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的三大中心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是中國商飛的設計研發中心。創建於20世紀七十年代,是國內唯一的大中型民用飛機設計研究所。三十多年來,完成了國家大量民用飛機科研與型號設計任務,曾成功地設計了第一架大型干線客機----運十飛機,運十飛機七次飛抵拉薩;曾與陝飛聯合設計了運八氣密型飛機;全程參加了美國麥道公司超高涵技術任務及國際合作項目,出色地完成了中美合作生產35架MD-82/83和2架MD-90干線客機聯絡工程和適航任務。21世紀初,承擔了國家重點工程——ARJ21新支線飛機的設計任務。
目前全所科研人員佔80%,設有總體、氣動、結構、強度、電子、電氣、飛控、液壓、四性、保障、標准、材料、計算機、科技信息、IT等專業研究室。涉及的專業有:飛行器設計、工程力學、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機械繫統、電子工程、電氣工程、自動控制、飛行器製造工程、機械設計及製造、可靠性工程、材料、計算機、檢測與儀器、適航等。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商飛的總裝製造中心。公司始建於1950年,從飛機修理起步,為空軍、海軍、中國民航修理、改裝了30多種型號的飛機3400多架。70年代以來,成功研製了我國自行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四發噴氣式客機「運十」。完成了與美國原麥道飛機公司合作生產35架MD82/83飛機。作為主製造商完成了機體70%國產化的MD90-30干線飛機2架。目前承擔著ARJ21-700飛機的研製和國家大飛機項目的研製任務。
公司擁有大型飛機總裝能力、成熟的部件對接技術、國際規范的測試和校驗設備、可靠的人力資源和質量保證體系。公司作為中國商飛公司的總裝製造中心,承擔著支線飛機和干線飛機的總裝製造任務,肩負著中國民機發展的重要使命,並將努力發展成為世界民機領域一流總裝製造企業,最具效率、最值得信賴的航空總裝製造商。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客戶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飛機客服公司),是中國商飛的客戶服務中心。
上海飛機客服公司承擔大型客機和支線客機國內外客戶服務的科研、技術研究、體系建設和全壽命客戶服務工作的實施。主要從事民用飛機飛行、機務、乘務和簽派等有關方面的訓練;航材和設備的進出口、國內外銷售、租賃以及維修;航空運輸服務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承接民用飛機維護維修零部件的加工生產業務;技術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和全壽命服務;民用飛機維護維修和改裝;民用航空運輸范圍內的技術和勞務合作以及民用飛機客戶服務其他相關業務。
上海飛機客服公司將根據中國商飛公司統一部署,制定大型客機和支線客機客戶服務發展規劃,制定並執行型號研製與客戶服務計劃,承擔大型客機和支線客機客戶服務體系的技術研究、設備研製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客戶服務科技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機和支線客機客戶服務的核心技術。從提高我國民機客戶服務專業化發展的水平出發,重點加強飛行訓練、航材支援、工程技術服務、技術出版物、市場與客戶支援、網路與數字化客戶服務等能力建設;同時形成能夠滿足國家大型客機和支線客機客戶服務發展需要的科研、技術和管理隊伍,提高研製和自主創新能力。
上海飛機客服公司將在探索中發展,在創新中超越,努力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參與民用飛機客戶服務市場化競爭,走民機客戶服務的產業化和系列化發展之路。「建國際一流客戶服務」,力爭成為國際一流的客戶服務企業,為中國商飛公司實現「國際一流航空企業」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⑵ 國有兩大飛機製造商都是啥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經濟的發展,通用航空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
在飛機播種、人工降水、氣象探測、空中廣告等多個方面,通用航空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十五」期間,民航業固定資產投資達820億元,「十一五」期間,民航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預計投資總規模為1630億元。
截至2009年6月,我國共有通用航空飛行員2270人,通用航空飛機741架,直升機141架,頒證通用航空運營機場70個,通用航空臨時起降點329個。
2008年,我國通用航空飛行作業小時數為122670小時,較之上年度增長12%,通用航空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商飛知識產權部擴展閱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發展歷程
組織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管理體制幾經變化。
1951年4月-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
1952年8月-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
1954年9月-1958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
1958年2月-196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四局。
1960年9月-1963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四局。
1963年9月-1982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
1982年4月-198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部。
1988年4月-1993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航天工業部。
1993年6月-1999年6月,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
1999年7月-2008年11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2008年11月-2017年12月27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2017年12月27日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民用飛機及相關產品的設計、研製、生產、改裝、試飛、銷售、維修、服務、技術開發和技術咨詢業務;與民用飛機生產、銷售相關的租賃和金融服務。
經營本公司或代理所屬單位進出口業務;承接飛機零部件的加工生產業務;從事業務范圍內的投融資、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技術、勞務合作等業務以及經國家批准或允許的其他業務。
⑶ 中國最大的飛機的型號的什麼
中國最大的飛機的型號是C919。
C919中型客機,全稱COMAC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飛機,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於2008年開始研製的。C是中國英文名稱「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
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中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2021年3月1日,中國東方航空與中國商飛公司在上海正式簽署C919大型客機購機合同,首批引進5架。
