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中國版權投稿須知

中國版權投稿須知

發布時間:2021-06-29 21:58:30

A. 版權如何申請

一.什麼是版權
版權又稱著作權,包含以下人身權和財產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二.版權怎樣申報
1、材料要求:
申請作品著作權登記應當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權利歸屬證明;
(4)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
(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方面寫,並作者簽字);
(6)委託他人代為申請時,代理人應提交申請人的授權書;
(7)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2、辦理步驟:
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繳費—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登記機構受理申請—審查—製作發放登記證書—公告。
3、辦理時限:
登記機構受理登記申請後5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需要補正材料的,申請人自接到補正通知書後兩個月內完成補正,登記機構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補正材料後4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
三.如何看待版權保護的重要性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現代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三百多年前源於西方,促進知識的積累與已交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個人為社會進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著作權保護不僅僅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版權產業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在我國,著作權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的,人身權利中除了發表權外沒有期限限制,發表權一經行使即窮竭,如果在作者死後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財產權利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後50年未發表的,不再保護;另外,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以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和攝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護期都是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50年,創作完成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5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25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滿前,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申請續展25年,但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0年。軟體開發者的開發者身份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由上,我們知道了申請版權的具體步驟和需要准備的材料。申報版權十分重要,只有擁有版權才能得到保護,才能保障個人資產不受侵犯。

B. 如何申請版權保護和申請流程

版權保護,又稱著作權,最終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版權法的實質是一種控製作品使用的機制。那麼如何申請版權保護及申請流程?關於申請版權保護及申請流程一、申請版權保護及申請流程,注冊流程:1.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2.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3.通知繳費4.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5.登記機構受理申請6.審查7.製作發放登記證書8.公告二、申請版權保護及申請流程,關鍵步驟:1.打開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官網,注冊賬號。並填寫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2.准備申請版權保護相關的材料。材料要求:(1)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3)權利歸屬證明;(4)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方面寫,並作者簽字);3.提交材料申請人辦理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可來人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登記大廳辦或通過郵寄方式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著作權登記部提交登記申請材料辦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天橋南大街1號天橋藝術大廈A座307電話:(010)68003887轉著作權登記部4.繳納費用申請人辦理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應按規定繳納費用。申請人收到繳費通知書後,應於10日內直接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登記大廳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財務處繳費,或通過銀行。匯付登記費用的,應在匯單中寫明作品名稱、申請流水號。

C. 申請版權要多少錢

著作申請版權是比較簡單的,話費也不多,一般需要100-300即可。

具體的收費詳情根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網站查詢即可。

申請作品著作權登記需要提交的材料:

(1)《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

(3)權利歸屬證明文件;

(4)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

(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目的、創作過程、作品獨創性三方面寫,並附申請人簽章,標明簽章日期);

(6)委託他人代為申請時,代理人應提交申請人的授權書(代理委託書)及代理人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


(3)中國版權投稿須知擴展閱讀

民事責任

是指侵權行為人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1、適用民事責任的侵犯著作權行為。第一,侵權行為使他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遭受損害。損害事實是侵權責任的前提。第二,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導致或傳便損害事實的發生。第三,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是由於過錯。第四,行為人必須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2、民事責任形式

(1)停止侵害。為能夠及時制止侵權行為,防止擴大損害後果,受害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例如,根據受傷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出版侵權圖書的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發行侵權圖書,對已出版的圖書應當收回、封存、銷毀。

(2)消除影響。侵權人承擔這項責任,應採取有效方式,說明事情真相,消除其侵權行為給著作權人帶來的消極影響。

(3)公布賠禮道歉。即應當是以可使公眾了解的方式。承認侵權,並向著作權人表示歉意。

(4)賠償損失。賠償損失又稱損害賠償。是指侵權人以自己的財產抵償,彌補自己的行為給受需人造成的損害。

對財產損害的賠償,以實際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作為確定賠償金額的標准,不允許獲得超過實際損害的賠償金。對於精神損害的賠償,通常規定了停止侵害、恢復不譽等和有限的經濟賠償。

