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葫蘆娃形象版權

葫蘆娃形象版權

發布時間:2021-06-29 08:26:56

❶ 動畫形象"葫蘆娃"著作權是誰的

我!

❷ 王祖藍扮葫蘆娃被判侵權,到底是咋回事

王祖藍因為在《來了就笑吧》這個節目中, Cosplay葫蘆娃的造型,被上影廠起訴,主要是因為他cosplay葫蘆娃的造型,沒有取得版權方的授權,私自使用這個形象,而被上影廠起訴侵權。

《來了就笑吧》是安徽衛視的一檔綜藝節目,因為王祖藍扮葫蘆娃的這個事情,安徽衛視也被上影廠起訴,兩個電視台也在法院上打起了官司,經判決認為安徽衛視是構成侵權的,要求安徽衛視停止播放相關的內容,並對上影廠做出相應的經濟賠償。

不過這件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安徽電視台上,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是侵權的,但是為了節目的效果和收視率,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將這個疑似有侵權的視頻放到節目中播出,不僅是給自己,也是給別人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❸ 王祖藍扮演葫蘆娃被判侵權,角色扮演與侵權如何判定界限

近年來大家的維權意識已經在不斷地提高,王祖藍與葫蘆娃這個事件之後,想必會有更多侵權案件曝光出來。 王祖藍這個事件是又給大家敲響了警鍾,之後的一些電視綜藝節目中再出現角色扮演,肯定需要提前與著作方溝通好才開播,畢竟罰錢不是什麼大事,節目停播的虧損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還有如果再發生類似的事件對藝人的影響也是不好。不論在什麼領域我們都應該尊重原創,保護別人的勞動成果

❹ 十萬個冷笑話哪些地方有侵權葫蘆兄弟

《十萬個冷笑話》和《十萬個冷笑話番劇版》手游中有人物卡牌大娃、二娃、三娃、四娃、五娃、七娃,上述動漫形象侵害了美影廠葫蘆娃動漫形象的改編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上海知產法院審理後認為,福祿娃動漫形象與葫蘆娃動漫形象,兩者的不同之處為動漫形象的身體部分,兩者的相似部分為服飾部分。上訴人主張葫蘆娃動漫形象的服飾來源於公有領域,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但其僅舉證了葫蘆娃服飾的個別元素來自於公有領域,未能證明在葫蘆娃動漫形象創作之前,已存在與葫蘆娃整套服飾實質性相似的服飾。福祿娃系根據葫蘆娃改編的新作品,四月星空公司侵害了美影廠作品改編權。四月星空公司、仙山公司先後為涉案游戲提供動漫形象授權,妙趣公司開發涉案游戲,藍港公司運營涉案游戲,共同侵害美影廠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一審法院綜合考慮美影廠涉案作品知名度及美譽度、美影廠作品授權費、侵權人的主觀故意、侵權行為持續時間、范圍、涉案動漫形象在涉案游戲中人物數量的佔比等因素,酌情確定經濟損失的賠償金額為50萬元,所確定的賠償數額在合理范圍內,予以維持。各上訴人分工合作,共同實施侵權行為,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綜上,上海知產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❺ 最近安徽那個節目《來了就笑吧》cos葫蘆娃侵權那事怎麼回事啊以後這種經典IP怎麼合理使用呢