C919大型客機研製背景
(中國飛機史上)大飛機重大專項是黨中央、國務院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讓中國的大飛機飛上藍天,是國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8年,總部設在上海,是實施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員工8300多人,確定了「一個總部,六大中心」的布局。設計研發中心承擔了我國首次自主研製的C919中型客機、ARJ21新支線飛機的工程設計任務和技術抓總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C919大型客機
⑷ 商飛試飛中心做什麼
由於中國商飛公司成立以來,大型客機項目穩步推進,開展工作的大飛機項目可行性研究技術方案論證。飛機設計研究所在上海為核心,結合國內外設計,試驗,製造,試驗和其他有關專家研製大飛機部聯合工程隊,並制定了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工作計劃。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承諾
中國商飛公司的新支線飛機項目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中國商飛公司自成立以來,積極推進新的ARJ21支線飛機市場營銷,客戶溝通,適航取證等工作。
目前,ARJ21新支線飛機總裝任務已經完成,進入測試站,完全集成測試系統地面,整機結構地面試驗和驗證試驗,並將於近期實現試飛。
⑸ C919是中國首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
C919是中國首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回民航規章答自行研製的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計獲28家客戶815架訂單。
2018年2月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單通道客機。2018年10月27日,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從山東東營勝利機場起飛。
(5)商飛知識產權部擴展閱讀:
C919的基本原則如下:
1. 堅持中國特色。一切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2. 體現技術進步。要確保我們研製出來的大客機在未來的同類產品中具有競爭性。
3. 深化戰略合作。要按照「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
4.創新體制機制。要樹立系統工程的理念和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
5. 自主知識產權。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全面按照國際民航規章和適航標准,綜合考慮安全、經濟、舒適、環保的要求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⑹ cr929飛機是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嗎
CR929是中國、俄羅斯聯合遠程寬體客機,CR為兩國英文首字母。
2017年9月29日,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在中國商飛公司舉行寬體客機項目命名正式發布儀式。
2018年11月6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與其母公司,中國商飛公司(COMAC)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UAC)聯合為CR929遠程寬體客機展示樣機揭幕。
中俄聯合遠程寬體客機正式命名為CR929,C和R分別是中俄兩國英文名稱首字母,代表該款寬體客機是兩國企業合作研製的先進商用飛機。「929」中的「9」是最大的數字,寓意長長久久,代表雙方合作深遠而持久,也代表該款飛機壽命期會更長、運營期會更久,合資公司發展規模會更加壯大;「2」表示該款飛機由兩國企業攜手合作、聯合研製。
⑺ C919的介紹
C919大型客機,全稱COMAC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飛機,於2008年開始研製。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計獲28家客戶815架訂單。
2018年2月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單通道客機。
2018年2月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單通道客機。
2018年2月26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簽署30架C919大型客機協議。截至2018年2月底,C919大型客機國內外用戶達到28家,訂單總數達到815架。
2018年3月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舉行全團會議並對媒體開放,國產大飛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代表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說,C919已取得國際國內28個用戶的815架訂單,未來將會出現命名為「929」等更多國產大飛機。
⑻ 中國兩大國有飛機製造商
一、主要是二大集團,國防科工委領導下的中航一集團和中航二集團。
在商用領域,二大集團主要為波音、空客代生產飛機某部件,均無單獨研發、生產商用大飛機能力。
中航一集團旗下:沈(陽)飛,成(都)飛,西(安)飛,上(海)飛;
中航二集團旗下:哈(爾濱)飛,陝飛(陝西漢中),南(昌)飛,貴(陽)飛;
二、目前,國內唯一的大飛機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
200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司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掛牌成立,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製大型客機的工作已正式起步。由七大股東出資190億元建立的中國商飛,將採用全球通行的「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利用國內外資源推進大飛機的研發和生產,並同時擁有干線和支線飛機的製造能力。七大股東:
1、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
3、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4、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5、中國鋁業公司;
6、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其中國資委現金出資60億元為第一大股東,上海國盛現金出資50億元為第二大股東,中國一航以現金加上旗下資產出資40億元,中航二集團、中鋁、寶鋼和中化則分別以現金出資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商飛下屬的上飛廠、中航商飛等企業正是我國首架自主知識產權的ARJ21新支線飛機的生產和營銷企業,這就意味著,中國商飛將同時擁有支線和干線兩種飛機的研發生產能力。
三、國內五大主要飛機製造商「分羹」
中航二集團旗下的哈飛集團和陝飛集團,以及中國一航旗下的西飛集團、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並肩成為「大飛機」的五大主製造商。為中國大飛機提供零部件製造。
⑼ 為什麼說國產大型客機C919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完全自主的國產貨:「絕不是把零件買來裝上就行」
有人質疑,發動機這樣的核心部件都來自進口,C919能算完全自主的國產貨嗎?
