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類似故事中的故事這類的電影
類似的童話電影
黑暗系:潘神的迷宮(跟這個風格很像) 魔法黑森林(歌舞劇神奇的故事線) 格林兄弟(太早看的不記得了) 黃金羅盤(神奇寶貝類) 冰雪女王(正太愛女王) 小紅帽
女巫類的: 美麗生靈(現代的女巫後代) 斷頭谷(德普年輕時的經典) 韓賽爾與格蕾特:女巫獵人 第七子:降魔之戰 (一對小年輕顏值還不錯)
神話童話: 巨人捕手傑克(小妖孽演的) 胡桃夾子:魔境冒險 諸神之戰 安徒生之童話人生
現代童話 : 睡前故事 (亞當演的喜劇) 後裔(一堆童話人物後代的故事) 波西傑克遜與神火之盜(希臘神話神的後代的故事) 魔法奇緣(神奇的穿越) 馬格瑞姆的神奇玩具店 美人魚(經典老物)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一對熊孩子害人的故事)奇幻精靈事件簿(帶上鏡片就看到精靈我想說能給我一個嗎) 墨水心(泰山演的講童話故事人物就會跑到現代來我想說能多念幾個王子嗎)野獸男孩(又是一個關於真愛的故事)真愛之吻(還是一個關於真愛的故事還有豬)
經典的王子公主童話電影:灰姑娘(肯定看了吧) 沉睡魔咒(朱姐的肯定也看了吧) 魔法灰姑娘(現代的 海瑟薇演的) 星塵(有點意思的故事) 美女與野獸(女主女配顏值真心高啊王子就差點了) 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 (喜劇逗比) 白雪公主與獵人(看名字也知道了公主和獵人是一對呵呵)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有點多你自己挑挑吧。都還行。。純手打望採納。。
㈡ 氣相色譜分流襯管5183-4711與5183-4647能通用嗎
氣相色譜分流襯管5183-4711與5183-4647能通用
分流進樣時載氣流路如圖4-2a所示。進入進樣口的載氣總流量由一個總流量閥控制,而後載氣分成兩部分:一是隔墊吹掃氣(1~3mL/min),二是進入汽化室的載氣。進入汽化室的載氣與樣品氣體混合後又分為兩部分:大部分經分流出口放空,小部分進樣色譜柱。以總流量為 104 m1/min為例,如果隔墊吹掃氣流設置為3m1/min,則另101mL/min進入汽化室。當分流流量為100mL/min時。柱內流量為lml /min,這時分流比為100:1。注意。此儀器設計將柱前壓調節閥置於分流氣路上,這就可在總流量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柱前壓。柱前壓越高,柱流速越大,分析速度越快。而要在柱前壓不變(柱流速不變)的條件下改變分流比,則必須調節總流最。總流量越大,分流比越大。
分流進樣口可採用多種襯管,用於分流進樣的襯管大都不是直通的,管內有縮徑處或者燒結板,或者有玻瑞珠,或者填充有玻璃毛。這主要是為了增大.與樣品接觸的比表面,保證樣品完全汽化.減小分流歧視〔見下面關於分流歧視問題的討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固體顆粒和不揮發的樣品組分進入色譜柱。注意,填充物應位於襯管的中間,即溫度最高的地方,也是注射器針尖所到達的地方,這樣對提高汽化效率,減少注射器針尖對樣品的歧視更為有效。另外,玻璃毛活性較大,不適合於分析極性化合物。此時可用經硅烷化處理的石英玻璃毛。
襯管的上端常用「O」形硅橡膠環密封。用一段時間後該環會老化而造成漏氣。故要及時更換。當進樣口溫度超過400℃時,最好採用石墨密封環。
㈢ 廉江石角鎮一共有多少村都叫什麼村
石角鎮下轄19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居民區設居民委員會)、1個林果場和1個農業示範場,共184個自然村。
1、山腰村委會,駐地山腰村。現有自然村14條,862戶4892人,勞動力2026人,漢族;姓氏有劉付、唐、陳、胡四姓,主要姓氏劉付;語言為話,耕地2091畝,山地8811畝。主種水稻、花生、蔬菜、蠶桑,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老虎垌、山角、伏塘、田寮、上村坡、馬路嶺、大塘排、大人塘、下村、山塘尾、山腰、長垌、玉石咀、竹山等14個村。
2、田頭村委會,駐地坑尾頭村。現有自然村9個419戶,2524人,勞動力1086人;漢族;姓氏有劉付、劉、胡3姓,主要姓氏為劉付;語言為話;耕地1111畝,山地4647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蠶桑,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農村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何八塘、棉地、城角頭、林坡、何木根、新安坡、坑尾頭、田頭、烏塘等9個村
3、榕樹村委會,駐地垌福下村。現有自然村14個,806戶、4284人,勞動力1780人;漢族;姓氏有劉付、馮、唐、劉、宋5姓,主要姓氏劉付;語言為話;耕地1616畝,山地4655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蠶桑,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糧油加工、鋁合金加工、釀酒、運輸等,有一條長達二百餘米中心街,兩邊林立四十餘家商鋪。所轄自然村有新開田、高段子、大田、赤子口、豐田垠、元子徑、下坡、溫存角、蘇茅垌、豐旺垌、垌福下、油麻坡、元垌子等14個村
4、豐滿村委會,駐地竹園村。現有自然村21個,1203戶6237人,勞動力3370人;漢族;姓氏有馮、黃、羅、莫、梁、張、劉付、劉8姓。主要姓氏馮、黃、羅3姓;語言為話;耕地3279畝,山地8643畝。主種水稻、蔬菜,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燒磚瓦、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雞子社、和平嶺、大嶺垠、排口尾、秧地咀、羊頭窩、而村、老呂塘、長江嶺、豐垌、上垌、肖屋、石子垠、馬子塘、大平、竹園、良岸、甘坡、豐樹墩、樟木垠,塘背等21個村
5、木馬村委會,駐地木馬村二隊。現有自然村1個,分成6個小組,220戶、1105人,勞動力579人;漢族;姓氏有羅姓;語言為話;耕地330畝,山地2868畝。主種水稻、水果,盛產荔枝、龍眼,是國家A級綠色食品蜜糖荔原產地。工副業有釀酒、運輸等
6、油房村委會,駐地欖子田村。現有自然村13個,411戶1918人,勞動力938人;漢族;姓氏有鄧、黃、李3姓,主要姓氏為鄧姓;語言為話;耕地892畝,山地2825畝。主種水稻、蔬菜、水果、林木,盛產荔枝、龍眼、西瓜、甜玉米、速生桉。工副業有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嶺子頭、塘尾、大窩坦、大嶺、塘背嶺、欖子田、荔枝園、嶺頂、里麻塘、壩下、雙巴石、彭村、江吉嶺等13個村
7、蕉坡村委會,駐地豐窩村。現有自然村7個542戶、2209人,勞動力1052人;漢族;姓氏有黃、鍾、李、鄧、賴等5姓,主要姓氏為黃、鍾2姓;語言為話;耕地700畝,山地6770畝。主種水稻、蔬菜、水果,盛產荔枝、茶葉、速生桉。工副業有木材加工、茶葉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蘇茅墩、蕉坡、茶嶺、高浪、豐窩、大路下、仁里等7個村
8、石東村委會,駐地排子嶺村。現有自然村9條432戶、1850人,勞動力902人;漢族,有姓氏劉付、鍾、羅、高、葉、麥、黃、盧劉等9姓,主要姓氏劉付;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933畝,山地5196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水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釀酒等。所轄自然村有俄尾垌、潭活、潭活壩、樟木橋、坡頂、樟山窩、排子嶺、中間車、相古坑等9個村
