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涉外知識產權前景

涉外知識產權前景

發布時間:2021-06-29 15:25:47

Ⅰ 本人是英語專業的,在知識產權事務所做涉外商標有發展前途嗎

知識產權是有發展前景的。樓主既然是英語專業,除了英語以外,還需要熟悉法律。因為知識產權方面的訴訟往往會涉及到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另外涉外商標還需要熟悉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和申報程序等。
還有,掌握第二外語是很吃香的!
一般大型的正規知識產權代理機構都有市場開發部,有專職的市場開發人員去跑客戶拉業務。一些小的事務所會要求代理人自己找案源,動不動還得出差。樓主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另外即使拉涉外的業務也不像拉國內的業務。一般都是給國外的代理機構發送電子郵件和傳真——當然如果你的外語足夠好也可以直接拿起電話來和人家聊。
現在你可能不喜歡拉業務,不過等你做過幾年之後,已經熟悉了涉外商標事宜,就會信心滿滿地主動找活兒去干,因為可以有提成。

Ⅱ 英語專業在知識產權事務所的前景

本人在知識產權事務所工作。
知識產權還是有前途的,發達國家都很講究知識產權專。不過知識產權從業者是屬非常辛苦的(尤其在中國),最初幾年的報酬很可能也不盡如人意。這一點樓主要做好思想准備。但這一行業是越老越吃香。
如果樓主沒有理工科背景,那麼樓主可以去做涉外商標代理,可以先從流程或助理做起,在代理人的帶領下熟悉商標業務,同時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
最後祝樓主前途順利。

Ⅲ 您好,涉外專利代理用到的最多是哪種小語種以後發展更有前景的是哪一種謝謝!

在中國,涉外專利除了英語,涉及量最大的小語種應該依次是:日語、德語。這兩內種小語種涉及的量相當容大,此外還有很少量的法語、韓語等量就相當少,不成氣候了。

什麼叫量相當大,就是說如果你開一家涉外代理所,只做德語或只做日語,如果你非常非常牛,理論上可以把日語所做到中等規模、或把德語所做到中小規模。
相對而言,日語的案量比德語的更多。
就人員飽和度來看,目前最稀缺的應該是德語人才,日語人才比德語人才也相對多些。

單論涉外的話,英語始終是王道,這是無可爭議的。
盡管目前很多公司都能迅速提供德語/日語原文的英文翻譯,但德語和日語人才也都是很有前景的,這種需求應該會長期存在下去,最有前景的是英德雙語或英日雙語人才(當然要是三語都精通那就NB大了)。

Ⅳ 專利和涉外商標哪個發展前景好

目前來說還是做專利好。各地政府都提出了鼓勵創新的口號、政策,相繼推出了各種補貼政策,這必然會導致專利申請量激增。企業的嗅覺多靈敏啊,申請些專利,哪怕質量不高,沒什麼價值,但能有補貼還可撈個創新企業的榮譽,名利雙收。況且,沒做過專利的人不懂啊。看看專利公告吧,有大量的專利等著你代理去申請撤銷呢。
涉外商標雖好,但有志向和能力到海闖天下的企業畢竟不多。

Ⅳ 做涉外知識產權還是投身金融

本人是從事知識抄產權代理的,已襲經做了快10年了。據本人的了解,高端涉外知識產權人才還是很緊缺的,而且回報較好,具有較大的職業發展前景。
至於金融分析員,我親戚家的孩子在華爾街做金融分析師,收益與所負責的項目有關,最近兩年不是很好做,今後也難說,跟你所在的投資銀行項目要求及傭金制度有關,也是很好的職業。
這兩個職業都需要一定的經驗,新手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個人感覺做專代的工作內容、薪資比較穩定,分析員則較為靈活、薪資彈性較大。
如果你不喜歡交際的話,分析師恐怕很難做到很好,沒有人脈就沒有一手信息。
具體還是你自己打主意吧,一分辛勞一分收獲,都需要努力才能成功。

Ⅵ 請問誰了解知識產權代理公司這個行業有發展前途嗎涉外商標代理是怎麼一回事

你是什麼專業畢業的呢?涉外商標就是給公司在外國注冊商標

Ⅶ 涉外知識產權是什麼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是指訴訟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為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或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或者訴訟標的物在外國的知識產權訴訟案件;

Ⅷ 知識產權最新的趨勢是什麼

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是近年來興起於發達國家的一種新型的資產證券化類別,其發展之快,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知識產權制度的確立,知識產權已成為現代企業重要的生產經營要素,企業經營形態也從強調傳統的土地、廠房、生產設備等固定資產,轉而強調專利、品牌、顧客關系、服務等無形資產。在這種背景之下,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作為知識產權開發與知識產權融資的創新模式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所謂「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是指發起人將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知識產權(稱為「基礎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基礎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的流通證券在國際上,有的理論家提出以"淡化"、"弱化"知識產權的專有性,來緩解專有性 與公開、公用的矛盾。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法學家中山信弘。 而更多學者,乃至國際公約,則主張以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專有性來解決這一矛盾。最 典型的例子就是1996年12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持締結的兩個新的版權條約。其中增加了一大批受保護的客體,增列了一大批過去不屬於專有權的受保護權利。而 美國、歐盟國家均已准備在1998年到1999年,即進入21世紀之前,修訂知識產權法,使之符合新條約的要求。此外,在商標保護方面,強化專有性的趨勢則表現為 將馳名商標脫離商品以及服務而加以保護。

這種強化知識產權專有性的趨勢,應當說對發展中國家未必有利。但目前尚沒有發展中國家表示出"堅決抵制"。主要原因是:在知識經濟中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趨勢是抵制不了的,發展中國家應及早研究它們的對策。上述第二對矛盾,引出了知識產權保護中最新的程序法問題,亦即在涉外知識產權 糾紛中,如何選擇訴訟地及適用法律的問題。過去,絕大多數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均以被告所在地或侵權行為發生地為訴訟地,並適用訴訟地(法院所在地)法律。但網路上的侵權人,往往難以確認其在何處;在實踐中,侵權復製品只要一上了網,全世界任何地點,都可能成為侵權行為發生地。這種狀況,主要是由網路的 無國界性決定的。曾有人提議採取技術措施,限制網路傳輸的無國界性,以解決上述矛盾。但在實踐中困難極大,或根本做不到。於是更多的學者,更多的國家及 地區,實際上正通過加速各國知識產權法律"一體化"的進程,即通過弱化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來解決這一矛盾。

國際知識產權法律"一體化",就要有個共同的標准。多少年來,已確認的專有權,一般不可能再被撤銷。於是,保護面廣,強度高的發達國 家法律,在大多數國際談判場合,實際被當成了"一體化"的標准。發展中國家雖然並不情願,卻又阻止不住。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時,訂立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 權協議》,就是違背發展中國家意願,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又不得不被廣大發展中國家接受的典型一例的過程

Ⅸ 涉外知識產權做這個行業忙嗎一個月月薪是多少

主要看代理公司業務多不多,比較忙的代理人2-5萬一月,不忙的6000-10000吧,涉外業務和國內本質沒什麼區別,所以代理人工資都在一個水平,差異其實是在個人水平上。

Ⅹ 在中國沒有執業資格的外所做涉外專利有發展前途嗎

首先要弄清您所說的前途是什麼。如果說是收入的話,外所的報酬一般性能價格比還是不錯滴。如果說是個人發展的話,外所的外語環境也是很難得的。先把外語搞定,利用業余時間搞定專利代理人證和律師證,然後再跳槽也為時不晚。

閱讀全文

與涉外知識產權前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