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域使用權評估
需要找抄我
申請抵押登記資料清單
1、海域使用權抵押登記申請書一式兩份(抵押雙方簽注印章);
2、抵押雙方當事人證明材料(委託他人辦理抵押登記的,應同時提交本條第3、4項材料);
1)抵押雙方法定代表人資格證明書和身份證明;
2)抵押雙方企業營業執照或機構代碼證;
3)抵押雙方海域使用權登記委託書;
4)抵押雙方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
3、借款合同
4、海域使用權抵押合同;
5、海域使用權證(正副本);
6、海域使用權抵押價值評估報告;
7、海域使用金繳納憑證;
8、屬於為他人擔保抵押的,應提交抵押人、抵押權人和第三人三方簽訂的抵押合同和擔保合同;
9、企業股東會決議、公司章程;
10、金融機構金融許可證;
11、其他有關抵押海域使用權價值的文件與證明等。
② 如何才能在網上查詢到大連長海縣海域使用權證書
這個是他們內部網才可以查到的,我們外網查不到,只能自己去相關部門查詢!
③ 大連海域使用證在哪個部門查詢
大連海域使用證在哪個部門查詢?正常應該是在大連海監局查詢
④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
大連獐子島造價案件投資者已申請凍結3600萬,冬天真的必須吃海參嗎?扇貝「跑路」鬧劇終於塵埃落定。9月11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獐子島財務造假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嚴重破壞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了市場誠信基礎,依法應予嚴懲。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自2014年以來,獐子島的扇貝多次上演凍死了、餓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眾所周知,農林牧漁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獐子島正是鑽了深海蝦夷扇貝難以統計核實的空子,通過扇貝死亡、「跑路」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調節業績。
如今證監會重拳出擊,使用科技執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審計測算,扇貝「無處可逃」,獐子島「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關人員也得到了相應的處罰。除了刑事追責,獐子島或將面臨投資者的民事賠償。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山群島的最南端,由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子島、小耗子島等四個島嶼組成,距離大連56海里。又因島上坐落著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獐子島」),該島成為大連有名的富裕鎮。
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主營蝦夷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等業務,於2006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水產第一股」。上市之後,公司股價猶如坐過山車,從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漸上漲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隨後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價最低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島迎來最風光時期,股價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漲至23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業績表現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島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37億元、4.97億元,分別較上市當年增長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長,獐子島於2014年10月發布的一份公告,揭開了公司財務造假的序幕。
根據公告,受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水溫日差較大,不適合蝦夷扇貝生長,公司在抽測時發現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因此獐子島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5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采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1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准備2.83億元。
意味著獐子島成本高達10.36億元的蝦夷扇貝被「凍死了」。
來源: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截圖
根據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9月4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行貸款9000萬元,貸款期限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島亦向該銀行貸款1億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後,9月16日-17日獐子島連獲兩個漲停板,截至17日收盤其股價報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銀行消息稱,媒體報道提及的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對獐子島的9000萬元融資,並非民生銀行新發放的貸款,為存續貸款,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抵押、海域使用權及海底存貨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業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島以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4950萬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島以海參作為抵押物,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長海支行貸款1100萬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島通過抵押海參、蝦夷扇貝等獲得的貸款合計為2.91億元。
一邊債台高築,一邊靠抵押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倘若未來銀行不給貸款,獐子島二十多億的借款將如何解決?此前半年報顯示,為了清償債務,公司推動股權融資工作,積極與各銀行溝通,探討債轉股方案並擇機推進實施;積極探索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公司加快轉型。獐子島債轉股方案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具體情況如何?