9、橫新村委會,駐地華角村。現有自然村5條383戶、1867人,勞動力935人;漢族;有姓氏鍾、葉、李3姓,主要姓氏為鍾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818畝,山地2969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盛產龍眼。工副業有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華角、山角、上壩、揚屋、擔傘塘等5個村
10、橫石村委會,駐地文河村。現有自然村9條533戶、2581人,勞動力1205人;漢族;單姓鍾,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835畝,山地4470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石料加工等。所轄自然村有擔傘塘村、田背、里豐、撿錢嶺、鋪子下、元嶺排、坡禾地、文河、塘背山等9個村
11、曲江村委會,駐地曲江村。現有自然村7條222戶、938人,勞動力473人,漢族,姓氏有李、鍾、陳3姓,主要姓氏李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511畝,山地1772畝。主種水稻、速生桉、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子嶺、水圳、曲江、草塘坳、大窩口、旺嶺頸、山咀等7個村
12、文峰村委會,駐地坳下村。現有自然村7條461戶1935人,勞動力872人,漢族,姓氏有李、鍾、陳、羅、黃5姓,主要姓氏李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1114畝,山地2001畝。主種水稻,盛產荔枝。工副業有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黃樹塘、火燒涌、坳下、葉下、知背、白墳腳、坳背等7個村
13、大旺垌村委會,駐地優甘嶺村。現有自然村7條368戶1728人,勞動力878人,漢族,姓氏有黃、廖、李、鍾、曾、陳、羅等7姓,主要姓氏黃、廖、李3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590畝,山地2726畝。主種水稻,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上村、井子壩、平和垌、優甘嶺、榕樹江、大平、陸子塘等7個村
14、山合村委會,駐地山合村。現有自然村8條606戶3065人,勞動力1439人,漢族,姓氏有何、劉、葉、李、羅等5姓,主要姓氏何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1225畝,山地5912畝。主種水稻、玉米、速生桉、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陸軸、排仔、沙羅涌、山合、學斗、吊天竹、落業涌、上村等8個村
15、環下村委會,駐地新屋村。現有自然村9條701戶3245人,勞動力1633人,漢族,姓氏有塗、陳、鍾等3姓,主要姓氏塗姓;語言為話。耕地面積1048畝,山地5423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石岩下、北京塘、車頭涌、新屋、而古、欖樹下、環下、甘塘背、陸仔塘等9個村
16、丹斗村委會,駐地丹斗村。現有自然村8條719戶3249人,勞動力1536人,漢族,姓氏有塗、鄧、陳、黃、羅、李、廖、曹、彭等9姓,主要姓氏為塗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838畝,山地6503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西瓜。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潘羅、潘羅坡、佛子嶺、獅子頭、寶堯塘、齋社、坡仔、丹斗等8個村
17、竹寨村委會,駐地竹寨村。現有自然村10條648戶3425人,勞動力1539人,漢族,姓氏有羅、黃、廖、李、邱、劉、張等7姓,主要姓氏羅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784畝,山地4449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溫湯、竹寨、大堝口、湖背、大垌排、陸岸、下中壩、缸瓦廠、谷壩、下陂萬等10個村
18、野鴨塘村委會,駐地野鴨塘村。現有自然村2條359戶2028人,勞動力984人,漢族,姓氏有羅、黃等2姓,主要姓氏羅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216畝,山地5811畝。主種水稻,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野鴨塘、南木水等8個村
19、三合村委會,駐地石涌村。現有自然村12條565戶2902人,勞動力1424人,漢族,姓氏有羅、塗、巫、周、劉、劉付、邱、潘、鄭、鍾等10姓,主要姓氏羅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895畝,山地4583畝。主種水稻、蔬菜、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木材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茅夾山、鴨母涌、鴨利塘、園山、略地、高垌、三甲仔、中間村、大壩、塘、力垌等12個村
20、石角居委會,駐地居民隊。現有自然村10個1347戶4778人,勞動力21782人,漢族,姓氏有宋、肖、李、鍾、劉、黃等7姓,主要姓氏宋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312畝,山地1745畝。主種水稻、甘蔗、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糧油加工、鋁金加工、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新村、上村、園山、塘背嶺、旺峰嶺、白沙塘、稔子壩、潭佰營、居民隊、石角隊等10個村
21、洞濱林果場,駐地洞濱村。現有自然村1個63戶301人,勞動力195人,漢族,單姓羅;語言為話。耕地面積124畝,山地1356畝。主種水稻、水果,盛產荔枝、龍眼。(22、農業示範場,駐地橫窩村。現有自然村1個26戶107人,勞動力62人,漢族,姓氏有黃、鍾、劉付等3姓,主要姓氏為黃姓;語言為話。耕地面積25畝,山地1634畝。主種水稻、水果、茶葉,盛產茶葉。
專利法利益平衡機制之探討
2007-9-14 16:47 來源:法律教育網【大 中 小】【我要糾錯】
關鍵詞: 專利法/壟斷/利益平衡/平衡機制
內容提要: 專利法是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利益衡量、選擇和整合以實現一種動態平衡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利益平衡機制。這種平衡機制的關鍵是專利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更廣泛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為實現這種平衡機制,需要充分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接近。為此,在專利法的制度設計上,需要確定適度與合理的專利保護范圍,而這也是構建專利法利益平衡機制的基礎。同時,專利法的利益平衡機制必須解決好專利技術的壟斷與推廣應用之間的平衡協調問題。專利法通過其特有的激勵發明創造的機制和權利限制機制,妥善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專利法中,法律調整的利益關系可以分為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和專利權人之外的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兩類,其中後者可以被泛稱為社會公共利益。