D. 我投稿給某雜志,但雜志的投稿須知上說凡是在該雜志上發表的文章版權歸其所有,請問以後我還有獲取其他雜

准確的說這樣的說法沒有效力的。
請您在投稿的時候仔細的看一下投稿須知或者協議版類的權內容,看看其中關於版權歸屬的詳細說明。
只要您沒有主動授權或者轉讓版權,版權歸屬還是您的,那麼版權對應的各種權利您還是擁有的,如您所說的轉載是沒有問題的。
具體的請參考:著作權法

E. 在中國版權局網站上,自己可以申請版權登記嗎

一、來提交申請版權源登記的作品:向國家版權局提交自己想要申請版權登記的作品。二、進入版權登記程序:由作者本人或代理人將相關的申請材料遞交到國家版權局,並且填寫版權登記申請表與版權登記保證書,如果通過審核後沒有異議的,版權局將會在一個月內辦理登記並且頒發作品登記證書。三、提交申請版權登記的材料:(1)版權登記申請人的身份證和工作證的原件及復印件。(2)辦理作品自願進行版權登記的手續申請書。(3)版權登記作品說明:主要是簡述作品的內容與創作的過程。(說明書必須有作者的親筆簽名)(4)版權登記作品的原件及復印件。(5)版權登記的權利保證書。四、繳納版權登記的費用:如果審核通過後,版權局會下發繳費通知單,然後申請人或者代理人需要按照通知的要求繳納相應的版權登記費用。五、正式受理版權登記申請:所交的版權登記申請符合登記要求並且繳納過相應的申請費用後,版權局會正式受理。六、版權登記審查:在正式受理後,版權局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標准審查,查看申請是否有問題或者是否是作者本人申請的。七、下發版權登記證:待審查通過後,大概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版權局會下發《版權登記證》。

F. 如何申請版權

一、提交申請版權登記的作專品:向國家屬版權局提交自己想要申請版權登記的作品。二、進入版權登記程序:由作者本人或代理人將相關的申請材料遞交到國家版權局,並且填寫版權登記申請表與版權登記保證書,如果通過審核後沒有異議的,版權局將會在一個月內辦理登記並且頒發作品登記證書。三、提交申請版權登記的材料:(1)版權登記申請人的身份證和工作證的原件及復印件。(2)辦理作品自願進行版權登記的手續申請書。(3)版權登記作品說明:主要是簡述作品的內容與創作的過程。(說明書必須有作者的親筆簽名)(4)版權登記作品的原件及復印件。(5)版權登記的權利保證書。四、繳納版權登記的費用:如果審核通過後,版權局會下發繳費通知單,然後申請人或者代理人需要按照通知的要求繳納相應的版權登記費用。五、正式受理版權登記申請:所交的版權登記申請符合登記要求並且繳納過相應的申請費用後,版權局會正式受理。六、版權登記審查:在正式受理後,版權局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標准審查,查看申請是否有問題或者是否是作者本人申請的。七、下發版權登記證:待審查通過後,大概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版權局會下發《版權登記證》。