這件事我也看到了,同時也看了很多行業媒體的文章,其實原委來說是這樣的,安徽衛視的那檔《來了就笑吧》的節目是16年的,在16年3月17日播出的那期「葫蘆娃王祖藍變爺爺魔性表演飆音」節目中,出現了以葫蘆娃形象出現的歌手、舞蹈演員,並且節目中在屏幕右上角均明確標注「安徽衛視」。在該舞蹈演員出場時,現場還播放了《葫蘆兄弟》電影主題曲。而製片方和播出方其實都沒有得到上美影的著作權授權還有卡通形象的授權使用,已經是侵權性質了,所以最終針對這起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的糾紛案也落定了,經法院裁決判決該行為侵犯了《葫蘆兄弟》角色形象美術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目前該案一審判決已生效。實際侵權的是播出方與製片方,被判侵權的不是王祖藍,不是王祖藍,不是王祖藍。
那再說說後面怎麼樣合理使用經典IP形象,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國內目前對版權保護的意識普及了,目前國內版權保護氛圍已經比較成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大眾呢在這方面的意識也都逐漸變強並且表示支持,但是可能還是會有很多不自主或沒意識的侵權行為發生,例如上美影的「葫蘆娃」就是侵權重災區,很多節目甚至電影相關元素中直接使用其卡通形象,說到根源,不外乎是虛擬人物IP維權佐證難度高,不僅需要提供虛擬人物的權屬證明、該虛擬人物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還要能夠清晰列出證明對方侵權的證據,同時虛擬人物想要獲得版權保護,還必須符合《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上關於作品的規定,可以說這次安徽節目的事件也算是給虛擬人物IP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參考案例了。
寫在最後,其實近些年一系列的侵權案例中,最常提起的就是信息網路傳播權了,現在國內版權意識已經成型,大眾意識形態高漲,互聯網傳播的形態和媒介又持續變革,自媒體時代,也讓很多內容的傳播更為容易,所以很多致敬經典內容也層出不窮,但其實更多的來說,需要尊重和保護創作者的權益,也並不是對二次創作的打擊,而是用了別人的形象,那就需要取得授權,致敬經典也應該守法合規才是。