與著作權法、商標法等其他知識產權法一樣,專利法也是一種協調和平衡知識產品利益關系的利益平衡機制,以專利法為核心的專利制度是「一種通過規定發明人、所有人與發明使用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平衡和協調三者關系的法律制度,通過三者關系的平衡和協調,以達到維護正常經濟秩序,調動人們從事發明創造活動的積極性,推動社會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的目的」[1](P22)。這種利益平衡機制的關鍵則是專利權人的個人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更廣泛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專利法是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利益衡量、選擇和整合以實現一種動態平衡的制度安排。在本質上,專利法與其他法律制度一樣,應「盡可能地保護所有社會利益,並維持這些利益間的,與保護所有利益相一致的某種平衡或者協調」[2](P141)。任何成功的專利制度的關鍵都是賦予給專利權人的專有權和擁有一個開放和競爭性市場的公眾利益之間達成精確的平衡,即「專利制度需要在發明者的利益和一般公眾的利益之間達成平衡」[3]。這種平衡的實質關鍵又在於對專利權這種私權的保護和包括專利權人的競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對以專利為基礎的知識和信息的獲得、需求之間的利益平衡。我國有關專利的判例即指出,專利法的立法宗旨是「既要明確受保護的專利技術方案,又要明確社會公眾可以自由利用技術進行發明創造的空間,把對專利的合理保護和對社會公眾提供足夠的法律確定性結合起來」[4].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上有所側重,並且整個的專利法也不全部限於這種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但是,這種平衡仍然是最核心和最具有實質性的。專利法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機制,特別是壟斷與反壟斷、限制與反限制,大體維持了在專利權人的壟斷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它從運行看是一種動態平衡,而其構建是專利法在社會中有效運行的基礎和保障。
一、 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接近是專利法利益平衡的關鍵
專利法從專利權人的利益角度賦予了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的壟斷權,同時也從社會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確立了社會公眾對專利技術的必要接近,作出了相應的權利安排。從專利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的關系也可以看出,專利法中「以壟斷換取公開」的機制體現了專利法中的利益平衡理驗念。這樣一種「以壟斷換取公開」機制實際上是各國專利法中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接近的制度設計。包括專利權人的競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對專利技術的接近是專利法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專利權是一種壟斷權,但根據專利法的宗旨,壟斷權的授予卻不能構成對技術發展的障礙;相反,它應當有利於技術發展和進步。這就離不開專利權人對專利技術的「充分公開」。「披露發明正是專利制度的目的」[5](P209),因為惟有充分公開專利,社會公眾才能夠獲取專利信息,分享專利發明的利益。專利技術的一切社會利益——主要是後續發明者在專利發明的基礎之上的繼續發明和一般的社會公眾從該專利技術中獲得知識和信息以及增進技術方面的學習——才能夠實現。正因為如此,各國專利法一般規定了充分公開是專利申請人獲得專利的一個重要條件。專利法通過強制要求專利申請人描述發明的細節、充分公開發明的要點規定了充分公開的條件,從而使包括專利權人的競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能夠在此基礎上作出改進發明、學習新的知識、獲得新的技術信息。
專利法中的充分公開機制也體現了知識產權法的利益平衡的一般機理即對知識產品創造的鼓勵和對社會公眾接近知識和信息的平衡。專利技術的公開使得公眾能夠接近專利發明。這種公眾對發明的接近應當看成是專利制度的本質內容之一,因為它既使競爭者從被公開的發明中學習到了知識和了解了信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進行創造活動,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原有的發明的基礎之上作出更好的發明,也使一般的社會公眾特別是技術人員通過專利信息,獲得知識和信息,增進自己的學習。充分公開作為獲得專利的一個條件,可以使其他研究人員獲得該技術。即使這些人沒有經過專利權人的許可而不能使用專利,他們依然能夠意識到所包含的信息,繼續圍繞和在授予給專利權人的專有權領域之外展開研究。通過新的研究則可以產生新的發明創造,而這顯然對社會是有益的。在另外一種含義上,這也是一種社會利益。
另外,從對專利法目的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專利法還有避免重復研究、投資,從而在避免社會資源浪費的基礎之上促進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目的。這一目的的實現也是建立在專利公開的基礎之上的,因為潛在發明者通過了解該專利就不會投資進行重復研究,而是將自己的智力資源和財力投入到新的領域, 力圖使自己成為新的發明人與專利權人。實際上,公開機制還具有促進專利發明被廣泛利用的功效,因為在公開後,潛在的使用者可以了解專利技術的情況,從而確定是否利用該項專利,進而決定與專利權人達成許可或者轉讓合同。公開機制導致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對專利權人、使用者和社會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因為專利權人可以通過許可或者轉讓形式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使用者也可以獲得經濟利益,社會則從提供更多更好的專利產品和技術與信息的擴散中受益。正是由於專利的公開在專利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專利法不但規定了專利說明書和專利的權利要求應被公開,而且規定專利說明書中應當對發明的技術要點作出清楚而完整的說明;在獲得專利後,如果因為申請專利的技術沒有被充分公開,該專利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被宣告無效,以真正落實充分公開的要求,防止專利技術的欠充分公開而影響社會公共利益。
當然,在專利法中保障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的接近不限於充分公開。專利法中對廣義上的思想、原理不受保護也是重要的體現。著作權法中存在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的重要原則[6],而在專利法中並不存在這樣的原則。在專利法中,授予的權利確實適用於思想。不過,它但只適用於那些創造性的、新的和有實際應用的思想。廣義上的原則、理論和發現在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外。專利法一方面排除了像科學發現、抽象的原理、思想作為專利保護客體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明確地要求發明人精確定義發明的范圍,以為繼續發明者留下進一步的改進、革新的空間。限於篇幅,關於「思想」與專利權等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在此不專論。[7]
