,恢復甲的佔有狀態。這個期限是一年,是除斥期間。過了一年以後,法律就不在保護甲的佔有了。

⑺ 物權法34條和物權法245條的區別是什麼

《物權法》:
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二百四十五條: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此處的佔有包括:有權佔有和無權佔有;直接佔有和間接佔有。
這兩條規定是有區別的。34條是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規定,245條是佔有回復請求權的規定。佔有是人對於物管理的事實,佔有是一種事實,是一種財產權益,而34條規定的是物權請求權之一。通過閱讀法條規定可以發現,佔有的回復請求權受「一年」期間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是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

⑻ 物權法245條立法原理

您好。物權法第245條立法原理是依據佔有、佔有返還請求權這個原理。

⑼ 《物權法》第245條如何規定

《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⑽ 物權法34條和物權法245條的區別 我怎麼感覺差不多呢。。

所有物強調的是物權,所有權,很牛X的權利,是返還原物請求權
登記的動產,不動產,都不受訴訟時效和除此期限限制。沒登記的動產,受3年訴訟時效限
制。這里之所以不用除斥期間,是哪怕過了訴訟時效,還也許能要回來。對方良心發現,或
者不懂訴訟時效抗辯。否則這里用除斥期間,連個要的權利都有沒了,是肯定要不回來了,
說明所有權牛逼程度大於佔有權。畢竟所有權一般都是咱哥們自己掏錢買的。
佔有返還權,指的是佔有使用,不見得是自己所擁有,也許還是借的。所以受一年除斥期間
限制。
通俗點說,我自己的東西,丟了或者其他的情形,現在我發現後,想什麼時間要回來都OK
(未登記的動產所有物除外)
佔有的話,也許是自己的,也許是別人 ,這里強調的是佔有、使用,不是強調所有權。自己
的就用物權請求權(原物),佔有別人的,丟了,被搶劫了或者其他情況一旦發現了,你不
趕緊要,還等著上菜嗎?所以就給了一個除斥期間1年,你不要拉倒,你賠償別人就是了。
訴訟時效:就是你有權利,但不能躺床上睡覺。強調的是過期不作廢,但人家可以對抗你
了。主要是債權請求權。但不絕對,上面提及的就是物權也一樣請求權。
除斥期間:強調的是權利不用,過期作廢。是針對形成權。啥都沒了。
所以說問題來了
1;訴訟時效僅是指債權請求權?不對,還有物權請求權
2,僅有形成權涉及除斥期間?不對,返還佔有物請求權也是除斥期間
學法律4個月,一些自己的淺顯理解,供你參考。

閱讀全文

與物權245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