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國復有土地出讓是指制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通過有償的方式向單位和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土地使用權轉讓時指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經受讓方投資達到一定數額和規模後再進行買賣的行為。出讓地包括工業、商業、住宅等。40年是商業用地,住宅是70年。也可能是其他性質的出讓地改變用途為住宅,已經減去以前出讓時已經使用的年限。
B. 哪些情形下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
(1)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土地使用權權利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此種土地使用權,其權利轉移已被司法權力強行禁止,權利人無權對之進行處分,故不能轉讓。 (2)依法收回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被國家收回後,原權利人已近無權轉讓土地使用權。 (3)共有土地使用權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不得轉讓。 (4)權屬有爭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權屬未確定時,真正的權利人並未確定,若擅自予以轉讓的話,有可能損害真正的權利人的利益。 (5)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屬於典型的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權利的合法證明。未經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土地使用權,無法確定其合法的權利人,故禁止轉讓。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
C. 《土地管理法》對土地使用權可否轉讓的規定
簡單說中國的一切土地都歸國家或集體所有,國家嚴禁公民和單位私自買賣轉讓土地使專用權屬,必須通過國家土地主管行政部門的審批同意。關於明文禁止轉讓的兩種情況:一是集體土地不能轉讓;二是國有劃撥土地在收歸國家前不能轉讓。
D. 土地使用權可以永久轉讓嗎
村土地不可以永久性轉讓。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採取出租、轉包、互換和轉讓等方式流轉,但土地的流轉期限不能超過土地承包期的剩餘年限。
土地轉讓需要注意以下幾項:
一、轉讓合同的形式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二、國有土地的權屬調查和資信能力調查
1、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
2、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4)土地使用權的禁止性轉讓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使用權如何轉讓:
1、作價出資(入股)
是國家以一定年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作為出資投入改組後的新設企業,該土地使用權由新設企業持有,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關於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目前,採用此方式的主要是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
2、授權經營
國家根據需要,可以一定年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後,授權給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控股公司,作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的國有獨資公司和集團公司經營管理。
3、轉讓
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
4、出租
是土地使用者作為出租人將土地使用權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行為。
5、劃撥
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國有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6、出讓
即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7、租賃
是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將土地使用權,出租給使用者使用,由使用者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簽訂一年期的土地使用租賃合同,並支付租金的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使用權
E. 禁止土地買賣的法條
《土地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回體所有制。
全民答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以上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就是指農村的土地,宅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責任田(承包地)、自留地等。宅基地是集體的土地,不能繼承,不能買賣,但其使用權可以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