此外,從對革新的持續性方面看,在確保「公眾對專利技術的適當接近」上,專利法平衡「今天的革新和明天的革新」具有重要意義。專利法的本質不是為專利權人壟斷技術提供法律機制;相反,專利法需要促進革新的適當流動。專利法要成為一種有效的制度,必須使革新的流動隨著時間的過去達到最佳的程度——專利法必須平衡今天的革新和明天的革新。這一目標通過減少尋租的目標實現了。專利法不僅應當避免浪費性的競爭性的研究和開發,也不應當占據合乎社會需要的未來的研究與開發。「專利法確實包含了很多的規則用以平衡今天的發明和明天的革新,限制對未來研究與開發的侵蝕」[8].最顯著性的特點是通過上面討論的公開機制,這是專利制度促進未來革新的重要方式。另外,專利法本身的一些制度,像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條件,將專利保護范圍限定於確實是被發明的東西,避免了過寬的專利保護范圍禁止未來的發明的風險。
二、 適度與合理的專利保護范圍成為專利法利益平衡的基礎
專利法中的利益平衡,在社會公眾的天平一方主要是確保公眾對專利技術的必要的接近和獲得,在專利權人一方則是在專利法的制度設計上確定適度與合理的保護范圍,在專利法的實施中對專利保護范圍作出適當的、合理的解釋與適用。因此,適度與合理的專利保護范圍在專利法利益平衡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一般地說,在專利制度的不同階段,由於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的差異而使得專利權保護的力度與范圍存在不同之處,甚至有巨大差異。總體上,專利的保護水準存在由低到高的趨勢。然而,無論在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哪一階段,專利法總是需要遵循在確保必要的壟斷保護以刺激發明創造的基礎之上,同時保障公眾對技術和信息的必要接近。正如國外有案例所指出的一樣:根據專利法的激勵理論,專利權的適當的范圍是「更廣泛的保護的利益平衡的事情」——定義授予給發明者的有限壟斷權的任務涉及到一方面是……發明者在控制和利用他們的……發明中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在思想的自由流動、信息和商業等方面的競爭性利益之間的困難的平衡[9]。這種平衡要求避免對專利的過度保護和保護不足兩個極端。對新技術專利的過度保護將引起對創新的激勵與初始發明和後繼發明人之間潛在能力的不均衡。
從專利法的制度設計看,這種適當與合理的保護范圍至少涉及到以下問題:
(一)專利權客體的合理界定
在一定的社會中,哪些發明創造應當納入專利保護客體、哪些不宜納入專利保護的客體,需要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整體上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該客體納入專利保護和不納入專利保護的優劣,特別是給予專利保護與不給予專利保護時在協調發明者和社會公眾之間利益關系哪一種情況更適合來加以確定。原則上,專利保護客體的范圍應當與當時的經濟技術發展狀況相適應。
考察專利制度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專利保護客體有擴張的趨向。伴隨著專利保護水平的提高,專利保護客體的范圍需要擴展。但在被擴張的專利保護客體中,依然存在著確定適當的保護范圍問題。例如,當基因領域成為專利保護客體范疇時,不能理解為所有的基因技術都應當納入專利保護客體之中。基因的專利保護是伴隨著對有關主題的嚴格限制的。像克隆人的方法、改變人的生殖系統基因同一性的方法、改變動物遺傳基因同一性的方法等就不能不成為基因專利的主題。
(二)專利權內容和行使方面的合理確定
專利法賦予了專利權人一系列的專有權利,如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的范圍包括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擅自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銷售、提供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提供銷售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但是,專利權的這些專有權的行使不應當構成對公眾正常地接近專利技術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的限制,也不應當妨礙到負載專利技術的專利產品的市場流通。這樣,就有了專利法中的不視為專利侵權的「侵權例外的」制度安排,像「專利權用盡」、「專為科學和實驗而使用專利」等。特別是,在「侵權例外」中,對先發明人的利益保障要求專利權法對專利的「在先使用人」 的利益作出適當安排,以維護專利法追求的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和社會資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實際上,從各國專利法中對先用權問題的規定看,專利權人和在先使用人之間的利益協調關系,典型地體現了專利法中的平衡精神。
進一步說,專利權在內容和行使方面的合理確定體現了對專利權的有限壟斷原則。有限的壟斷原則便利了後續的發明者,該發明者在絕對壟斷的情況下本來是要投入研究開發成本的,但在第一個有限的壟斷被確立後,則不需要了。這樣確實節省了社會資源,促進了資源的有效的分配。
(三)專利權的適當和合理的保護期限的界定
專利期限與專利政策相關,即體現了對專利權人的足夠的激勵、足夠的時間收回投資,以及對公眾自由地接近知識和信息的保障。專利權作為一種壟斷權在時間上是有限制的,而不是永久性的。這是與有形財產的一個很不相同的地方。專利的期限受到嚴格限制,結果是發明本身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進入了公有領域,成為社會的公共財富,任何人可以利用。專利的保護適當而合理的期限具有兩方面的重要含義:一是保障專利權人以足夠的時間獲得對發明的投資回收。適當而合理的專利保護期限意味著專利壟斷的所有人將有足夠的機會利用他的商業優勢和收回他的成本,他的競爭者也能夠通過受讓或者接受許可等形式利用他的發明。如果專利的保護期限太短,專利權人將無法通過使發明的商業化而收回投資,從而為其後續發明提供經濟基礎。二是為競爭者以及其他的社會公眾的後續發明和作為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創造一個「公共領域」空間。專利法通過確定有限的保護期限設立了「公共領域」。從專利的目的看,公共領域是公眾自由地、不受限制地接近的領域。通過賦予有限的期限創立公共領域是專利法保障技術發明成果最終回歸於社會、最終成為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共同財富的重要保障。在專利權期限屆滿後,發明即成為公共領域的一部分。賦予有限的專利保護是從經濟方面考慮的,而不是從道德上的正當性考慮的。專利的激勵功能似乎表明應授予永久性的保護期。但是,沒有期限限制的話,所有的商業性的相關的技術信息將在無限地受制於專利權,這就會形成對技術的無限的壟斷,使專利制度反而成為技術發展的桎梏。
