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土地的使用權是否可以永久擁有
不可以,法律規定土地使用權是有年限的,協議條款和法律相抵觸的,是無效協議。
⑵ 國家給予的土地只有使用權嗎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國家給予的土地是否只有使用權?對此,我的答案肯定是:是的,只有使用權。許多人可能不了解,所以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最後由於中國法律禁止土地買賣,國家土地所有權一般不能流轉,因而國家對國有土地的處分權主要是對土地使用權而言,劃撥、出讓或者確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權利,都可以理解為對土地的一種處分。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因此,國家土地所有權中的處分權有一部分也可以有限制的由土地使用者來行使。
⑶ 是不是所有土地都屬於國家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都只是屬於農民的使用權嗎
我們國家憲法和土地法規定,國家的土地為公有制,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農民的宅基地為集體所有,自留山自留地如國家沒有徵用,也為集體所有。公民個人只有使用權。
⑷ 農村的住宅是不是只有土地使用權,而不
你這里講的合同受不受法律保護應該有兩個意思,一是是否成立並生效,二是是否發生物權轉讓的效力。對於第一層意思,只要你們簽署的這個買賣合同不違反相關法律強制性規定即成立並有效;比如「城裡人不能在鄉下購買房地」等的規定。對於第二層意思,是不是發生物權轉讓的效果,關鍵看你們是否辦理了法律規定必須履行的手續。買賣農村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權隨房一並轉讓,根據物權法第155條的規定,如果原先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的,轉讓時就必須履行變更手續,否則宅基地使用權不發生轉讓效力,宅基地不發生轉讓,那房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所以你這個個案中,還得看這座房子依附的土地使用權原先是否有登記。另外,農村房屋沒有產權證,房屋一般不涉及變更手續。
⑸ 農民是否對土地擁有永久使用權
一、農民對土地不是擁有永久使用權的,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農村土地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於農業的土地,依法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第一百二十五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
第一百二十六條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前款規定的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
⑹ 農村土地轉讓的是使用權還是所有權
國內土地國有,所有權屬於國家,個人、單位只有使用權。買賣交易的只能是使用權。
⑺ 農村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誰可以自由買賣轉換嗎
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是集體所有,使用權是農民自有。所有權是不能買賣的,但專是從80年代開屬始放開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現在農村涉及的就是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不包括所有權。
按法律規定,宅基地可以買賣。對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⑻ 買房子只有使用權嗎,那農村的房子土地是自己的嗎
《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內租用於非農容業建設。」如果農民的房屋允許自由買賣,就是將與房屋相連接的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標的物出賣了,實質上就是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進行非農業建設,因而為該規定所禁止。購買這類房屋要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