G. 自己寫的書如何申請版權

一、圖書版權登記准備材料
1、作品登記申請書
2、作品說明書
3、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身份證明文件、代理人受託書及其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
作者身份證明(復印件,須有作者簽名);繼承人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合作作者的合作協議或合同及各合作作者的身份證明(復印件);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的工商注冊登記證明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復印件);委託作品的委託合同(復印件)。
4、作品著作權歸屬證明文件
作品章節目錄;圖書封面及版權頁的復印件;影視作品、音像製品封套或照片、樣帶(片);文字作品部分或全部手稿的復印件或樣本;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等原稿復製件或作品照片;專有權許可使用合同(復印件)。
二、寫作要求
(1)作品簡介,文字作品(要求說明文章字數);
(2)創作過程以及作品創意;
(3)作品完成時間,並說明是否為獨立創作完成;
(4)說明作品是否已經發表,以何種方式發表。如果未發表,擬什麼時候發表,准備以什麼方式發表。
三、辦理步驟
1.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
2.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
3.通知繳費
4.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
5.登記機構受理申請
6.審查
7.製作發放登記證書
8.公告。
四、辦理期限
作品登記機關在接到作品登記申請材料後,按規定進行核查,核查期限一個月,該核查期限自作品登記機關收到申請人提交的所有申請登記材料之日起計算。
登記機構受理登記申請後5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需要補正材料的,申請人自接到補正通知書後兩個月內完成補正,登記機構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補正材料後4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

H. 《中國版權》雜志的論文格式和注釋體例是什麼

論文編輯格式

一、作者名稱寫在篇名下面,用腳注註明作者身份,作者名稱用五號字宋體加粗居中。
二、標題:
(一)標題一(篇名)樣式:小三號+宋體+加粗+居中
副標題用小四號字,右對齊
姓名如果是兩個字的,中間空兩格
(二)標題二樣式:四號+宋體+加粗+首行縮進2字元,標題二用「一、二、三……」表示。
(三)標題三樣式:小四+宋體+加粗+首行縮進2字元,標題三用「(一)、(二)、(三)……」表示。
(四)標題三以下的標題:五號+宋體+首行縮進2字元,標題四用「1. 2. 3.」,標題五用「(1) (2) (3)」。
三、正文格式:五號+宋體+首行縮進2字元+單倍行距
四、論文摘要及關鍵詞格式:
無縮進,名稱統一為「摘要」和「關鍵詞」,小四號+楷體+加粗,用【】括起來,摘要內容和關鍵詞用五號+楷體+單倍行距
五、腳注及參考書目:
1.全文腳注用小五號字;
2.參考書目不寫(除確與文章有關的書目外)
《法學研究》注釋體例

(一)一般規定
1.採用腳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獻可采加括弧之文內注)。
2.連續注碼。
3.注碼放標點符號後(對句中詞語加註者除外)。
4.文中及頁腳注碼符號為六角型括弧。引文資料作者為外國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弧註明國籍。
5.作者注僅註明作者單位(不含院系)及職稱或者職務。
6.一般的感謝語可酌情刪去。如系項目成果,可保留項目名稱。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
8.非引自原始出處的,注釋前加"轉引自"。
9.數個資料引自同一出處的,注釋採用:"前引〔2〕,某某書,第×頁。"
或者"前引〔2〕,某某文。"兩個注釋相鄰的,可采"上引某某書(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資料相鄰頁者,只註明首頁;相鄰數頁者,注為"第×頁以下。"
11.出版日期僅標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訂版"等。
12.引文出自雜志的,不要"載"、"載於"字樣。
13.原則上要求所引用的資料出自公開發表物。未公開發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則上不可引用網上資料。
(二)注釋例
1.著作類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頁。
〔2〕周鯁生:《國際法》上冊,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156頁。
2.論文類
〔3〕王家福、劉海年、李步雲:《論法制改革》,《法學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類
〔4〕龔祥瑞:《比較憲法學的研究方法》,載《比較憲法研究文集》第1冊,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編:《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頁。
4.譯作類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69頁。
5.報紙類
〔7〕王啟東:《法制與法治》,《法制日報》1989年3月2日。
6.古籍類
〔8〕《宋會要輯稿?食貸》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第43卷。
7.辭書類
〔10〕《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頁。
8.港台著作
〔11〕戴炎輝:《中國法制史》,台灣三民書局1966年版,第45頁。
〔12〕史尚寬:《民法總論》,台灣1988年版,第230頁。
9.外文類
從該文種注釋習慣。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體。盡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308848016
贊同
5| 評論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版權投稿須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