確定專利的有限的適當的保護期限,也是反壟斷限制的一種形式。當然,適當的、理想的專利保護期限問題是從經濟的觀點討論的。例如,William Nordhaus 對專利法的激勵理論作過充分的論述[10](P267), 在這些論述中他特別關注的仍然是專利權的期限方面。他指出:專利期限或者效率的每一次增加,都會刺激發明活動的增長。由此產生的社會福利的受益包括由於更多的智力產品的分配而減少的消費者的盈餘和生產者盈餘的現值。理想的狀況是,專利權的期限或效率增加到邊際效用與邊際成本相等之處[11](P14-15)。然而,更長的期限意味著對信息的壟斷秩序更長,這樣會有與壟斷相關的更多的低效率上的損失[10](P267)。這里是尋求在壟斷的低效率與由專利激發的資本投資所產生的更大的社會產出之間的平衡[12].對理想的專利期限的分析,涉及到專利期限或者是在更大的專利保護所增加的發明和與更大的專利保護相關的、增加的社會成本之間的關系。換言之,從經濟學的促進社會效率觀點以及公平的角度看,專利保護期存在著一個理想的「點」。在這一點上延伸,即給予更長的保護期,會通過強化專利權而增強對從事發明創造的激勵的總量,這是一種社會利益。但同時,增加專利的保護期限也具有社會成本,因為增加專利的保護期限使對技術的限制延續了更長的時間。在授予的專利壟斷權過長的情況下,壟斷權實施給社會公眾對知識和信息的自由接近所造成的損害將超過實施壟斷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這種保護期限將不利於實現專利法促進社會進步的宗旨。期限過短則意味著專利權人難以取得理想的經濟效果。理想的專利期限就是要確定這樣一個點,即社會利益和成本在「在邊際上平衡」。如何確定理想的平衡點,即成為專利方面經濟學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當然,這不是本文所要著重探討的。這里只是提出,在專利期限上確實存在著一個理想的平衡點。考察專利制度的歷史可以看出,專利的保護期限有延長的趨向。本文認為,從均衡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角度看,在一定時期是否應當延長專利的期限以及延長的幅度,應著重評估延長專利的保護期限所實現的社會受益是否超過了社會成本。如果超過了,那麼就應當延長保護期限,反之則不應當延長。
即使是從經濟上確證專利權的理想期限,因為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而變得相當困難。例如,專利的實施狀況、專利本身的成本、專利的社會效益等因素都具有可變性。為了便於操作,原則上對創造性程度不同的專利被賦予同樣的保護期限。但是,為了在不同的發明人之間、發明人與社會公眾之間實現利益的平衡和實質性的公平,專利法試圖通過一些其他的配套機制來調整。例如,規定小的發明只能獲得相對短的壟斷保護期,大的專利發明可以獲得比較長的保護期,相當於現代工業社會中現有的經濟意義上的價值。另外,專利年費制度雖然不是直接針對專利的適度與合理范圍的期限作出規定,在實質上它卻具有均衡和協調專利權人壟斷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之間的關系的作用,因為隨著專利保護時間的延續,不斷增加的年費也會是使那些沒有經濟價值的發明提前進入公有領域。如果專利權沒有多大的社會價值,或者實施該專利權的社會成本大於社會利益,那麼專利權人即可以通過不繳納年費的形式放棄專利權。也就是專利權人通過將專利的壟斷時間調整到在社會成本超過社會受益之前終止,社會成本能降到與社會受益相平衡。在這個意義上,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也實現了一個「對價」。
三、 對專利技術的壟斷與推廣應用之間的平衡
在經濟學家看來,專利法被看成是在對創造發明的產品的革新與由專利賦予的臨時壟斷帶來的損失之間的一個對價,鼓勵與對技術使用限制產生的社會成本之間的對價。專利法的經濟學分析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來自於新技術生產鼓勵是否勝過對現有技術限製成本,而從本文研究的目的看則是應當解決對專利技術的壟斷與促進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之間的平衡。
發明作為一種技術成果,也具有公共產品的特性。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發明專利是根據市場機制中的分配效率,圍繞公共商品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而產生從事發明的激勵機制的。在公共商品理論中,使用已經存在的公共商品的邊際成本是零。只有在價格等於邊際成本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現有的公共商品的理想使用中的效率。但是,這將是一個「零價格」。於是,資源的理想使用中的效率要求這種資源的機會成本通過被創造的產品的價值而得到補償,即有一個確定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專利制度的經濟學方面,依賴於這樣一種理論,即技術知識的發生是在確保對技術知識的使用進行限制的前提下產生的。換言之,在技術知識的生產和它的使用之間存在一個交易(對價)。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實際的市場對價,而是在專利法中存在的這樣一個「交易」模式。根據這種模式,解決專利法的正當性,需要明確來自於新技術的生產的鼓勵是否確實勝過對已經存在的技術進行限制的社會成本。社會從發明中所獲得的利益通常是要大大超過發明者所實施的成本。社會償付給發明人的和發明人開發的實際的成本之間的區別——租金——以壟斷權的形式被授予給發明者;否則模仿者的競爭會通過使發明人得不到利潤而影響到他從事發明的積極性。這種情況就是發明人從對發明的投資中應當有投資回報。這體現了權利人的投入與受益的平衡。在專利法中,它應使專利權人在以下的利益比較中占優勢:在使用自己研製的創新成果與購買他人創新成果的使用收益比較中佔有優勢;購買他人創新成果收益與使用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現有技術的收益的比較中佔有優勢;創新成果的市場收益與創新成本及維權成本的比較中佔有優勢[13].這些優勢的獲得體現了專利制度的公平。
激勵革新和新產品與方法的發展無疑是專利制度期望獲得的最重要的利益。對這一利益社會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由專利權賦予的臨時壟斷。專利權人以專利許可權制專利發明的使用而對社會公眾接近專利技術、對競爭者使用專利技術施加了限制。與任何人可以自由地使用公開的技術相比,對專利技術的壟斷顯然會產生靜態市場的失敗和社會成本問題。例如發明的潛在使用者和競爭對手在試圖圍繞專利發明中可能存在額外的成本;被專利壟斷的產品如得不到充分的使用也會給消費者產生成本。從專利法的宗旨看,這種限制卻不應阻礙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專利法需要解決在壟斷和促進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的平衡。這需要藉助於在專利法中確立一些限制壟斷權的制度來加以解決,有些則需要藉助於專利法之外的競爭法像反壟斷法的規定來解決。不僅反壟斷法對專利領域的競爭行為進行了限制,而且專利法本身也限制了從專利中獲得壟斷利潤的可能性。專利侵權例外、專利的強制許可、專利的實施許可與轉讓制度等就重要的體現。從我國《專利法》的規定看,在專利技術的壟斷保護基礎之上實現促進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是一個重要的立法目的。在廣義上,上面闡述的專利保護期限的限制,也是促進發明創造推廣應用的制度,因為有限的保護期意味著在保護期屆滿後專利技術可以被任何人自由地使用,原來的專利技術最終成為了社會公共財富。
注釋:
[1] 陳子龍.知識產權權利沖突及司法裁量[A].鄭成思.知識產權文叢(3)[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2]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3] 斯戴文·B ·格蘭德.吉萊密? E.加拿大專利制度:在公權與專利權人之間適當的平衡.加拿大知識產權評論[J].1994,(6).
