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地是劃撥的現在是否可以辦不動產證
可以。對於房改房中涉及劃撥土地的,可以辦理產權證,房產用地性質標明為:劃撥。
政策性住房 ( 房改房、拆遷安置房、經濟適用房等 ),若土地性質為劃撥,辦理不動產登記時,應標明為劃撥;如果轉移或變更登記,要改變用地性質的,則必須補繳相應的土地出讓金。
劃撥用地的房產仍然可以上市交易買賣,但用地性質不變,交易後,用地性質仍登記為劃撥。
(1)不動產劃撥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根據以上規定,我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種:
一、劃撥土地使用權包括土地使用者繳納拆遷安置、補償費用(如城市的存量土地和徵用集體土地)和無償取得(如國有的荒山、沙漠、灘塗等)兩種形式。不論是何種形式,土地使用者均無需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二、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劃撥土地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但未經許可不得進行轉讓、出租、抵押等經營活動。
三、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核准並按法定的工作程序辦理手續。
四、在國家沒有法律規定之前,在城市范圍內的土地和城市范圍以外的國有土地,除出讓土地以外的土地,均按劃撥土地進行管理。
⑵ 房產證上土地取得方式為劃撥是什麼意思
劃撥意思就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根據《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出讓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三條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取得途徑進行了規定:「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這一規定是迄今為止在立法層面上對土地使用權劃撥這一概念所作的最權威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⑶ 買的二手房是劃撥土地,過戶後不動產證上土地使用許可權只有三年是怎麼回事許可權到期後用續費嗎
那是土地使用權。
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到期自動續期。
下次房屋交易需要補交出讓金。
有可能你們當地繳納出讓金可以繳納3年的。
我們這邊最低要繳納10年的出讓金。
⑷ 房地產證上的土地使用權類型劃撥是什麼意思啊
出讓土地,用復地人繳納土地出制讓金,從政府手中獲得一定年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方式的土地有使用年限,但可以自由的轉讓、抵押、出租,轉讓的時候隨時可以辦理,不需要政府同意。劃撥土地,這種方式的土地沒有使用年限,但不能抵押、轉讓、出租,在轉讓的時候需要報政府同意後補繳土地出讓金。一些公共設施用地就是這樣。
(4)不動產劃撥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國有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土地使用權不能進行轉讓。
土地使用權劃撥-360網路
⑸ 土地使用權 是劃撥的房子 可以買賣嗎
土地使用權是劃撥的房子,可以買賣。
但法律和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另外受讓方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應當按下式核定:
(1)轉讓後不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擬出讓時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擬出讓時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
(2)轉讓後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
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擬出讓時的新土地使用條件下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擬出讓時的原土地使用條件下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
⑹ 土地是劃撥的現在是否可以辦不動產證
可以。對於房改房中涉及劃撥土地的,可以辦理產權證,房產用地 性質標明為:劃撥。
政策性住房 ( 房改房、拆遷安置房、經濟適用房等 ),若土地性質為劃撥,辦理不動產登記時,應標明為劃撥;如果轉移或變更登記,要改變用地性質的,則必須補繳相應的土地出讓金。
劃撥用地的房產仍然可以上市交易買賣,但用地性質不變,交易後,用地性質仍登記為劃撥。
⑺ 不動產證上權利性質寫的是:劃撥/其他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建設單位要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但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也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其他表明這塊地的使用權不是通過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的,而且可能是國家機關用地、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公益事業、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中的一種。
《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
第五十四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⑻ 不動產登記對劃撥土地有什麼影響
只要是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實施的不動產登記對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影響。
⑼ 不動產登記後土地還分劃撥和出讓嗎
1.
出讓和劃撥土地的區別:
(1)出讓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特徵: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
(1)准備拍賣文件。
(2)發布拍賣公告。
(3)有意受讓人索取有關文件,辦理競投手續。
(4)在指定地點、時間競投。
(5)簽訂出讓合同。
(6)支付土地出讓金,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2)
劃撥土地使用權: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劃撥土地使用權只能由特定單位取得,根據《土地管理法》第54條規定,一般是國家機關、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等才能申請劃撥土地。
附:《土地管理法》第54條: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3、劃撥對我家住房有沒有什麼不利影響?以後買房等等的影響?
(1)如果購買劃撥土地上的房子,會要求補交土地出讓金,這筆費用怎麼交、由誰交、交多少應當在購房簽合同時就要明確。否則房子買到手以後再要出讓金可能就是你家來交了。
(2)如果所購房的房子劃撥地已經轉為出讓地,沒有影響。如果還沒有變成出讓土地,以後你家賣房時,買家有可能因為是劃撥使用權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