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日本知識產權戰略特點

日本知識產權戰略特點

發布時間:2021-06-28 05:00:31

1. 日本知識產權戰略的內容

在進行了抄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2002年(壬午年)7月3日,日本政府的知識產權戰略會議發表《知識產權戰略大綱》,將「知識產權立國」列為國家戰略,同年11月27日,日本國會通過了政府制定的,共有4章33條,,為「知識產權立國」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組織上,2003年2月25日,日本政府決定在內閣增設知識產權戰略總部,作為過去直屬首相的咨詢機構「知識產權戰略會議」的延續,由全體內閣成員和10名在知識產權方面有專長的成員組成。首相小泉純一郎任部長,副部長由內閣官房長官、負責科學技術的大臣、文部科學大臣、經濟產業大臣擔任。有專長的成員包括三菱電機等大公司的總裁,著名大學和研究所的專家學者,以及律師等。

2. 日本知識產權戰略的下設

知識產權戰略總部已於2003年3月1日啟動。2003年3月19日,日本知識產權戰略本部召開首回次會議,就戰答略大綱實施提交報告,決定3年內集中對知識產權制度改革。當年7月8日,日本知識產權戰略本部公布了《有關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及其利用的推進計劃》(日本知識產權界稱之為「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該推進計劃是根據《知識產權戰略大綱》和《知識產權基本法》制定的,由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利用、發展多媒體素材產業(contentsbusiness)、人才培養和提高國民意識等五大部分組成,其中包括270項措施。

3. 美國、日本、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方面的差異是什麼

與西方發達國家知識產權走過了幾百年不同,專利制度在我國只有20多年的歷史,卻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198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國內外專利申請總量達到350萬件左右專利受權總量達到187萬件左右。世界各國專利制度的實踐表明,專利是推動經濟、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美國前總統林肯稱贊專利制度是「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它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發明創造熱情,有力地推動著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專利制度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和實施,這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顯著標志。

4. 日本知識產權

日本漫畫出單行本,也可以在雜志上刊登,但是一般上若在雜志上大受歡迎的話專,就會有出版社找作者來商量屬是否要出單行本,因為這樣對作者比較有利一些。
周邊產品是可以收版權費的,不過這還是要依著合約來說,合約不同,版權費的分比例就不一樣。
日本漫畫家當然是靠自己的雙手來賺錢。畫漫畫、投稿,就賺錢了,當然前提是漫畫要受歡迎。如果排成動畫的話,薪水當然就更高了,不過一般上漫畫家的薪金都不穩定的,一些不怎麼有名氣的生活就過得慘淡,一些非常有名的當然就過得很好。

5. 日本知識產權戰略的介紹

日本知識產權戰略來是指:進入上世源紀90年代,日本在高技術領域的競爭力開始落後於歐美,而在傳統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又面臨著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開始確立「知識產權立國」的國策。

6.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特點

1.法律性。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依託於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這包括兩個方面:(1)它具有依法確認的特點。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每一步利用都必須置於法律規范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律規范的制約下,法律規范是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行為規則;(2)法律規范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律規范對實現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又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企業知識產權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優化配置,是有效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和知識產權戰略性運用的共同結果,兩者缺一不可。
2.保密性。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與企業經營戰略直接相關,實際上也是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涉及到企業經濟和科技情報分析、市場預測、新產品動向,以及經營者在某一階段的經營戰略意圖,如果被企業競爭對手掌握,將對自己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企業知識產權戰略這些涉及帶有商業秘密性質的內容宜加以保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因之具有保密性的特點。
3.時間性和地域性。這一特點是由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地域性特點所決定的。以時間性而論,與某一知識產權戰略相應的知識產權期限屆滿或因故提前終止,相關的知識產權戰略就應及時調整。就地域性而論,企業在制定、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時應考慮到知識產權的權利產生地。這一點對於企業實施國際知識產權戰略,開拓國際市場是極端重要的。
4.整體上的非獨立性。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屬於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其目標的實施與企業其他戰略往往是相互包含、相互交錯的,單純地運用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以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中的商標戰略為例,它與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廣告宣傳戰略、市場競爭戰略、企業形象戰略緊密相關。不過,整體上的非獨立性並不排斥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相對獨立性。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7. 簡述知識產權戰略的內涵和特點