[4] 寧波市東方機芯總廠訴江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1)民提字第1號.
[5] 張乃根.美國專利法判例選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
[6] 馮曉青.著作權法中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的法律與經濟學分析[J].雲南法學,2004,(2).
[7] 馮曉青.「思想」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關系――兼論洛克財產權勞動學說[J].社會科學,2003,(12).
[8] 科奈斯·W·丹恩. 專利法之經濟學透視.法律研究雜志.1994,(4).
[9] Sony Corp. of Am. v. Universal City Studies, Inc., 464 U.S. at 417,429 (1984) .
[10] 威廉·D ·洛德豪斯. 發明、增長與福利:技術變化的理論思考[A].馮曉青.知識產權法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11] 威廉價· 費歇爾.知識產權的理論[A].]劉春田.中國知識產權評論[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2] 理查德·吉爾伯特.卡爾莎·壁羅.理想專利權的期限與范圍.蘭德經濟學雜志.1990,(2).
[13] 劉華.知識產權制度的效益及實證分析.黃岡: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1,(2).
中國政法大學 教授·馮曉青
㈤ 初二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
思品復習導航
1、兩個生長高峰p2
2、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變化?p2-p4
(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我們處於哪個階段,及其應對?)p4
3、怎樣理解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期和關鍵期?P2 P9
4、正視青春期的煩惱和困惑。怎樣調節青春期的煩惱
5、什麼是青春期閉鎖心理?影響?克服?p8-9
6、青春期的情緒問題?怎樣調節情緒?p10-11
7、男女生交往的好處?異性效應?p13-15
8、男女生交往的藝術?(如何交往?)P15-17
10、感悟生命:生命是 的。舉例說明。P21-26
人類應該如何對待世界上其它的生命?為什麼?P25
11、與其他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有什麼不同?P27
12、人的生命存在是一種權利?(一切權利的源泉和基礎、受法律的保護、尊重他人的生命權)P28
13、為什麼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如何珍愛自己的生命?P28-30
14、為什麼要尊重他人的生命?P31-
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
15、怎樣創造生命的價值?P35-37
我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見作業本P18
16、惜時名言俗語?如何珍惜時間?P35
17、辯析:奉獻是偉人的事,我們平凡人的生命中沒有奉獻的機會。P37
18、變化中的經濟生活表現?變化的原因?P43
19、我們的經濟生活主要是?我們購買力基本上依賴於?怎樣的消費是合理的?
20、為什麼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的保障?和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我們應該怎麼做?
21、我們的經濟生活主要是?我們購買力基本上依賴於?怎樣的消費是合理的?
22、為什麼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的保障?和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我們應該怎麼做?
23、關於財產權的法律規定?什麼是個人的財產(合法、非法)?什麼是財產所有權?關於未成年人財產權的規定?
24、什麼是智力成果權(知識產權)?未成年人有無知識產權?
25、什麼是財產的繼承?我國的相關法律及規定?(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代位繼承和遺贈)
26、什麼是遺產?遺產繼承的兩種方式?
27、消費者有哪些權利?幾種常見的侵權行為?作為消費者,應如何維權?
第四單元:做負責任的公民
1、什麼是責任?責任與我們的關系?
2、為什麼人必有責(即為什麼說責任與我們「如影隨形」)?
3、怎樣理解「人各有責」?
4、多重角色,多種責任:做作業本P38——11
*社會角色與責任的關系?
5、為什麼一定要學會負責?(責任感的重要性?)
6、什麼是責任意識?
7、怎樣才算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8、怎樣積極承擔責任?(敢於負責、善於負責)
9、中學生應承擔哪些責任?
10、責任感的最高體現是?為什麼要對社會負責?怎樣對社會負責?
第五單元 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
一、1、我們未成年人的權利有哪些?P81(在家中,在學校中,在社會生活中,其他權利)
2、未成年人為什麼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P82-83)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P83)
3、《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1、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2、家庭保護的重要性。(P84) 主要內容(P84) 作用(P85)
3、學校保護的重要性(P85) 主要內容(學校主要履行的職責,P86)
4、社會保護的必要性(P87) 社會保護的內容P87-88
5、司法保護的對象,原則,方針,司法保護的內容P89-90
三.學會自我保護
1.防患於未然(加強自我保護的必要性,P91-92)
2、.依法實施自我保護(P93-95)
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自我保護的最有效措施就是什麼?