❻ 吳雲初的「葫蘆娃」造型著作權案件

訴訟請求:
1、判決確認《葫蘆兄弟》及其續集《葫蘆小金剛》的動畫電影中「葫蘆娃」(即葫蘆兄弟和金剛葫蘆娃)角色形象造型的原創美術作品著作權歸原告胡進慶、吳雲初所有;
2、判決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事實與理由:
由於剪紙動畫電影製片首先需要剪紙動畫片導演用墨筆親自畫出故事劇情及註明拍攝方法的分鏡頭台本墨稿,即以連環畫美術作品形式表現的電影動畫劇本,其次才由攝制組內其他人根據分鏡頭台本墨稿對已確定角色的動作和背景進行繪畫創作和著色,最後由攝制組內其他人對全部剪紙美術作品拍攝,製成動畫電影,故剪紙動畫片導演一般成為剪紙動畫電影中角色美術造型的最初創作人。
為打破以往剪紙動畫片都是短片的慣例,作為剪紙片導演,原告胡進慶於1984年提出了製作系列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的構想,胡進慶在1984年當年手工獨創繪制了「葫蘆娃」的角色形象造型的原創美術作品,並由原告吳雲初對該形象進行了整理,兩原告共同成為該形象的原創人。該形象的共同特徵為:四方的臉型、粗短的眉毛、明亮的大眼、敦實的身體、頭頂葫蘆冠、頸戴葫蘆葉項圈、身穿坎肩短褲、腰圍葫蘆葉短裙。「葫蘆娃」的角色形象造型的原創美術作品最初直接表現在原告胡進慶單獨完成的13集《葫蘆兄弟》剪紙動畫電影的分鏡頭台本墨稿中,該13集分鏡頭台本墨稿創作完成於1984年至1986年。
《葫蘆兄弟》剪紙動畫電影共13集,每集十分鍾左右,由被告根據前述原告的相應分鏡頭台本墨稿於1986年至1987年製作完成,並在以後上映至今。片中葫蘆七兄弟的美術造型全部採用了原告獨創的「葫蘆娃」的形象,葫蘆七兄弟之間的區別僅僅以服飾顏色區別,分部為赤、橙、黃、綠、青、藍、紫。由於《葫蘆兄弟》剪紙動畫電影對話內容及主題歌將葫蘆七兄弟統稱為「葫蘆娃」,故「葫蘆娃」成為葫蘆兄弟代稱被社會廣泛認知。
由於13集《葫蘆兄弟》剪紙動畫片電影上映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被告決定拍攝續集《葫蘆小金剛》,仍以原告胡進慶和吳雲初作為人物造型設計,並由總導演胡進慶單獨在1988年完成《葫蘆小金剛》的6集分鏡頭台本墨稿,其中「小金剛」或稱「金剛葫蘆娃」的角色美術造型就是「葫蘆娃」的美術造型,但該娃的身上掛件呈現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意思為「小金剛」是葫蘆七兄弟的合成體。被告根據《葫蘆小金剛》的分鏡頭台本墨稿及其中造型,製作了每集二十分鍾不到的6集《葫蘆小金剛》剪紙動畫電影,並在以後上映至今。
同樣,原告胡進慶和原告吳雲初還在《葫蘆兄弟》剪紙動畫電影中獨創了采葯老爺爺、穿山甲、蛇精、蠍子精(蛇精丈夫)、蛤蟆精、蝙蝠精、蜥蜴精、蜈蚣精,在《葫蘆小金剛》剪紙動畫電影獨創了青蛇精(蛇精妹妹)、鱷魚精(青蛇精丈夫)、蝴蝶精(好妖)、獨眼蟾、鼠精、四角蛇、蜘蛛精。這些重要角色的形象造型均屬原創美術作品,已被相應分鏡頭台本墨稿所證實。
需要指出,分鏡頭台本是一切動畫角色造型的最初美術作品,成為獨立於影片作品的可由作者單獨享有著作權的美術作品;而動畫影片是描繪角色故事的電影作品,是動畫角色造型美術作品的衍生作品,是由製片人即被告單獨享有電影著作權的電影作品,依法不能等同於可以從影片中分離的角色造型美術作品。
對於原告作為「葫蘆娃」等角色造型設計人員,被告特地在《葫蘆兄弟》及其續集《葫蘆小金剛》中每集剪紙動畫影片末尾列印標示「進慶 吳雲初 造型設計」,予以承認。而原告 胡進慶先生至今持有和保存著其當年手工繪制的、厚達幾百頁、各類造型畫幅達幾千幅的《葫蘆兄弟》、《葫蘆小金剛》的動畫分鏡頭台本墨稿原件,即各類角色造型美術作品,這是原告成為《葫蘆兄弟》、《葫蘆小金剛》動畫片中葫蘆兄弟等各類角色美術造型的著作權人的直接和原始證明。此外,胡進慶還以「墨犢」筆名成為兩部剪紙動畫電影的劇本作者,被告對此在每集剪紙動畫影片末尾的「編劇」欄中列印標示、予以承認。
需要指出的是,在創作《葫蘆兄弟》和《葫蘆小金剛》動畫角色造型美術作品時,原告與被告非但不存在相關動畫角色造型美術作品著作權歸屬協議與制度,而且實際上,被告承認原告利用《葫蘆兄弟》和《葫蘆小金剛》動畫角色造型美術作品所進行的連環畫再創作與出版權利。這不僅已由原告2010年3月3日向《葫蘆兄弟》創作時擔任被告廠長和法定代表人的嚴定憲先生、以及向《葫蘆兄弟》創作時擔任被告創作辦主任的蔣友毅先生所進行的調查筆錄證實;而且已電影和美術作品著作權領域內權威的中國電影出版社在出版《葫蘆兄弟》和《葫蘆小金剛》卡通連環畫圖書的行為所認可。中國電影出版社一直視胡進慶先生和吳雲初為「葫蘆娃」角色美術作品造型著作權人:原告胡進慶、吳雲初以及案外人,《葫蘆兄弟》及其續集《葫蘆小金剛》文字劇本作者之一姚忠禮,一直將他們創作的《葫蘆兄弟》和《葫蘆小金剛》的彩色連環畫交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在「孫悟空叢書」中公開出版連續至今,其中《葫蘆兄弟》編文筆名「梅贏之」為胡進慶、姚忠禮,繪畫筆名「惠眾人」為胡進慶、吳雲初,《葫蘆小金剛》編畫筆名「邊慧祖」為胡進慶、姚忠禮和吳雲初;簡言之,前述出版的連環畫中的文字由胡進慶、姚忠禮創作,包括角色美術造型在內的繪畫由胡進慶、吳雲初創作。同樣,被告製作的《阿凡提的故事》美術片中「阿凡提」美術造型著作權歸曲建方。
另外,相關法院對「葫蘆娃」美術作品著作權也有明確的生效判決認定:最早由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1992)靜法民字第23號民事判決書及其對應的(1993)滬中民終字第1869號民事判決書清楚認定,葫蘆娃動畫片中,「胡進慶、吳雲初又是該動畫片人物造型作者」,當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因對「葫蘆娃」在內的各種角色造型著作權不存在合同約定與制度,最後明確向法院提出不介入葫蘆娃造型著作權糾紛即不與該案當事人胡進慶先生和吳雲初先生爭奪葫蘆娃造型著作權,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為此在作出(1992)靜法民字第23號民事判決的同時特意向被告出具了相關司法建議書,建議被告「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實施細則」、今後在「動畫片創造過程中,對劇本、人物造型、分鏡頭台本,及改編連環畫等問題上,應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防止糾紛產生」;此外,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7)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90號民事判決書及其對應的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08)滬高民三(知)終字第42號民事判決書,再次認定胡進慶先生和吳雲初先生對彩色卡通連環畫《葫蘆兄弟》、《金剛葫蘆娃》等享有造型著作權在內的「查明的事實屬實」。
目前,被告以《葫蘆兄弟》和《葫蘆小金剛》製片人身份極力混淆動畫電影中可以分離的美術作品著作權與動畫影片作品著作權的區別,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利用「葫蘆娃」以及各類妖精角色造型美術作品與他人進行著作權合作開發相關游戲,並以維權名義主張「葫蘆娃」角色造型美術作品著作權,造成社會轟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第三條將「文字作品」「美術作品」與「電影作品」並列;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第十七條規定「 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為免被告行為誤導社會公眾,維護原告權益,原告根據以上法律根據,並基於審理之便變更了原訴狀,現特要求貴院依法公開審判,判如所請,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

