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知識產權的立法背景以及修改背景
我國沒有知識產權法,但是有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地里標志保護條例內,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容,這些都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
專利法
1984年通過 為了促進對外貿易
1992年修改 中美貿易沖突,最後兩國簽訂諒解備忘錄,條件是中國要修改專利法.
2000年修改 為了入世
2008年修改 第一次沒有外部壓力的修改.總結經驗教訓,促進科技進步。
Ⅱ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文件有哪些內容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系,就是覆蓋企業研發、生產、管理、銷售各環節的回內部知識產權答管理制度,以使日常知識產權管理有章可循。內容應包括:
(1) 促進知識產權發生的制度;
(2) 員工發明創造權屬的確定與分享;
(3) 技術成果申報制度,既方便對項目作出決策和調整,又可以作為證據,還可以防止因員工的流失而導致項目的中斷;
(4) 專利申請、維持、放棄的評估和確定程序;
(5) 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的管理體系與辦法;
(6) 按知識產權類別區分的保護方式方法與措施;
(7) 違規責任規定。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要把知識產權的管理同企業其他流程管理協調起來,各部門通力合作來促進和保護企業知識產權。企業應從戰略管理的高度認識和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不僅要探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中的活動流程,而且還要重點分析知識產權管理與其他流程管理的協調機制。此外,企業還應加強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社會支持部門的聯系,以詳細地了解國家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規定,以及有效地獲得社會支持體系的服務與支持,從而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Ⅲ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文件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系,就是覆蓋企業研發、生產、管理、銷售各環專節的內部知識屬產權管理制度,以使日常知識產權管理有章可循。內容應包括:
(1) 促進知識產權發生的制度;
(2) 員工發明創造權屬的確定與分享;
(3) 技術成果申報制度,既方便對項目作出決策和調整,又可以作為證據,還可以防止因員工的流失而導致項目的中斷;
(4) 專利申請、維持、放棄的評估和確定程序;
(5) 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的管理體系與辦法;
(6) 按知識產權類別區分的保護方式方法與措施;
(7) 違規責任規定。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要把知識產權的管理同企業其他流程管理協調起來,各部門通力合作來促進和保護企業知識產權。企業應從戰略管理的高度認識和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不僅要探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中的活動流程,而且還要重點分析知識產權管理與其他流程管理的協調機制。此外,企業還應加強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社會支持部門的聯系,以詳細地了解國家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規定,以及有效地獲得社會支持體系的服務與支持,從而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Ⅳ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介紹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指將知識產權放在企業管理的戰略層面,從企業知內識產權管容理理念、管理機構、管理模式、管理人員、管理制度等方面視為一個整體,界定並努力實現企業知識產權使命的系統工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使命隨企業不同而不同,有的著眼於服務創新,有的力圖防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有的爭取知識產權資產的保值增值,總的說來都是為了企業知識產權利益的最大化,從而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