3.我們要勇於和善於與不法侵害行為做斗爭,遇事不怯弱,以免讓壞人為所欲為,擔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八年級上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讓青春充滿活力
一.青春期
1.進入中學,我們就先後進入了青春期。一個人從出生到發育成熟,要經歷兩個生長高峰:第一個是從出生至兩歲,第二個就是青春期。(P2)
2.青春期的特點 (P2~P4)
①生理特點 (P2)
②心理特點:(P2-P4)
第一,性格特徵是越來越清晰。男生更多一點堅強勇敢,女生更多一點溫柔細膩。
第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常使人感到新奇、神秘,很想了解其中的奧秘,也會帶來絲絲煩惱和點點困惑。
第三,隨著對異性了解的加深,異性之間的吸引力增大,與異性交往的願望加強。這種情感不乏純潔、好奇,需要我們好好地珍惜和保護;同時,也需要我們理智、正確地對待。
3.怎樣消除青春期的煩惱?(P5—P6)
①通過正確的途徑學習青春期知識,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變化,消除對性的好奇和神秘感,及時解除不必要的煩惱和心理負擔。
②我們可以在學習之餘投身於各種文體活動,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開闊視野,廣交朋友,減少青春期的煩惱。
③我們可以增強自製力,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
二.青春期閉鎖心理
1.什麼是青春期閉鎖心理?(P8)
進入青春期後,我們的內心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一方面,我們渴望被人理解和關注;另一方面,我們的獨立感增強,又不願意把自己的內心輕易表露出來。這就出現了青春期常見的閉鎖心理。
2.怎樣走出青春期閉鎖心理呢?(P9)
①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我,主動開放自我,樂於關心他人,走出並且才鎖心理。(P9)
②咨詢窗口中的內容(P9)
三,男生女生
1.男生女生正常交往的好處。(交往的必要性,P13-14)
①男女生之間通過正常交往,可以建立純真的異性友誼,豐富我們的生活,這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②男女生能常在一起學習、活動,通過交往彼此了解、熟悉,神秘感也會隨之消失,有利於心理健康。
③男女生在思維、性格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的優勢,男女生交往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促進自我完善。
④男女生之間的友好交往,往往會激發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和活動的效率。
2.男女生交往的藝術(怎樣交往?P15-P17)
①男女生在交往時既要活潑開朗、熱情大方,又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能過分親近、隨便。②尊重異性的同學才能得到異性的尊重。
③同學交往要保持純潔的友誼,與異性同學相處態度自然大方,故作姿態往往讓人感到別扭,過分差怯又會導致交往障礙。(加上P19中的五個原則)
第二單元 感悟生命 珍愛生命
一.感悟生命
1.生命是可愛的(P21-P22)
2.生命是可敬的(P22-24)
生命是可敬的,地球上的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在世間,保護和延續生命的故事可以感動天地。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生命的獨特和神聖!
3.生命是可貴的(P24)
生命是寶貴的,因為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生命是寶貴的,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在頑強地表現自己;生命是寶貴的,因為對大多數個體來說,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無法復生。
4.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P25-26)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各種生命體相映成趣,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世界因各種生命的存在而豐富多彩。
①人應該珍愛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人類也是一種生物,是地球生物鏈中的一環。人類和其他生命共同分享著地球,彼此是朋友,每種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當我們以敵對的態度對待其他生命的時候,實際上就把自身孤立起來了。
②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類並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看護者。
二.珍愛我們的生命
1.人的生命的獨特性(P27-28)
①人是世界上獨特的生命個體,與其他生命形式相比,人類的生命最具有智慧,人可以憑借自身的智慧過一種創造性的生活。
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對生命的體驗也是不同的。
2.生命是一種權利( P28)
①人的生命權是人與生俱來最神聖的權利,是一個人所擁有的一切權利的源泉。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活著,珍愛我們的生命權。
②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保護每個人的生命神聖不受侵犯。社會和個人,都應尊重他人的生命權。
3.珍愛自己的生命
①為什麼要珍愛自己的生命?(P28-29)
第一,珍愛生命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也是一種義務。
第二,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是非常寶貴的。
第三,生命不僅屬於我們自己,而且屬於一切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屬於社會。那種隨意糟蹋自己生命,甚至放棄生命的行為,是一種對自我、他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
第四,學會愛自己,是源於對生命本身的崇敬和珍重。
②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P30)
第一,用感激之心來看待生命,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平凡的生命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第二,悅納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成功固然美好,點點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麗。不管我們面對的是幸運,還是一時的苦難,我們都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悅納自己的生命。
4.尊重他人的生命(P31)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我們沒有理由隨意侵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權。在社會中,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也意味著更好地關愛自己的生命。
三.創造生命的價值(怎樣創造、提升生命的價值?P35-38)
1.珍惜時間。生命是由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鍾一分鍾累積起來的,珍惜時間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愛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可以最大限度發掘自我生命的潛力。
2.勇於創造。創造能挖掘人的潛能,展現生命的價值,盡顯生命的魅力。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平凡的實踐中創造。
3.樂於奉獻。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第三單元 關注經濟生活
一.我們身邊的經濟生活
1.變化中的經濟生活(表現,P43)
①從自行車到小轎車,從傳呼機到手機,從286電腦到攜帶型手提電腦……無一不體現了我們經濟生活的日新月異。
②隨著經濟生活的變化,各種商業廣告遍及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它提供各種商品信息,幫助人們購物置業。
③經濟生活的變化,還反映在人們的日常用語中,如社會保障、綠色食品、銀行按揭、電子匯兌、互聯網、WTO等等,都是如今經濟生活中的「新興詞彙」。
2.我們也有經濟生活(P44)
3.經濟生活需要法律保障(經濟生活為什麼需要法律保障?P45-46)
①經濟高速發展,生活迅速變化,我們需要良好的經濟秩序,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的保障。②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需要法律的規范。法律的健全,會使人們的權利和利益得到更充分保護。每個人都要增強維權意識,認真學習法律,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二.我們的財產權利
每個人對自己的合法財產都擁有所有權,並且對財產還享有繼承權。當合法的財產權受到侵害時,公民有權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財產的擁有與支配(P48-51)
①什麼是財產所有權?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者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②我國法律保護什麼樣的財產?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但並非所有財產。我國法律只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非法財產不受保護。
③智力成果也受保護
公民財產還包括精神產品,如著作權、專利權、發明權等。
2.財產的繼承(P52-54)
財產繼承分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按照被繼承人生前立下的遺囑來繼承,那就是遺囑繼承;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和繼承順序來繼承,這就是法定繼承。
三.做理智的消費者
1.合理消費
①我們的經濟來源:我們的購買力基本上是依賴於父母和家庭,經濟來源絕大部分是父母給的零用錢。
②中學生產消費心理和結構: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中學生的消費結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許多人在購買商品的動機和目的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③你是怎樣使用你的零花錢的?