❼ 葫蘆娃著作權糾紛請問黃浦法院是不是在瞎判按著作權法葫蘆娃造型是不是應該歸作者所有

關於動畫片中人物造型的所有權問題,全國法院系統曾有多次討論,目前普遍的意見是,人物造型應歸製片方所有,比如《喜羊羊與灰太郎》就是這樣的。這也牽涉到一個產業發展的問題,事實上動畫片本身並不是賺錢的主要途徑,而是動畫片的衍生品。如果造型著作權都歸個人,那可能就沒有製片人願意投錢開發動畫片了。」
===========================================================
胡進慶稱1984年完成動畫角色造型設計,1986年動畫片《葫蘆兄弟》創作完成。而我國《著作權法》是1990年頒布自次年6月實施,並經兩次修改。則現行《著作權法》是否適用於本案呢?《著作權法》中有一條自1990年延續至今的規定,著作權人及鄰接權人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關於作品著作權歸屬的規定這兩次修改中也僅有文字調整,並無實質性變化,所以,現行《著作權法》關於作品權屬的規定適用於本案。

本案中雙方爭議的是電影作品中角色造型的著作權。電影作品著作權歸製片者,但是電影作品中音樂、劇本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胡進慶一直珍藏著《葫蘆兄弟》分鏡頭台本手稿。其家人講,製作剪紙動畫電影,要先做好人物形象造型設計,畫好分鏡頭台本,然後把人物剪成有活動關節的紙片,再在大的背景圖案上擺出不同的動作,一格一格地拍下來。如此說來,分鏡頭台本就像一部美術作品連環畫,包含了系列動畫角色造型,是獨立於影片的可由作者單獨行使著作權的美術作品。

葫蘆娃造型設計

是職務作品還是法人作品

胡進慶是上海美影廠的職工,是涉案動畫作品及角色造型的主要創作者,這一點雙方並無爭議,則判斷葫蘆娃系列角色造型的著作權歸屬就需要區別其是法人作品還是職務作品。

法人作品是指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主持,代表其意志創作,並由其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上海美影廠應按照上述條件舉證,否則涉爭作品可能被認定為職務作品。

