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農村房屋產權是物權嗎

農村房屋產權是物權嗎

發布時間:2021-06-29 03:06:24

Ⅰ 未經確權登記宅基地上建造的農村房子屬於不動產物權

雖說未確權登記,但農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肯定屬於不動產物權。

Ⅱ 農村的房子有產權嗎

農村集體土地上合法建設的房屋也有產權證,就是蓋房子時要取得《集體土地使用證》和《建設規劃許可證》。而憑借這2樣證件就可以去房管所換取房產證了。

農村房產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農村房屋宅基地證,在農村建房宅基地是需要審批的。因此,農村房產證辦理流程不同於商品房先買房後辦證的一般程序,農村房過戶流程復雜。農村房產證辦理需要村民先提出申請,通過審批後,才能建房並領取房產證。

農村的住房是需要領取房屋產權證的,領取房屋產權證的關鍵問題不是戶口是否存在,而是辦理者是否具有該房子的宅基地使用權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所新建的房屋,只能本村戶口的人以舊證換新證的方法,才能辦理到房產證與土地證。


(2)農村房屋產權是物權嗎擴展閱讀:

農村房子拆遷,按情況對待

1、按年份處理。

在2015年至2017年建的房子,如果沒有房產證的話,仍然可以拿到補償,但是只能拿到40%;

在2011到2014年建的房子,如果沒有房產證,那隻能拿到60%的補償;

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建的房子,沒有房產證可以拿到80%的補償;

在2008年之前建的房子,無論有沒有房產證,都可以拿到全額的補償。

沒有房產證的農民不用擔心,如果碰上房子拆遷,還是可以補償的,只是時間越接近現在,拿到的補償比例越低,

2、已經購買了農村裡的房子的,而且已經簽好了合同,但是還沒有來得及辦理好相關的房產證手續的,如果剛好碰上拆遷,就算沒有房產證,也可以拿到補貼。

只要拿出合同等相關的證明材料就可以了。這個補償是給購買房子的人,而不是原來的主人,因為已經付了款,如果沒有付款,那麼補償就給原來的主人。所以在農村購買房子的,一定要簽好合同然後再付款,並保留好合同。

Ⅲ 農村房屋產權確定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以及物權法相關規定,關於房屋處分的整體原則:有約定依照約定辦理,無約定依照法定辦理。
1.房屋為你父母所有,他們若將房屋立好分書歸你所有且分書已生效,你的兄弟姐妹不能分到房子。
2.土地證上的名字已是您的名字,已經享有對外公示效力。
3.此類情況,你若擔心變動,可以申請公證。

Ⅳ 農村宅基地是屬於個人不動產還是屬於集體或國家的

我國土地分為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兩種,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Ⅳ 農村房屋權屬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我國不承認村民對宅基地的所有權,僅僅是保護其使用權。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村民擁有自己的房子,卻只對房屋賴以存在的土地擁有使用權。而且,宅基地的使用權是有限制的:一戶只能一處。那麼,《物權法》所能保護的也僅僅是村民的房屋而不是宅基地。農村的宅基地為集體所有,個人沒有產權的說法。但是如果宅基證還在戶主戶口在本村的情況下使用權的問題不大。

Ⅵ 農村宅基地自建房是什麼產權

您好:
農村宅基地自建房是什麼產權?
1、農村宅基地就是一家一戶的農民居住生活的庭院用地。農村居民宅基地的所有權依照法律規定歸集體所有,農民對宅基地依法只享有使用權,農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群眾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利。
2、農村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指的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享有的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個人住宅的權利。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3、農村宅基地作為與房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指專門用於建造房屋(住宅)為目的的那部分土地。也就是說,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不能居住的土地及准備建房屋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
4、根據我國農民的長期生活習慣,小欖鎮農村居民宅基地一般包括居住生活用地,如住房、廚房、牲畜房、倉庫、農機房、廁所用地;四旁綠化用地,如房前屋後的竹林、林木、花圃用地;其他生活服務實施用地,如水井、地窖、沼氣池用地等幾部分。
農村宅基地自建房產權到期怎麼辦?
1、農村宅基地分兩種:一種是國有土地上的宅基地,此宅基地應當有年限,不超過七十年;一種是集體土地上的宅基地,此宅基地無年限,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身體而獲得的。
2、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是我國特有的一項獨立的用益物權,是農村居民在依法取得的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屬設施,並對宅基地進行佔有、使用和有限制處分的權利。
3、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嚴格的身份性、無償使用性、永久使用性、從屬性及范圍的嚴格限制性等特點。其取得方式有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消滅形式有絕對消滅與相對消滅。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人享有權利並負擔義務。

