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圍填海土地使用權

圍填海土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07-13 03:51:34

㈠ 圍填海將禁止開發房地產項目嗎

近日,國家海洋局陸續公布福建、海南等第一批6省(區)海洋督察反饋意見,航洋局負責人表示,結合督察整改工作,將採取「史上最嚴圍填海管控措施」。該措施中規定,通過圍填海進行商業地產開發的,一律禁止。

據介紹,到2020年,全國將完成不少於66個海灣的整治,完成不少於50個生態島礁工程,修復岸線不少於2000公里,修復濱海濕地面積不少於1.8萬公頃。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功能和服務價值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整治修復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實現「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美麗海洋建設目標。

㈡ 填海造地形成的土地使用權應當如何確定使用者、使用方式和價款

這個問題涉及到海域使用權和土地使用權的銜接問題。海域使用權是使用特定海域的權利,因此,填海造地前應首先按規定取得相應海域的海域使用權,交納海域使用費,但海域使用權只是用海的權利,填海造地海域變成陸地後,海域使用權自動滅失,所形成土地不再屬於海域,方向不可逆,如何配置、如何使用等應按照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辦理。 《海域使用法》第32條規定:填海項目竣工後形成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海域使用權人憑海域使用權證書提出土地登記申請,換發土地使用權證書。針對該條款,我們認為應當與相關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結合起來理解。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海域規劃,應當作為城市建設用地的海域開展圍海造地,屬於政府供地前的國有土地來源問題(相當於政府供地前徵用農民集體土地或收回其他土地使用權人使用的土地並進行前期開發),應當由政府組織實施,具體填海施工工程可由政府招標確定給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圍海造地形成土地後,應按現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供應和使用。圍海造陸形成的土地用途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土地用途為經營性用地的,應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土地。整個填海造地供應分三個階段: 第一、圍海造陸工程實施前的海域的使用和管理,適用《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權人可依法有償取得海域使用權。 第二,圍海造陸工程實施階段。對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的海域開展圍海造陸工程,屬於政府組織實施的市政工程。政府作為圍海造陸工程的實施主體,可通過招投標等方式將施工任務確定給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圍海造陸工程所需資金,由政府支出。 第三,圍海造陸形成土地,海域使用權自動滅失,所形成的土地供應和使用受《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土地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調整。具體來說,圍海造陸形成的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政府可以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的,應實行有償使用,屬於11號令規定的經營性用地范圍的,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地。 總之,圍海造陸工程實施前的海域使用、圍海造陸的工程實施與圍海造陸工程所形成的土地的使用管理,分屬三個不同階段,適用不同的法規政策,不可混淆。

㈢ 中國將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了嗎

據報道,在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的指引下,2017年海洋工作在許多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積極進展,未來我國將實施最嚴格圍填海管控。

在2018年,國家海洋局將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取消區域建設用海、養殖用海規劃制度,已批準的,停止執行,制定海域使用權轉讓等管理辦法。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不達標的省份一律不得新申請用海。

希望海洋生態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

㈣ 填海造陸的自然條件

填海造陸對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不可擅自進行,填海造陸應具備哪些條件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填海造陸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然條件然後經過相關的審批事項,然後才可以進行填海造陸。首先填海造陸是為了解決人多地少,滿足人們對土地的需求,當有大面積的淺水海灣,且社會經濟水平高,技術發達的時候,才具備填海造陸的前提。

在我國海域進行圍填造地,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程序進行:

1.需要使用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單位和個人,先向縣級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圍填海造地使用海域的申請。

2.市、區(縣)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圍填海造地項目使用海域進行審查後,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圍填海造地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編報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由有審批圍填海造地項目許可權的人民政府的同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並報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3.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海域使用權人應到填海成陸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辦理土地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海域使用權證書備注欄註明「已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字樣,並將海域使用權證書移交原發證機關。

今天小編對填海造陸應具備哪些條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為什麼要填海造陸等更多的生態破壞小知識和環境污染小知識還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能有所幫助。