當然算。盡管C919的核心零部件依賴國外供應商,但是它仍然是一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機,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中國商飛前期制定了整體的設計方案,而且對零部件的技術要求有決定權。
C919副總設計師傅國華說,就像設計師設計、裝修房子,雖然建材、裝飾品都從市場購買,但是按他的思路搭配在一起,就是他設計的成果。
C919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該項目常務副總設計師陳迎春介紹,項目的聯合概念設計是最關鍵的部分,包括確定機翼、機身、尾翼、發動機、起落架等部件的布局,航程、座級的參數,以及發動機量級、電源功率、裝什麼樣的系統等。
以客艙為例,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吳世興介紹,C919結合國內市場需求,設計為150座起步,這樣規模的機型可適用於國內170多個機場。同時具備目前150座單通道客機中最寬敞的客艙,舒適性明顯優於各競爭機型。其艙內噪音能控制在60分貝以下,優於同類機型的80分貝。採用新型空氣分配系統,讓空氣變得更新鮮、均勻,濕度適宜。而出風口設計能加快空氣流動,避免乘客感到冷熱不均,體感溫度目標則來自中國人群實驗數據。
陳迎春說,隨後的系統聯合定義設計,主要是向供應商描述飛機,告訴他們發動機和系統的要求。同時我國開展了氣動、結構強度和系統方案初步設計,通過模擬計算分析、製作模型、風洞試驗和結構強度試驗等,逐步確定飛機的氣動外形和結構。「氣動外形由我國自行設計、試驗完成。」他說。
為了減少空氣阻力,C919的外形在成熟客機模型上做了許多改進,機頭、機身、翼梢,吊掛等每個環節都有微小進步,加在一起,相比空客、波音等競爭機型,阻力減少了5%。
陳迎春介紹,設計機翼時,集中了國內飛機氣動專業百位頂尖專家,設計了500多副翼型,優中選優形成最終設計。經過在歐美多國測試,這副機翼使C919的升阻比、巡航特性、失速特性、雜訊水平、結冰特性等重要指標均優於競爭機型。參與翼型設計的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設計工程系教授白俊強表示,此項設計只能靠自己從零摸索,在C919成功之後,中國人在氣動外形設計方面,首次跟外國同行坐在了同一張討論桌上。
「飛機的機體,從設計、計算、試驗到製造全是中國人自己做的。」陳迎春說,「我們還自主完成了飛機的系統集成。」
對於系統集成,有人並不理解:「不就是組裝嗎?」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副總裁卡羅琳·科維曾說:「如果人們都可以把買來的部件組裝並讓它飛起來,全球就不會只有兩家大飛機製造商了。」
大飛機是復雜的系統集成工程,不同的系統集成在一起需要滿足哪些要求,這一控制方案也掌握在C919設計團隊手中。「中國商飛的知識產權也體現在對系統之間的集成控制上。」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近日向媒體表示,「C919飛機上有幾百萬個介面,這關繫到液壓、航電等多系統之間的關聯,絕不是簡單拼接,如何關聯,就取決於飛機的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