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到法院提起物權確認訴訟的起訴怎樣寫
如果有法院的生效復判決制,房產登記中心就可以為你朋友老公辦理產權變更手續了。1、因為你朋友的親屬去世,涉及到繼承問題,如果到法院訴訟,你們可以選擇繼承糾紛的案由來確認房產的權屬。2、案件的當事人:根據你所述,原告可以列你朋友的老公,被告可以列其他繼承人。這是法律的規定和需要,你們在起訴前要和作為被告的其他親屬解釋清楚,不要他們產生誤會。
2. 什麼是物權確認糾紛
物權確認糾紛是指就物權的成立、內容及物權的歸屬而產生的糾紛。在訴訟上稱為確認之訴。
物權確認包括所有權確認之訴、用益物權確認之訴、還有擔保物權之訴。
1、所有權確認之訴是指就所有權的成立、內容及歸屬所產生的民事糾紛。
2、用益物權權確認之訴是指就用益物權的成立、內容及歸屬所產生的民事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之訴是指就擔保物權的成立、內容、歸屬及效力順序等所產生的民事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三十三條
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物權確認糾紛起訴狀擴展閱讀: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對於土地的所有權歸屬問題有爭議的,應當由行政機關確認,而不是通過訴訟解決。
因此適用物權確認糾紛案由的,主要是由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確認之外的物權的確認糾紛,多數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糾紛,也包括土地之外的動產所有權和建築物所有權的確認糾紛。所以房屋所有權的確權可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解決。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訴訟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實現擔保物權案件作出規定。
第十五章特別程序
第七節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第一百九十六條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可以知道,擔保物權其實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權利,他是應運債權而生,如果沒有債權,就不會存在擔保物權,所以,擔保物權是一項從權利,具有從屬性與不可分性,針對他的糾紛的訴訟,就是擔保物權確認之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3. 所有權確認糾紛
現在我沒看見是什麼所有權確認糾紛。
舉個例子:房屋所有權確認糾紛,版夫妻存續期間有一套房子,被男權方私自賣了,賣房一方說是自己婚前財產,這就需要確認是夫妻共有,還是婚前財產,男方要提供證據證明所賣房屋是婚前財產,法院根據《婚姻法》相關規定確權。
4. 向法院起訴確認房屋產權,房屋確權糾紛起訴狀怎麼寫
起訴狀應包括來以下內容:
(1)當事自人的基本情況,公民應當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及職務、住址和聯系方式,法人寫明法人全稱、住所地、法人代表人姓名職務、委託代理人姓名、單位職務、地址,律師則寫明所在律師事務所即可;
(2)有具體明確的訴訟請求;
(3)有起訴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
(5)當事人簽名蓋章和簽署的日期。
5. 確認物權請求權民事起訴狀範文
起訴狀專業性強,來建議咨詢自律師後,委託律師代書。
起訴狀應包括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公民應當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及職務、住址和聯系方式,法人寫明法人全稱、住所地、法人代表人姓名職務、委託代理人姓名、單位職務、地址,律師則寫明所在律師事務所即可;
(2)有具體明確的訴訟請求;
(3)有起訴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
(5)當事人簽名蓋章和簽署的日期。
6. 請教,物權糾紛反駁上訴書範文格式
答辯人:XX
被答辯人:XX
因被答辯人對XX案件不服XX判決提出上訴,答辯人現答辯如下:版
一二三四
綜上所述權,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懇請貴院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此致
某某法院
答辯人XX
年月日
正文的一二三四可以寫原審法院如何認定事實清楚,如何適用法律正確,對方的上訴理由如何不屬實,或者如何曲解事實,如何沒有法律依據什麼的。
7. 房屋所有權確認糾紛
房屋所有權抄一般以房產證上的襲房主來確認,若有爭議,必須合法舉證,涉及到繼承權的,需要遺祝或者法院判決書。
若是沒有上述證據作為確認的,就需要當地基層政府介入調解,或者由權益主張方起訴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會根據案情進行調查取證,最終做出公證判決,就可以完成房屋所有權確認了。
8. 民事糾紛確認所有權該如何提起訴訟
1、屬於確權糾紛
訴狀
請求事項:確認該房產歸乙方所有
理由及證據:2011年9月26日辦理版離婚協議,協議中權表明產權歸乙方個人所有,房貸按揭由乙方承擔,雙方無其它債務債權糾紛。
證據包括協議書等
2、本案訴訟的話,會耗點時間,因為送達均需要公告
9. 民事起訴狀是否可以請求人民法院確認被告違反《民法通則》第五條
《民法通則》第五條的內容是:「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該條規定列在第一章基本原則項下,是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性規定,是人民法院處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對於具體案件的處理具有指導性。
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一般都是因某具體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因此訴請法院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因此在民事起訴狀中要對具體的民事糾紛事項提出明確的訴求,如此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的條件,而如果籠統地以此第五條作為訴求,法院立案庭是不會受理案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