Ⅶ 農村房屋確權有什麼用

對農村居民來說,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明晰農村宅基地的產權,通過對農村宅基地的登記發證,可有效減少因宅基地權屬爭議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

農村房屋確權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房屋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權。同時,也是房地產權屬登記、權屬變更、轉讓、評估、抵押、中介服務等的產權、產籍的管理提供法定依據。

農村房屋確權和房產證的區別:

房產證包括了房屋所有權證和國土證,而產權證僅局限於房屋所有權證,以後房子要交易的話或者是做貸款沒有國土證是不行的。

掏錢買房就必須辦理由國土局和房管局發放的《房地產權證》。一般重慶買房就需要繳納契稅和大修基金的。

這個政策都執行好久了。自己把當時交錢的票據好好看看,如果交了的那就要開發商負責。要辦前者。它可以自由上市交易。後者不可以。

辦理各種房屋權屬登記,承辦初審、復審、審批職責的區房管局、市房產交易所、市房屋產權登記中心,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承擔的辦理事項,符合規定條件的,轉送復審、審批單位,填制權屬證書,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予以退回。

辦理個人農村房屋確權應提交下列資料:

1、土地使用權證或合法用地文件;

2、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3、建設工程規劃定點;

4、房屋坐落平面圖;

5、房屋產權登記申請審批書;

6、需要代辦的,出具公證委託書和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

Ⅷ 農村房屋贈送和所有權問題

我們一個一個問題解決,
第一,我們來看贈與合同,贈與合同一旦贈與物變更所有權,那麼外公的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就沒有了,要撤銷就要達到合同法192條的情節,顯然在這是不能適用這一條的
第二,接下來我們來看房屋物權的變動,我國不承認物權變動的無因性,說的通俗點就是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紫荊城的權屬寫的是你的名字,你是不可能得到它的所有權的,這僅僅產生一個登記錯誤的後果。因此當李明的外公沒有在變更登記上簽字之前,房屋的所以權依舊沒有變更。但是要恢復登記的狀態。
第三,接下來開始修理這個錯誤登記,錯誤在那,在給變更登記的機關上。為何會沒有外公的簽字就變更所有權了呢,就可以去法院要求登記機關恢復李明外公的名字。這樣所有權就還在外公身上。
第四。接下來回到說的第一,外公在贈與合同簽訂後,變更所有權之前,根據合同法186條的規定享有任意撤銷權,讓外公不贈與了就可以了

Ⅸ 農村房屋買賣涉及的物權法律關系有哪些

在分析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合同的法律效力之前,有必要對我國現行涉及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問題的政策、法律、規章等進行認真、細致的耙梳,從法解釋論的角度出發,結合我國房屋轉讓有關的現行法律規范的法條和農村的實際情況逐條進行分析。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本條是關於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進行區分的規定。農民訂立私有房屋買賣合同是物權變動的原因,其產生的法律關系屬於債權債務關系,其法律效力應適用合同法律規范調整;未辦理物權登記的,只是不產生物權效力。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從上面法條可知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所以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可以依法轉讓在法律上不存在障礙的。對於村民免費獲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建房後轉讓房屋時,涉及土地使用權移轉的,並沒有對房屋受讓人的身份進行限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從六十二條可以看出這是對宅基地使用權的一種規定,且是針對農村宅基地申請及建房的規定,而此條中對於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沒有禁止性規定,只是說農村村民出賣、出租房屋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這是對申請宅基地的限制。從此條可以看出農村村民房屋是可以出賣、出租的。但此處表述是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而事實是對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時對其是否有符合規定的宅基地進行嚴格審查。目前,農村一戶擁有多處宅基地現實中已普遍存在,大多是申請建房後又繼承房屋和購入房屋的,如規定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那麼使農民在繼承權房屋遺產上存在矛盾。

閱讀全文

與農村房屋產權是物權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