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質押權可以隨主債權一並轉讓嗎
有效,但可不是您的題目所問的啊,質押權可以隨主債權一並轉讓,是說甲把乙所欠的債轉給丁的話,對質壓得經丙同意是可以的
⑵ 抵押權可以單獨轉讓嗎
不可以, 必須與債權一起轉讓。《物權法》第192 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⑶ 物權法上是如何對質押規定的
《物權法》規定:
第十七章質權
第一節動產質權
第二百零八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佔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
第二百零九條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動產不得出質。
第二百一十條 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質權合同。
質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質押財產的名稱、數量、質量、狀況;
(四)擔保的范圍;
(五)質押財產交付的時間。
第二百一十一條 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出質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二條 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時設立。
第二百一十三條 質權人有權收取質押財產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⑷ 質押權可以轉讓么保證人對反擔保人的質押權、抵押權可以轉讓給第三人么
抵押權不能脫來離所擔保的自債權單獨轉讓。轉讓債權時作為該債權擔保的抵押權一並轉讓,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除外。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二條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於質權,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能單獨轉讓」,但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質權自交付質物(動產出質)或交付權利憑證(權利出質)時設立,而質權人應當妥善保管質物,不得毀壞和擅自處分。那麼,質權人顯然不能擅自將質物再行出質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即使經出質人同意,將該質物轉移給第三人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那麼原質權人因不再佔有質物而不能繼續享有質權,也就是說,只能以現持有者為唯一質權人。
⑸ 經質權人同意 出質人可以將質押物轉讓么
根據《擔保法》第50條、《物權法》第192條規定:抵押權、質押權不得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那麼質押物被質押權人設定抵押就非常難理解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原來的債權轉讓給了抵押權人。
也就是甲把A物質押給乙,乙在未經甲同意情況下用A物對丙設定抵押,是不是意味著乙對甲的債權轉讓給了丙,丙對甲享有債權,只是乙對甲造成了損失,乙承擔對甲的賠償責任?對這一問題,原來我主要是看的眾合的《民法60講》第176頁,書上是這么說的:「抵押權、質押權本身也不得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見《擔保法》第50條、《物權法》第192條),後來我查了下法條,這兩條都只說: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物權法並沒有提到質權的不可以單獨轉讓。
《物權法》第217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可見轉質不需要出質人同意,大不了就是賠償出質人,但轉質是成立的。其次可以看出「未經出質人同意」,說明就不存在債權的轉讓,因為在質權人轉質的時候,出質人都不知道這回事,何談債權從出質人轉給了第三人。
⑹ 關於《物權法》191條,抵押財產轉讓時,抵押權人的權利救濟
你好!小弟在此發表一下意見,但不代表正確的,希望能幫到你。
1、「未經同意轉讓行為無效」,該「行為」系物權行為。在這里抵押物的轉讓行為對抵押權人的影響是抵押人對該抵押物的所有權的滅失,使得抵押權人的債權無法得到保障。對物權主張無效而不是債權,一方面是保障抵押權人的法益而另一方面是保障第三人的法益。因為對物權行為主張無效實質上抵押人和第三人仍然存在合法的合同之債關系,依據私法自治的原則不能使債之關系無效。
2、若該物業已登記,則可對抗第三人,使該物的轉讓行為的法律效果消滅實質是抵押權人行使形成權的後果。形成權則包括追認和撤銷等權利。形成權本身所依據的是所有權或債權的歸屬,在這里,抵押權人擁有債權,所以,雖然所有權僅在抵押人和讓與人之間流轉,不涉及抵押權人,但抵押權人依據債權仍可行使形成權使其轉讓行為的法律效果消滅。
3.在債務清償期屆滿前,抵押人擅自轉讓之行為抵押權人就能以對方違約為由而直接主張債權,而不需要等債務清償期屆滿。抵押權基於合同而產生,因此應聯系合同法的知識。
4.如果提起確認之訴,請求法院確認轉讓行為無效,是物權行為無效。而抵押人和第三人的合同是當然有效的,前提是善意第三人。第三人向抵押人主張債權。
⑺ 抵押權轉讓的條件包括哪些
抵押權的轉讓應具備以下條件:
1、抵押權的轉讓須與主債權的轉讓同時進行。抵押權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債權的實現,抵押權的發生以債權的存在為前提。相對於主債權來說,抵押權又是一種從權利。
抵押權不得與所擔保的債權分離而單獨予以轉讓,抵押權人也不得將抵押權單獨讓與他人,而自己保留被擔保的債權。此時抵押權單獨轉讓會因違反了抵押權從屬性原則而無效。
2、抵押權與債權一同轉讓時,須辦理抵押權人變更登記手續。抵押物一般為不動產,而不動產物權以登記為公示方式,這也是各國立法通例。抵押權作為一種擔保物權,也應遵循物權公示原則。因此抵押權的轉讓(變動)也應履行抵押權人變更登記手續,否則抵押權的轉讓將不能對抗第三人。
(7)質押物權轉讓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