知識產權的概念及特徵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對智力創造成果和工商業標記依專法享有的權利,包括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及商業秘密權、植物新品種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地理標志權等其他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作為法律所確認的知識產品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具有以下特徵:
1.權利客體是一種無體財產。知識產權的客體不是有形物,而是知識、信息等抽象物。
2.權利具有地域性。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按照一國法律獲得承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能在該國發生法律效力,而不具有域外效力。知識產權域外效力的取得,對著作權而言,依賴於國際公約或者雙邊協定即可;專利權、商標權則必須由他國行政主管機關的確認,方可產生法律效力。
3.權利具有時間性。知識產權有一定的有效期限,無法永遠存續。在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內知識產權受到保護,超過法定期間,相關的智力成果就不再是受保護客體,而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為人們自由使用。

8. 國外知識產權戰略管理和國內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有什麼區別和相同點

國外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模式:
每一種管理體制都有其特定的管理模式。在討論國外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模式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自主創新的循環周期和知識產權的管理步驟。
眾所周知,如果一個創新不產生經濟效益,這個創新的必要性便值得懷疑。如果只是為了申請專利而發明,為了榮譽而申請專利或商標,這便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吻合。一個發明創新的開始,一定要與生產製造、銷售、發明保護、市場分析或者授權許可、技術轉移相結合。因而創新的循環周期不是靜止的、孤立的,而是流動的,是一個環節扣一個環節並相互影響的。而知識產權的戰略管理不是等有了知識產權後才開始管理,而是從知識財產創新的最初階段到價值獲取、從戰略策劃到影響力的確認等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管理。
一般說來,在國外的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中有3種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分類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的特點是在企業統一的知識產權政策方針下管理運行。研究和開拓發明基金由企業總部提供,所有知識產權事宜,從開始研究到申請知識產權保護、評估、授權許可到技術轉移,均由企業總部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統一處理。集中管理的好處在於不會重復研發。總部熟知本企業的知識產權組合和分布狀況,更利於全局性的戰略管理。IBM、朗訊等都是集中管理模式的實踐者。
分散管理模式是將知識產權管理完全授權給企業的各個分公司。各個分公司擁有知識產權的預算和申請量的決策權。但企業總部的知識產權部門仍然負責處理呈交上來的知識產權申請、法律事項和授權許可事宜。代表性的企業為日本東芝公司。在東芝,其專利審核架構將技術前景調查、策劃、研發、試驗、評估、生產銷售、自主使用和技術轉移等結為了一體。
與分散管理模式不同,分類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據技術類型來進行知識產權管理。如佳能公司,不僅全球有諸多分公司,其產品也是從照相機、列印機、復印機到工業用的各種設備,五花八門。用技術分類的方式對知識產權進行管理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復研發,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各產品生產公司的研發熱情。

如何進行知識產權戰略管理:
無論以何種模式來對知識產權進行戰略管理,但有幾點是共同的:
首先,在進行知識產權戰略管理布局時,一個企業或決策部門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公司擁有哪些知識產權資產,知識產權組合狀況如何,知識產權資產對於企業商業成功的重要性,是否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戰略組合,是否不得不依賴其他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來開拓市場,企業內部是否有相應的知識產權方針和知識產權戰略。
其次,制定知識產權戰略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重要步驟:對競爭對手進行專利組合檢索分析;只有當一個技術能帶來市場價值時,才考慮為該技術申請專利;進行戰略考量,圍繞核心技術申請專利;除非有能力保護或商業化一項技術,否則不要申請專利;什麼應該申請專利和什麼只應該當作商業秘密來保護,兩者之間應該保持合理的比例;對於以出口為主的企業來說,一定要盡可能利用專利資料庫里的信息來制定商業策略;有效地利用知識產權組合來進行商業融資。
再次,在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戰略管理時,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在登記注冊知識產權資產時,准確地記錄所有有關該項資產的詳細資料並且定期檢查;巧妙地利用所能用到的法律機器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並不是非要花費昂貴的代價;評估每一項知識產權資產的價值並且把其反映到資產平衡表上;確定知識產權的商業化不會將公司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在進行商業營銷前要牢牢把關等。

9. 什麼是知識產權戰略

知識產權戰略就是運用專利及其他知識產權制度的特性和功能,從專法律、經濟和科技的角屬度,對有關技術創新知識產權的獲得、保護、實施和管理等所做的總體安排和統一謀劃,是企業從自身條件、技術環境和競爭態勢出發做出的企業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工作的總體部署,以及為實現創新目標而採取的有關知識產權的根本對策。

10. 日本專利的四種形式是

日本專利法將專利分為特許(即發明)、實用新案(即實用新型)和意匠(即外觀設計)三類

閱讀全文

與日本知識產權戰略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