⑤ 大連一畝海域使用權能多少錢
這個不同海域價格也有差異。具體要找出租方咨詢。
⑥ 購買海域需要交什麼稅、費
轉讓自然資源使用權營業稅政策明確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版關於轉讓自然權資源使用權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6號)明確,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第八條「轉讓無形資產」稅目注釋中增加「轉讓自然資源使用權」子目。
該文件自2012年2月1日起執行。也就是說,從2012年2月1日以後發生的轉讓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商譽徵收、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其他自然資源使用權均依法徵收5%的營業稅。
⑦ 海域使用權 評估
海域使用權評估對象應該是一種「權益性資產」。
這個對象有幾個與其他資產不同的地方:
一是,它跟土地使用權的性質一樣,只是一定期間內的使用權,所以,有關權益問題的年限就非常有必要搞清的,這種權益未必與企業經營期限相對應,但可能與權利的承繼有關聯,有必要閱讀權益文件和相關的協議;
二是,清查比較困難,也就是范圍方面的,但這個問題可以以權證為依據;
三是,海域使用權目前估計交易或購買的案例不多,運用市場比較法評估可能不合適,同時,其達到什麼樣的開發程度可能也缺少依據性的東西,不象土地使用權還有「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之類的標准,所以,很難採用類似土地使用權評估中的基準地價法評估。
關於評估方法的選擇問題:
海域使用權的基本估價方法通常可選擇採用市場比較法、收益法、成本法、剩餘法等。但必須考慮根據委估具體對象的權屬特徵、開發狀況、資料取得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估算方法。
1、市場比較法是在同一市場條件下,根據替代原則,以條件類型或使用價值相同的士地交易實例與委估對象加以對照比較,在兩者之間就影響該海域使用權的交易情況、期日、區域及個別因素等進行修正,求取委估使用權在評估基準日表現的價格的方法。但就委估對象而言,一是可能存在類似交易案例的缺乏或者面積等差異過大而缺乏可比性,二是可能存在較長時期的不可撤消的投資協議約定的交易制約影響以及海域使用權的面積、開發程度等因素的差異較大,修正的參數的准確確定有一定難度。我個人感覺,不適宜採用該種方法。
2、剩餘法又稱假設開發法,是將待估海域使用權及其范圍內的相關設施銷售價格減去正常建造成本、正常利潤、稅金、利息,從而求得該海域使用權價格的一種估價方法。我們知道,減號後面的可能比較容易取得,但海域使用權及其上的相關設施的銷售價格可能還存在著市場信息不足的情況,所以這種方法可能難以適用。
3、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對海域使用權的所有投資,包括最初的取得費和相關圍攔等基本設施開發費兩大部分,作為「基本成本」,加上基本投資所應產生的相應利潤和利息,組成海域使用權價格的基礎部分。並同時根據國家對海域所有權在經濟上得到實現的需要,加上海域所有權應得收益(即類似於出讓金),從而求得海域使用權價格。但該種方法使用的前提條件――類似的出讓金之類的資料可能未必能夠取得。
4、收益法,也稱權益性資產的資本化法,是在考慮海域使用權還原率的基礎上,將其在將來所能產生之期待純收益折算現值的總和,求取委估資產價格的方法。根據本次委估目的看,在長期合同約定下,其產生的收益與業務經營內容和相關產品市場存在著對應的關系,其收益的估算需要考慮一些假設的條件,比如相關產品的市場走勢,經營實體本身經營方向和戰略上不存在重大變動、不可抗力的因素(如海蟹、台風等)、從該評估目的為銀行抵押貸款之目的看,銀行最為關注的恐怕是收益及其歸還能力吧。在具體評估中,可能還需要藉助有關海產品養殖專家的意見,比如了解每公頃的投入產出經驗性數據,海產品的苗和產品的價格等等,另外,在折現率的選取方面,可能需要針對其較大的風險因素而作就高不就低考慮。
⑧ 大連6000畝海域使用權不明,到底怎麼回事
對於一位漁民來說,如果想要讓自己活得比較好的收益,那麼一定要經常出門捕魚,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獲得收益。最近一段時間在大連有6000畝海域使用權不明的新聞,引起了不少朋友們的關注,漁民的海貨來到這里的時候就會被砸被搶,只有交錢才能夠出海,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矛盾發生了之後,如果漁民上一次出門捕撈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遭受到其他人的阻撓,甚至還會被打砸,而只有交了錢之後才能夠正常出海進行捕撈,這個問題產生的影響相對來講也比較大,對於很多人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困擾,而這一個問題現在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相信隨著相關部門對於這一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這個問題也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海域的使用權對於漁民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而這一個問題遲遲沒有解決,也說明了相關部門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效率並不是特別高,希望在有了這次的事件之後,相關部門也能夠加強重視,能夠更好的幫助百姓解決問題,讓大家在出門捕魚的時候能夠更加放心。
⑨ 海域使用權價值比土地使用權價值高嗎
這個很難界定。
土地使用權相對來說價值比較容易評估,因為評估公司可以根據土地的位置和土地性質以及出讓年限等信息評估出來一個比較合理的價值。
海域使用權價值就相對比較難界定。