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涉台知識產權行政監管

涉台知識產權行政監管

發布時間:2021-06-28 00:25:23

❶ 台灣的專利在內地再次申請能享受優先權嗎

根據國家知識來產權局第源58號令做出的《關於台灣同胞專利申請的若干規定》指出,台灣地區申請人在台灣地區專利主管機構第一次提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第一次提出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要求享有其台灣地區在先申請的優先權(以下簡稱台灣地區優先權)。

❷ 怎麼檢索台灣的專利信息啊急求,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那種方法不可行,有沒有可行的,請指教!!!

去台灣智慧財產局查。
如果有PCT可以去歐專局查

❸ 在台灣地區,知識產權被稱為什麼

智慧財產權
(IP,Intelligence Property)
只是翻譯的字不同
意義是一樣的

❹ 如何加強對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監管

做專利要看代理人,直接和代理人接觸,好多機構通過商務搶業務,技術特徵難以充分理解,質量難以保證。

❺ 台灣知識產權法的感想

台灣知識產權和我們不一樣的一點在於其不是像我國將之劃為民商法領域內之內。
著作權來講,容台灣著作權法沒有規定鄰接權的內容,似乎和美國版權法很像,但是其內容規定又和日本較為相似,我國已故知識產權大師鄭成思曾經表示,台灣知識產權法不用過度關注。但是台灣的知識產權學術還是比大陸先進超多,有較好的學術傳統,師資很多都是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而且很多律師都很厲害,一方面很務實,一方面和發達國家的動向跟的很近,外語一般不成問題。所以台灣的本科水平相當於我們的碩士水平,而碩士則相當於我們的博士水平。
介紹給大家幾個人,馮震宇,謝銘洋,曾陳明汝,章忠信,蔡明誠等的書可以看下,律師有賴文智等。

❻ 如何保護台灣農產品的知識產權

中共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17日在博鰲舉行的兩岸農業合作論壇閉幕式上,宣布了大陸方面在保護台灣農產品知識產權,維護農民正當權益方面的新政策措施。大陸將加強市場監管,對假冒台灣產地水果進行銷售等行為進行處罰。
陳雲林宣布,為了規范台灣水果的市場經營行為,保護台灣水果品牌和形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嚴格區分"台灣產地水果"和"台灣品種水果"。凡是銷售非原產於台灣島內的台灣品種水果,均需在包裝物和價格標簽上註明產地。對以非原產於台灣的水果假冒台灣產地水果進行銷售的行為予以制止,並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加強對相關廣告宣傳的監管力度,對違法廣告行為將依據《廣告法》等法律規定予以處罰。
保護措施還包括,歡迎台灣農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在大陸通過注冊普通商標、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等方式,獲得《商標法》的保護。對侵犯台灣農產品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按照《商標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❼ 台灣產品 會侵犯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嗎

你好,首先你要弄復明白,專利和商標制的保護范圍,都是區域性的,中國比較特殊,中國大陸和港澳台三地都是分開保護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整個中國獲得保護,是必須在這四個地方都獲得證書才算是有效的保護!

那麼以上按照你的情況,首先,你這個台灣公司有在你賣的這個產品上做了相關的專利保護嗎?申請的時間是?保護的范圍是?

第二,專利的技術保護點有是區分的,關於你最後的問題,我沒看到舉報人的相關專利,我很難告知你,但是一般情況說來,如果只是其中一點相符,應該是比較難構成侵權事實的!

方案,那麼如果是構成了侵權,那麼你那家台灣公司的專利是什麼時候申請的呢?如果說你們兩家的技術點比較相同,那麼也就是說你們的專利也是比較相似的!那隻要你們的專利是在舉報人之前申請的,就有可能可以對他的專利提出無效!因為同一個技術,理論上說,全世界只能擁有一個專利,不能重復申請專利的!

希望能幫到你,歡迎追問,望採納

❽ 知識產權在台灣地區被稱作為什麼

知識產來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自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exclusive right)。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❾ 涉台民商事案件一審必須是中院審理嗎

您的這個問題主要涉及民事案件一審的級別管轄,按照民訴法規定涉台案件一審管轄法院一般為中院,也有例外情況(詳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

一、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一,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區的案件)。所謂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國因素的民事案件,如原告或被告是外國人、涉及的財產在外國等。所謂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或當事人分屬多國國籍的涉外案件。

第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所謂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主要是指訴訟當事人或訴訟標的及標的物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政治上有重大影響,如當事人是黨、政、軍界要員或人大代表等。在經濟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主要是指訴訟標的金額較大、爭議的法律關系涉及到國家經濟政策的貫徹等類案件。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目前這類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專利糾紛案件、商標侵權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轄(海事法院與普通中級法院同級),其他法院不能管轄;專利糾紛案件只能由省級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青島、大連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其他法院沒有管轄權。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2]第5號2002年2月25日

為正確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法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現將有關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的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第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轄:(一)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二)省會、自治區首府、直轄市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三)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級人民法院;(五)高級人民法院。上述中級人民法院的區域管轄范圍由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確定。

第二條對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審由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權糾紛案件;(二)信用證糾紛案件;(三)申請撤銷、承認與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的案件;(四)審查有關涉外民商事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請承認和強制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裁定的案件。

第四條發生在與外國接壤的邊境省份的邊境貿易糾紛案件,涉外房地產案件和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不適用本規定。

第五條涉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當事人的民商事糾紛案件的管轄,參照本規定處理。

第六條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對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轄實施監督,凡越權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應當通知或者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第七條本規定於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規定施行前已經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法院繼續審理。本規定人發布前的有關司法解釋、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閱讀全文

與涉台知識產權行政監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