㈤ [轉載]填海造地土地使用權如何認定如何供應

這個問題涉及到海域使用權和土地使用權的銜接問題。海域使用權是使用特定海域的權利,因此,填海造地前應首先按規定取得相應海域的海域使用權,交納海域使用費,但海域使用權只是用海的權利,填海造地海域變成陸地後,海域使用權自動滅失,所形成土地不再屬於海域,方向不可逆,如何配置、如何使用等應按照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辦理。 《海域使用法》第32條規定:填海項目竣工後形成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海域使用權人憑海域使用權證書提出土地登記申請,換發土地使用權證書。針對該條款,我們認為應當與相關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結合起來理解。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海域規劃,應當作為城市建設用地的海域開展圍海造地,屬於政府供地前的國有土地來源問題(相當於政府供地前徵用農民集體土地或收回其他土地使用權人使用的土地並進行前期開發),應當由政府組織實施,即政府取得海域使用權後組織實施填海造地,具體填海施工工程可由政府招標確定給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圍海造地形成土地後,應按現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供應和使用。圍海造陸形成的土地用途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土地用途為經營性用地的,應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土地。整個填海造地供應分三個階段: 第一、圍海造陸工程實施前的海域的使用和管理,適用《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權人可依法有償取得海域使用權。 第二,圍海造陸工程實施階段。對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的海域開展圍海造陸工程,屬於政府組織實施的市政工程。政府作為圍海造陸工程的實施主體,可通過招投標等方式將施工任務確定給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圍海造陸工程所需資金,由政府支出。 第三,圍海造陸形成土地,海域使用權自動滅失,所形成的土地供應和使用受《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土地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調整。具體來說,圍海造陸形成的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政府可以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的,應實行有償使用,屬於11號令規定的經營性用地范圍的,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地。 總之,圍海造陸工程實施前的海域使用、圍海造陸的工程實施與圍海造陸工程所形成的土地的使用管理,分屬三個不同階段,適用不同的法規政策,不可混淆。 此外,對於個別經政府批准,由單位或個人取得海域使用權後直接實施填海造地所形成的土地,可以視同該單位、個人具有填海所形成的土地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填海造地費用類似征地拆遷費用,類似該單位和個人支付了征地拆遷費用後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土地用途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以協議方式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按市場價補繳出讓金或租金,取得出讓或承租土地使用權。

㈥ 填海造地先辦什麼手續

填海造地是屬於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人工活動,主要適用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部分省份還有相應專門的填海造地管理規定。

一般來說,對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 需要使用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單位和個人,先向縣級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圍填海造地使用海域的申請。
(二) 市、區(縣)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圍填海造地項目使用海域進行審查後,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圍填海造地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編報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由有審批圍填海造地項目許可權的人民政府的同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並報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 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海域使用權人應到填海成陸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辦理土地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海域使用權證書備注欄註明「已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字樣,並將海域使用權證書移交原發證機關。


海域使用審批許可權(單位:公頃)
審批部門 填海 圍海 不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
國務院 50以上 100以上 700以上
省政府 50以下 100以下 100-700
市政府 / / 50-100
區、縣政府 / / 50以下

希望能幫到您!

㈦ 填海需要什麼部門審批

一般來說,對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版定,權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 需要使用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單位和個人,先向縣級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圍填海造地使用海域的申請。
(二) 市、區(縣)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圍填海造地項目使用海域進行審查後,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圍填海造地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編報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由有審批圍填海造地項目許可權的人民政府的同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並報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 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海域使用權人應到填海成陸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辦理土地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海域使用權證書備注欄註明「已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字樣,並將海域使用權證書移交原發證機關。


海域使用審批許可權(單位:公頃)
審批部門 填海 圍海 不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
國務院 50以上 100以上 700以上
省政府 50以下 100以下 100-700
市政府 / / 50-100
區、縣政府 / / 50以下

㈧ 填海要向那個部門申請

對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 需要使用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單位和個人,先向縣級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圍填海造地使用海域的申請。
(二) 市、區(縣)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圍填海造地項目使用海域進行審查後,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圍填海造地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編報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由有審批圍填海造地項目許可權的人民政府的同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並報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 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海域使用權人應到填海成陸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辦理土地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海域使用權證書備注欄註明「已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字樣,並將海域使用權證書移交原發證機關。

㈨ 對於違規圍填海項目或將面臨拆除嗎

1月21日,在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針對2018年的工作部署,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指出,將鞏固圍填海管控、海岸線保護、海域海島有償使用等改革成果,健全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制度,逐級分解管控和保護目標,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地方監管措施。

此外,實施圍填海「空間」限批和「用途」限批,加強圍填海的事中事後監管。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用海控制標准。嚴格海域使用論證評審。沿海省(區、市)要依法依規、分類施策、穩妥有序地解決未確權和確權閑置等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

㈩ 填海工是怎樣才可以填要經過什麼部門和批準的

一般來說,對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 需要使用海域進行圍填造地的單位和個人,先向縣級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圍填海造地使用海域的申請。
(二) 市、區(縣)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圍填海造地項目使用海域進行審查後,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圍填海造地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編報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由有審批圍填海造地項目許可權的人民政府的同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並報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 圍填海項目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海域使用權人應到填海成陸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辦理土地登記,換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海域使用權證書備注欄註明「已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字樣,並將海域使用權證書移交原發證機關。


海域使用審批許可權(單位:公頃)
審批部門 填海 圍海 不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
國務院 50以上 100以上 700以上
省政府 50以下 100以下 100-700
市政府 / / 50-100
區、縣政府 / / 50以下

閱讀全文

與圍填海土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