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的聯系和區別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一、.物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力,其含義是物上權力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得請求恢復其完滿狀態,或防止妨害之權力。比如甲拿著一個物品,可是乙不讓甲拿,甚至搶過甲的物品,破壞了甲對物的支配權力。
物權請求權的構成包括1.返還原物請求權,對於無權佔有或侵奪其物權客體者,可請求返還。2.妨害排除請求權,對於佔有侵奪或佔有扣除之外的其他妨害物權情形,物權人的請求妨害人防除,比如對於物的完滿支配。3.妨害防止請求權,對於物權有妨害之虞者,得請求消除該威脅。4.損害賠償請求權,《物權法》第37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力人損害的,權力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物權請求權的目的是返還原物,排除妨害。不適應訴訟時效。 物權請求權優於債權請求權。
二、債權請求權即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典型的債權法上的請求權。比如甲破壞了乙的物品,乙可以向法院請求訴訟要求甲賠償。 聯系:債權請求權屬於物權請求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債權請求權第一次放入物權請求權中。物權請求權包含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是債權請求權的起始,債權請求權是物權請求權的前提。
Ⅱ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關系
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是法定的
債權是相對權,僅對特定相對人可以行使,是約定的
另一點,債券因侵權行為產生,侵犯物權當然會產生債權.
Ⅲ 物權請求權主要包括哪些
1、返還原物請求權。
當物權歸屬不明或是否存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專門國家機關提出請求,即為物權確認請求權。
2、排除妨害請求權。
當所有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時,財產所有人或合法佔有人,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請求不法站有人返還原物,或者請求法院責令不法佔有人返還原物。
3、消除危險請求權。
當他人的行為非法妨礙物權人行使物權時,物權人可以請求妨害人排除妨害,也可請求法院責令妨害人排除妨害。
4、恢復原狀請求權。
當物權的標的物因他人的侵權行為而損壞時,如果能夠修復,物權人可以請求侵權行為人加以修理以恢復物之原狀。
5、損害賠償請求權
當他人侵害物權的行為造成物權人之經濟損失時,物權人可以請求侵害人賠償損失,也可以請求法院責令侵害人賠償損失。
(3)物權請求權的債權說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都為請求權,有一些類似的屬性,但絕不能將物權請求權等同於債權請求權。兩者的主要區別有:
1、發生的基礎與根據不同。物權請求權以物權為基礎,以物權的支配力受到妨害或有妨害之虞為發生根據;而債權本身就是請求權,該請求權以合同之債及其他法定之債的存在為基礎和根據。
2、保護對象不同。物權請求權制度的保護對象只是「物權」一種,債權請求權的保護對象包括「物權」、「人格權」、『知識產權「及其他其有「排他性」效力的民事權利。
3、對過錯要求不同。一般來說,適用債權請求權要考慮過錯,而物權請求權原則上不考慮相對人是否有過錯。
因此,在其物權受到侵害或妨害的情況下,若行使物權請求權,物權人只須證明相對人已實施了侵害或妨害其物權的行為便可以要求相對人排除妨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而無須證明相對人是否有過錯。
4、對損害要求不同。債權請求權以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而物權請求權的發生則無須考慮是否造成實際損害。
5、訴訟時效的適用方面不同。物權請求權權利人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不適用訴訟時效(消滅時效);而債權請求權則適用訴訟時效。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同時規定物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能夠更有效地保護物權。
Ⅳ 物權請求權的不同觀點
有關物上請求權的性質,歷來有多種觀點,如:
1、債權說,認為物權的請求權系對特定人行使的獨立的權利,屬債權性質的權利。
2、物權作用說,也稱物權說。認為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作用,而非獨立的權利,其依存於物權而存在、消滅。日本判例采此見解。
3、准債權說,認為其為類似於債權的一種獨立的請求權,但從屬於基礎物權並與之共命運。 凡此種種,不無道理,但又不無偏頗。其中的債權說及准債權說的前提無非是把請求權視同債權,然而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債權與請求權不是同一概念,請求權非為債權內容的全部,債權主要內容原在受領債務而的給付。物權作用說,否認物上請求權的獨立性的做法未免走得太遠。雖然,物上請求權依附物權而發生、移轉、消滅,但是,還具有區別於物權的稟性,如物權為支配權,非為請求他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而仍具有請求權的某些屬性,以請求他人給付為內容,即二者是相區別的權利。