而職務作品權利屬於作者,除非法定的兩種情形: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上海美影廠要證明這兩點似乎也比較困難,因為胡、吳兩人與上海美影廠沒有作品著作權歸屬協議,美術作品創作對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依賴性也並不大,創作者可以獨立創作。

電影製片者與角色造型設計者

著作權權益如何平衡

動畫電影離不開角色造型,但動畫作品更通過完整故事情節賦予角色鮮明的性格特點和不同的含義,形象具有的商業價值不但來自於角色造型設計者的獨創性勞動,更來自於動畫電影對該形象的豐富、充實和不斷傳播。而製作動畫電影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角色形象蘊含的商業價值可以一直延伸到商標權、專利權等,是產業鏈上權利保護的源頭。目前我國尚未在立法層面引入角色商品化權概念,對角色形象商業化使用方面仍然還是以著作權保護為手段,則對於藝術家與動畫作品製片者來講,對造型設計的權屬及收益分配以合同約定是目前最好的選擇,無論該動畫形象是由雇員完成,還是委託專業設計機構創作。

爭議難免,中外概莫能外。「超人」形象著作權人西伯爾的繼承人與時代華納進行了數年的訴訟,奧特曼造型的著作權之爭也持續了十年之久。葫蘆娃形象是我國國產動畫中的經典,其文化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是巨大的,盡快從權屬爭議的泥潭中走出來,讓葫蘆娃健康發展應該是眾望所歸。

❽ 十萬個冷笑話被判侵權葫蘆兄弟,影視侵權怎麼辦

侵權了是要進行賠償的。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

侵權一直是國內影視圈常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動畫侵權更為嚴重,實際上在十萬個冷笑話中不僅僅是侵權了葫蘆兄弟

國人自製的mc版三體中,有一集分鏡酷似高達,在被挖出來後,部分人表示是致敬值得贊揚,部分人表示這就是抄襲,最後官方發表道歉聲明。

之前爆火的國漫仙王的日常生活就被曝抄襲齊木楠雄的災難災難,但現在仙王在國內評分暴死卻不是因為其抄襲,而只是因為劇情。一旦涉嫌抄襲的作品是我們喜歡的作品,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接受,我想這也是侵權泛濫的一個原因吧

❾ 百變大咖秀的王祖藍模仿葫蘆娃被告侵權,後來如何解決

當初的王祖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非常搞笑的明星了,只要他在現場就絕對不會有冷場的現象,而且他的情商非常高,比如在現場有一些尷尬行為,他一句話就能化解。他憑借著自己搞怪有趣的性格,圈了許多粉絲,他在《奔跑吧兄弟》這檔綜藝節目中,雖然說看起來非常弱,但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巨人。

對於這次王祖藍模仿葫蘆娃被賠10萬塊錢的事件,的確爭議挺大的。他的工作室現在也是作出霸氣回應:對於侵權這件事情,跟我們無關。對此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❿ 王祖藍方回應cos葫蘆娃被判侵權,他說了什麼

近日,“王祖藍cos葫蘆娃被判侵權”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7月14日深夜,王祖藍工作室在微博發布聲明,回應了關於“cos葫蘆娃被判侵權”的報道,聲明稱王祖藍先生2016年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錄制,但是並未以“葫蘆娃”形象進行cosplay表演,網上轉發所配的葫蘆娃圖片也並非王祖藍本人在節目中的演出內容,因此網路上的葫蘆娃配圖所引發的相關糾紛及爭議均與其工作室和王祖藍無關。
真是成也葫蘆娃,敗也葫蘆娃,王祖藍之前在湖南衛視的《百變大咖秀》cos過葫蘆娃,很受網友的喜愛。這些年不少綜藝節目由於知識產權意識不高,還有缺少這方面的知識產權審查機制,所以經常引發侵權糾紛,所以節目組應當提高知識產權意識,若未取得授權,那便是侵權了。

閱讀全文

與葫蘆娃形象版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