④怎樣消費是合理的消費?
2.維護權益
①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於1993年頒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②消費者的權益有哪些?
安全權、知悉權、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求償權、尊嚴權。
③依法維權
我們作為未成年人,應該了解有關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即努力做一個維權的消費者。
維權的途徑: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向行政部門申訴
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單元 做負責任的公民
一.感受責任(P63-65)
1.人必有責任
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做與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擔一定的責任。責任如影隨形。作為社會的一員,責任並不是強加在個人身上的,相反,責任是我們成長的內在需要。
責任往往產生於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相互幫助和彼此承諾。
責任,有的重如泰山,有的普通平凡。
2.人各有責任
我們在生活舞台上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有所不同。
3.多重角色,多種責任
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著不同的責任。但是我們每個人並不只是扮演著一種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規定了我們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時也負有不同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多重角色,也負載著多種責任。
二.學會負責(怎樣負責?P69-74)
1.增強責任意識(P70-71)
①責任意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責任感。
②有責任感的表現:
第一,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生活的有心人,對人對事不漠然。
第二,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執著的人,任憑風吹雨打,都不會放棄自己的信念、忘記自己的職責。
第三,是一個在緊要關頭、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人,他(她)的情懷往往同奉獻乃至犧牲聯系在一起。
第四,是一個做了錯事以後,敢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彌補過失的人。
第五,是一個樂於助人,兌現承諾的人。
③增強責任意識的重要性(P70)
第一,對國家來說,只有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了責任意識,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對社會來說,只有整個社會的成員都有了責任意識,社會才會和諧進步。
第三,對集體來說,只有一個集體的成員都有了責任意識,集體才會生機勃勃。
第四,對家庭來說,只有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有了責任意識,家庭才會幸福美滿。
第五,對個人來說,只有有了責任意識,一個人才能盡職盡責,取得事業上的成就,受到他人的尊重。
2.積極承擔責任(P71-73)
①敢於負責
一個敢於負責的人,遇事從不退縮。需要自己挺身而出時,會勇敢地說:「讓我來吧!」需要自己承擔責任的時候,也會坦然地承認。
一個敢幹負責任的人,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也會使自己變得自信,還能從失敗的經歷中獲得寶貴的經驗。
②善於負責
第一,只要一個人盡其所能,就算得上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了,承擔責任並不要求魯莽、蠻干。
第二,在人們履行責任時,有時會發生責任沖突。在相互沖突的責任之間進行選擇常常是復雜的,在這種時候,需要我們的膽識和生活智慧。
三.對社會負責(P75-77)
對社會負責是責任感的最高體現。
1.為什麼要對社會負責?(P75-76)
關心社會就是關心自己。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緊密相聯的。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對別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關注社會,也就是關注自己。
2.怎樣對社會負責?(P76-77)
①對社會負責,每個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對自己負責本身就是對社會負責。
②關愛社會,對社會負責,還要求我們關注社會公共事務,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③為社會負責,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社會中每個人各盡其責、共同協作,所以從小培養合作意識就十分必要。
第五單元 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
一.生活中的法律保護(P81-83)
法律與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1.法律保護公民的權利(P81)
在法治社會里,法律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正當權利。
任何侵害公民正當權利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處。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當公民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2.未成年人為什麼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P82-83)
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特別需要。
①作為未成年人,我們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往往還意識不到,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
②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學校和社會必須對他們予以特殊保護。國家制定了專門法律來保護青少年的正當權益。
3.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P83)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P84-90)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1.家庭保護(P84-85)
①家庭保護的重要性。(P84)
第一,家庭對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主和睦、幸福溫暖、重感情、守信用的家庭氛圍,對未成年人良好品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二,家庭保護不僅是未成年人的需要,也是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所要承擔的義務。
②家庭保護的主要內容(P84)
③家庭保護的作用(P85)
家庭保護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同時,家庭還築起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防線。
2.學校保護(P85-86)
①學校保護的重要性(P85)
②學校保護的主要內容(學校主要履行的職責,P86)
③現狀(P86)
3.社會保護(P87-88)
①社會保護的必要性(P87)
②法律對社會保護的規定(P87-88) (社會保護的內容)
第一,我國法律規定,有些活動場所是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比如營業性歌舞廳、錄像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
第二,國家鼓勵創作或者提供有益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
第三,我國法律還在未成年人的招工和就業方面做出了相應規定。
第四,國家還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不受侵犯,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等。
4.司法保護(P89)
①司法部門對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在處罰上與對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是有區別的。
②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案件中,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以促使其早日改過自新,這也是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③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P90)(司法保護的內容)
三.學會自我保護
雖然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但未成年人還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把外在的保護和自我保護結合起來。
1.防患於未然(加強自我保護的必要性,P91-92)
①在社會各界努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的同時,由於自我保護能力特別是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的事件仍時有發生。
②在遭遇突發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保護有時不能及時到位,即出現「保護缺位」,這時候自我保護就非常重要了。
2.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技巧和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P93)
當遇到下列情況時,怎麼辦?
①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
②看到有人行竊時
③發生火災時
④發現有人溺水時
⑤當發生自然災害時
3.依法實施自我保護(P93-95)
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求助法律。
①及時報警(P93)
報警時可使用的方法(P94)
②學會請律師(P94)
律師能為我們提供的幫助有哪些?(P94)
③尋求法律援助(P95)
4.我們要勇於和善於與不法侵害行為做斗爭,遇事不怯弱,以免讓壞人為所欲為,擔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http://www.lhschool.org/jxxz/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4
㈥ 無防腐劑口服液與張文義八字針法的版權信息
社址:北京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
印刷:北京財經印刷廠
印張:11.25
字數:280千字
版次:2007年3月第一版2007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數:0001-2000冊
書號:ISBN7-80174-468-3/R·464
包裝: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醫學書籍>>中國當代醫療網路專家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