《物權法》頒布之前,我國民法未將物上請求權作為一項獨立的請求權對待,而是將其置於侵權請求中。如《民法通則》第六章「關於侵權的民事責任」,將各種侵害物權人的權利或妨害物權的請求權都在侵權責任中加以規定。對於侵權民事責任方式的規定中,《民法通則》規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等責任形式。 2007年《物權法》 頒布實施以後,物權請求權已作為一種獨立的請求權,該法第34條、第35條、第36條分別規定了返還原物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物上請求權與侵權行為的回復原狀請求權是有區別的。填補侵權行為所生損害的方法,有貨幣賠償和回復原狀,即貨幣賠償請求權與回復原狀請求權。此種因侵權行為而生的回復原狀請求權是對過去損害進行填補的一種方法。而物上請求權是對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排除或對將來有可能發生的侵害進行預防。
Ⅳ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有何區別
1、本質不同
物權請求權是指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礙或者有被妨礙之虞時,物權人為恢復其物權圓滿狀態,得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並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一種索求性、進取性的請求權,其典型的民事責任形式即是賠償損失責任。
2、訴訟時效限制不同
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5)物權請求權的債權說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其產生根據在於物權是對客體進行支配並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當物權人的支配權受到他人侵害時,為恢復權利人對客體的圓滿支配狀態,物權人才應行使此項請求權。
物權請求權它的特點在於,原則上不考慮相對人是否有過錯。如果物權人在其物權受到侵害或妨害的情況下,行使物權的請求權,只須證明相對人已實施了侵害或妨害其物權的行為,便可以要求相對人排除妨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由於這些特點,使物權的請求權能夠有效地保護物權。
Ⅵ 為什麼說形成權的行使是主張債權或物權請求權的條件。
形成權可以保證權抄力的認可,那合同才會有效,有效的合同,你才能去要請求權。
形成權,是指依照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如法定代理人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越其行為能力與他人訂立的合同加以承認,這個合同就從效力待定變為有效了,這叫追認權;合同有效成立以後,由於出現法定情形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合同關系即告消滅,這叫解除權。這些權利均屬於形成權。
Ⅶ 債權請求權和物權請求權的區別
1、一個適用訴訟時效,一個是除斥期間
2、物權優先債權(例如物權返還請求權)
3、債權之間是平等的,物權之間存在優先
Ⅷ 債權請求權和物權請求權的區別課件上說,問別人要自己的東西是物權請求權,要別人的東西是債權請求權,
東西本來是你的,被人拿走或者侵犯了權利了,因此產生的請求權,是物權請求權,
東西不是你的,但你花錢買了,但賣方不給你東西,或者東西不合格,因此產生的請求權是債權請求權
Ⅸ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有哪些
物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一項專門的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項獨立請求權制度。 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並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一種索求性、進取性的請求權。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性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慾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2)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3)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4)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並不局限於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佔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佔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如租賃物的承租人對他人侵害租賃物的行為可以提起訴訟行使上述權利。 因此,這是一種對物訴訟。而債權性請求權的行使是以相對人為對象,且以權利人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損害者才可以侵害方為被告提起訴訟,故這是一種對人訴訟。
Ⅹ 一個民事法學問題,物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法學大人進,謝
我認為2樓說的有點偏差。。。 可能對物權法不熟悉
新的物權法規定了 贓物和遺失物不適用善意取得
所以對於第一種情況 A可以對B主張債權請求權 也可以對C主張物權請求權(因為東西在C這,並且是他的自行車由於被盜,屬於贓物)
而第二種情況,A只能對B主張債權請求權,因為不是贓物,所以C善意取得。
A不能對C行使請求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