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經質押給別人的質物,出質人可以轉讓給第三人嗎
經過質權人同意之後,出質人是可以將質押物賣給第三人的,但是此時,質專權人已不再是屬質權人,因為,質權的成立與保持與抵押權不同。質權的成立,初簽訂質押合同外,須出質人依質押合同的約定將質物交債權人佔有。質權人對質物佔有的繼續也是保持質權的條件,質權人喪失對質物的佔有,即引起質權的消滅,所以此時,質權人不再佔有質押物,即,質權消滅。所以如果出質人還不了原始質押人錢,只能依法按照債務關系來處理。在此時,當然與第三人沒有關系了。
Ⅱ 質權人可直接處理質押物嗎
不能。
《擔保法》第七十一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或者出質人版提前權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質物。
質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三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因此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質權人無權在質押期間處分質押物,質押期滿後,債務人沒有履行債務的,質權人可以依法拍賣、變賣,以所得款項彌補損失。
Ⅲ 質權人的質物被出質人的其他債權人搶走如何定性
搜集證據,立即報警處理,調解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Ⅳ 質押財產是屬於出質人的,當質權人不行使質權時,出質人為什麼還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
這就是因為債權人不積極行事到期權利而損害債務人權利的問題。
到期債回務債權人無正當理答由拒絕接受的,或者到期債務由質押財產且債務人無力償付的,債務人可以申請提存質押物,或者申請法院拍賣、變賣質押物,以得價款支付債務,消除債的關系。
總之,這是債的消滅方法的一種。
Ⅳ 質權人可以自行拍賣質押物嗎
在有限的情況下抄,可以:
《物權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Ⅵ 質權人有權出租、使用出質物嗎
原則上是不可以使用,但出質人和質押權人在合同中有約定可以使用的除外。因此,出質人和質押權人合同明確規定的,承租人租賃是合法的。或者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有權處理質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十三條本法所稱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移交的動產為質物。
第六十九條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質權人不能妥善保管質物可能致使其滅失或者毀損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權而返還質物。
(6)出質物被質權人賣擴展閱讀:
質權人權利:
1、收取孳息
質權人有權收取質物的孳息,但質權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質權人收取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因此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質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質權的保全
質物有損壞或價值明顯減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可以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或變賣質物,並與出質人協議,將拍賣或變賣所得的價款用於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向與出質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3、優先受償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質權人可以繼續留置質物,並以質物的全部行使權利。出質人清償所擔保的債權後,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債務履行期屆滿,出質人請求質權人及時行使權利,而質權人怠於行使權利致使質物價格下跌的,由此造成的損失,質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轉質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可以經出質人同意,以其所佔有的質物為第三人設定質權以擔保自己的債務。但應當在原質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之內,超過的部分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轉質權的效力優於原質權。
Ⅶ 經質權人同意 出質人可以將質押物轉讓么
根據《擔保法》第50條、《物權法》第192條規定:抵押權、質押權不得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那麼質押物被質押權人設定抵押就非常難理解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原來的債權轉讓給了抵押權人。
也就是甲把A物質押給乙,乙在未經甲同意情況下用A物對丙設定抵押,是不是意味著乙對甲的債權轉讓給了丙,丙對甲享有債權,只是乙對甲造成了損失,乙承擔對甲的賠償責任?對這一問題,原來我主要是看的眾合的《民法60講》第176頁,書上是這么說的:「抵押權、質押權本身也不得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見《擔保法》第50條、《物權法》第192條),後來我查了下法條,這兩條都只說: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物權法並沒有提到質權的不可以單獨轉讓。
《物權法》第217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可見轉質不需要出質人同意,大不了就是賠償出質人,但轉質是成立的。其次可以看出「未經出質人同意」,說明就不存在債權的轉讓,因為在質權人轉質的時候,出質人都不知道這回事,何談債權從出質人轉給了第三人。
Ⅷ 質權人可以擅自處分質押物嗎
《物權法》第抄二百一十四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五條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條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押財產。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因此,你們可以協商處理質押物,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法院起訴,讓法院拍賣質押物,實現質押權。
Ⅸ 質權人可以拍賣質物嗎還是必須經過法院請給予詳細解釋與法條
《物權法》對抵押權和質權的實現方式予以差別化規范,質權人無需與質押人協商以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也不負擔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的義務。
《物權法》第195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根據文義解釋,只有在經雙方協商一致的情形下,抵押權人才能不經法院而直接以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否則,抵押權人只能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物權法》第219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根據文義解釋,雙方協商一致並不是質權人以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的前提條件,同時,質權人並不負擔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質押財產的義務。
(9)出質物被質權人賣擴展閱讀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曾發布《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若干問題的解答》,該文件第4條就「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的申請人范圍」問題進行了解答。
該條文明確規定「因質權人、留置權人可以自行拍賣、變賣擔保財產並就所得價款優先受償,故當質權人、留置權人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時,人民法院應當釋明,告知其按照物權法的規定行使權利。如果質權人、留置權人堅持通過特別程序實現擔保物權,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因此,質權人享有質押物處置權的觀點已經得到了部分實務部門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